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其實還有個燕國,司馬懿領兵四萬,不到一年就把它滅了

2020-12-28 騰訊網

東漢末年分三國,這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歷史。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曹魏、蜀漢和東吳,當時的神州大地上還有一個國家存在,而且它的實力不容小覷。這個國家就是遼東燕國,由世代鎮守在這裡的公孫家族建立。提到公孫家族,大家估計都想到了公孫瓚,此人是三國時期的一位大軍閥。

不過他只是姓公孫,和遼東地區的公孫家族沒有太多關係。遼東燕國的建立是公孫度父子兩代人完成的,前面說過公孫家族世代鎮守於遼東地區,所以在這裡公孫家族就像是土皇帝。而且當時天下大亂,遼東地處偏僻地區,沒有多少人注意。公孫度就想著要割據稱霸了,他將公孫家族的成員分布到整個遼東地區,控制力大大增強。

又和曹操交好,表示願意臣服。曹操當時在北方勢力雄厚,公孫度不和他正面對抗無疑是聰明的選擇。公孫度去世後,其子公孫康繼承了父親的權勢,繼續交好曹操。曹操看見這父子兩人都這麼識時務,也就放心了。袁紹的兩個兒子戰敗後逃到了遼東,公孫康二話不說就殺了他們,向曹操表示忠心。

就這樣,公孫康的權勢日益增強,為後來公孫淵稱王打下基礎。公孫淵也是個有野心的人,一場偷偷的結交東吳使臣,一場又對曹魏表示忠心,魏明帝還真相信了他。直到公孫淵野心膨脹,割據遼東自立為燕王后,魏明帝才發現了他的野心。

遼東一直被曹魏當做了自家的後花園,出了這樣的事情自然不能忍。司馬懿很快就帶著四萬大軍前去平定叛亂了,遼東雖然兵強馬壯,但對比常年徵戰沙場的曹魏大軍,還是差了許多的。司馬懿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公孫淵給殺了,遼東燕國也宣布覆滅,曹魏再次將遼東徹底掌控。

相關焦點

  • 都說三國有魏蜀吳,其實還有個燕國
    ,但較真的話,三國演義應該改成四國演義,當時有魏蜀吳還有燕國。  圖-魏蜀吳三國鼎立局勢圖  燕國在哪呢?就在現在的遼寧省。  圖-三國時期遼東地圖  公孫淵是狂到沒邊的那種人,等到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蜀漢和魏國戰爭減少,魏國的南線壓力減輕,曹叡就可以對公孫淵動手了。這一次,曹叡派出司馬懿出戰。
  • 三國時期,諸葛亮真的勝於司馬懿嗎?
    三國時期因為戰亂頻繁,這個時代是謀臣和武將的時代,他們可以拿天下作為棋盤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比如人稱"毒士"的賈詡,是他掀開了亂世的序幕。還有周瑜,世家子弟出身卻不浮誇,精通音律也曉暢軍事,一場赤壁之戰奠定了他名將的歷史地位。
  • 賈詡是三國時期很厲害的謀士,那麼賈詡和司馬懿相鬥,誰更厲害?
    我覺得三國謀士的作用被嚴重誇大,真正戰場上難得的是統率之才,比如威震華夏的關羽也被曹魏的群臣評價為「名將圍羽」,當然賈詡是個很厲害的謀士,司馬懿早年是曹操的謀士,曹丕、曹睿、曹芳時代則是統率一方的大都督,還被封過大將軍,大司馬,位高權重,那麼賈詡和司馬懿相鬥,誰更厲害一些呢?
  • 誰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人?熬死曹操諸葛亮的司馬懿其實並不算高!
    可能在許多人的下意識中,司馬懿此時已經被冠上了「長壽」的名號,但如果我們回頭來看,這個被我們讚嘆壽命極長的人,也只不過享年72歲罷了,放到現在只能算是正常水平。不過司馬懿在三國時期獲得如此殊榮也並不奇怪,因為三國時期的國人平均壽命本來就不怎麼長,據易中天教授所說,三國時期的平均壽命為26歲,就連劉備都說過,自己:「年過五十不稱夭。
  • 氣死諸葛亮的司馬懿軍事才華究竟如何?孫權說了11個字,字字應驗
    但是曹家的這兩個皇帝卻拱手把軍事大權託付給他們父祖最不放心的司馬懿。曹操死後不久,曹丕就任命司馬懿為督軍。公元224年(黃初五年),曹丕南巡又封司馬懿為撫軍,假節,領兵五千鎮守後方。這是司馬懿第一次獲得軍事指揮實權。第二年他又以司馬懿為蕭何,命令道:「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此時的司馬懿,儼然可以與皇帝平分秋色了!
  • 此人才是三國時期第一謀略家,無人能出其右,諸葛亮也甘拜下風
    三國時期是個能人輩出的時代,文臣武將不勝枚舉,有的善於領兵打仗開疆拓土,有的武藝高強,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有的智謀高超,善於兵法,有的內政能力卓越,治理一方淨土。
  •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司馬懿是兒女親家,三國就是一群親戚打架
    現如今看來,三國時期就是一群親戚打架。為什麼這麼說呢?三國時期很多人都是兒女親家,這樣的情況是鮮為人知的,同時也是三國演義中沒有描寫的。將三國時期看成是「親戚打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點滑稽了。夏侯氏與曹氏本是一家人,早在西漢時期,他們就是西漢開國功臣、徐州老鄉夏侯嬰和曹參後代。
  • 諸葛亮,司馬懿,魯肅,郭嘉,周瑜,三國時期謀士,到底誰最厲害
    到了明代,小說家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更是讓它走入了家家戶戶的門庭,成為了婦孺皆知的精彩故事。三國故事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這時人才輩出,英雄無數。人們所熟知的三國人物中,有著賢君明主、猛將良帥,以及以智謀聞名的謀士。三國時期的謀士們不但數量驚人,還各具特點。他們各顯神通,在亂世中施展著自己的才華,並留下了許多被後世傳頌的佳話。
  • 為什麼司馬懿要等到自己七十歲,才開始造反,原因是什麼
    在眾多朝代中,三國時期絕對是很多人最為熱議的一個朝代,因為這個朝代戰火紛飛,每個人都想要自立為王,而且在這個朝代中很多人也都想要擁有一番作為,所以出現了很多英雄豪傑,在三國時期大多數人最為了解的就是曹操,司馬懿,劉備,諸葛亮等人,很多人也都知道曹操和劉備是一個死對頭,而真正了解歷史的人卻更加喜歡曹操
  • 如何看待司馬懿?一代人傑還是「大白臉」?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三國研究學者朱子彥老師為您解答。三國時期,龍爭虎鬥,英雄輩出。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劉關張」、諸葛亮等等,不過,在三國眾多英雄人物中有兩個核心人物很關鍵。那麼,這兩個核心人物是誰?如果把三國歷史分前三國和後三國兩部分,前三國的核心人物應該是曹操;那麼後三國的核心人物就是司馬懿。
  • 三國時期的四大謀士,郭嘉上榜,司馬懿第2,第1無人不敬!
    回故我們的歷史,翻閱我們的名著,不難發現,時間短暫的三國時期,其實是最星光璀璨的一個時期,正如那句我們熟悉的名言「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三國時期裡
  • 地緣三國——詳解「司馬懿卻吳」與「高平陵之變」
    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說的是孫權有次在一頭驢的臉上貼了張紙,寫上「諸葛子瑜」四個字,意指諸葛瑾的臉長。諸葛恪見狀就請求添兩個字,然後在後面寫上「之驢」二字。於是這頭驢就變成了孫權的賞賜了。類似的小故事在正史裡還有很多,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聰明的孩子未必成器,也未必能出將入相。
  • 司馬懿評價諸葛亮「天下奇才」,其實還有一句,讓人背後發涼
    三國時間的江湖,在曹操、劉備、孫權時期,是最高潮的時期,那真是「奇謀與血戰並存,能人和牛人纏鬥」,在這三位雄主死後,諸葛亮和司馬懿又共同把三國的劇情
  • 司馬懿為何能終結三國?
    三國是如何終結的?許多人下意識也許會說:三國是由於司馬懿家族篡魏而被終結的。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卻不知司馬懿的外號更厲害,難怪三國歸於司馬
    ,結果到最後卻只是佔據了勉強三分天下,僅僅42年還不到半個世紀便已經亡國,這是為何呢?顯然與司馬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司馬懿出生於179年,他的家族是持續多年的名門望族,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官祝融,後來改姓司馬。等到楚漢爭霸的時候,司馬懿的先祖跟隨項羽滅秦,因此被封為王,封地就在河內,司馬家族於是世代居住於此。
  • 司馬懿:其實我是個演員
    沒想到,司馬懿竟然當面罵她「老物可憎」,氣得張春華直接就絕食了…… 他也不是純良忠臣。 司馬懿做的那些事,他自己的子孫都看不下去。 司馬懿去世幾十年後,晉明帝司馬紹繼位。這個小皇帝估計近代史學得不怎麼樣,有一次,他突然問旁邊的人:誒,我們晉朝是怎麼統一三國的?
  • 後三國時期曹魏的最大連續叛亂:淮南三叛
    先來說王凌此人。王凌的叔父就是那個布局刺殺董卓的王允。值得一提的,政變結束後不到兩個月,司馬懿便因夢見賈逵、王凌索命,不久去世。毌丘儉曾在遼東與司馬懿同討公孫淵,受到司馬懿的賞識,與司馬懿關係密切。但伴隨著司馬師的執政,毌丘儉與司馬師的關係就漸漸疏遠起來。而毌丘儉也開始在朝廷中尋找其他的政治靠山,關鍵是他結交的正是李豐、夏侯玄等人。萬萬沒想到,李豐、夏侯玄因與齊王曹芳密謀策劃推翻司馬師,慘遭滅門。而毌丘儉與他們兩人的親密關係,也讓他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 三國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三,第一無人能敵
    三國是一個亂世,但也正是亂世出英雄,出來了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也出來了呂布、關羽、張飛這樣大將,今天,我們要來聊一下三國時期的謀士,聊聊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在說謀士之前,先明確是一下,謀士和輔臣之間的區別。謀士是指給主公出謀劃策的人,輔臣是除了會說,還具有一定的行政處理能力的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謀士,只出謀劃策的那種。
  • 其實歷史上是「四國演義」,有個國家稱霸50年,卻被故意隱去了!
    實際上,在三國時代,除了魏蜀吳三國之外,還有一個有完全自治權的政權與三國並存,它從190年就已經實質上獨立了,比三國中的蜀漢
  • 三國時期,為何司馬懿面對北伐的諸葛亮卻始終不主動出戰?
    三國時期,為何司馬懿面對北伐的諸葛亮卻始終不主動出戰?《漢晉春秋》有這樣的記載:諸葛亮親自帶兵多次挑戰司馬懿,司馬懿多次上書朝廷,要求出戰。朝廷派官員傳達聖旨,制止司馬懿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明白司馬懿的用意,對姜維說:「司馬懿本來就沒有出戰的意思,只不過是借朝廷的旨意壓制他手下的官員罷了。」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為什麼不出戰呢?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簡單回答這個問題:一,司馬懿是在玩「三怕」遊戲。什麼是「三怕」遊戲呢?民間有種遊戲,叫「三怕」遊戲。「三怕」就是蟲子、棒子、公雞等之間的遊戲。具體說就是蟲子吃棒子,棒子打公雞,公雞吃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