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是被《大明風華》喜劇性表演的朱家男子天團給迷住了,更新必看。當看到傲嬌跋扈的漢王朱高煦自己在家吹吹打打的給自己辦喪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劇裡的漢王是個可愛又可恨的反派角色,躺進棺材的他是因為和皇帝憋了一肚子氣,皇帝對他這種無理取鬧的做法還予以了支持和配合,反正這對歡喜冤家的父子團是給讓我這個觀眾忍不住的捧腹大笑。
於是閒暇間小編就忍不住的查閱了一些資料,看看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煦是不是也像電視劇裡演出的那樣變著法去作的。沒想到他還真和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有點作,而且是大作,作到到最後甚至把自己的小命都給作沒了。
漢王朱高煦是明成帝朱棣的第二個兒子,大哥是明仁宗朱高熾,這個漢王真是身份顯赫。光有顯赫的皇家身份還算不上什麼,人家還是幫助老父親朱棣造反稱帝的先鋒,為了老父親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
朱棣曾放話:「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是說我老了,病了,你大哥又是個多病多災的,你要多努力,這不就明顯的暗示他皇位以後就歸你了。
第一、違抗皇命。朱高煦封漢王后多次不聽從皇帝老子的安排,拒絕離京就藩。按照明朝規制,封王以後王子就得去自己的封地就藩,但是朱高煦不願意,反駁自己的皇帝老子說:「我何罪!斥萬裡。」那你去青州吧,朱高煦還是不願意說「我何罪,處我瘠土」。朱棣念在他屢立戰功,又多次救了自己性命並沒有過多的為難於他,隨他去吧。
第二、僭越造反。朱高煦多次有僭越的行為,並有造反行為。朱高煦請天策衛為護衛,已天策上將自居。天策上將是誰啊?天策上將是一代明君李世民。這不就是明顯的僭越嗎?其奪權之心也是昭然若揭。光是有心也就算了,畢竟人家已經在權力的高枝上了,要想更上一層樓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還真就付諸行動造反了。朱棣大怒,但還是饒了他的小命就讓他到樂安就藩去了。此時他離皇位就遠了。
朱高煦的老哥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儘管他還總想著招兵買馬造他老哥的反,但明仁宗仍然寬厚的待他,還把他的兒子們都封了郡。正如朱棣所說的那樣,朱高熾多病,上位不滿一年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繼位,也就是《大明風華》朱亞文演的那個有點痞氣的皇帝明宣宗,朱高煦的侄子朱瞻基。
第一、繼續造反。朱瞻基繼位後,朱高煦並沒有就此消停。想當年他的皇帝老子也是造了侄子的反才得來的皇位,現如今他也造他侄子的反。鑑於他爹朱棣在世時就已經造反過,差不多世人都知道他是個要造反的人。他造反失敗的原因有二:一是朱瞻基早就知道他要造反,你來吧,我不怕;二是他不得人心,他企圖勾結英國公張輔謀反,但是人家不幹,轉身就去告發了他。更有人企圖將他抓住獻給皇帝陛下邀功,想想這漢王當的也是挺失敗的。就這樣的朱高煦想不成為朱瞻基的階下囚都難。
然而,朱瞻基並沒有因此要了他的性命,只是將他關入了囚牢。但是造反這個事情是很惡劣的,朱高煦相當於已經自己把半個身子埋進黃土裡了,此時的朱瞻基就算一時不殺他恐怕也只是看在了爺爺朱棣和爸爸朱高熾的面子上。果然,朱高煦的又一神操作將自己另半個身子徹底的埋進了黃銅裡。
第二、花樣作死。朱瞻基探監時,朱高煦用他那腳趾頭似的腦袋想了想,伸腿腳絆倒了皇帝朱瞻基。這真是神操作了,只怕真是個腦殘。朱瞻基怒了,下令將三百斤的銅缸將他扣住。這時,朱高煦還不服氣,你蓋住我是吧,我有的是力氣,於是直接把銅缸給頂了起來。好吧,絆倒了皇帝讓一個皇帝失去了顏面,皇帝懲罰你,你又用行動告訴大家我朱高煦雖然頭腦簡單,但是四肢發達。他的皇帝侄子徹底怒了,命人在銅缸周圍堆滿了柴火,朱高煦就在熊熊的烈火的銅缸中咽了氣。
燒死朱高煦的銅缸
朱高煦死後是兩眼一閉不知所以了,他的家人部下可就遭了秧。除了大兒子因病早逝意外,朱瞻基殺死了朱高煦的數十位兒子,其部下自然也是覆巢之下無完卵。
原本好好的一個皇家王爺最後落得了這樣的結局收場,作是作的有些過頭了,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無辜的孩子和跟隨自己的人,令人惋惜。不過,朱高煦身在皇家對於權力的欲望不止,效仿老爹謀權篡位未成,成王敗寇依然是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最終換來這樣的結局也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