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驅逐的妖怪,在日本繁衍生息之後回來了

2021-02-13 新京報書評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閱讀需要主張』


說起妖怪文化,我們似乎並不陌生。《捉妖記》《大王叫我來巡山》裡面都有可人的小妖,「妖怪哪裡逃」,大師兄這句臺詞也牢牢地抓住了我們的心。

去年年底,水木茂《妖怪大全》出版,764種山精水怪引發不少中國讀者的閱讀熱情。近年來,日本妖怪學著作不斷引進,比如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小泉八雲的《怪談》,還有今年初剛面世的京極夏彥《百怪圖譜》,讓中國讀者感慨大開眼界。同時,在年輕一代的生活中,影視、動漫、手遊、玩偶等妖怪文化產品正展現出新的活力。

可是,若我們知道日本妖怪七成來自中國,中國年輕人從日本買回的妖怪動漫周邊產品,竟然與失落的中國妖怪傳統緊密相關,是否會不禁感慨唏噓?


邪魅狂狷的妖怪歸來,我們為何要唏噓?

撰文   |   盛文強

淵藪與新生

 虛擬空間,人與妖的相遇剛剛開始

在日本,所謂的「妖怪學」是一門顯學,高校裡有妖怪學專業,甚至孵化出了許多妖怪學博士。在日本歷史文化中,確有數不清的妖怪,還有枝葉葳蕤的妖怪家族,以及引人入勝的妖怪故事,皆在妖怪學的範疇之內。日本的妖怪數量之巨,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

日本學者井上圓了是妖怪學的首倡者,他四處收羅妖怪傳說及民俗資料,在《妖怪學講義錄》中首提「妖怪學」的概念。在井上圓了看來,妖怪有真怪和假怪的分別,又將妖怪細分為若干小類,是為妖怪分類研究之始。柳田國男則從民俗學的角度研究妖怪,認為妖怪是理解民族性格及文化心理的門徑,將妖怪研究視為理解日本歷史和民族性格的方法之一。柳田國男還在《遠野物語》中描述天狗、河童、山男等日本妖怪,使這些妖怪聲名鵲起。

此外,還有講述妖怪的怪談文學,類似於中國的志怪和傳奇。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在模仿中國古代志怪故事的基礎上又有日本審美視角,生於希臘、長於英法的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也因喜愛日本妖怪文化而加入了日本籍,還娶了日本妻子。這個歐洲人後來更名為小泉八雲,他的名作《怪談》來自妻子講述的日本妖怪故事,把日本妖怪介紹到了西方。

《怪談》

作者:(日)小泉八雲

譯者:餘敏

版本: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年11月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妖怪學還有久遠的圖像史傳統,這也讓日本的妖怪引人入勝。江戶時代的畫家鳥山石燕驚才豔豔,他歸納外來妖怪與本土妖怪,繪製為《畫圖百鬼夜行》《今昔畫圖續百鬼》《今昔百鬼拾遺》《畫圖百器徒然袋》等系列繪卷,成為日本妖怪學的一大源流。又有葛飾北齋、歌川國芳、月岡芳年、河鍋曉齋等妖怪畫的巨匠,名手輩出,且能窮盡畢生精力作畫。他們筆下的妖怪出沒在海上巨浪,山澗的溪流,黃昏時的古寺,以及乾涸的河床,甚至心念所指之處,隨時即有妖魔出現。不可捉摸的幽隱恐怖之物,都在紙上凝結成形,帶來視覺上的震驚體驗。由此,日本妖怪獲得了不可比擬的圖像資源。

《北齋漫畫》

作者:(日)葛飾北齋 等

譯者:李濤

版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6年6月

到了工業時代,很多傳統文化面臨著生存困境。可是,誕生在蒙昧時代的妖怪文化,在當下「科學理性」的工業時代,反而獲得了新的生命。這樣的奇蹟發生在日本。日本妖怪文化在工業時代的新生,向現代人證明著當下仍然需要妖怪,只不過其載體發生了變化,現代人的需求也有著微妙的差異,在虛擬空間裡,人與妖的相遇才剛剛開始。

《妖怪大全》

作者:(日)水木茂

譯者:王維幸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1月

在日本境港,甚至有一條專為妖怪學家水木茂而設立的「水木之路」。境港是水木茂的故鄉,與水木茂筆下妖怪相關的青銅浮雕、商店、博物館、妖怪廣場、妖怪公寓等隨處可見。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因妖怪文化而帶動起來的旅遊業,已成為境港市的重要經濟支柱。

此外,古老的「妖怪畫」傳統沒有失落,而且不斷增值。水木茂將妖怪畫由版畫、浮世繪等古老形式過渡到了現代漫畫,接通了妖怪學的古今脈絡。京極夏彥的新作《百怪圖譜》則是一個作家向古老傳統的致敬,其作品帶有濃烈的現代色彩,從中可見妖怪畫在今日的新趨勢。

《百怪圖譜》

作者:(日)京極夏彥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新的妖怪也被塑造出來。比如在日本三重縣的山腰上,有一座廢棄的溫泉別墅,據說那裡經常鬧鬼。荒廢的溫泉別墅多的是,有說是妖怪作祟的,有說是泡沫經濟造成的,在日本人看來,「泡沫」是造成泡沫經濟的元兇,那麼,泡沫也是個「妖怪」——它的出現,會使經濟一蹶不振。新式的妖怪,寄予了頗多諷喻,卻又與妖怪文化一脈相承。

在年輕一代的生活中,影視、動漫、手遊、圖書、玩偶等文化產品,在日益平面的當下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妖怪有關的各種文化載體煥發出新的活力,有的恐怖,有的可愛,既滿足現代人的獵奇心理,又能帶來精神上的撫慰。從文化產業的角度來看,妖怪文化中又不斷催生出新的IP,故事模型從古代妖怪中尋得靈感,電子屏幕上的妖怪騰躍,炫示爪牙、毛羽、鱗鬣以及萬般變幻,喚醒了潛伏在體內的古老記憶,價值不菲的妖怪經濟隨之而來。

輸出與回流

 中國的妖怪都去了哪裡

然而,當中國讀者被捲入一輪日本妖怪文化熱時,我們或許很難想到:在日本妖怪中,竟然有七成來自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舶來品」。

自唐以來,中國古籍《三才圖會》《山海經》《淮南子》《酉陽雜俎》等流傳到日本,其中多有精怪圖形,促成了日本妖怪的集束式爆發。《山海經》中的神明和怪獸,也使日本畫家受到啟發,在變形和怪誕的不明物種之中,似乎包藏著更具有永恆意義的魔力。舶來的妖怪,在日本落地生根。

日本最為著名的妖怪河童。據日本學者中野美代子考證,《西遊記》中的沙僧即是河童。

日本最為著名的妖怪當屬河童,據說是中國古代黃河水神河伯的變體。古時河神的信仰外傳,隨著世殊時異,信仰逐步衰落,河神則降格為河妖,河童即是水中的食人怪。據日本學者中野美代子考證,《西遊記》中的沙僧即是河童。人面蛇身的濡女,則明顯脫胎於中國神話中的女媧形象,但是,濡女變成了海濱作祟的妖怪,只要看她一眼,即會死去。日本的付喪神,即是日常器具成精,被主人棄置之後,便帶有了怨念,出來作怪——這是受了道家「物老則怪」思想的影響,琵琶、掃帚、夜壺,均可成為精怪,它們將在午夜時分來到街上,招搖過市,這種妖怪大爆發就是所謂的「百鬼夜行」。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開始引入在日本落地生根的妖怪文化。比如蔡元培先生所譯的井上圓了《妖怪學講義錄》由商務印書館印行,這是較早引進的日本妖怪學著作,可惜,後來一度中斷。直到近年來,日本妖怪學的著作不斷引進,包括鳥山石燕《百鬼夜行》,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小泉八雲的《怪談》,還有京極夏彥的《百鬼夜行系列》,受到了中國讀者的喜愛。

《百鬼夜行》

作者:(日)鳥山石雁 繪

版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2014年9月

面對日本妖怪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新生,以及近年來在中國引發的妖怪學著作出版熱潮,再回想一下那些仍活在國人童年共同記憶中的中國妖怪,我們難免發問:中國的妖怪現在到哪裡去了呢?

相比日本,中國的妖怪有著更為久遠的傳統,卻過早夭折。最早的妖怪譜系出現在渺遠的傳說中——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黃帝曾經東巡至海邊,海中冒出一頭神獸,能夠口吐人言,這頭怪獸名叫白澤。白澤的長相是聚訟紛紜的疑案,有人說像麒麟,也有人說像獅子,或者像山羊,還有的觀點認為白澤即獨角獸。可以確定的是,白澤是最為淵博的神獸,黃帝向它請教天下鬼神妖怪,白澤一一道來,共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並有破解之法,黃帝命人記錄下來,編訂為《白澤圖》。可惜此書多數已散佚,只有為數不多的敦煌鈔本殘卷保存至今,難窺全貌。

相對而言,上古奇書《山海經》則充溢著豐盈的國妖原型,比如九尾狐、天狗、夔、犰狳、猰貐、窮奇等妖怪。《山海經》中的神獸無疑是一種拼貼術的奇觀,器官的拼貼,物種之間的嫁接,都使妖怪顯得怪誕不經。

在中國的傳統中,子不語怪力亂神,談妖異之事,即有妖言惑眾,蠱惑人心之嫌疑,驅魅的過程中,妖怪遭到放逐。拙著《海怪簡史》在出版時,就曾輾轉二十餘家出版社,許多出版決策者認為這是宣揚「封建迷信」,不由得感慨觀念的落後。出版之後,又有眾多讀者詢問,書裡面的海怪是真是假,令人啼笑皆非,學校教育造成「正確答案」的心理焦慮,致使多數人難以在寬泛的趣味之下理解妖怪。

此外,中國古代典籍晦澀難讀,妖怪不成體系,分散在古籍的角落,這對當下的讀者來說,也是一大障礙。比如日本妖怪中的姑獲鳥,是出自郭璞的《玄中記》:「姑獲鳥夜飛晝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女人」,其出處極為冷僻,此類材料的整理和普及工作,是極為漫長的勞作。

在吾國被驅逐的妖怪,卻在日本繁衍生息,開枝散葉,穿上了日本衣冠,年輕人知道妖怪,也都是藉助於日本的漫畫,抑或是《陰陽師》之類的手機遊戲,怎能不令人感慨唏噓? 

本文原載於2017年3月11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08版,撰文:盛文強;編輯:張進,孔雪,戶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被中國驅逐的妖怪,在日本繁衍生息之後回來了...
    可是,若我們知道日本妖怪七成來自中國,中國年輕人從日本買回的妖怪動漫周邊產品,竟然與失落的中國妖怪傳統緊密相關,是否會不禁感慨唏噓?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在模仿中國古代志怪故事的基礎上又有日本審美視角,生於希臘、長於英法的拉夫卡迪奧·赫恩(也因喜愛日本妖怪文化而加入了日本籍,還娶了日本妻子。這個歐洲人後來更名為小泉八雲,他的名作《怪談》來自妻子講述的日本妖怪故事,把日本妖怪介紹到了西方。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中國不僅有日本妖怪的粉絲後援團,以日本妖怪為元素設計的商品更是比比皆是。令國人尷尬的是,有著粉絲後援團的日本妖怪,其源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比如大天狗。有著日本漫畫第一人的水木茂曾經說:「日本妖怪至少70%來自中國,日本本土的妖怪不過10%。」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據考證,在日本八百萬神靈裡,本土妖怪僅僅佔10%,從印度傳入的妖怪佔20%,而剩下70%的妖怪,都是從中國東渡而來的。01中國「移民」日本的妖怪們混得咋樣?飛頭蠻,平時大多化為女人形象,每到夜間伸長的脖子就會飛出去,遊走於街頭巷尾,等到第二天清晨再飛回來。其實,最早記錄這種長頸妖怪形象的,是中國晉代幹寶撰寫的志怪小說《搜神記》。三國時吳國大將朱桓曾經遇到「落頭氏」,它們白天與常人無異,一到晚上頭就會與身體分離,以耳朵為翅膀,自動飛走,次日頭會飛回來重新接在脖子上。
  • 河童想必是源自中國的妖怪…… 日本物語
    日本江戶時期的妖怪畫家鳥山石燕在《百鬼夜行圖卷》中繪有河童一幅,畫中的河童在荷葉叢中出沒,顯然是近水之地,而河童的身形似青蛙,它披散著一頭長髮,
  • 百鬼夜行,漫談日本妖怪文化
    在日本有一種很特別的文化-妖怪文化,日本多山多水,而且地震、颱風、海嘯、火山等自然災害頻發,這樣複雜多變的地理及自然環境,使得日本的先民們對大自然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當時人們又無法解釋這些自然現象,他們就開始充分地發揮想像力,創造出很多的妖怪形象,最早的妖怪文化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繩紋時代,差不多就是我們三皇五帝的神話時期,到了平安時代,大概是公元八世紀到12世紀,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就已通過《夏目友人帳》、《犬夜叉》、《千與千尋》等動漫傳播到全世界,就是很多中國小朋友都能輕鬆地說出一些典型的日式妖怪名字。比如,夜半偷人小孩的姑獲鳥、方相氏、倩兮女等,然而,這些其實都是源自中國的妖怪。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到了現代,妖怪文化逐漸被遺忘和淡化,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民俗文化顯得淡漠和無視,對老一輩人信仰的妖怪鬼神也少了一份敬畏。而在我們鄰國日本卻出現百鬼夜行的現象,對於妖怪文化來說,日本的許多商品都有百鬼元素,與之相關的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日本妖怪現出真身之後......
    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妖怪的產生起初是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把自己看不見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怎麼樣,是不是被日本人對怪談的執著驚到了?!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怪談裡的很多妖怪卻並非出自日本本土,而是從國外「進口」的。對此,日本有名的「妖怪博士」水木茂就曾表示,「日本的妖怪,至少有70%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只有不到10%是日本當地的。」70%都來自中國!
  • 《陰陽師》手遊頁面是日本妖怪,為什麼中國妖怪無人問津
    這樣潛在而廣泛的文化滲透,讓很多人誤以為妖怪文化是日本的「特產」,與日本妖怪文化一對比,中國的妖怪文化似乎不值一提。但「搜神館主」張雲提出,中國才是妖怪文化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張雲,安徽靈璧人,作家、記者、編劇,自號「搜神館主」,嗜妖如命,亦膽小怕鬼。他喜歡野史筆記,也熱愛民間奇談。
  • 中國妖怪VS日本妖怪:你可怕,我也可怕!
    ,甚至可以說,日本的歷史文化中處處可以看見日本妖怪的影子。 儘管中國並不推崇妖怪文化,但在許多經典著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妖怪鬼神的模樣。可以這樣說,70%的日本妖怪原型均來自我國神話、文學作品,但是這些越洋的妖怪們在另一個國度裡有了新的生活。 當中國妖怪遇到日本妖怪,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今天社長就來盤點一下。
  • 日本的絕大多數妖怪都是從中國照搬過去的?
    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嗎?有!真的有!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妖怪故事。那是我以前在日本打工的時候,店長告訴我的。他說在北海道有一個都市傳說,叫半身女。顧名思義,就是只有一半身體的女子。話說在北海道的某地,在一個天寒地凍的日子裡,曾經有人目擊到有一個只有上半身的女子用手在地上爬。這個叫半身女的妖怪到底從何而來?日本的跳軌事件很高發。
  • 從手遊《陰陽師》看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使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有了進一步發展空間。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日本妖怪文化在未來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於妖怪文化一開始是由古中國傳入古日本,在日本逐漸發展並形成「妖怪學」,因此當日本妖怪文化如今再 傳入中國時,國人對其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更容易接受它,但是 , 國人對於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也抱有三種觀點。 第一,反對日本妖怪文化傳入中國。
  • 日本妖怪圖鑑:為什麼日本會妖怪遍地走?
    不得不說,日本動漫中赫赫有名的妖怪形象還真的不少:犬夜叉、鬼太郎、夏目友人帳、龍貓,還有妖怪的剋星——陰陽師等等。「妖怪」這一形象似乎在日本找到了生存發展的沃土,時至今日,在日本共有400多種妖怪。日本還在海外舉辦過妖怪漫展,反響熱烈。那麼,為什麼日本人對妖怪,對妖怪文化如此看重呢?妖怪文化的發展在日本可以分成原始時代、平安時代、室町時代、江戶時代。
  • 日本妖怪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傑傑星人重返地球引言:小編剛剛從日本旅遊回來,恰逢時下《陰陽師》遊戲流行,小編就讓大家看看陰陽師裡面的日本妖怪原形吧。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
  • 中國日本妖怪排名,哪個實力更強?
    說起妖怪,當數日本妖怪最醜陋,最邪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與日本妖怪不同,中國妖怪大部分都是善意的,它們接受供奉,庇護人們。下面來說說兩國妖獸的排名。日本排名前五的妖怪:八岐大蛇(ヤマタノオロチ):別稱八俁遠呂智、八俁遠呂知,被認為是古時出雲地區水害的象徵,後被須佐之男斬殺。
  • 《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 :中國妖怪的還鄉之旅
    《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作者:[日]水木茂譯者:楊建琴/袁秀敏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在日本妖怪學領域,水木茂是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是漫畫家,熱衷於繪製妖怪,其《妖怪大全》繪製日本妖怪上千種,無所不包,日本妖怪的問題,多半要從中尋找答案。
  • 奇聞異事:《山海經》中神獸,是日本傳說裡久負盛名的水中妖怪?
    開始今天的奇聞異事,一家之言,僅供娛樂,切勿當真,今天準備談談日本最負盛名的神秘妖怪——河童。河童的傳說前身其實是源於中國,在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稱之為冰夷、《水經注》中稱之為水虎、《幽明錄》中稱之為水蟲。在唐朝時,這些關於河童的傳說隨日本使臣東渡日本,漸漸形成自成體系的日本河童傳說。
  • 要被遺忘的「中國妖怪」,竟然在日本混得風生水起?
    《鬼滅之刃之無限列車》毫不誇張地說,妖怪文化給日本貢獻了豐厚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可你知道嗎?日本妖怪的起源,「至少70%的原型來自中國」。2不僅是妖怪動畫片,連日本膾炙人口的「百鬼夜行」傳說,其實也源自中國古時的驅鬼儀式——大儺。
  • 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物語
    喜歡較真兒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還配有精美插圖,在圖書館中舉目可見。各地「鄉土會」的老人說起古往今來的妖精,更是津津樂道。一向以認真刻板著稱的日本人,已經將妖怪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