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鴻圖,字麟一,是浙江海鹽人。康熙五十一年,俞鴻圖考中進士,一直到雍正十年,才被擢升為侍讀,出任河南學政一職,主管一省的文化教育。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也正由於行刑時其狀的慘不忍睹,雍正帝才廢除了這項慘無人道的酷刑。
俞鴻圖這樣一個人微言輕的文官,既不是謀權亂政封疆大吏,也不是窮兇極惡的不法之徒,為何會被處以如此酷刑呢?這還要從他主持的一場科舉考試說起。
貪財的小妾雍正十年,時任河南學政的俞鴻圖奉命主持這一年的科舉鄉試(秋闈),他因為此前雍正四年發生的「查嗣庭科場試題案」,所以對這次的科考分外小心。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百密一疏,前院無事,卻後院失火。
考試時,他命僕從在考院加緊值守以防止考題外洩,可謂是謹小慎微了。但沒想到的是,他的小妾林氏因為貪財,和值守的僕從們串通一氣,向考生洩題受賄。
洩題的手法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小妾林氏在伺候老爺更衣時,趁俞鴻圖不備,將考題貼在他的官服裡面。到了考院外面,僕從們在伺候俞鴻圖脫衣服時,又趁機將考題撕下來。之後他們再把考題賣給參加考試的學子們,以謀取私利,收受的賄賂竟然達白銀上萬兩。
東窗事發小妾林氏傳統僕從們受賄洩題的事情,起初俞鴻圖並沒有察覺。但是考試結束後不久,街頭巷尾都在瘋傳考前洩題、科舉不公的流言蜚語,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
雍正十一年,事件發生不到一年,河南巡撫王士俊上奏彈劾俞鴻圖,檢舉他營私舞弊,洩題受賄。
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欽點戶部侍郎陳樹萱為朝廷欽差,前往河南同河東總督一起審理此案,即「俞鴻圖洩題案」。雍正帝對這件科舉弊案十分重視,下了嚴旨,如果兩位主審官膽敢徇私情,一定嚴懲不饒。
水落石出起初,俞鴻圖極力否認自己有洩題受賄的行為,但他的小妾林氏和僕從們見到朝廷欽差後,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俞鴻圖也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罪狀,原來他在得知自己小妾僕從們受賄洩題後,不僅不依法懲處,反而自甘墮落,閱卷時再次收受賄賂,將行賄考生的試卷優先錄取,又收受了上萬兩白銀。
審理結束後,戶部侍郎陳樹萱向刑部建議處斬俞鴻圖及其小妾僕從,刑部上報雍正,雍正決議對俞鴻圖處以腰斬之刑。
處決下達後,雍正下令由俞鴻圖的親家鄒士恆接管河南學政一職,並且由鄒士恆負責監斬,真正堪稱是殺人誅心。鄒士恆接到旨意後,擔心俞鴻圖想不開,於是沒有將具體的刑罰告訴他。
在古代,腰斬的痛苦程度實際上是由劊子手決定的,劊子手可以一刀斃命,也可以分幾刀砍下,被執刑的人想要速死,要提前給劊子手行賄。
由於鄒士恆沒有提前告訴俞鴻圖具體的刑罰,所以直到俞鴻圖上了刑場才知道自己是被判腰斬之刑。他沒能提前給劊子手行賄,劊子手攔腰分了幾刀砍下去,讓他慢慢死去,當時俞鴻圖的上半身在地上翻來滾去,其狀慘不忍睹。
編者說據說,俞鴻圖在被行刑時,手指蘸著血在地上連寫了七個「慘」字,雍正在聽聞了行刑的慘狀之後,廢除了腰斬這項慘無人道的酷刑,也算是對我國古代封建刑罰的改進做出了重要貢獻。
最後以一首打油詩結尾:
考試作弊,齊心協力
以抄為主,以蒙為輔
抄蒙結合,絕對合格
膽敢告密,考完暴力
敬請期待:歷數明清科舉疑案(九)——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