看不懂《信條》電影沒關係,薦設君帶你看懂裡面的神奇建築

2020-09-10 薦設

早在幾個月前,就在熱搜上掀起不小的浪花。作為諾蘭職業生涯中規模最大,最具野心的作品,《信條》不光炸了飛機,還帶著演員輾轉七個國家取景。

故事開始於烏克蘭首都基輔國家大劇院,一幫劫匪搶劫了音樂廳,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特工參與營救計劃,但他的真實目的卻另有所圖。


劇情方面,如諾蘭的其他電影一樣,一貫是極其燒腦的。很多科普主播都做了解讀,看幾遍都看不懂的,不妨去聽聽,薦設君今天分享的,是諾蘭電影裡的神奇建築,我相信你一眼就可以看懂。

01

列寧文化體育宮

故事開始於烏克蘭首都基輔國家大劇院,一幫劫匪搶劫了音樂廳,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特工參與營救計劃,但他的真實目的卻另有所圖。

電影裡出現的基輔歌劇院其實是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林納哈爾拍攝的,這座宏偉的建築包括一座可以容納5000人的圓形露天劇場、一個冰場、一個小型海港和一個直升機場,最初是為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帆船比賽準備的,被命名為「列寧文化體育宮」

2019年塔林宣布將把林納哈爾改造成會議中心,等待翻修期間也不對公眾開放,但它別具一格的外觀仍然被當地人認為是最佳觀景臺。拾階而上可以從高臺上感受波羅的海的海風,俯瞰塔林的日夜。

02

KUMU藝術博物館

佩卡•瓦帕沃(Pekka Vapaavuori)

片中男主和Neil來回踱步的奧斯陸自由港,其實是KUMU藝術博物館。這裡是愛沙尼亞藝術博物館的四個分館之一,也是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藝術博物館。

KUMU藝術博物館複雜的本體建築就是一件藝術品,經過了近10年的設計和建造,於2006年開始運營。它的設計者是在1994年比賽中脫穎而出的芬蘭建築師佩卡•瓦帕沃(Pekka Vapaavuori),建設工程從2003年至2006年,為期三年。

KUMU藝術博物館被認為是現代建築藝術的傑作,石灰石和銅巧妙結合打造出這座被建在石灰巖懸崖的一側,有著獨特的曲線和構造的建築。

03

Liivalaia 24

男主在海上風力發電公司隱姓埋名一段時間後,前往這個「信條」組織報到時的Wermuth-Bygningen研究所是在Liivalaia 24拍攝的,這裡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曾經是一座法院大樓,但現在已經閒置而且不接待遊客。

即便是這樣,大樓外觀依然帶有鮮明的蘇維埃美學,仔細看的話說不定還能看到 Wermuth-Bygningen的標誌。

04

奧斯陸歌劇院

Snøhetta

男主在劇中的這一幕,還是滿震撼的,這個一望無際的壯闊天際線,取景於奧斯陸歌劇院的房頂。

奧斯陸歌劇院建設用時5年,由挪威建築公司Snøhetta設計建成,坐落於地區岸邊,臨近證券交易所和中央車站。它是繼14世紀初建造於特隆赫姆(Trondheim)的尼德羅斯大教堂(Nidarosdomen Cathedral)後,挪威國內最大的文化建築。

從劇院外面看,最顯著的特徵是白色的斜坡狀石制屋頂從奧斯陸峽灣(Oslofjord)中拔地而起,遊客可以在屋頂上面漫步,飽覽奧斯陸的市容美景。 如果您從峽灣中觀看劇院,您將注意到建築正面的太陽能電池板。事實上,這是挪威國內最大的、依靠太陽能供電滿足能源需求的建築。

2008年10月歌劇院在世界建築節開幕式上贏得文化類大獎。委員會成員Sir Peter Cook,Christoph Ingenhoven和John Walsh認為歌劇院的建成體現了設計者對建築學的高度精通,是一件將造型連貫和輪廓清晰二者完美結合的高難度工程。

05

龐貝古城

《信條》的名字來自於一塊出土自龐貝古城的塞託方陣(The Sator Square),時間大約定位在公元一世紀。

這塊石板上寫的是一首拉丁迴文詩,大意關於時間之輪的旋轉,而幾個單詞本身也是正逆相應。片中也致敬了出土地龐貝古城,女主一直想陪兒子去玩的地方就是龐貝古城。

龐貝古城略呈長方形,有城牆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內大街縱橫交錯,街坊布局有如棋盤。重要建築圍繞市政廣場,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商場等,還有劇場、體育館、鬥獸場、引水道等羅馬市政建築必備設施。

作坊店鋪眾多,都按行業分街坊設置,連同大量居民住宅,構成研究羅馬民用建築的重要實物。富裕之家一般均有花園,主宅環繞中央天井布置廳堂居室,花園中有古典柱廊和大理石雕像,廳堂廊廡多施壁畫(見龐貝壁畫),是古典壁畫重要的遺存。

龐貝古城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古城的壁畫對歐洲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影響甚大。

龐貝遺址表現出來的城市格局理念更是現代人難以置信的成就。龐貝的道路布局是現代建築師稱之為「棋盤式」布局,兩橫兩縱的道路分割成9個區。以阿波羅神廟和丘庇特神廟組成的長方形中心廣場,構成了廣場的軸線。軸線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城市的規則性和藝術特徵,又是兩千年前人類智慧的一大創舉。

還有很多沒列舉出來建築,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言而總之,諾蘭的新片《信條》可圈可點之處非常多。如果想體驗這樣一場燒腦的視覺享受,也想感受電影裡的建築之美,或者想考驗一下自己的「逆思維」,不可錯過。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信條》看不懂沒關係,先來看懂取景地
    電影《信條》背後的邏輯線、時間線成為近期熱議的話題,許多明星和網友紛紛直言,沒看懂《信條》。來看看《信條》裡的標誌性建築吧!諾蘭新片《信條》看不懂沒關係 先來看懂取景地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從電影開場的歌劇院,到奧斯陸港口,塔林是《信條》最主要的取景地。
  • 《信條》看不懂?沒關係一起走進取景地愛沙尼亞吧
    他執導過10部電影,沒有一部爛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還有最經典的《蝙蝠俠》三部曲,都是他的作品。這幾天,風頭最勁的影片也莫過於諾蘭新片《信條》莫屬!如果你看見朋友圈裡有人哭著說「看不懂」,就知道這絕對是《信條》了。
  • 你也許看不懂信條,但你可以看懂電影裡的藝術
    今天周一,同事之間的問候會變成「看《信條》了嗎?」,亦或是「看懂《信條》了嗎?」。
  • 電影《信條》看不懂?網友調侃1億票房裡有9500萬都是沒看懂
    影迷們都喜歡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中所建構的全新世界,因此解讀他的電影裡的劇情也成為觀影之後的一種思考。那麼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據說連電影的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裡的故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對於電影《信條》裡的故事情節也是非常的深奧,並非看一遍就能完全看懂的。反正我是沒有看懂。
  • 看不懂《信條》沒關係,但女主角伊莉莎白戴比基的美你一定要懂!
    #電影信條#由克裡斯多福諾蘭編劇和執導的電影《信條》近期已經上映,而諾蘭在電影中大玩他最拿手的「時間」,精彩程度不必多說,但是此次的電影信息量實在太過龐大,所以許多人走出影廳時一臉狐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看懂。
  • 你也許看不懂諾蘭新作《信條》,但你可以看懂電影裡的藝術
    這是一部走出電影院可能都沒有看懂的電影,一部看完解析發現連解析都看不懂的電影。然而,從開場烏克蘭一家歌劇院的爆炸事件,到通過在拍賣行工作的凱特以及她賣出的戈雅的假畫,再到「時間鉗」重要的發生地之儲藏藝術品的自由港,藝術元素可謂是貫穿電影始終。看不懂電影的你,至少可以了解一下藝術知識,陶冶一下情操。
  • 電影《信條》沒看懂?取景地裡藏著這些秘密…不含劇透
    這幾天,風頭最勁的影片也莫過於諾蘭新片《信條》莫屬!如果你看見朋友圈裡有人哭著說「看不懂」,就知道這絕對是《信條》了。看不懂劇情沒關係,畢竟大家都看不懂。不過作為旅遊愛好者,你一定得知道,作為諾蘭職業生涯中規模最大最具野心的作品,《信條》不光炸了飛機,還帶著演員輾轉七個國家取景!
  • 看燒腦電影《信條》,不要糾結在懂與不懂上
    《恐怖遊輪》的影評視頻(地獄境界自心營造——電影《恐怖遊輪》影評)發了以後,有朋友推薦我去看剛剛公映的《信條》。也就是說,即使「看不懂」劇中錯綜複雜的邏輯體系,即使理解不了那些前沿的物理學、哲學概念,單單就是劇情與畫面也會讓觀眾大呼過癮。可惜,在《信條》中,這兩個基本的外部元素都缺位了,有一種說法是《信條》一片中,諾蘭那個精於編劇的弟弟沒有參與。
  • 電影《信條》TENET你看懂了嗎?諾蘭的,看不懂就對了
    好吧看完評論後,發現真的是自己水平不夠才看不懂,不能怪導演拍的太深奧,這一波觀眾還是很優秀的嘛。在豆瓣尋求安慰後,到貓眼一看畫風完全不同,看來貓眼的各位看官才是認真看劇的人,看不懂得我們都是不好好看劇,中途開小差的人,知道了嗎?不是諾蘭高深,一刷看不懂,意思你需要二刷去了,再不行就三刷、四刷……小爺還不信邪了,不看懂誓不罷休,就算常駐電影院也要啃透BUG。
  • 那部連主演都看不懂的電影——電影《信條》幕後趣事
    13年拍《星際穿越》時,諾蘭為了實拍就種了幾百畝的玉米,電影拍完之後,他轉手把棒子一賣,就讓製片方在電影上映前就盈利了一波。而這次,諾蘭的在炸飛機前,把飛機肚子裡的引擎啥的都掏了出來,然後經過合法交易,又賺了不少小錢錢。就衝這,諾蘭就算不拍電影了,他肯定也能發家致富奔小康。2,得了吧,你就是蝙蝠俠!
  • 信條電影男主最後的結局是什麼?電影信條劇情介紹在哪裡可以觀看?
    《信條》男主角的名字叫什麼?很多人看完《信條》之後,說自己竟然沒有記住男主的名字,只能說,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信條》的男主根本就沒有名字!連電影信息中男主只有飾演者,而沒有名字,一些影評中,也全部都用「男主」來代指了,這應該是唯一一部男主沒有名字的電影吧,太慘了。
  • 諾蘭的信條看不懂沒關係,懵也是觀影狀態中的美好體驗
    你能看懂信條嗎?我想所有人走出電影院都是一臉懵的狀態吧?我肯定沒看懂,我身邊的理工男甚至比我更懵,這個多少讓我有點成就感,說明我的智商也不是無可救藥。心大的我們跑去看了一場4D電影,椅子晃得我感覺肚子要裂開了。但是我在觀影的兩個小時是活在另外一個世界的,那些不會掉下來的淚水都可以在黑暗中蒸發掉,所有的塵世煩惱也會在另外一種人生中消融掉。我尤其喜歡星戰、戰爭、拯救、時空轉換類的電影,當然有時這些因素是可以交融在一起的。例如諾蘭的影片。
  • 《信條》看不懂請二刷,我弱我有理是什麼鬼?
    1,能不能看懂和影片質量無關《信條》自上周五上映以來,就以其燒腦的劇情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的人買票再次二刷,有的人則在惡意刷差評。他們的理由很簡單,自己看不懂,導演故弄玄虛,沒有他們認為應該有的動作場面
  • 看不懂《信條》,是我欣賞水平有限?
    與之相比,《信條》的7.8,是影迷群體性的灰心。所以看不明白《信條》這件事,你不是一個人。只不過經由諾蘭加入「時間逆轉、祖父悖論、量子物理學」等高大上設定,讓《信條》的「難懂」程度,在以「燒腦」著稱的諾蘭電影裡也是罕見且奇異的。真·看不懂是對第一種「欣賞不能」的勸退。畢竟打著「高智商」標籤的《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觀眾只需集中精神,就能跟上劇情的發展。
  • 看不懂《信條》,是我欣賞水平有限?
    所以看不明白《信條》這件事,你不是一個人。就算預習了國內外各影評人和up主的「映前筆記」,對「鈽241、熵增熵減、熱力學第二定律」等概念進行惡補,我也是在第二次觀看《信條》後才基本縷順這部電影的完整結構的。
  • 看不懂《信條》的時間,但可以看懂空間
    同樣的手法,諾蘭在《信條》裡也用在了反派俄羅斯人薩特的身上。和蝙蝠俠不同,薩特在電影裡沒有光明的一面,是一個有著烏託邦式理想的、無情、殘暴的反派角色。因此,對於薩特,諾蘭剝去了蝙蝠洞裡代表光明的那一面——剩下了冷酷的混凝土,作為建築語言來幫助觀眾解讀薩特。
  • 《信條》一部很燒腦的電影,你看了嗎?口碑兩極,看懂的又有多少
    《信條》是美國與英國合力打造的一部科幻、驚悚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兼任編劇,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出品,該電影還聚集了一大批優秀傑出的演員,是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亞倫·泰勒-詹森、迪寶·卡帕蒂婭、克蕾曼絲·波西等人參與主演
  • 《信條》一部很燒腦的電影,你看了嗎?口碑兩極,看懂的又有多少
    《信條》是美國與英國合力打造的一部科幻、驚悚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兼任編劇,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出品,該電影還聚集了一大批優秀傑出的演員,是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亞倫·泰勒-詹森、迪寶·卡帕蒂婭、克蕾曼絲·波西等人參與主演。
  • 「朋友圈說看不懂《信條》很丟人,是真的嗎?」
    ——我為什麼要浪費下班後寶貴的兩個小時,來看這部不僅沒看懂,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哪裡不懂的電影?然後接下來的1個半小時,你的大腦都處在「這是哪個時間線上的主角」「為什麼突然跳回了上一個場景」「我為什麼還坐在這兒」「看完電影去吃點什麼」的狀態下,不斷輪迴往復。
  • 年度最燒腦諾蘭《信條》,挑戰你的腦迴路極限,一遍保證看不懂
    像我這樣的人,還算是做足了一些功課,去看《信條》。但即使這樣,在觀影過程中,我還是要不斷思考,我在哪,我在幹什麼,這是哪個時間點,他是誰,她又是誰,這句話帶出多少信息點,這麼做目的是什麼,這場戲和那場戲聯繫又是什麼,臥C,我K,這都行,然後,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