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的國產影視劇英文譯名都是啥?為了讓歪果仁get到也是拼了

2021-02-26 21世紀英文報

《紐約時報》先是使用grumpy這個詞來形容「六爺」,表示「脾氣暴躁」,符合電影中的人物性格;後面還是更直白地用了「one bad dude back in the day」來說這個人物的過去,簡單易懂↓↓↓

外媒在報導中比較注重體現「老炮兒」的特點。也難怪,如果光看電影的英文名字Mr. Six是很難猜出劇情的。


《尋龍訣》年底大熱,英文譯名是「Mojin - The Lost Legend」,沒看過的可能不知道Mojin是個什麼鬼。其實就是中文「摸金」的拼音。說起歐美的盜墓題材影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古墓麗影》和《奪寶奇兵》系列了吧。《古墓麗影》的英文名是Tomb Raider,即「盜墓者」,這部翻拍自遊戲的電影自然尊重遊戲原名。而《奪寶奇兵》則為「Raiders of the Lost Ark」,也是用了「raider」這個詞,同時,一般遺失的文明也都多用「lost」一詞來描述。


《尋龍訣》這部東方盜墓題材影片自然要有神秘感。據導演烏爾善解釋,「摸金校尉」也並非簡單的盜墓者,而是中國古代的一大盜墓門派。因而,英文譯名直接用拼音Mojin,增加了外國人對本片的好奇心。同時,後面加上「The Lost Legend」,也算表明了影片題材。

《刺客聶隱娘》去年拿下坎城金棕櫚,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知名度,英譯名為The Assassin,即「刺客」,簡潔明了。如果直接用拼音翻譯聶隱娘的名字,外國人不會理解是什麼意思。


《夏洛特煩惱》
中文名字起的很有心機,不看以為是《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 Web)那部著名的「小豬歷險記」影片的番外篇……


而它的英文譯名則為Goodbye Mr. Loser,沒有音譯夏洛這個名字。畢竟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敗無可敗的中年男人的故事…… Loser可指失敗者,也是譯得到位了。

《烈日灼心》這部鄧超、段奕宏主演的犯罪片翻譯成了The Dead End,乍一聽是「死路」的意思。雖然影片講的是重新做人後又走投無路,人生已成定局,但相比其中文片名,英文就缺少了些懸念及文藝感不是?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英文名字為「Monkey King: Hero is Back」,跟影片的中文名字還算一致。當然聽起來相比中文就比較好萊塢式了~ Hero題材的美國大片太多,這樣翻譯更接地氣。


《捉妖記》的英文名稱為「Monster Hunt」,中規中矩,和影片的內容與中文名稱也都般配。


電視劇方面,火爆的《琅琊榜》翻譯成了 Nirvana in Fire,即「火中涅槃」。有網友點評:「琅琊榜的劇組真是處女座,連英文名都翻譯得這麼貼合故事又有文化。」其實, Nirvana——「涅槃」這個詞,中國人熟知的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而大多數歐美人所熟悉的「Nirvana」則是美國著名搖滾樂隊的名字。所以,譯名不是單純翻譯成「Nirvana」,更便於外國人分辨和理解,聽起來也浪漫,符合該劇的風格。


《花千骨》 The Journey of Flower ,有網友吐槽:姓花的姑娘的故事……劇組成員你去看看隔壁的琅琊榜劇組,你們能不能用點心啊!


《羋月傳》就比較直白了,即「Legend of Miyue」。前作《甄嬛傳》美版譯名就是「The Legend of Zhenhuan」,已經被歐美粉絲們熟悉了,這次原班人馬的《羋月傳》無論中英文都繼承前作,走「系列」作品的路線。


2013年,《中國合伙人》上映,三位影帝級男主演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在當時,本君最為在意的還是它英文名字上使用的小技巧:American Dreams in China,配合海報上的圖片宣傳效果更佳~


「星爺」周星馳的代表作《大話西遊》系列就採取了「接地氣」的翻譯方式,兩部都與古希臘史詩《奧德賽》(The Odyssey)聯繫在一起。月光寶盒譯成「Pandora's Box(潘多拉的魔盒)」,大聖娶親成了 「Cinderella(灰姑娘)」,力爭讓外國影迷都能明白其中的奧妙: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A Chinese Odyssey Part One: Pandora's Box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又名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A Chinese Odyssey Part Two: Cinderella。


星爺的另外一部爆笑大作,《唐伯虎點秋香》的英文名字就很直白了:「Flirting Scholar」,難道是「調情的學者」?文藝一點嘛,那就是風流才子咯。


《滿城盡帶黃金甲》取自黃巢的《不第後賦菊》: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詩句中透出一股殺氣。而電影的英文名稱「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不能說不好,只不過跟中文名稱比,意境上不太相同。


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東邪西毒》一直深受影迷喜愛,這部電影的譯名也很有藝術氣息:Ashes of Time。恐怕需要深入影片內容,才能感受到時間的灰燼。


同樣是一部口碑極好的大作,《霸王別姬》的英文譯名是Farewell My Concubine。Concubine有小老婆、小妾的含義,與中文「姬」的意思不是那麼對應。「永別了,我的小老婆」,這名字似乎有點兒差強人意。


經典瓊瑤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英譯則為Romance in the Rain,「雨中的浪漫」,好吧,這麼說也沒錯。就是聽上去有點兒狗血。


《武林外傳》
My Own Swordsman, 「我自己的劍士」?有人又忍不住吐槽了:「這是佟掌柜說老白嗎?可是好像老白不用劍的吧?」


《步步驚心》
Startling by Each Step,startling指「受驚嚇的」,這名字聽著就是「每一步都嚇得半死」,直譯得太有槽點了。

感受如何?戳留言吐槽或者說說你覺得精彩的影視劇英譯名吧~



【福利】微信訂電子報5折起!回復「訂報」查看詳情。點擊閱讀原文」,開啟英語讀行俠,世紀君帶你刷題帶你飛~

相關焦點

  • 看了國產影視的英文譯名,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如今,連取名都這樣「鬥智鬥勇」了。搞翻譯的當然不甘示弱,為了給自己爭取一個上頭條的機會,各路翻譯大神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今天,小萬就帶大家看看國產影視作品的英文譯名都是什麼樣的!➤北京愛情故事——Beijing Love Story看到這麼「接地氣」的中文劇名,小萬已經知道它的英文譯名也不會胡扯到哪兒去了。
  • 島國人也愛看中國劇 日本超中二的國產影視劇譯名
    島國人也愛看中國劇 日本超中二的國產影視劇譯名
  • 那些年國產劇的譯名,第一個就讓人懵圈
    有的譯名能直接反映一部作品的主題思想,而有的譯名則讓看過劇的觀眾都一頭霧水。英文譯名:自取為主,意譯靠譜,參考海外意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國產劇,除了根據四大名著改編的劇外,一般沒有英文劇名。近年來雖然「中英對照」多了,但起英文名的水平層次不齊。比如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英文名《Love O2O》。
  • 多少熱播國產劇,一個奇葩英文名毀所有
    不過放在同一張海報上的英文譯名似乎卻總被觀眾忽視掉,因此這些國產劇的英文名翻譯質量也參差不齊。在追劇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些熱播劇的英文名呢?01熱劇的奇葩英文名一些國產劇的英文名,著實會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好地起到誤導作用。
  • 多少熱播國產劇,一個奇葩英文名毀所有……
    不過放在同一張海報上的英文譯名似乎卻總被觀眾忽視掉,因此這些國產劇的英文名翻譯質量也參差不齊。在追劇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些熱播劇的英文名呢?01熱劇的奇葩英文名一些國產劇的英文名,著實會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好地起到誤導作用。
  • 中國影片英文片名哪家強?突然很同情不明真相的歪果仁
    昨天的微信中,世紀君和大家分享了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的不同中文譯名,很多小夥伴看後強烈要求再來個國產片英文片名解(tu)析(cao)~那麼問題來了,英文片名哪家強?如果按照字面直譯,丟了氣勢不說,恐怕會讓歪果仁們大呼「臣妾看不懂哇」……一個簡單明了的「The Ghouls」(盜屍者),看完頓覺背脊發涼啊有木有!
  • 《三十而已》官方翻譯來了,這些高分熱播劇名,只看英文譯名,你能猜出這是哪部劇嗎?
    今天東方君就特意去找了很多大家熟悉的高分熱播作品,來看看它們的英文譯名你是否知道。接下來讓我們只看英文譯名,來一起猜猜是哪部劇。這些譯名都譯的都算「中規中矩吧」,採用了Story、Legend 、Princess等這些常見譯名,但和中文相比起來,貌似少了不少中文意境和味道。這部劇也是一部現象級熱播劇,中文劇名沿用原著名,因為整個故事也源起琅琊榜。
  • 10部高分熱播劇英文譯名盤點
    為了爭取在頂級雙語幼兒園入讀,她在兒子入學面試時,做足了充分準備:用自己流利的英語,擋下面試官的所有疑問。戲如人生,你從中看到了什麼?又學到了什麼呢?當今社會,優秀的英語水平越來越成為一種必備技能。這些譯名都譯的都算「中規中矩吧」,採用了Story、Legend 、Princess等這些常見譯名,但和中文相比起來,貌似少了不少中文意境和味道。
  • 歪果仁給自己起的奇葩中文名,看得我真是23333...
    嗯,洋氣的中國人,總愛給自己起的英文名兒這個事兒,大家都知道了。
  • 大學英文譯名那些事:這12個高校好像都違反規定了
    不過教育部最新規定,高校不準用這些名字,最重要是,對大學名字的英文翻譯也給出了規定。不過小編經過分析思考,發現國內不少高校的翻譯是違反規定的。教育部規定:英文譯名應該與中文名稱保持一致,中文名稱含有特殊含有的可以使用音譯。
  • 這些超火的國產劇,都有一個謎之英文名!
    說吧,你到底想表達啥? 「Love me,If you dare」的意思是「如果你敢,就來愛我」。在這之前,觀眾都急了:都幾個小時了,你咋還不出門?偶然發現發現這部劇的英文譯名後,發現真是再貼切不過: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長安最長的一天。確實很長,長到雷佳音前前後後都吃了五頓飯了,準備幹壞事的周一圍老師駕著馬車差不多奔波了十集才到達目的地。
  • 《大象席地而坐》將於日本上映——這些走向海外的影視劇譯名都是什麼呢?
    沒人知道,除非你抵達那片土地。親眼看一看,親耳聽一聽,欣喜或者失望。而在昨天,《如懿傳》也釋出了日版預告,這部中國電視劇的日版譯名為《如懿傳~紫禁城裡命運凋零的王妃~》,由於劇名的翻譯比較另類,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整理發現,不僅是《如懿傳》,包括《琅琊榜》《扶搖》《延禧攻略》等劇的日本譯名,都非常具有日本氣息。
  • 為啥熱播國產劇,都逃不過一個沙雕英文名
    在這之前,觀眾都急了:都幾個小時了,你咋還不出門?我偶然發現發現這部劇的英文譯名後,發現真是再貼切不過: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長安最長的一天。確實很長,長到雷佳音前前後後都吃了五頓飯了,準備幹壞事的周一圍老師駕著馬車差不多奔波了十集才到達目的地。
  • 《千與千尋》的英文譯名是什麼?
    你知道嗎?《千與千尋》是第一部獲得了奧斯卡獎的動畫電影,在2003年獲得了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至今它也是唯一一部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的非英語動畫片。 但是在電影名稱中,你注意到它加上了ed後綴,所以這裡它是個動詞。
  • 《陳情令》《全職高手》等國產劇都逃不過擁有一個沙雕的英文名!
    每部熱播劇都有個洋名這周的《長安十二時辰》更新後,右相林九郎,貓在家裡磨磨唧唧養花弄草一肚子壞水的大唐第一宅男,終於出門赴宴了。在這之前,觀眾都急了:都幾個小時了,你咋還不出門?我偶然發現發現這部劇的英文譯名後,發現真是再貼切不過: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長安最長的一天。
  • 趣讀丨靠神譯名迷倒老外的流行國劇,霸氣到我不敢認!
    ▼看過《琅琊榜》的人都知道,這個標題同時也非常符合赤焰軍遭到出賣全軍覆沒之後,梅長蘇隻身逃脫的復仇劇情。所以,這個英文譯名翻得非常好。(文字君鼓掌!)英文譯名中的「if you dare」就點破了「請閉眼」包含的這層意思。
  • 歪果仁也愛看國產劇?扒一扒這些年火出國界的國產神劇!
    很多對國產劇感興趣的外國人,通過油管或其它途徑刷了《琅琊榜》以後都表示,這是他們看過最好的中國(可能是全亞洲)電視劇,沒有之一。整部劇都拍得聰明又合理。你甚至都猜不出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甚至感覺自己無腦。你會擁有前所未有的體驗。我能說的就是,這部劇會讓人感到窒息、上癮、會哭、會笑、會心碎。攝影很棒棒,服裝也好美。
  • 中英文「夾雜體」的正確打開方式,你get到了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你敢說我不能翻譯?但特別是涉及到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時,只要對話雙方都能明白語意指代,中英夾雜又何妨?這種省事是怎樣的一種感覺?舉個例子,對很多人來說,DNA、USB、OMG等常見指數五顆星的單詞,已運用得信手拈來。
  • 國產劇萬年不變的套路,你get到哪條?
    那就是國產劇萬年不變的套路,無論是古裝劇、現代劇、偶像劇等一系列的國產劇,它們幾乎都離開以下這幾條套路。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小夥伴們盤點一下都有哪些套路呢?對於這樣顯而易見的國產劇套路,在無數部的電視劇裡都不難發現有這個套路劇情在裡頭。
  • 多少國產熱播劇,都有一個讓人笑翻的英文名(K叔要連發7天紅包啦)
    在這之前,觀眾都急了:都幾個小時了,你咋還不出門?我偶然發現發現這部劇的英文譯名後,發現真是再貼切不過: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長安最長的一天。確實很長,長到雷佳音前前後後都吃了五頓飯了,準備幹壞事的周一圍老師駕著馬車差不多奔波了十集才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