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妖怪學的知識轉型:《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

2021-01-09 朋朋在家鄉

本土妖怪學的知識轉型:《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

最近書店幾位夥伴相當熱衷「陰陽師」手遊。大天狗、鳳凰火、青燈行,一群造型華麗的日本妖怪躍上狹窄的手機螢幕,看他們聚精會神的捉妖、御魂、鬥祭,隨著晴明大人的冒險解謎育成專屬式神;沒想到一個由中國製造,文本源自日本《百鬼夜行》的「陰陽師」手遊,竟有那麼大的魅力,讓看似文青的他們馬上入坑,相較於只會拿手機走路遛寵的我,不好意思自承仍在抓皮卡丘。

在日本文學、動漫、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百鬼夜行」世界,源自於1900年初期的《遠野物語》、《怪談》等著作。柳田國男、小泉八雲搜集日本各地的風土民俗、鄉野奇譚,不僅是民俗學的重要經典,也創造了日本幻想文學的想像力源頭,冷豔的雪女、長鼻子的天狗,還有帶來幸福的座敷童子。這些我們熟悉的日本妖怪,都從這些經典躍然紙上。

相較於日本幻想文學的百花齊放,以妖怪、神鬼為主題的創作,在臺灣文學的系譜中卻付之闕如,反而讓位給歐美、日本的翻譯小說。小時候看希臘神話故事、白雪公主或中國民間傳說,長大後看《魔戒》、《百鬼夜行》,至於臺灣本土的妖怪故事,頂多記得虎姑婆、林投姐或在半屏山腳下賣湯圓的阿伯(搞不好連故事情節都忘光了),還多虧電視劇「戲說臺灣」長年不斷演出(但不知考究是否精準了),才讓我們依稀記得,原來臺灣也有本土的鬼怪故事啊。

這樣的憂慮,在年輕作家何敬堯出版第一本小說《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時展現企圖。何敬堯搜羅臺灣的鄉野奇譚,以臺中大肚溪出海口的水裡港為背景,將海上的蟹精、魔神仔、虎姑婆、蛇郎君等妖怪傳說改編成歷史小說,充滿推理冒險的奇幻異色,有如臺灣版的「百鬼夜行」;他的第二本小說《怪物們的迷宮》又以現代感十足的城市為舞臺,故事裡的惡犬、山魔神就像都市傳奇裡的魔幻角色,將懸疑推理的情節注入恐懼因子,讓讀者直視現代生活隱藏的人性之惡。

何敬堯說,他是個熱愛妖怪的人,在《幻之港》裡,我們全然可以看到這樣的熱情,橫跨明清到日治時期的5則故事,從《臺陽筆記》、《重修臺灣府志》、《臺灣縣誌》等古籍中搜羅的臺灣妖怪,如幻似真地融入歷史之流,成為臺灣文學中難得一見的幻想系譜。而今年初,何敬堯野心更大,出版了《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在數百本文獻考證中,將近600頁的篇幅,紀錄了229種臺灣妖怪、鬼魅、神靈,根據時代(1624-1945)、地理、族群的分類,有如一本妖怪的百科全書,嘗試建構本土化的「妖怪學」。

原來,臺灣也有人魚的故事;不同於丹麥美人魚浪漫的愛情童話,荷據時期的鹿耳門河道,人魚的面容宛若嘻笑、會警告未來的災厄,暗示熱蘭遮城將被鄭成功軍隊圍攻的慘烈。當時西拉雅族也流傳13位天神的故事,其中最小的「法理海」擁有邪惡力量,會操控人心讓人們惡運纏身,他滿臉痘瘡、鼻子很長,每個人都嘲笑他,所以他最大的願望是讓人類的面容跟祂一樣,被西拉雅人畏懼為「邪神」。

在澎湖海域的妖怪很多,傳說澎湖36島夜晚有魑魅魍魎居住的鬼市,黑膚少年點燃犀角往返陰陽結界,海底的古城夜暗時刻散發朱色光芒,是通往鬼市的水道。黑水溝裡更有巨蟹、蒼龍、鬼蝶、魔尾蛇、火鱗鱷、海和尚等善惡妖怪,有些會掀風作浪吞食船員,有些會帶來風平浪靜一路好行。這些海底妖怪,反應了明清時期閩粵漢人為了求取更好的生存機會,渡海來臺灣的險惡現象;每個妖怪的出現,都標誌了當時移民的卑微處境。

至於臺灣島上,更是百妖橫行。雞籠山上有會飛行的蛇首族,像蛇一樣的頭部、有著如蝙蝠般巨大的翅膀,就像西方神話裡的吸血鬼,專門吃人類;在中部地區有五色翅膀的婆娑鳥,祂們的歌聲會魅惑萬物,只要一啼叫,周遭的百鳥就會聚集,有如鳥類的首領;在深山裡有三隻鳥爪、擅長飛蕩於林間的獠人族,只要人類一接近,就會用弓箭攻擊;高雄半屏山裡,有一隻老山羌,經常遊過蓮池潭到龜山巡遊,只要獐妖長鳴,就會發生火災,當時居民還設立了滅火神「解山王」,用來阻擋厄火。

《妖怪臺灣》收藏的229個妖怪故事,每一則都是想像力的通道,帶讀者進入臺灣的奇想世界;我們可以加油添醋變成床邊故事,也能奇想湧現寫成各類小說。閱讀過程中,也是臺灣歷史、地理的另類體驗,包括荷蘭人與鄭成功的戰爭、漢人渡海移民的險境、原住民神話中對自然的尊崇,臺灣歷史在妖怪的足印中,恍若找到先祖之地,補足了正史之外的常民世界,是一本不折不扣的臺灣民俗學。

何敬堯從《熱蘭遮城日誌》、臺灣各地縣誌、廳志、府志、遊記與報紙等數百本以上的古文書籍中,將散落各籍的妖鬼神怪集結於《妖怪臺灣》之中,如此浩大的工程,令人咋舌於他對妖怪的熱情。所有妖怪都附有原典原文與他撰寫的簡單介紹,並搭配漫畫家張季雅的插畫,後續會再推出收錄200多則奇異傳說的「怪譚奇夢卷」,希望成為臺灣幻想文學創作的資料庫。

當臺灣社會進入轉型正義的時代,除了國民黨黨產、228事件、白色恐怖壓迫等威權獨裁、黨國體制主題,另一個缺乏的,就是本土知識與社會正義的轉型。臺灣的妖怪文化仍處於被殖民時期,小說《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精巧地以日本殖民妖怪,揭示這個現象,開展幻想小說的本土省思;何敬堯則以打好基本功的方式,從田調、資料搜集出發,完成了《妖怪臺灣》這本百科全書,作為日後創作者二次創作的靈感來源。

如此龐繁雜的「妖怪學」本土轉型,《妖怪臺灣》只是開端,正如同何敬堯所言,他希望所有讀者去質疑他的考究,以自己的能力深入調查,用自己的觀點去詮釋臺灣的歷史。

因為白色恐怖的本土知識資料豐富,成就了手遊「返校」的創作資源,讓更多玩家從遊戲中認識臺灣歷史;有一天台灣也會有自己的妖怪遊戲,西拉雅的女巫、日日新報的記者搞不好會是主角。《妖怪臺灣》已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臺灣本土妖怪「X 檔案」
    臺灣,是個特殊的地區,有著自己的本土文化,同時,日據時代也給臺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因此,臺灣妖怪文化也很具有特點。作家何敬堯關注的就是家鄉臺灣地區的志怪文化。他的《陸外山海物語:三百年島嶼奇幻志》,算是第一本臺灣本土妖怪百科全書,搜羅了臺灣從四百年前(1624年)到戰後(1945年)共計321年之間,從臺灣的大航海時代、明鄭時代、清朝時代、日本時代中,曾經有過西方人、漢人、日本人在文獻典籍上書寫過的在臺灣的妖怪、神魔、異譚等相關的文字記載,成為一個臺灣妖怪與怪談目錄。
  • 臺灣妖怪奇譚
    怎麼講,二戰以前,臺灣地區歷經多個國家的殖民統治,人口組成、經濟結構、文學藝術等不斷變更,或多或少都會和其他國家有些牽扯。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清朝、日本,天長日久,文化結構日趨複雜,所謂的妖怪,與其說是臺灣本土的,倒不如說它早已融合了各個民族。
  • 陸外山海物語:在臺灣民間文化中發現「妖魔鬼怪」
    提到妖魔鬼怪,現代人的頭腦中可能會想到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狐精,或是日本文化中的河童,或者歐洲文化中的吸血鬼。
  • 《中國妖怪大全 》《妖怪學講義錄》《中國妖怪事典》《中國的妖怪》pdf下載
    中國妖怪大全 精裝珍藏版作 者 :孫見坤主編出版發行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18.10ISBN號 :978-7-201-13929-6頁 數 :644原書定價 : 199.00開本 : 27開主題詞 : 鬼-文化-介紹-中國中圖法分類號 : B933 ( 哲學、宗教->宗教->神話與原始宗教->原始宗教 )內容提要: 妖怪的形態千奇百怪
  • 《中國妖怪學》第一章丨什麼是妖怪
    然而在真正地討論妖怪之前,我們必須先搞清楚妖怪學在中國文化這一根深大樹中真正所處的位置,我們必須先問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才是我們字面意義上的妖怪?早在上個世紀,日本就有學者著書討論過「妖怪學」這一體系在所有學科中所處的位置:井上圓了在《日本妖怪學》一書中,曾把妖怪學歸類於哲學與心理學譜系下的應用學之中,理由是「有廣狹而見其異耳……就妖怪之事實,而考定其原理原則為理論學;用既定之道理,以說明事實為應用學。」意思是用現有的知識來考證妖怪的合理性,這是妖怪學的價值所在。
  • 小小島國,眾多妖怪從何而來?神秘的日本「妖怪學」參上
    在當時,神魔妖怪之流更是大行其道,長期在人們的心頭籠罩上一片烏雲。世界各國不外如是,其中,日本的妖怪文化更是獨具特色。 靠近水域的地方有用篩子撈人吃的豆子婆婆,困於情投河自盡的女鬼,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河童等等;在靠近山峰的地方,又有冰凍行人吸取靈魂的雪女,力大無窮喜歡偷東西的山童,善惡難分的山姥等;即使在家裡,也有座敷童、煙煙羅等妖怪,甚至連廢舊遺棄的雨傘、石燈、鍋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會化成妖怪四處遊蕩,可謂精彩紛呈。
  • 我喜歡上了臺灣妖怪文化,雖然在玩這款遊戲之前我並不知道那是啥
    查出這款遊戲的製作團隊並不難,畢竟這是去年臺灣本地眾籌平臺嘖嘖上第三名的桌遊,所以很快我就掌握了這款遊戲的信息。《臺灣妖怪鬥陣》是Erich與Chiaos兩個人合作設計的桌面遊戲,主題是時下臺灣本土最熱門的妖怪學。相較於日本的妖怪學與中國的神怪傳說,臺灣的民俗怪談起步較晚,只是近些年才湧現出許多學者開始將一些原住民的傳說考據整理起來。
  • 妖怪在臺灣:能與人和諧共處,還是村莊庇護神?
    不僅是日本和大陸,妖怪文化近年來在臺灣也逐漸流行起來。臺灣的年輕小說家何敬堯就常將妖怪文化融入小說中,比如臺灣妖怪蟄伏古港口的《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有魔棲息於當代城市的《怪物們的迷宮》。他還花費3年時間構思、查找、編寫了一本《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令國人尷尬的是,有著粉絲後援團的日本妖怪,其源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比如大天狗。有著日本漫畫第一人的水木茂曾經說:「日本妖怪至少70%來自中國,日本本土的妖怪不過10%。」為什麼日本妖怪能夠風靡全球,其源頭中國妖怪卻連國人自己都幾乎遺忘了呢?
  • 《日本妖怪完全圖解事典》,精確定位妖怪們的屬性,完整呈現日本妖怪的面貌...
    《日本妖怪完全圖解事典》楓樹林出版,全彩印刷,臺灣正版!特推價80.5元包郵,本書交錯運用大量彩色插圖與古代妖怪圖畫,呈現出各種日本妖怪的面貌,它們至今仍潛伏於世界各地,希望各位讀者以敬畏之情,發揮想像力,盡情徜徉在這變幻莫測的妖怪世界。臺版現貨,拍下即發!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自此,品種繁多的妖怪們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經久不衰的藝術創作題材。諸如,日本奇幻作家夢枕貘的《陰陽師》、漫畫家綠川幸的《夏目友人帳》、漫畫家今市子的《百鬼夜行抄》、漫畫家椎橋寬的《滑頭鬼之孫》、漫畫家青山剛昌《名偵探柯南》等作品裡,都不乏百鬼夜行傳說的身影。
  • 中國妖怪學研究:吃人與愛人,哪個才是妖怪的本質?
    據我所知,在日本有一門精深的學問,叫做「妖怪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妖怪的科目。大概是日本妖怪文化極其豐盛,畢竟日本神話號稱有八百萬眾神(妖怪)。日本對於妖怪的研究是十分正經的。雖說日本妖怪大多發源於中國,但在這方面的研究上,我們只能甘拜下風。其實妖怪,是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沒必要談妖色變,統統都打入封建迷信的範疇。相較於高高在上的宗教神仙,各種妖怪故事反而更貼近生活,是廣大老百姓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體現。什麼是妖怪?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日本著名妖怪學者水木茂稱,「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剩下的10%才是日本本土的妖怪」。比如我國上古傳說中的姑獲鳥,這種九頭鳥身的妖怪,是怨婦的化身,往往在夜間抱走人類的孩子,而日本神話中,姑獲鳥卻有撫育孤兒的現象,可見,同類妖怪在不同的地緣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存在意義。
  • 被中國驅逐的妖怪,在日本繁衍生息之後回來了
    撰文   |   盛文強淵藪與新生 虛擬空間,人與妖的相遇剛剛開始在日本,所謂的「妖怪學」是一門顯學,高校裡有妖怪學專業,甚至孵化出了許多妖怪學博士。在日本歷史文化中,確有數不清的妖怪,還有枝葉葳蕤的妖怪家族,以及引人入勝的妖怪故事,皆在妖怪學的範疇之內。日本的妖怪數量之巨,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日本學者井上圓了是妖怪學的首倡者,他四處收羅妖怪傳說及民俗資料,在《妖怪學講義錄》中首提「妖怪學」的概念。在井上圓了看來,妖怪有真怪和假怪的分別,又將妖怪細分為若干小類,是為妖怪分類研究之始。
  • 中國妖怪故事:會迎來細膩治癒有內涵的國產《夏目友人帳》嗎?
    這不是特例和巧合,有著日本漫畫第一人之稱的水木茂曾經說:「日本妖怪至少70%來自中國,日本本土的妖怪不過10%。」我們除了有耳熟能詳的《山海經》《聊齋志異》的古代誌異經典外,現代還有這樣的研究或作品嗎?這種小眾文化,為何牆內開花,牆外更香?其實還真有。
  • 邪魅狂狷的妖怪歸來,我們為何要唏噓?
    近年來,日本妖怪學著作不斷引進,比如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小泉八雲的《怪談》,還有今年初剛面世的京極夏彥《百怪圖譜》,讓中國讀者感慨大開眼界。同時,在年輕一代的生活中,影視、動漫、手遊、玩偶等妖怪文化產品正展現出新的活力。可是,若我們知道日本妖怪七成來自中國,中國年輕人從日本買回的妖怪動漫周邊產品,竟然與失落的中國妖怪傳統緊密相關,是否會不禁感慨唏噓?
  • 被中國驅逐的妖怪,在日本繁衍生息之後回來了...
    文|盛文強 虛擬空間,人與妖的相遇剛剛開始在日本,所謂的「妖怪學」是一門顯學,高校裡有妖怪學專業,甚至孵化出了許多妖怪學博士。在日本歷史文化中,確有數不清的妖怪,還有枝葉葳蕤的妖怪家族,以及引人入勝的妖怪故事,皆在妖怪學的範疇之內。日本的妖怪數量之巨,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日本學者井上圓了是妖怪學的首倡者,他四處收羅妖怪傳說及民俗資料,在《妖怪學講義錄》中首提「妖怪學」的概念。在井上圓了看來,妖怪有真怪和假怪的分別,又將妖怪細分為若干小類,是為妖怪分類研究之始。
  • 日本妖怪圖鑑:為什麼日本會妖怪遍地走?
    不得不說,日本動漫中赫赫有名的妖怪形象還真的不少:犬夜叉、鬼太郎、夏目友人帳、龍貓,還有妖怪的剋星——陰陽師等等。「妖怪」這一形象似乎在日本找到了生存發展的沃土,時至今日,在日本共有400多種妖怪。日本還在海外舉辦過妖怪漫展,反響熱烈。那麼,為什麼日本人對妖怪,對妖怪文化如此看重呢?妖怪文化的發展在日本可以分成原始時代、平安時代、室町時代、江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