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金融技術董事長鄒勝:五年內證券業將完成核心交易分布式轉型...

2020-12-20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2020年12月17-18日,華銳金融技術在珠海舉辦了第二屆「平臺戰略、開放重構——2020分布式轉型高峰論壇」,華銳金融技術董事長鄒勝表示,「華銳的目標就是做分布式低時延金融技術的引領者,提升中國金融基礎設施自主能力,5年內證券行業將完成本輪的分布式技術轉型。」

中國證券市場迎來新一輪架構競爭

縱觀中國證券市場交易系統技術架構30年的演進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時代:營業部時代、大集中時代和數位化時代。

圖/中國證券市場交易系統技術架構30年演進過程

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證券市場啟航,交易系統進入了「營業部時代」。我們用微機網絡和輕量資料庫技術實現了交易的電子化和無紙化,利用後發優勢對美國市場在效能上實現了超越。

2005年前後,由於行業風險處置帶來的集中管控要求,證券行業進入了「大集中時代」。這個時代特徵是以資料庫為中心、IOE架構的廣泛應用,到2008年左右進入比較穩定的階段,之後都是局部的改良和創新。

但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步伐並未停止,華寶證券總裁劉加海先生在2014年就認識到,中國市場一定會出現大量的量化交易和機構投資者,將會對交易系統的速度、穩定性、開放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2016年,深交所成功發布了基於分布式低時延架構的第五代交易系統,在技術架構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很好地適應了市場的需求。根據國際交易所聯合會的統計,深交所的交易筆數連續4年全球第一,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參考美國市場的發展,到1990年就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主機終端技術架構,直到2005年一個標誌性事件的出現。2005年4月,美國證監會發布了NMS法案(即《全美市場法案》),它的精粹就是鼓勵競爭,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可以在任意一家交易所撮合,每一筆交易都必須通過多家交易所的競爭獲得。在此之前,紐交所佔據了最大的交易份額,但在NMS法案發布之後,全美14個交易所都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獲得全美最優報價,主動拋棄了主機系統,全面走向開放平臺和低時延架構。因此,紐交所的市場份額一路下滑,並被新興交易所超越。

鄒勝認為,中國證券行業技術架構目前正在走向以分布式、低時延為特徵「數位化時代」,新一輪的架構競爭已經開始。

重構

面臨新一輪架構競爭,華銳的數位化戰略是什麼?

對此,鄒勝表示,「我們的戰略是重構(Re-architecting)。我們從底層做起,重構了新一代的基礎技術架構和核心應用,推出了AMI、ATP、ARC、AMD等廣受市場歡迎的產品。我們下一步希望被客戶集成,用來構建更具業務價值、更具競爭力、更注重用戶體驗和個性化的綜合型業務系統,從而為整個數位化戰略、業務創新和高質量運營賦能,這是我們選擇的戰略和路徑。」

在過去四年,華銳進行了多個領域的重構:

第一是重構了基礎技術架構,AMI是一種低時延、高可用的分布式系統基礎架構平臺,對標美國和加拿大領先的商業公司,AMI在關鍵領域已經成功完成了對它們的超越。

第二是基於AMI全新的技術架構,重構了核心業務應用。

首先推出了分布式核心交易平臺ATP,定位於企業級的最佳交易執行平臺,讓交易服務提供者以最高的性價比服務客戶,同時華銳也是業界唯一做到用同一套架構、同一套業務邏輯代碼支持機構業務和零售業務的公司。

其次,華銳重構了實時風控平臺ARC。在這個系統進入市場以前,大量的風控都是基於傳統技術,採用計算速度非常慢的統計分析模型,而ARC是一個微秒級的實時風控平臺,能夠讓客戶或者客戶的客戶最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把原來無法實現的的事前風控、聯合風控變為現實。

另外,華銳還有企業級的低時延行情平臺AMD、高速交易總線ATH等基於分布式架構的產品。

平臺戰略和開放生態

數位化時代給企業IT提出非常巨大的要求、需求和壓力,巨大的消息洪流要求我們必須高效處理各種信息,支持更大的並發和更低的時延,特別是針對金融機構表現地更為突出。同時,當系統非常龐大時,高可用和成本競爭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技術架構重構的過程中,如何應對上述問題,華銳的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平臺化。華銳提供的所有產品都是具有平臺基因的系統,即使最開始的部署規模只有幾臺或十幾臺伺服器,但它可以不斷擴展,逐漸變成幾十臺、幾百臺、上千臺伺服器的規模。平臺化已經成為企業數位化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決定了企業技術和業務的綜合能力,決定了對業務變化及創新的快速響應能力。

第二,開放。華銳一直秉持開放的理念,對客戶開放API,開放協議,甚至開放部分原始碼。華銳非常願意被集成,成為客戶整個企業架構中有機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講,企業IT系統可以分為三層:最下層是基礎技術和架構,中層是標準化的基礎業務領域,再往上是更加複雜、更具價值、更個性化的業務領域。華銳認為科技公司應該自底向上重構,客戶應該是自頂向下重構,在中間相遇的層面就是雙方合作的空間。這必然要求行業建立一個開放的科技生態,從而讓客戶從創新的邊緣回到創新的中心。

對於資本市場的展望,鄒勝表示,「我個人非常看好未來十年,我們將會有更加開放的市場、更加嚴格的監管和更加激烈的競爭。明年,市場上會有三個左右採用全新架構的核心系統投產,架構的競爭正在進行,期待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健康且有活力的開放技術生態。我們相信,未來5年證券行業將基本完成本輪分布式技術轉型。

相關焦點

  • 捷報| 文思海輝金融「分布式核心系統」獲金鼎獎
    12月25日,2020年度中國國際金融展「金鼎獎」評選結果隆重揭曉,其中由文思海輝金融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eCas4.0」憑藉技術創新力、品牌影響力、成功應用案例等多方面優勢,獲得專業評委的一致認可,在眾多解決方案中脫穎而出,斬獲年度優秀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獎。
  •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2020年優秀重點課題報告名單
    優秀課題成果主要包括:一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及相關基礎制度建設研究;二是借鑑全球證券行業發展經驗,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和財富效應,探索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和體系研究;三是推動證券公司業務創新、數位化轉型和行業文化建設研究;四是深刻理解金融科技對金融生態的深遠影響,推動金融科技在證券行業的融合應用研究;五是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防範資本市場風險及投資者保護研究
  • 平安銀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統正式上線 客戶零感知切換交易不中斷
    來源:時刻頭條10月31日凌晨5時,平安銀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統(以下簡稱:A+新核心系統)成功完成切換投產,A+新核心系統是業界第一個將金融機構核心業務系統由大型機集中式架構遷移到PC伺服器分布式架構的成功案例。
  • 國泰君安CIO俞楓:提煉標準化服務對外開放,開放金融雲平臺已上線兩...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平臺戰略、開放重構——2020分布式轉型高峰論壇」上,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分享了公司的「開放證券」理念,提倡資本市場參與者圍繞各自核心能力進行提煉和產品化後對外開放,促進能力整合、構建價值共同體。
  • 中證協公布2020年度優秀課題,19家券商上榜,財富管理、數位化轉型...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12月2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發布2020年重點課題研究報告。經過學術不端檢測、專家網上初審和答辯終審等環節,由專家評選出33篇優秀課題報告,涉及註冊制改革中介機構責任區分、財富管理轉型、數位化轉型等多個方向。
  • 神州信息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統斬獲金融展「金鼎獎」大獎
    近日,2020中國國際金融展「金鼎獎」權威揭曉,神州信息承建的寧夏銀行新一代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榮獲「年度優秀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獎」。中國國際金融展是展示中國金融發展成就、宣傳金融改革成果、促進金融產業創新和推動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的有效平臺,「金鼎獎」作為金融展的重要活動之一,旨在表彰高端優質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亮點成果。神州信息是國內率先推出銀行分布式核心系統,業內唯一擁有分布式技術平臺和分布式核心系統,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金融科技企業,分布式核心擁有成功案例近30個。
  • 今日推薦|對央行《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的解讀
    「引言」將分布式帳本技術定義為「密碼算法、共識機制、點對點通訊協議、分布式存儲等多種核心技術體系高度融合形成的一種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至少到目前,這個定義是與區塊鏈形態匹配的,除非以後區塊鏈還會產生新的形態出來。至於為什麼不直接用區塊鏈,按照我的理解,區塊鏈到目前也沒有一個獲得一致認可的定義,如果直接用區塊鏈,同樣需要對區塊鏈下一個定義,而這個定義是否能得到學界業界的認可,也還不好說。
  • 支付寶資深技術專家尹博學:新一代金融核心突破之全分布式單元化...
    微服務、容器、無伺服器架構、服務網格等新技術的出現,在技術社區中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創新熱潮。然而由於金融行業對性能和安全的嚴苛要求,雲原生技術在企業實際場景中的實施落地,特別是在金融場景的實施落地,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本文整理自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螞蟻集團資深技術專家尹博學的主題演講,為大家分享螞蟻關於金融級IT架構及分布式架構的思考和應用實踐。
  • ...執行副會長安青松:推動數位化轉型是我國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侯捷寧近日,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京召開。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在大會上表示,近年來,金融科技為證券行業注入了新活力。數位化是科技應用的基礎,隨著數位化轉型升級,證券業的經營方式、服務業態、商業模式正發生更為深刻的變革,主要呈現出三方面特徵。一是數位化轉型成為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數位化轉型重點領域正從經紀業務逐步向全業務領域擴展,三是中臺服務能力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重點領域。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讓金融科技在「內...
    「內循環」重點將圍繞消費、製造、科技、投資、服務、金融六個方面的進行,這其中,消費、科技以及金融的「內循環」均與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休息相關。因此,金融科技行業尤其要順應「內循環」的發展新格局,在規範化發展的新周期中,抓住重大機遇,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為服務好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數位化轉型,促進消費金融良性循環,建設普惠金融新生態作出應有的貢獻。
  • 平安銀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統榮獲財聯社2020年度金融科技傑出案例獎
    2019年初,經過數月的調研和論證,平安銀行決定加快推進分布式金融PaaS平臺研發,基於該平臺自主建設一個行業領先、自主可控的信用卡新核心系統。秉承平安銀行高效協同、創新突破、創新發展的理念,平安銀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統項目組肩負自主可控的責任,在最高管理層的堅定支持下,克服多種技術困難,最終實現A+新核心系統在2020年10月31日成功上線 。
  • 四川長虹:擬17億元收購控股股東旗下軍工資產;閃閃完成2800萬元A及...
    此外,資金也將用於培育新興市場的本地科技人才,助力當地的數位化轉型,讓普通民眾也能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  2. 「閃閃」完成2800萬元A及A+輪融資  閃閃課堂是一個專注於親子創意早教課程社交平臺。
  • 從數位化轉型到數位化經營金融科技深植銀行基因_金融機具_中國...
    而支撐智能服務加速迭代的,是銀行業對金融科技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在數位化浪潮中,各家銀行從戰略高度搭建金融科技架構,加緊對最新技術的探索,加快科技對各項業務的賦能,從最初的數位化轉型,到當下和今後的數位化經營,科技將在銀行業的發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 與資本市場共成長 「數說」證券業三十載跨越式發展
    本輪深改將全面完善優化資本市場基礎要素,推動證券行業實現長期良性發展。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註冊制,優化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經營環境,推動投行高質量發展,以配合國家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偉大戰略藍圖。
  • 華銳風電SL2500/141風力發電機組榮獲特等獎
    在此次項目中,華銳風電克服疫情影響,迅速恢復酒泉基地生產,同時也克服了風電搶裝潮壓力,將公司人、財、力優先向酒泉基地傾斜,在保障魯能馬鬃山項目主機設備生產供貨進度的同時,按項目計劃提前完成全部套機組裝配生產任務。此外,華銳風電還派遣技術專家進行吊裝技術指導、並安排人員全力配合調試服務工作,保證項目工作穩中有序推進。
  • 從數位化轉型到數位化經營 金融科技深植銀行基因
    「十三五」的五年,也是銀行業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五年,從無人銀行到5G銀行,再到5G手機銀行,銀行業把金融科技對服務的提升,從旗艦網點普及到日常生活場景中,讓消費者在線上就能體驗到銀行服務的便利。
  • 金融科技(FinTech)定義、技術應用及未來
    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種)完成對數以萬計的數據的處理,從而達到強大的網絡服務。現階段所說的雲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並行計算、網絡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雲計算代表著超大規模、虛擬化、高可靠性、通用性以及高擴展性等特點就夠了。
  • 「火幣大學」谷燕西:從策略和範式改變解析數字金融生態建設關鍵
    今天課堂上分享的證券業和銀行業中的區塊鏈應用,採用的底層技術就是分布式記帳技術,而非傳統的公鏈。分布式記帳技術以R3的Corda為代表,Corda在全球範圍內十分受歡迎,經常被金融機構採用,接下來課程中分享的很多案例,都是基於Corda運行。 數字金融發展至今,主要有兩類:數字貨幣和數字證券。未來對證券行業和銀行業將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如果可以儘快在這條道路上布局,將在接下來的金融行業發展中佔據領先地位。
  • 金融科技「後浪」主戰場,子彈已上膛
    近年來,金融科技吸引了投資者最熾熱的目光,A股有市值千億元的恒生電子,為長期投資者帶來了高達百倍的回報。港股主板上市的索信達,也在短短一年內為投資人帶來了近4倍的回報。投資者對賽道的一致看好,背後往往蘊藏了新趨勢的巨大勢能。數以萬計的熱錢湧入,指向一個從未解釋清楚的問題,金融科技的未來,會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