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電影節《日子》:蔡明亮創造觀看方式,伴你在電影院裡過日子

2020-12-24 笑果達人

蔡明亮的《日子》並非曲高和寡,而是不帶隔閡地進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是聽雨沉思,是煮飯燒菜,是洗澡淨身,是祭奠拜香,是做愛歡愉──當人、事、物慢了下來,日子也就慢慢被看見、被聽見了。每位觀眾都能嘗出《日子》的苦澀與甘甜,至於熟稔蔡明亮的觀眾,則能深掘出《日子》的醍醐味。

蔡明亮上一部問世的紀錄片《你的臉》拍攝13張臉,最後剪輯成76分鐘的長片。此作品運用特寫鏡頭聚焦於臉部,透過大銀幕凝視著每張人臉,沒有任何表演,只是述說過往,在一張張臉與一段段陳舊往事中,閃現了人類的複雜情感,當靜下心,這張臉已然是全世界。這種體驗依然是屬於蔡明亮與電影院的行為藝術,透過鏡頭與場域,任何事情都變得不同,任何記憶都將在這張臉中浮現,真實、虛幻、時間,在巨大的黑盒子中不斷交錯、解構與再造,最終浮現的,是生命之美。 《你的臉》如此,《日子》更是。蔡明亮將鏡頭再度放置於李康生,說的是普世價值的情感,是人類的孤獨,以及面對生活困境,仍保有尋求慰藉的能力與其美好。劇情簡單,但《日子》採取和《河流》同樣的方式,將事件原因擺向片尾,捨去觀眾習慣以原因得出結果的敘事方式,從結果來看,《日子》讓觀眾窺見的是蔡明亮更趨純粹的美學和情感。 片中僅兩名角色,李康生以及亞儂尚弘希,蔡明亮在第一顆鏡頭以及第四顆鏡頭首度介紹他們。這兩顆鏡頭立刻為全片點題,而需要注意的不是畫面,是聲音。 第一顆鏡頭凝視李康生的臉,在李康生靜坐的無聲中,放大環境的雨滴聲,甚至略為粗暴、刻意,雨聲不斷漸強,直到觀眾無法忽略;而後亞儂首度出場,環境音也是水聲,但一改第一顆鏡頭的調性,取而代之是細水的輕響,亞儂不同於李康生,是以站姿示人。蔡明亮以過往創作中常見水的符號意象,簡潔有力地串聯起李康生的不動和亞儂的動能,並以聲音喻情,讓角色於異地獨身活著,勾勒與疊合出兩人可能的生活狀態(李康生的狂亂、亞儂的愜意),而後雙方在泰國的邂逅(買春),便可視作在水中的命定相遇,浪漫、隱晦卻富含影像力量。

除了水,還有火。隨著鏡頭的切換,觀眾能得知李康生的脖子出了怪病,這邊我則視作蔡明亮對《河流》的移植,且特別的是,《河流》的年輕李康生到了《日子》轉換成中年李康生,在蔡明亮的宇宙中,兩相對照觀看,就有了另一層解讀的趣味。《日子》中,李康生選擇尋求中醫的傳統針灸火燒療法,這團火燒在肉身,疼痛而灼人,這場戲並置的,是遠在泰國的亞儂正在燒火煮飯,兩相呼應,似乎便能得出──衰敗的肉體用火治療傷疾;年輕的肉體用火生成養分,以火烘託肉體作為敘事主軸,更在一次於動與靜之間對比出男性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樣貌,角色頓時立體鮮明,名符其實的有血有肉。 蔡明亮也並非近年才將注意力轉移至肉體,回看過往蔡明亮的創作軌跡,不難發現肉體一直是蔡明亮所著迷的,而《日子》就在鏡頭與時間的推移當中,於好幾組的「對照」當中堆疊、細膩打磨出故事核心,李康生與亞儂就像一面鏡子,肉體的並置相互折射,輝映出日常生活,提煉出人的本質。 除了肉體之外,再來是空間。蔡明亮對空間的直覺相當敏銳,《愛情萬歲》的空屋、《不散》的福和大戲院、《臉》的羅浮宮等等,《日子》也是。李康生與亞儂在跨時空,不對等的空間之下,對比出生命的力度。李康生的家是完好的、亞儂則是破敗的(純指屋況),亞儂雖然在狹窄空間中,於浴室洗菜、客廳煮飯,顛覆了屋子各處在傳統定義上的功能,卻呈現出與李康生截然不同的空間底氣。猶如上述所言,李康生的肉體逐漸衰敗,亞儂則正值青年強壯,以空間對照,成了《日子》另一層拆解的意旨。 

肉體到空間,就有了李康生與亞儂的性愛戲。而李康生要移動到亞儂的所在地泰國時,蔡明亮首先透過手持攝影表現,在幾乎以定鏡組成的影像當中,出現手持的攝影機運動就顯得十分突兀且重要,片子中段的手持,幾乎宣告跟著李康生一起逃離困頓的現實。手持之後,蔡明亮抽離聲音,將鏡頭對準一棟建築數十秒,有樹影搖晃、有貓咪移動,這顆鏡頭靜得可怕,影廳中每個呼吸都能清楚聽見,遞出了沉思的效果,蔡明亮不拍飛機改拍建築(電影語言告訴我們拍飛機都是角色移動),不落俗套地以靜取動,完成李康生的空間轉移。

而後李康生在泰國旅館中交易了亞儂一場性愛,好似儀式,讓觀眾在漆黑的場域中,跟著李康生進行某種淨化與宣洩,成為一種集體意識──衰老破敗的肉體,在成長茁壯的肉體中找到能量,兩人在按摩中對肉體進行交流,有趣的是,亞儂的按摩與醫師的針灸,又是另一組對照。

李康生背面朝向亞儂和醫師,但按摩與針灸對李康生的肉體孰好孰壞,從影像透出來的明示,則不言而喻,似也代表李康生脖子疾病的根治,並非純粹治療肉體,是要福至心靈的性愛,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就更重於鐵針的無情扎刺,輕撫、碰觸才有機會除病。蔡明亮也揭破了疾病生成的想像,劍指來自深層內心的困頓(生活),而非表層肉體的疲勞。

歡愉中帶著悲傷的是,這場性愛的場域為旅館,象徵且定義兩人的關係僅為短暫且一次性,蔡明亮再次以空間的獨有性,捕捉到雙方靈魂交換的吉光片羽,猶如射精般的快感稍縱即逝。

李康生與亞儂,最終在卓別林的〈永恆〉(Terry's Theme)一曲當中,聆聽情與欲,蔡明亮似也在跨時空致意默片時代,美好而單純,猶如《日子》般無聲、無對白,僅有角色的肉體與配樂妝點,就能拍出一部誠摯動人的影像。

這場戲也讓人想起《愛情萬歲》,李康生在床底下聽著陳昭榮及楊貴媚做愛的聲音進而自慰,李康生臨走前,輕輕一吻陳昭榮,這兩場戲都在激烈性愛後,空間的消逝性中(空屋和旅館),具有直擊人心的溫柔力量。

這場性愛過程,不得不提李康生的表演,特別喜歡李康生在等待亞儂換洗更衣的細節,抽菸吐納中,冷靜觀察亞儂何時穿鞋(鞋象徵離去),在穿好鞋的瞬間遞出金錢,贈與音樂盒,於是雙方就有了另一層的交集,這是李康生對美好時光的眷戀及真心的祝福,更是蔡明亮對角色的一抹柔情塗暈。

而後李康生想踏出旅館和亞儂吃飯,將錢、鑰匙等隨身物品放於口袋中,到了門口又退縮,僅抱了亞儂一瞬,但轉身想想,又追出門。角色態度的猶疑及轉折,李康生不動聲色詮釋,精準拿捏每個細節,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功力。

《日子》接近片尾的聲音設計,更令人折服。李康生告別泰國的激情返回家中,蜷縮於床上,於日出中聽見幾聲咳嗽,此處的聲音設計,是現實生活對美好虛幻的戳破與召喚,提示李康生的困境。李康生的淚水直在眼裡、心裡打轉,於是觀眾得以推論,李康生或許是有伴的,只是雙方並不融洽(原因當然也不重要),導致李康生逃離原本的日子,希冀在泰國找到美好的日子。倒數幾場戲,蔡明亮才揭示脖子怪病的真正原因,與《河流》的處理方式遙相呼應。

而最後一顆鏡頭是亞儂遠去的身影,呼應李康生的第一顆鏡頭,《日子》用正面起、背影收,進而疊影出人的模樣,更再度於卓別林〈永恆〉的配樂當中,告別短暫肉體的相遇歡愉,且進一步在人海的迷茫中、大街的車聲下,讓心與靈順著音符飄向彼端,悄悄溜進觀眾耳中,似成美好永恆,靜謐地透入心房。

說到底,《日子》是蔡明亮獻給努力生活的人的故事(要說獻給李康生也十分認同),或許人們都是一座座孤島,但某些時刻又能彼此聯結,可以是陌生人,也猶如音樂盒,這份聯結更能跨國度、跨時間,蔡明亮的溫柔,溢出影像,承接住人性的困頓時分。

此片是屬於大銀幕的

人們常說以畫面說故事,蔡明亮的《日子》洗盡鉛華,做到以畫面說故事的純粹高度,且並非淪於表面炫技,反倒是經過時間與生命的淬鍊、淘洗後,返璞歸真,才於無形中內化成行雲流水的創作底蘊。《日子》的好,就在層層對照、堆疊、並置當中,刻畫出兩具肉體的差異,並順著自然讓靈魂水到渠成地自由交合,成為電影中的電影。

這是一部允許觀眾睡著的作品,將主動權完整交還觀眾,如美術館,遇到沒感覺的畫面,就跳過,有感覺的,便駐足幾秒、甚至花上幾分鐘觀看,能停留,當然也能逃離。生活中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但也必定有傾心著迷的瞬間,這便是日子,恣意的日子。蔡明亮正在影響、創造人們觀看電影的方式。蔡明亮輕輕拾起哀愁,化繁為簡,真摯邀請觀眾感受每個人都有的日子,無論喜歡與否,日子就在那,安安靜靜在電影院綻放,長成自己的模樣,等待人們品嘗。

相關焦點

  • 蔡明亮的「電影節神話」
    這是他第四部入圍柏林電影節的作品,也是他第十部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作品。蔡明亮說,「我總以為一生能拍10部劇情片就滿足了,《日子》是我的第11部,這是上天給我的禮物。」蔡明亮總計10度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在整個華語導演領域內,只有張藝謀比他入圍次數更多,為12次(去年《一秒鐘》意外撤展,但仍計算在內)。
  • 日子在大陸看不到蔡明亮:盜版流傳也好
    臺灣導演蔡明亮執導新片日子7日在臺北電影節閉幕首映,他也親自出席與媒體、影迷互動。蔡明亮獨自現身,兩位男主角都未能出席,李康生目前正在廣西拍片,亞儂弘尚希回到寮國之後,就因為疫情影響無法赴臺,蔡明亮受訪時大讚他們的表現非常棒,更特別點出亞儂雖是首次演戲,但已有大將之風。
  • 蔡明亮導演的《日子》獲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的評審團獎
    知名電影導演蔡明亮的新作《日子》在柏林電影節LGBT題材泰迪熊獎(Teddy Award)頒獎典禮上獲得評審團獎,蔡明亮親自上臺領獎,他在頒獎結束後對媒體說,不論同性戀或非同性戀都是自然的人類,他的電影呈現的是人類普遍的感情
  • 電影《日子》樣片遭洩露,導演蔡明亮導演長文予以譴責!
    昨天,蔡明亮導演因新片《日子》樣片洩露在豆瓣髮長文表達失望,並斥責洩露者。 蔡明亮也表示希望影迷不要通過此方式觀看其新片,並幫忙查找始作俑者。 稍晚,蔡明亮在微博發文:「某盜雖已收手,反盜仍需努力」,並表示:再發現,不再私下警示,直接取證舉報!
  • 蔡明亮在臺北,陷入絕望深淵中...
    儘管如此,蔡明亮自有他熱切的仰慕者,其中一些人已經宣告《郊遊》是一部傑作。這位馬來西亞出生、臺灣成長的導演,憑他的第10部長片贏得了2013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目前該片正在紐約電影節展映。;《郊遊》正片以非影院方式放映;蔡明亮主題紀錄片《昨天》、與李康生對談《那日下午》特別放映;蔡明亮深夜講堂,老歌分享;金馬影帝李康生影迷見面會。
  • 蔡明亮新片,是本屆柏林電影節的深水炸彈
    在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蔡明亮和李康生的最新作品《日子》亮相。這部電影是今年第70屆柏林電影節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的華語片。蔡明亮曾說過「一生拍十部劇情長片」足矣,而這是他的第十一部,在新聞發布會上他說,這部電影更像是上天給他的禮物,並明確說了自己會繼續拍電影,這對於粉絲如我而言真是個大好消息。《日子》在創作思路上,是紀錄片與劇情片的結合。
  • 蔡明亮的「日子」終究會走向何處?
    而這回則是還未公映的電影,正在進行國際版權銷售,讓蔡明亮再次在網際網路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並開始維護自己的權益。有過被侵佔的經驗嗎 或被糟蹋的感受 在街上撿到一個錢包 你會交給警局嗎 或者你會想那丟錢的人也許有急用 你就在原地傻傻地等他 或者你就走掉了導演蔡明亮的維權行動開始,這一行為也引起網友們紛紛討論。
  • 電影會等你長大——金馬獎影后包場的蔡明亮:《你的臉+光》
    以13張臉部特寫延展召喚出觀者的生命共感,全長78分鐘,無華麗的臺詞和對白丶平淡無劇情,透過平凡人的臉和講述,展現特寫鏡頭在觀看電影經驗之獨特性,影像在蔡明亮的掌鏡下呈屬超凡的魔力之作!英國作家勞倫斯說:"卓別林那古怪難看的臉,比起範倫鐵諾的面孔要更具有本質之美。在卓別林的眉目間,有一種真實的美,一種純淨之光。"2018年,61歲的蔡明亮完成拍攝的新片《你的臉》。
  • 蔡明亮電影處女作:90年代西門町少年生活實錄
    2013年,臺灣導演蔡明亮憑藉電影《郊遊》二度斬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對於蔡明亮的這次獲獎,龍應臺給出了這樣的評價。1993年,蔡明亮以李康生的親身經歷為藍本,拍攝了電影處女作《青少年哪吒》,憑藉此片一舉獲得第2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與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銅獎。
  • 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新片遭惡意流出,蔡明亮另闢蹊徑痛斥搞鬼的人
    柏林電影節之後,蔡明亮的日程本來排得很滿。一邊是計劃《日子》和他的名片《不散》4K修復版上映,現在只好擱置;一邊是4月份定好在美國有三場蔡明亮作品回顧展,也因為疫情而取消。蔡明亮也樂得輕鬆逍遙,宅在家中畫畫打發時光,沒想到「禍從天降」。
  • 蔡明亮《日子》:日常的刻印
    影片沒有過多複雜的劇情,只有生活影像的鋪排,洗菜、洗澡、生火、煮飯這些再日常不過的瑣事,時而坐於椅上,時而躺於床上,又或在臺北、香港、曼谷三座城市間漫遊,休閒的生活氣息瀰漫於影像中。蔡明亮透過四十六顆鏡頭,承載日子的分秒流動,讓觀眾看著小康與亞儂兩人片刻須臾的愛撫,一首歌,即是「永恆」。
  • 蔡明亮:相比電影院,在美術館可以讓人更自由地觀看
    他抽菸,沿街撒尿,由於缺乏水電,他們總是在同一張破舊床墊上,抱著一顆高麗菜(大白菜)而眠。整座城市仿佛廢墟,河流也更遙遠,一天,小康決定帶上兩個孩子,一同走上旅程。蔡明亮和李康生在廣東時代美術館舉辦的《郊遊》展上開幕籤名除了講電影,蔡明亮還提及了一個秘密,他可能是這個時代唯一收到盜版商致歉信的人,更荒誕的是盜版商還想與他合作。兩個多月前,蔡明亮一連寫了十九篇回信。
  • 究竟是什麼人洩露了蔡明亮的電影?
    從4月7日導演蔡明亮親自在豆瓣網發文,電影《日子》片源遭洩露的風波已經過去10多天。究竟是什麼人洩露了蔡明亮這時隔6年才與觀眾見面的長片,我們仍不得而知。Letterboxd《日子》下載《日子》引起如此大的風波,除了導演本人親自下場要求徹查,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電影節首映結束僅2個月就流出片源也是重要的原因。
  • 蔡明亮在臺北,陷入絕望深淵中
    藝術化的電影裝置 與亞洲悲情主義:在臺北,陷入絕望深淵中——蔡明亮《郊遊》,一支疏離的歌
  • 今天是語音節目,聊聊到底誰才有資格看蔡明亮?
    在這期節目中,我們探討了以下這些內容:00:00 蔡明亮到底是反盜版?還是反小屏幕觀看?05:50 蔡明亮是電影人嗎?他還屬於電影工業嗎?09:15 如何進入蔡明亮的影像世界?17:10 蔡明亮的電影是精英主義的嗎?23:00 蔡明亮影像到底是日常的還是奢侈的?在今天的推送裡,我們重啟了深焦DeepFocus 播客!
  • 柏林獨家專訪|蔡明亮:看故事去網飛,欣賞藝術應回歸影院
    《日子》劇照電影之外,蔡明亮倡導的是重回電影院欣賞這門藝術。隨著視頻網站和手機不斷的發展,電影被觀看的方式也不斷在變化,從電影院,電腦,一直到手機。尤其是5G時代的到來,代表著越來越多的觀眾可以從手機端觀看電影,這牽動著每個電影人的心弦。馬丁·斯科塞斯拍了一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愛爾蘭人》,最終選擇在Netflix的平臺上放映,影片的質量仍在水準之上,觀看的過程卻飽受世界各地觀眾詬病:「三個半小時的電影,完全可以被當成幾部短劇分為五天看完」。至此,電影的完整性已經被打破,觀看之後所累積的情感也自然而然隨之削弱。
  • 誰敢侵權蔡明亮?
    且不論正版/盜版,蔡明亮首先認為DVD本身就是對其電影的錯誤載體,他無法接受自己的作品以「39塊」的價格和主流商業片擺在一個貨架上,而這種碟片被影迷買回家,也只能在電視上觀看……蔡明亮的確被某些網友噁心到過,有一位化名「XX死胖子」的網友曾在網上如此評價蔡明亮
  • 《日子》蔡明亮的電影,本就屬於美術館(Filmmaker Magazine專訪)
    蔡明亮曾經在採訪中這樣說。也因此,他的電影總是在捕捉一種「當下性」的狀態,如一幀幀的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畫作,在構圖裡完成了他的表達。也因此,他成了被羅浮宮收藏電影的第一人,他的電影《臉》就這樣誕生了。這一次,蔡明亮在柏林電影節上,憑藉他的新片《日子》獲得了「泰迪熊獎」評審團獎。頒獎前,《日子》是僅次於《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場刊評分的電影。
  • 視頻 一起去美術館 「郊遊」 躺著看蔡明亮的電影
    ▲ 蔡明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大獎蔡明亮:1957年生於馬來西亞,1977年來到臺灣,1981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 展覽現場的紙質牆壁這個缺乏耐心的時代,在商業電影統治下的電影界似乎是無法容忍「蔡氏」長鏡頭的緩慢、集中、重複、流淌.而當蔡明亮決意把這一切搬入美術館後,那些曾經束縛、限制他自由創作的東西已不復存在了,甚至連觀眾觀看電影的方式都得到了全新的改變
  • 攜《日子》返柏林角逐金熊 蔡明亮:隨遇而安
    導演蔡明亮重回自己27年前電影生涯跑影展的起點,這回帶著新作《日子》來到柏林,問起電影即將面對觀眾的心情,蔡明亮說:「片子要跟觀眾見面,就像是滾石頭一樣滾出去了,我當然是把電影做到最好,因為電影非常純粹,不像一般的電影結構和概念,所以也很好奇觀眾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