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開國大典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可是為什麼沒有1軍、12軍、20軍、43軍、65軍,等等一批王牌軍呢?
按慣例,閱兵是全國最優秀的部隊集合在一起,近年來的幾次大閱兵,都是有榮譽的部隊英雄風貌的一次集中大展現!
其實,打開軍史,1949年的10月1日這天,看看各大野戰軍在做什麼,你就知道了。
第一野戰軍(配屬華北野戰軍18、19兵團)在彭德懷的率領下,1949年7月-12月,進行扶(風)眉(縣)、蘭州、寧夏等戰役,並進軍新疆,解放西北全境,同時以一部分兵力配合第二野戰軍進行西南戰役,以後向西藏進軍。
第二野戰軍在劉伯承、鄧小平的指揮下,1949年11月—1950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主力部隊的配合下,進行西南戰役,解放四川、貴州、雲南、西康,隨後,調一部分主力部隊進軍西藏,促使西藏和平解放。
第三野戰軍在粟裕的帶領下,1949年4月,發起渡江戰役後,解放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接著,進軍福建,至1949年10月,全部解放華東大陸和沿海大部島嶼,10月底,發起了金門戰役。
第四野戰軍在林彪的指揮下,1949年5月起,強渡長江,解放武漢,6月後,在第二野戰軍的配合下,進行衡陽、廣東、廣西等戰役,同年12月底,全部解放中南大陸,並配合二野進行了西南戰役。
原來如此。
聶榮臻的華北野戰軍第20兵團(其18兵團、19兵團加入到彭德懷的麾下進軍大西北)沒有參加解放全中國的戰鬥,有的在拱衛守護北京,有的參加了大閱兵,而其他,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粟裕、林彪的四大野戰軍部隊都在打仗,都在戰鬥。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無論是軍種、兵種,還是規模上,都是最多最大的一次。
參加受閱的海軍代表隊由海軍學校與華東艦隊組成;陸軍代表隊由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組成;其中戰車師包括摩託化步兵團、裝甲車團和坦克車團。
參加受閱的步兵方隊,則是20兵團67軍的199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