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連續劇《青山青史》央廣熱播,愛國主旋律兩岸傳頌!

2021-02-19 漳浦縣融媒體中心

為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紀念著名史學家連橫誕辰140周年和《臺灣通史》成書10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對臺灣節目中心、中共廈門市集美區委宣傳部、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福建省廣電集團東南廣播公司及漳浦縣廣播電視臺聯合創作了愛國主義主旋律廣播連續劇《青山青史》(普通話版),該劇榮獲了第18屆中國廣播劇專家評析一等獎、福建省廣播電視藝術獎一等獎、第32屆全國對臺港澳廣播創優評析一等創優作品

為了讓這部作品更好地在東南亞國家和臺灣地區傳播,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對臺灣節目中心、中共廈門市集美區委宣傳部、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福建省廣電集團東南廣播公司、集美區廣播電視臺在普通話版基礎上又創作了閩南話版廣播連續劇《青山青史》,6月23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神州之聲app、你好臺灣網、中國廣播網精彩播出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為該劇題字「青山青史」並發來賀電,「《青山青史》廣播劇為首部寫實紀念雅堂先生宏觀歷史,奠定兩岸一家親之史實,期望甚殷,是所深許」,來函表示製作《青山青史》廣播劇「真正為兩岸文化交流做了一件好事、實事」。

      該劇主人公連橫作為著名的史學家和愛國詩人、報人,他是臺灣地區在日據時代產生的一大批具有抵抗精神和民族意識的愛國志士中的傑出代表人物,也是屹立於臺灣文壇之上歌頌抗日義士、深懷祖國情愫的作家領袖之一,其創作的近千首詩歌映射出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地區的現實社會與臺灣人民的心靈寫照,深刻揭露殖民統治的殘暴,反映臺灣民眾的疾苦,抒發心向祖國的深情,充滿家國情懷,記述歷史風雲。「痛絕英雄灑淚時,海潮山湧泣蛟螭。他年國史傳忠義,莫忘臺灣簡大獅」、「海上燕雲涕淚多,劫灰零亂感如何?馬兵營外蕭蕭柳,夢雨斜陽不忍過」……這些在《青山青史》一劇中巧妙運用的慷慨激昂的連橫詩歌成為全劇彰顯其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鋪陳與藝術點綴。

三集廣播連續劇《青山青史》選取了連橫先生在兩岸工作與生活中的感人故事為藍本,以連橫詩歌為線索,重點講述其立志著史、撰著《臺灣通史》的艱辛不易和恢復中國國籍兩大事跡,展現連橫先生熱愛中華文化、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崇高愛國思想和優秀品格,在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甚囂塵上之際格外具有現實意義。

論證會達到預期效果,取得圓滿成功,兩岸專家學者與廣播劇創作團隊合影。

《青山青史》一劇主題重大,選材巧妙,積極傳遞愛國主義精神與正能量。劇中講述的連橫所撰《臺灣通史》首次用歷史定位了臺灣的中國歸屬,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巧,雲集國家級配音名角,運用豐富聲音元素,從一汪淺淺的海峽匯聚出半個世紀的歷史風雲,在史詩般的敘述中以聲入心,在劇情跌宕裡以情感人,人物形象豐滿,故事充滿強烈的衝擊力,引發思索。原全國臺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教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原副院長鄧孔昭教授,臺灣歷史學家鄭喜夫等擔任該劇顧問。

廣播劇《青山青史》在京錄製

廣播劇錄製前,權勝導演為演員說戲。

 主演與總製片人連明富、編劇薛偉強探討劇本劇情。

演員們正在錄製「鳴鑼罷市」的片段。

三集廣播連續劇《青山青史》(普通話版)於2018年5月在京錄製完成,並在「中國之聲」「神州之聲」及「閩南話廣播協作網」海峽兩岸電臺全球同步播出,在臺研界、史學界及海內外聽眾中引發反響,新華社、央廣網、中新社、中評社、中國廣播網、香港商報、福建日報、臺海網、東南廣播、廈門衛視等主流媒體紛紛報導,島內媒體兩岸時報、中華時報、民生新聞網、海峽連線報導、兩岸好康報等轉載報導。其中,在臺灣雲嘉廣播電臺、臺灣非凡音廣播電臺、臺灣勝利之聲電臺及雲嘉廣播電臺新媒體平臺樂活933線上播出,廣受好評,島內聽眾紛紛來電留言。

該劇在島內落地播出,就是讓臺灣同胞能夠透過文藝作品走近連橫先生,感受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與要義,感召和團結臺灣同胞,讓兩岸人民特別是青年人了解臺灣走過的苦難歲月,了解臺灣先輩抗日鬥爭的史實,在共同的歷史記憶中深刻認知兩岸是血脈相連、心靈契合的命運共同體,進一步增強兩岸民眾歷史連接,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凝聚兩岸和平發展共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

 2018年6月2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和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紀念連橫先生誕辰14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廣播劇《青山青史》首播啟動儀式在廈門賓館明霄廳拉開帷幕。

(臺上嘉賓由左至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教授,中國致公黨省委副主委、廈門市委主委徐平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孫亞夫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汪毅夫副會長,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長女、臺灣師範大學連惠心教授,廈門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黃河明主任。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教授致辭指出:

連橫是臺灣著名史學家和愛國詩人,他所撰寫的《臺灣通史》是第一部系統研究臺灣歷史的開山之作,至今仍然是研究臺灣歷史的必讀參考書,充滿愛國主義情懷。

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臺灣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我們守望臺灣與大陸不可分離的歷史,是為了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與堅持「九二共識」。為了兩岸同胞增進互信、消除誤解、攜手走向祖國統一,希望本次研討會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效。」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長女連惠心教授致辭稱:

連橫的祖籍位於福建省龍溪縣,濃厚的民族情感是連橫先生書寫一系列史學著作的起點,其歷史著作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在此代表家族及父親連戰感謝各位共聚於此回顧這段歷史,並對本次研討會的主辦方致以崇高的敬意。

汪毅夫副會長、孫亞夫主任、連惠心教授、黃河明主任、劉國深教授、劉立忠主任和連明富董事長共同按下廣播劇首播啟動按紐。

與會嘉賓共同聆聽廣播劇《青山青史》。

廣播劇首播儀式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教授接受媒體採訪。

廣播劇首播儀式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原副院長、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鄧孔昭教授接受媒體採訪。

廣播劇首播儀式後,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院長連心豪接受媒體採訪。

廣播劇首播儀式後,臺南護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黃美玲教授接受媒體採訪。

廣播劇首播儀式後,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所長鄭卜武教授接受媒體採訪。

在「紀念連橫先生誕辰14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青山青史》廣播連續劇首播啟動儀式上,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教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教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長女連惠心教授,廈門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黃河明,中國致公黨省委副主委、廈門市委主委徐平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教授,福建省委統戰部副巡視員吳景生及來自兩岸的學者、專家代表等對該劇給予充分肯定。

廈門市集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集美區高度重視兩岸文化交流,支持連橫文化研究,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自2018年初《青山青史》立項啟動後,劇組先後赴連橫故居——臺南馬兵營,連橫參與的詩社「櫟社」所在地——臺中霧峰林家萊園,連橫在廈門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鼓浪嶼怡園、《鷺江報》社舊址,連橫在杭州的舊居——瑪瑙寺,連橫彌留地——上海江灣路公園坊八號等地採風,採訪了臺灣中山大學中文所教授黃美玲、臺灣歷史學家鄭喜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原副院長鄧孔昭、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連心豪、廈門閩臺姓氏交流中心專家龔潔、福建省文史專家洪卜仁、連橫紀念館副館長胡玲玲等兩岸專家,為該劇的創作收集了豐富的素材。

採風擷萃·臺灣

在臺南,採訪臺灣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臺南護理專科學校通知中心主任黃美玲教授,黃教授對連雅堂先生文學研究已經有十幾年,頗有心得!著有《連雅堂-文學研究》、《連橫詩詞選注》等。原定一個小時的採訪時間,採訪了90分鐘還意猶未盡。先後到連家經營蔗糖鋪面的舊址相鄰的吳園、連雅堂先生故居,馬兵營遺址採風憑弔。

採風團在臺南公園採風瞻仰連橫先生塑像。

採風團前往臺北公園劍花亭採風瞻仰連橫先生塑像。

連明富董事長為塑像擦試灰塵。

採風團前往臺中採訪鄭喜夫教授,鄭教授是臺灣研究連橫先生權威的專家,著有《連雅堂先生年譜》。年譜是由連震東先生口述,鄭教授整理、撰寫、出版的著作。

鄭教授很專注回答釆風團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讓我們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鄭喜夫教授為採風團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將連橫先生的形象塑造的更加具體。

採風團走訪霧峰林家明臺高中(萊園),連橫先生與林獻堂先生等人當年就在這幢五桂樓前,與赴臺訪問的梁啓超先生互動併合影。

彭永康老師在「櫟社二十年題名碑」前向釆風團隊詳細介紹連橫先生加入友人林痴仙等創立的臺中霧峰詩社--櫟社,擊缽吟酬,以道德文章相切磋的趣事。

廈門閩臺姓氏交流中心專家、88歲高齡的龔潔先生與央廣創作團隊權勝導演、王宏顧問、編劇薛偉強、謝良建等一行人,冒雨在鼓浪嶼福建路24號(怡園)、福州路199號(鷺江報報社舊址),追蹤連橫先生生活和工作的軌跡。

 採風團在龔潔先生的帶領下走訪福州路199號(鷺江報報社舊址)。

 福州路199號的住戶向我們介紹老宅的故事與現在的實際情況。

在湖裡區祥店裡伍心養老院採訪90歲高齡的廈門市方志辦編審洪卜仁先生。

洪卜仁老先生向採風團講述他在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發現連橫先生恢復中國國籍並更名連橫的重要歷史資料的過程。

出首本次論證會的專家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原副院長、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鄧孔昭教授,廈門閩臺姓氏交流中心龔潔顧問,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院長連心豪,閩南師範大學大學報主編、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鄭鏞教授。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廈門節目製作室主任劉立忠,廣播影視劇編劇薛偉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製作中心製作部主任、導演權勝,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副秘書長、顧問王宏,央廣記者謝良建,廈門市臺辦宣傳處謝嘉興科長,雅棠文化創始人、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理事長連明富。

採風擷萃·上海

連橫先生曾經有過三次上海之行,一生結下了不解的「上海情緣」。上海既是他的求學之地,也是他的壯遊之地,最後又成為他落葉歸根終老之地。

1933年是連橫先生第三次旅滬,與前兩次不同,56歲的連橫先生攜眷離臺蟄居上海。當時他的大女兒、女婿已在滬安家,他抵達上海後居住在江灣路公園坊八號,與女兒女婿家相距只有百步之遙。在上海定居後,連橫一直把編修「國史」——中國史當作他的「不朽之業」,視為「畢生之志願」,潛心著述,頗多新見,不勝辛勞。

1936年6月28日,連橫因病在滬逝世。他臨終時仍念念不忘要驅逐日寇,收復臺灣。而甚為欣慰的是,落葉歸根,實現了他終老故國的人生夙願。

採風團隊一行:廣播劇導演權勝、編劇薛偉強,雅棠文化創始人連明富等人在上海市虹口區西江灣路476弄8號採風,這幢建築的二樓是連橫先生彌留之地

西江灣路公園坊

採風團在公園坊8號連橫先生居住過的房間,與現住戶探討先生在公園坊生活的點滴及連戰先生名字的由來。

「五四」新文化運動前,連橫先生遊覽西湖,曾作詩數首。當時還特意將其中一首《西湖遊罷,以書報少雲,並系以詩》寄給身在臺灣的妻子,「一春舊夢散如煙,三月桃花撲酒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在寫給妻子的信中,「西湖山水之勝純出天然,猶美人之不事雕飾了也」等語無一不透露出「他日移家湖上住」的強烈願望。但是,當時連橫先生正在為編纂《臺灣通史》收集歷史資料,垂名青史的巨著尚未完成,他安家於西湖青山旁的願望自然無暇得以實現。連橫先生在杭州逗留的時間不長,不久,他北渡黃河去了北京。

    2006年,連戰首次來杭參訪,對瑪瑙寺的建築及環境保護給予高度評價,並提出了將瑪瑙寺建成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平臺的設想。在各方的努力下,經兩年時間,「連橫紀念館」由臺灣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與杭州西湖風景名勝管委會共同籌備建設完成。

採風團一行:廣播劇編劇薛偉強、導演權勝,雅棠文化創始人連明富等人來到連橫紀念館採風,胡玲玲副館長熱情地接待了採風團,特地安排一位優秀的『四星』講解員許麗麗,向我們講述了連戰家族一門四代與瑪瑙寺的因緣。

   採風團於連雅堂紀念廳採風。

連橫先生之子、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父----連震東獲許恢復中國國籍的珍貴資料。

連明富董事長與薛偉強編劇一起翻閱紀念館館藏書籍資料。

採風團隊與胡玲玲副館長、許麗麗講解員於連橫先生塑像前合影。

北京晉江邑館在清朝、民國時期,是在京的福建和臺灣鄉親的聚集地和庇護所,一盞溫暖的燈光和親切的鄉音,帶給了在京異鄉人的確實無比的關愛與家的情誼。

據有關方面考證,連橫先生分別於1912年、1914年到過北京,在晉江邑館居住,並呈請中央政府恢復其中國囯籍。

    連橫先生先後兩次到達北京,第一次在北京短暫的住了一段時間就離開了。第二次連橫先生在晉江邑館住了長達八個月的時間,於1914年1月31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並改名連橫!

 北京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巴愛民老師向採風團隊介紹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

 採風團將北京採風之行的第二站定在北京臺灣會館。會館陳列著連橫先生的介紹和恢復國籍壯舉的史料。北京市臺聯調研員、臺胞交流中心負責人王國防先生(右二)為採風團隊導覽。

 王國防先生為採風團隊介紹圖片資料明細。

圖為臺灣會館內展示:連橫先生申請恢復中國國籍呈文影印本。

 採風團一行與工作人員在「晉江邑館」牌匾前合照。

採風團一行與工作人員於臺灣會館前合影。

晉江邑館保留下的古物有當時仍懸掛在大門外的「晉江邑館」牌匾,後殿神龕玻璃匣子內供奉的土地神像和神龕的兩層牌位,以及吳魯狀元匾額等三塊匾額。由於房屋的修繕和改建以及「文革」期間的破壞,現僅存一塊「晉江邑館」牌匾,現在,這塊珍貴的牌匾已經被臺灣會館作為文物珍藏。

連橫先生雖只遊歷陝西,他的家人卻與西安有著更深的淵源。夫人沈璈女士隨兒子震東一家到達西安,四年後因病去世葬於西安清涼寺。連震東先生在西安居住工作長達13年,他的兒子連戰就在西安出生。

    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闊別出生地六十一年後第一次重回陝西,並攜家人按照中國傳統禮儀祭奠祖母,以了卻六十多年來連家子孫沒有回來掃墓的遺憾。

採風團一行前往清涼寺祭拜沈太夫人。

未央區政協副主席、未央區文物局張廣琦局長在漢未央宮西京籌備委員會天祿閣小學遺址為採風團隊導覽,這裡展示有連震東先生在西安工作13年的史料記載。

張廣琦局長為採風團詳細講解連震東先生在西京籌備委員會的工作經歷。

        該劇以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深度挖掘海峽兩岸愛國事跡,用臺灣人民堅守中國屬性與愛國愛鄉情懷的真實故事,深情感召臺灣同胞共同紀念與緬懷愛國先烈,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文藝創作領域的創新嘗試,有利於增強臺灣人民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傳承,對糾正扭曲的「臺獨」史觀、深刻理解臺灣人民的歷史遭遇和思想心態、增進兩岸同胞的歷史聯結和民族認同,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雅棠文化】

 

主辦/漳浦縣融媒體中心

總監/趙弘  監製/徐淵和

編輯/楊曉芳 薛珠玉 陳舒婷 

你點一個贊

小編工資漲兩毛

相關焦點

  • 廣播連續劇《俠盜》央廣首播!
    1942年的諸暨安華,這一聲吶喊,喊出了諸暨人民在抗日戰場上的血性與剛烈;這一聲吶喊,隔著78年的時光,在這個冬日,依然如此震撼人心——由諸暨文藝工作者創作、惠風文創投資錄製的廣播連續劇《俠盜》,用故事和聲音,重現了那段難忘的歷史。12月8日,來自我省廣電、軍史部門、影視機構的領導專家以及我市文藝界人士,齊聚安華鎮新一村,就《俠盜》展開熱烈的研討。
  • 【唱響主旋律 喜迎十九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曲《中國人的宣言》
    【唱響主旋律 喜迎十九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曲《中國人的宣言》 原標題: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由中央文明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指導,中國文明網、央廣網主辦的「唱響主旋律 喜迎十九大」網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歌曲徵集傳唱活動,經過廣泛徵集、專家評選
  • 《俠盜》登陸央廣
    一部由諸暨文藝工作者打造的講述小人物抗戰傳奇的廣播連續劇《俠盜》,本月中旬登陸央廣「中國之聲」播出,同時在全國多地推出。該劇緣起何處?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小人物的抗戰烽火「《俠盜》是一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獻禮之作。
  • 央廣參評2017—2018年度 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作品公示...
    央廣各中心(室)、直屬部門: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是經中宣部批准設立的全國廣播電視優秀節目最高獎,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承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下設五個評選類別: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對外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廣播對臺港澳節目、廣播劇、廣播文藝節目,評獎周期為兩年一評。
  • 肖戰合唱MV被推薦,《央廣經典音樂廣播》官方發布,並艾特本人
    肖戰合唱MV被推薦,《央廣經典音樂廣播》官方發布,並艾特本人。在知道了這個好消息之後,又了解到一個令人歡喜的好消息,那就是由李宇春和肖戰共同演唱的歌曲《歲歲平安》的MV被《央廣經典音樂廣播》官方推薦分享了,官方在分享推薦歌曲的時候還艾特了演唱者本人,也就是李宇春和肖戰。這件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官方發布至今已經有475萬閱讀觀看了。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記者提問
    圖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記者提問。圖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記者提問。
  • 央廣購物今晚啟動 娓娓道來推介模式將揭開面紗 - 央廣新聞
    央廣購物今晚啟動 娓娓道來推介模式將揭開面紗 中廣網    2010-06-17       中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
  • 七月份全國廣播數據排名出爐,總臺央廣覆蓋全國四大頻率的月度觸達...
    圖為尼爾森網聯發布的七月份《全國廣播媒體融媒傳播影響力EMC榜單—總榜TOP100》央廣四大覆蓋全國頻率觸達人數總榜排名進入七月,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已逐漸減弱中國交通廣播作為交通運輸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打造的國家級交通廣播,覆蓋京津冀地區和全國多座核心城市,中國交通廣播七月觸達人數達876.7025萬,位列本月全國交通類廣播電臺第六。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MusicRadio音樂之聲中國TOP排行榜2017年度頒獎
    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 2018年7月6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MusicRadio音樂之聲「木倫河冰淇淋」中國TOP排行榜2017年度頒獎晚會將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盛大舉行。這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後舉辦的大型流行音樂頒獎盛典,作為彰顯融合的標誌之一,本次頒獎晚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主持人梅卿源和央視主持人李思思共同主持。張信哲、孫楠、彭佳慧、尚雯婕、楊丞琳、竇靖童、趙雷、好妹妹、許魏洲、戴荃等多組藝人將集體亮相。
  • 臺灣民間唱響抗戰歌曲 學者籲「不容青史盡成灰」
    臺灣民間唱響抗戰歌曲 學者籲「不容青史盡成灰」   今年臺灣民間舉行的各項七七抗戰紀念活動,傳唱昔日愛國歌曲成為共通點。  中國統一聯盟今年演講會中增加抗戰歌曲合唱、《黃河大合唱》欣賞、詩歌朗誦等環節,邀盟員、友人共同欣賞。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王津平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這些歌曲中有國家的苦難,希望通過文藝欣賞來張揚兩岸中國人期盼「祖國中興」的精神。
  • 那些年,臺灣對大陸的空飄和廣播
    作為當時島內唯一的「國家廣播電臺」,「央廣」只能向海外放送、不能對臺灣地區廣播,使得它在一般百姓眼中成為一個陌生而神秘的機構。但對於老一輩「央廣」工作人員來說,這裡就是「解救大陸同胞」最重要的陣地。因此,當進入二十一世紀,BBC、VOA打算停止中文廣播的消息傳出後,從「央廣」退休的工作人員立即投書媒體呼籲「對大陸廣播不能喊停」。
  • 央廣交通傳媒(湖南)有限公司官網正式上線
    記者丨尹靖 實習記者丨曠佳12月21日,央廣交通傳媒(湖南)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www.fm905.net,正式上線。央廣交通傳媒(湖南)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華表示,官網的正式上線是公司向智慧化、數據型傳媒機構進階的一個重要見證。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MusicRadio音樂之聲2018年度「燕之屋」中國TOP排行榜頒獎晚會榮耀綻放
    告訴大家「幸福並不遙遠,一路走下去就一定看得見」。旅行團樂隊榮獲「年度最佳樂團(組合)」獎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鄭文濱為「年度最佳男歌手」戴荃頒獎通過聽眾、網友票選的人氣系列獎項中的「最受歡迎男、女歌手」分別由大張偉和容祖兒獲得。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央廣第二主控建設項目—工藝系統(一)公開...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央廣第二主控建設項目—工藝系統(一)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廣播、電視、電影設備/其他廣播、電視、電影設備 採購單位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 行政區域 北京市 公告時間 2021年01月08日
  • 6月5日晚上21:00-22:00央廣經典音樂廣播的欄目是什麼? 王者榮耀6...
    6月5日晚上21:00-22:00央廣經典音樂廣播的欄目是什麼?這是王者榮耀微信2020年6月6日的每日一題問題,回答正確可獲得微信提供的每日一題遊戲獎勵。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今天的答案吧。 6月5日晚上21:00-22:00央廣經典音樂廣播的欄目是什麼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典音樂廣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典音樂廣播 2017-07-06 15:38:00來源:央廣網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月6日將播出廣播連續劇《雲頂歡歌》
    第一套中國之聲記錄中國欄目將播出廣播連續劇《雲頂歡歌》,每天一集,敬請聽眾朋友收聽~點擊文章最後 閱讀原文 ,可在手機上在線收聽中央臺的直播。《雲頂歡歌》是由中共貴陽市委宣傳部、中共花溪區委宣傳部出品的廣播連續劇。由貴州省電影家協會風雅頌藝術聯盟、貴州省朗誦文學研究會、貴州英曼文化傳媒聯合錄製。
  • 「央廣雲聽」愛心探訪團攜手綠森林硅藻泥,傳遞大愛與希望
    11月1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雲聽愛心探訪團攜手綠森林硅藻泥來到了位於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的葦子溝中心小學,為孩子們帶去貼心關懷。環保材料知名企業綠森林硅藻泥在各方見證下,為在校50名貧困兒童捐助了六萬元善款。
  • 《央廣之聲》回顧肖戰、萬方對話,演員肖戰,否極泰來
    楔子近日,在廣播電臺《央廣之聲》中,再次回顧了肖戰、萬方老師的那一次對話,思想深刻,意蘊邈遠,每一個聽眾都能從中獲益,每一種經歷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感召著現在,並影響著未來。而演員肖戰,也一定會否極泰來。
  • 央廣視訊、中視匯達籤約「全國網絡主播培訓項目」
    央廣視訊、中視匯達籤約「全國網絡主播培訓項目」 2018-04-04 09:12:00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