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絕大多數妖怪都是從中國照搬過去的?

2021-02-13 文景

妖怪,這是一個可以引發人們無限遐想的詞——它可以是《夏目友人帳》裡的貓咪老師,也可以是《聊齋志異》裡的嬰寧、《西遊記》裡的白骨精……

《夏目友人帳》
而以京極夏彥的話來說,妖怪代表了某種悲傷的或是難以釋懷的情緒,人們閱讀妖怪小說以後會獲得某種形式的解脫。(見上篇妖怪文化文章:900多頁的謎,最後揭穿竟只用了50頁 ?)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嗎?妖從何來?
且聽B站人氣日系UP主、日系文化科普達人阿瑪君的分享。


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嗎?有!真的有!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妖怪故事。那是我以前在日本打工的時候,店長告訴我的。他說在北海道有一個都市傳說,叫半身女。顧名思義,就是只有一半身體的女子。話說在北海道的某地,在一個天寒地凍的日子裡,曾經有人目擊到有一個只有上半身的女子用手在地上爬。
這個叫半身女的妖怪到底從何而來?日本的跳軌事件很高發。自殺也好,意外也罷,總之經常有人掉下鐵軌被電車碾壓。因為電車的質量非常大,而車輪與鐵軌又非常地規整,所以被電車軋過的傷口應該會是非常平整的。這個半身女,就可能是因為遭遇了電車事故,身體才被攔腰截斷。因為傷口非常平整,而低溫環境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她並沒有立即死亡,所以就出現了只有上半身的女子在地上爬的恐怖畫面。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不是忽悠人嗎?這明明不是妖怪故事啊?這只是一個遭遇交通事故的重傷員而已嘛。如果對於知道事情真相,知道她是被電車軋了的人而言,她確實不是妖怪,而是重傷員。

但是,如果你的腦中不具備這些背景信息,也沒有認識到這可能是電車事故,那你看到的在冰天雪地中只有上半身在爬的女子,對你而言就是妖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覺得妖怪就是生長在人心和世界的縫隙之間的東西。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是有限的,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與客觀世界之間是有縫隙的。面對理解不了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來說服自己,以填補認知上的空白,填補這個縫隙——這就有了各種宗教信仰、神仙鬼怪。


比如說,中國的很多神話形象最早都是出自《山海經》。它的敘述手法非常奇特,我個人把它命名為「坐標式敘述」。山海經會說北方有一座什麼什麼山,然後再往北一百裡有什麼,往北兩百裡有什麼,三百裡有什麼,就這樣一直往北。當然,也有往東、往西、往南的,四面八方都有。最後,它通過這種往四面八方延伸的敘述法構築出了一張完整的中華神話地圖,地圖上有很多的妖怪。

書中所敘述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不存在的,司馬遷也批評過它是胡說八道。但《山海經》是公認的奇書,上面敘述的那些地理人文、神仙鬼怪,都是有價值的。
這個價值即在於填縫,填補古人與世界之間的裂縫。

 

山海經成書於秦漢時期,而上面一些事跡最早的出處可能還要更早。那時候受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限制,人類的認知範圍是非常狹窄的,就好像是一張滿屏幕都是迷霧的魔獸地圖。他們聽說中華有九萬頃,但一生的活動範圍可能只有方圓幾百裡,他們想知道但沒法知道往北幾千裡外有什麼,往南幾千裡外有什麼——這就是認知上的空白,怎麼辦?

 

瞎編啊!於是編出了各種神仙、各種異獸、各種妖怪。這些妖怪就是從認知的裂縫中來的。

 

那司馬遷為什麼覺得《山海經》胡說八道呢?因為是他在朝為官,他知道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北徵匈奴。他的認知比百姓更廣泛,他知道往西往南根本就沒有《山海經》上的那些玩意。所以書中的妖怪對於司馬遷來說不存在,而對百姓來說是存在的,這就好比《逍遙遊》中說「北冥有魚」。
北冥為什麼會有魚?因為人們去不了北冥,能去北冥的話,北冥就沒魚了。

再舉一個日本古代的例子。日本是一個妖氣非常重的國家,妖怪文化非常發達,這一點從現在的文藝作品上就能看出來。但其實稍作研究就會發現:日本的絕大多數妖怪都是從中國照搬過去的。我之前解讀過陰陽師中那些式神的原型,有很多都是參考自《聊齋志異》《螢窗異草》《拾遺記》,甚至是《西遊記》這樣的中國典籍,就連安倍晴明念的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都是出自葛洪的《抱樸子》。所以,理論上應該是中國妖怪文化的基礎要厚實得多才對。

我們再回到「古代日本」來講,日本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質災害非常多。所以,古代日本人最恐懼、最敬畏的就是自然。火山噴發、洪水泛濫這些災害對古人而言就像原子彈爆炸一樣,遠超認知範圍。古人又不懂什麼火山地震帶、板塊運動這些高考知識點,所以就又有裂縫了,怎麼辦?

 

老辦法——瞎編,比如說,

其實就是因為對方太強了,人們想不通,所以把原因硬推到妖怪身上,這就有了妖。這就好比我這麼漂亮這麼賢惠這麼聰明家裡又有錢,男朋友為什麼會跟別的女人跑了?!想不通就甩鍋給妖唄,因為對方是狐狸精,是妖。


到了現代,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已經非常全面了,認知上的空白越來越少了。所以,妖怪也越來越少了,但還是存在的。比如深海我們探測得不多,所以就有深海巨獸的傳說;空間技術還不夠發達,所以對外星人有各種想像。

 

總之,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的態度就是:渴望了解,能了解就最好,不能了解就瞎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我想試著推理,來揭開一個妖怪的真面目。不過,這純屬我個人的主觀臆測。我想去揭秘的妖怪叫魔神仔。這是一種在臺灣東部山區非常有名的妖怪。它是一個小孩的形象,會在山中拐騙路人。幾天後當被拐走的路人再被發現的時候,往往都是衣衫襤褸、渾身沾滿泥土糞便甚至會神志不清,傳說這是被魔神仔戲弄了。

 

我有一次去臺灣花蓮的時候聽說了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諮詢了很多當地人以及一些臺灣朋友,也查了一些資料。我發現關於遭遇魔神仔的報導非常多,隨便一問就會得到「我的哪個朋友、哪個親戚就遇到過」這樣非常肯定的答案。所以,我一直在思考,這個魔神仔到底是怎麼回事?恨不得去臺灣抓一隻回來看看。

 

後來,我想起了國內很多見的一種新聞——迷藥犯罪——犯罪分子拿塊布希麼的給你聞一下,然後你就會任他擺布,被他騙財騙色。這聽起來像是一種很厲害的作案方法。但是專家說,這種迷藥是不存在的,目前的科技下沒有一種迷藥能使人聞一下就被控制。如果有的話,那審訊犯人是不是太容易了,讓犯人聞一下不就好了嗎?

 

世界上不存在這種迷藥,但卻有受害人說被下了這種迷藥,很詭異有沒有?其實,迷藥的真相很容易推理,就是被害人智商不在線了,被人忽悠了。但如果你去和別人說「我被人忽悠了,所以去銀行把錢全取給了他」,這多沒面子。這不是自己不能認知,而是自己不願意去說出真相,也就是說這塊認知本來並不空白,但我硬要說它是空白的,該怎麼說?就說「我被下了迷藥」。這理由相比說「自己被耍了」要有面子得多。所以,我推測,有一種可能性:魔神仔會不會和這迷藥其實是一回事?
人被困山中是非常恐怖的,我有過這種親身經歷。山裡天一黑,伸手不見五指,就會陷入一種風聲鶴唳的狀態,你就可能搞得很狼狽。如果你遇到了這種事,你說「我在山裡迷了路,不小心摔進了糞坑裡,還嗆了一大屎」,你好意思說嗎?但如果你說「我遇到了魔神仔,被魔神仔拐走了」,理由一下子酷炫了很多,有沒有?!

京極夏彥作品,文景出版

京極夏彥說過「世上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發生可能發生之事」,這也是貫穿他的整部百鬼夜行系列的主題。客觀世界不存在妖怪,但我們的認知並不完全,我們不可能存在於絕對的客觀之中,所以我們的世界裡是有妖怪的。又因為個體差異,每個人能感知到的妖怪是不一樣的,就好像百姓們喜歡《山海經》但司馬遷覺得那是扯淡。

我不願意做司馬遷,因為我很享受認知上有很多空缺這件事——這樣我就可以把各種狐仙鬼怪、胡思亂想,填補到這些縫隙裡。我的世界裡不但要有妖怪,還要有外星人,有超級英雄,有變形金剛,有加勒比海盜……這樣的世界觀才足夠有趣,不是嗎?

我覺得,可以帶給我們各種奇思妙想與想像,這才是妖怪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


本文為「生長於人心與世界縫隙之間——經久不衰的妖怪文化」活動上阿瑪君的分享,經整理、編輯。儲卉娟主持,獨眼與阿瑪君為分享嘉賓。

日•系

文景文學二部的小專欄。

通過日本文學編輯的眼睛,

從閱讀尋找日本,在日本發現閱讀。

相關焦點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中國不僅有日本妖怪的粉絲後援團,以日本妖怪為元素設計的商品更是比比皆是。令國人尷尬的是,有著粉絲後援團的日本妖怪,其源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比如大天狗。有著日本漫畫第一人的水木茂曾經說:「日本妖怪至少70%來自中國,日本本土的妖怪不過10%。」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據考證,在日本八百萬神靈裡,本土妖怪僅僅佔10%,從印度傳入的妖怪佔20%,而剩下70%的妖怪,都是從中國東渡而來的。01中國「移民」日本的妖怪們混得咋樣?以《妖怪學講義》、《妖怪大全》為代表的日本妖怪學專著和繪本記載的妖怪多數都是從中國漂洋過海而來,在日本這片土地上經過歷史和民間的演繹變得本土化。小泉八雲曾在《怪談·奇譚》中記錄了一種名為「轆轤首」的長頸妖怪,它們通常以女人形象示人,夜間脖子會伸長,就像井邊打水時使用的轆轤一樣伸縮自如。和「轆轤首」相似的,還有一種名為「飛頭蠻」的長頸妖怪。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就已通過《夏目友人帳》、《犬夜叉》、《千與千尋》等動漫傳播到全世界,就是很多中國小朋友都能輕鬆地說出一些典型的日式妖怪名字。比如,夜半偷人小孩的姑獲鳥、方相氏、倩兮女等,然而,這些其實都是源自中國的妖怪。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到了現代,妖怪文化逐漸被遺忘和淡化,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民俗文化顯得淡漠和無視,對老一輩人信仰的妖怪鬼神也少了一份敬畏。而在我們鄰國日本卻出現百鬼夜行的現象,對於妖怪文化來說,日本的許多商品都有百鬼元素,與之相關的文藝作品、影視作品也不在少數。
  • 日本奇特的妖怪文化
    日本的妖怪緣何那麼多仔細留心一下,日本的漫畫、電影、電視劇等各種流行文化裡都吸納了很多妖怪的元素,為什麼日本人對於妖怪如此熱衷?日本國土狹小,人們都生活在有限的空間內,閃轉騰挪的餘地很小,有孤島封閉的感覺。這就有類似於心理學所說的幽閉空間恐懼症情緒的發酵。這種恐懼使得人們進一步加強了對周圍環境不安的想像,形成了獨特的妖怪文化。近水則多妖,近山則多怪。日本的很多妖怪傳說都與水有關。
  • 《陰陽師》手遊頁面是日本妖怪,為什麼中國妖怪無人問津
    2.日本妖怪文化大多起源於中國據考證,日本70%的妖怪原型都來自中國,剩餘20%的妖怪來自印度,只有10%的妖怪來自日本本土。所以中日兩國的妖怪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最早起源於幹寶《搜神記》的落頭式,在日本被叫做飛頭蠻。
  • 中國妖怪VS日本妖怪:你可怕,我也可怕!
    ,甚至可以說,日本的歷史文化中處處可以看見日本妖怪的影子。 儘管中國並不推崇妖怪文化,但在許多經典著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妖怪鬼神的模樣。可以這樣說,70%的日本妖怪原型均來自我國神話、文學作品,但是這些越洋的妖怪們在另一個國度裡有了新的生活。 當中國妖怪遇到日本妖怪,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今天社長就來盤點一下。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怎麼樣,是不是被日本人對怪談的執著驚到了?!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怪談裡的很多妖怪卻並非出自日本本土,而是從國外「進口」的。對此,日本有名的「妖怪博士」水木茂就曾表示,「日本的妖怪,至少有70%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只有不到10%是日本當地的。」70%都來自中國!
  • 被中國驅逐的妖怪,在日本繁衍生息之後回來了
    《捉妖記》《大王叫我來巡山》裡面都有可人的小妖,「妖怪哪裡逃」,大師兄這句臺詞也牢牢地抓住了我們的心。去年年底,水木茂《妖怪大全》出版,764種山精水怪引發不少中國讀者的閱讀熱情。近年來,日本妖怪學著作不斷引進,比如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小泉八雲的《怪談》,還有今年初剛面世的京極夏彥《百怪圖譜》,讓中國讀者感慨大開眼界。
  • 被中國驅逐的妖怪,在日本繁衍生息之後回來了...
    可是,若我們知道日本妖怪七成來自中國,中國年輕人從日本買回的妖怪動漫周邊產品,竟然與失落的中國妖怪傳統緊密相關,是否會不禁感慨唏噓?不可捉摸的幽隱恐怖之物,都在紙上凝結成形,帶來視覺上的震驚體驗。由此,日本妖怪獲得了不可比擬的圖像資源。
  • 從中國《山海經》出走到日本《百鬼夜行》的那些妖怪!(上)
    雖說一方水土養一方妖怪,然鵝,日本的妖怪卻有70%來自中國。天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妖怪也是如此。有戶口的中國妖怪就有11520種左右,日本的妖怪號稱「百鬼」,事實上有500隻以上。跟中國比起來,著實是「小妖國」見「大妖國」了。
  • 從手遊《陰陽師》看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日本妖怪文化在未來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於妖怪文化一開始是由古中國傳入古日本,在日本逐漸發展並形成「妖怪學」,因此當日本妖怪文化如今再 傳入中國時,國人對其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更容易接受它,但是 , 國人對於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也抱有三種觀點。 第一,反對日本妖怪文化傳入中國。
  • 這些在ACG作品中常見的日本妖怪,其實都有中國血統
    除了小說、影視之外,各式各樣的ACG作品也是許多中國年輕人了解這些鬼神妖怪的重要途徑。不過在目前中國市場上最主流ACG作品中,往往更傾向於將日本妖怪文化作為主要的創作題材,這不僅是日本ACG產業有著較強文化輸出,同時也是因為日本社會十分重視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體現。
  • 要被遺忘的「中國妖怪」,竟然在日本混得風生水起?
    《妖怪手錶》裡的各色妖怪其實,除了《妖怪手錶》,風靡全球的日本動畫片幾乎都跟「妖怪」有著密切的關係。《鬼滅之刃之無限列車》毫不誇張地說,妖怪文化給日本貢獻了豐厚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可你知道嗎?日本妖怪的起源,「至少70%的原型來自中國」。
  • 日本的著名妖怪,原型都來自《山海經》,不愧是上古奇書
    日本是一個盛傳妖怪的國家,各種各樣的詭異怪談,各種各樣的妖怪故事。不過雖然日本是一個妖怪文化很濃的地方,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的本土妖怪其實非常少。在日本的妖怪傳說中,有70%左右的妖怪其實是從中國「進口」的,還有20%來自印度,只有剩下的大概10%左右,是土生土長的日本妖怪。
  • 日本妖怪圖鑑:為什麼日本會妖怪遍地走?
    上述這些妖怪都是古時候的日本百姓在不了解自然的情況下杜撰出來的,然而,即便到了近現代科技發達,都沒有扼殺掉妖怪這一「唯心主義」的產物,反倒隨著時代的發展又產生了新的妖怪物種:蝸牛女、口裂女、人面犬、鬼娃娃花子、菊人形等等。雖然日本有著這麼多種的妖怪,號稱「妖怪列島」。但是一向秉承著「拿來主義」的日本,連妖怪大部分也都是外來的。
  • 日本妖怪文化史
    當繩文文化、古墳文化等相關的珍貴文獻陸續出土後,有朝一日或許能夠解開日本古老文明的神秘之謎。 繩文時代處於公元前一百二十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對應中國的夏商周時代,是日本島土著的陶器時代,因那個時代的陶器上有獨特的繩狀紋樣而得名。繩文人過著採集、漁獵的生活。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而這個形象,卻和日本的玉藻前有著異曲同工之處。02、在池塘的小妖精河童其實是中國的河伯在日本的妖怪動漫中,河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形象。動漫中的河童,大多都是傻乎乎的待在水裡,妖力微弱。如果一不小心離開水面,那麼就只能等待著人類或其他妖怪的救援。
  • 隔壁日本的妖怪,有多少是來自中國的?
    中日妖怪連連看 據說日本的妖怪有70%都來源於中國,經過歷史和民間的演繹變得本土化。 早在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中國的《山海經》就已經問世了,後來陸續又有大量的志怪作品,如《神異經》《博物志》《搜神記》《後搜神記》《酉陽雜俎》《太平廣記》《閱微草堂筆記》等。 日本也有大量的專著和繪本來描述妖怪百鬼,如《夜窗鬼談•東齊諧》《今昔物語集》《百鬼夜行》等。
  • 日本妖怪三部曲:妖怪造型簡直了
    日本自詡為中國的門生,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妖怪文化也同樣不例外。據稱日本有600多種妖怪,其中50%來自中國。日本的妖怪文化盛行,在古代有陰陽師這樣的重要職業,在江戶時代有專業的妖怪畫師鳥山石燕,他創作的《百鬼夜行》把妖怪具體化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