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長舉報老師,演變成為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衝突,並矛盾升級到警方介入,傷害的不僅是當事人,還有相關學校的管理秩序和對外形象。
近日,河北一學生家長汪文月在舉報孩子班主任曹老師索賄後,遭遇了一系列令她心力交瘁的事。報導中汪文月稱,自己的舉報人身份很快就被人故意洩露,有家長建群對其進行了人身攻擊,還帶領數十人到學校門口和操場上進行聲討示威,並威脅她不撤銷舉報就不讓全班同學上課。當她在學校校長主持下與曹老師協調關係時,被一學生家長用熱水兜頭澆下。
一起教育領域的糾紛竟然引發了暴力衝突,而且是不相干的第三者挑起的暴力,著實令人震驚。在這個事件中,由於各方說法不一,很多細節還有待證實。
拋開細節不說,其中最有爭議且最令人生疑的有兩點。其一,汪文月舉報曹老師的事,為什麼很快被其他家長知道了?據報導,對此,滄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基礎教育科的張科長表示,誰洩露了舉報人的信息,跟他們沒有關係。又說因為汪文月是實名舉報,他們找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等調查時,肯定會說是汪文月舉報了曹老師這件事。而學校的孟校長則推測:「可能是曹老師因舉報感覺壓力比較大,有那麼一天半天的時間覺得心臟特別難受沒去上課,孩子放學後家長問起來才知道情況的。」
這兩種說法都令人難以理解。實名舉報是為了便於調查部門追溯信息來源,增強舉報信息的可信性,並不是調查部門隨意洩漏信息的理由。明知道被調查者和舉報者之間有衝突,如果僅僅是因為實名舉報就洩露舉報人信息,這樣的調查明顯有失公平。
此外,另一名家長是如何做到在學校上演「兜頭澆熱水」這樣的武行鬧劇的?按理來說,現在學校的管理都比較嚴格,沒有允許家長根本進不了學校,也不太可能熟悉學校的設施。那麼這名家長是從哪兒找來的「一盆熱水」?整個過程中就沒有人發現嗎?無論如何,在校園內發生這一幕,學校負有管理的責任。
當然,在這兩個事實疑點之上,最根本、也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被舉報的當事人曹老師似乎始終置身事外,反倒是與此無直接干係的其他家長紛紛出頭。這裡面有怎樣的邏輯關聯?背後是否受到了誰的唆使?
教育是培育人心的事業,即使是有糾紛和矛盾,也應該在法律和規則的框架之下,通過溝通和協商等文明的方式去解決,而不是用謾罵、毆打、澆水等方式去傷害他人。
而在這個過程中,本應守住中立地位的學校和主管部門,從目前報導來看,態度也有些曖昧,調查至今,當事幾方的說法屢有出入,讓整件事看起來仍模糊不清。從家長舉報老師,演變成為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衝突,並矛盾升級到警方介入,受傷害的不僅是當事人,還有相關學校的管理秩序和對外形象。查清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既是給當事人一個公正的對待,也是學校和當地相關教育部門自我廓清的一次機會。期待這起疑點重重的事件,早日露出「廬山真面目」。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土土絨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