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 Express.】單層MoS2、MoSe2和WSe2的拉曼響應和光致發光

2021-02-15 二維材料前沿

石墨烯是一種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的典型二維材料。然而,在石墨烯中製造帶隙的困難刺激了對其他單層材料的研究。

層狀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在製造電子器件方面具有可行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單層MoS2顯示出驚人的光致發光特性,單層MoSe2和WSe2也具有光致發光特性。

在這裡,作者研究了MoS2、MoSe2和WSe2單層的光致發光和吸收,並通過高解析度拉曼光譜闡明了層數依賴的聲子模式的本質。塊體材料的間接帶隙半導體轉變為原子級薄膜的直接帶隙半導體,造成了這些材料的強光致發光效應。

採用氣相輸運方法生長了MoSe2和WSe2單晶,通過機械剝離法製備了MoS2。圖1顯示了WSe2薄膜在接觸模式下的光學顯微圖、AFM圖像和AFM線掃描圖。

從子層到雙層的AFM臺階高度為0.7 nm(圖1b)。從襯底到單層材料的臺階高度為0.9 nm,作者歸因於吸附作用或單層與襯底之間的其他相互作用。

圖1 SiO2/Si片上機械剝落的WSe2

(a)白光照明下的光學顯微照片。明亮的塊體WSe2旁邊出現少層(FL)紫色WSe2;(b)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掃描標記區域沿紅線的高度輪廓圖

作者利用高解析度拉曼光譜研究了單層和少層MoSe2和WSe2的振動模式。群論分析預測D6h基團有四個拉曼激活模,即三個面內模E1g、E12g和E22g,以及一個面外模A1g(圖2)。

在該實驗中,只有E12g和A1g可識別,E22g模式處於非常低的頻率下(~30 cm-1),E1g模式在基底面的背散射幾何中是禁止的。

圖2 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MX2 (M = Mo, W和X = Se, S)的四個拉曼活性模式和兩個拉曼非活性模式的示意圖

塊體MoS2在 383.5 cm-1處的面內E12g模式和408.6 cm-1處的面外A1g模式。隨著材料厚度的減小,兩種模式之間的分離減小,這一指標可以很好的反映MoS2的層數。

與MoS2相比,塊體MoSe2的A1g模式向較低波數偏移了約150 cm-1。平面內的E12g模式在MoSe2中出現的波數比A1g高,表明在層數減少的情況下,MoSe2的硬化與單層MoSe2相同。

少層MoSe2在353 cm-1處出現了不為人知的拉曼譜線。這種模式的強度對於雙層材料是最強的,並且隨著層數的增加而減小。這可以歸因為B2g模式,該模式在少數層中由於平動對稱性的破壞而變得活躍。

圖3塊體和少層MoSe2的拉曼光譜。「1L」—「5L」表示層數。

高解析度的實驗手段使觀察平面外拉曼A1g模式的分裂成為可能。單層和雙層MoSe2的一條拉曼譜線,在三層和四層MoSe2材料分列成兩條。

而5層MoSe2出現了3條拉曼線。三層MoSe2的兩個極大值的光譜位置相對於單層線幾乎是對稱的。觀測到的分裂範圍為2.4 ~ 3.2 cm-1。

這種效應是由於單位晶胞中存在不止一個MoSe2分子而出現了Davydov分裂。A1g模式中,Se原子相對於相應的中心鉬原子在相位上振蕩,而中心鉬原子沒有移動(圖2,A1g)。

由於層間相移為180°,所以發生了分裂(圖4)。然而,每兩個相鄰層振動階段引起小轉向更高頻率(圖4紅色虛線),當兩個相鄰層振蕩的相位造成的轉向較低的頻率大約相同數量(圖4綠色虛線)。

圖4 1 ~ 5層MoSe2所有拉曼活性非平面振動模式示意圖。水平虛線表示奇數層單元的鏡像平面σh。黑點是偶數層的單元格的反轉中心

塊體WSe2在248.0和250.8 cm-1處出現了兩個不同的拉曼信號(圖5)。少層WSe2隻出現一個最大值,其位置隨層數的變化而變化。

此外,雙層膜在260 cm-1處有一個寬側最大值,在309 cm-1處有一個小的信號。後者可以重新分配到通常不活躍的B2g模式。MoSe2二階拉曼過程產生了多個更寬的最大值。

總之,拉曼光譜可以明確地指出層狀二滷族材料MoSe2和WSe2的層數。

圖5 大塊、少層WSe2的拉曼光譜。「1L」—「5L」表示層數

塊體形式的MoS2為間接半導體,而單層MoS2為直接半導體,可以檢測到大量的光致發光。塊體MoS2的間接帶隙源於從價帶頂部的Γ嚮導帶底的躍遷。

體相MoS2的直接帶隙能量較高,出現在K點。當MoS2層數減少時,間接帶隙的能量增加,直到它超過直接帶隙。因此,單層MoS2成為一種直接帶隙半導體,且光致發光(PL)強度隨層數的減少而急劇增加。

塊體MoSe2的間接帶隙能量在1.1 eV (1.13 μm)的近紅外中,而直接帶隙的A和B激子能量高達1.57 eV (790 nm)和1.82 eV (682 nm)。

圖6 a為一層、二層和三層MoSe2的光致發光光譜。MoSe2單層和雙層的輻射峰值分別為1.57 eV (792 nm)和1.54 eV (807 nm)。MoSe2每增加一層,PL強度下降一個數量級

塊體WSe2的間接帶隙為1.2 eV (1.03µm),而直接帶隙激子A和激子B分別出現在1.4 - 1.8 eV (886 - 689 nm)和2.30 eV (540 nm)。圖6b顯示了以1.65 eV (752 nm)為中心的單層WSe2的光致發光。

WSe2雙層的PL強度僅比單層降低了4倍。三層WSe2的最大邊幾乎保持在相同的位置,而主發射轉移到較低的能量1.46 eV (849 nm)。

雙層和三層的最小發射極大值又來自激子,低能側的最大值被認為是間接帶隙。輻射最大值相對強度的差異可能與514 nm激發波長的不同有關。

圖6光致發光的單層和少數層MoSe2 (a)和WSe2 (b)。光譜是在室溫下採集的,激發波長為532 nm,光通量為2100 W / cm2 (a)和250 W / cm2 (b)。

綜上所述,高解析度的拉曼測量顯示了明顯的層數相關的拉曼信號的變化,可以用來明確地識別過渡金屬二硫化物MoS2、MoSe2和WSe2的層數。

單層MoSe2和WSe2中檢測到強烈的光致發光,表明是直接帶隙半導體。這些發現為基於這些材料的光電器件鋪平了道路。

Chemnit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為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該單位的Philipp Tonndorf為本論文的第一作者,Rudolf Bratschitsch為本論文的通訊作者。

【文章連結】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 and Raman response of monolayer MoS2, MoSe2, and WSe2

Philipp Tonndorf, Robert Schmidt, Philipp Böttger, Xiao Zhang, Janna Börner, Andreas Liebig, Manfred Albrecht, Christian Kloc, Ovidiu Gordan, Dietrich R. T. Zahn, Steffen Michaelis de Vasconcellos, Rudolf Bratschitsch

Optics Express

DOI: 10.1364/OE.21.004908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後直達原文頁面

該論文只做學術交流使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版權所屬為2021 | The Optical Society


歡迎投遞博後簡歷,歡迎轉載,歡迎申請報導



相關焦點

  • 物理學院唐寧、沈波課題組和戴倫課題組合作揭示單層MoS2能谷直接...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唐寧、沈波課題組與戴倫課題組合作開展了單層MoS2材料在流體靜壓力作用下的光譜性質研究,發現其能谷直接-間接帶隙的轉變。相關工作於2017年11月3日在Science Advances上在線刊登【Science Advances,3,e1700162(2017)】。
  • 進展|單層WSe2中單光子發射中心的輻射複合機理取得進展
    最近,在二維體系中利用缺陷發光實現了單光子光源,這為片上集成量子光學網絡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然而,這些二維材料單光子發光中心的來源以及其輻射複合機理依然不是很清楚。基於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許秀來課題組結合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物的能帶特性並利用極化分辨的磁光光譜對單光子發射的複合機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 超實用拉曼光譜知識點合集
    光照射到物質上時會發生非彈性散射,散射光中除有與激發光波長相同的彈性成分(瑞利散射)外,還有比激發光波長長的和短的成分,後一現象統稱為拉曼(Raman)效應。光照射到物質上發生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彈性散射的散射光是與激發光波長相同的成分。非彈性散射的散射光有比激發光波長長的和短的成分,統稱為拉曼效應。
  • 拉曼乾貨大合集,100個拉曼光譜必備知識點!
    一般來說,拉曼光譜與雷射的波長是無關的,選擇不同波長的雷射主要取決於研究的對象,如果研究生物蛋白質、細胞等,則需要波長較長的近紅外光,避免了螢光對拉曼光譜的幹擾。但對於一些深色、黑色粉末樣品,由於近紅外的熱效應,而使熱背景幹擾拉曼光譜,這時選擇可見光區的雷射比較合理。對於研究化學發光和螢光光譜,則選擇紫外雷射器。
  • 拉曼問題匯總:拉曼光譜百問解答總結!
    3.根據瑞利定律,拉曼散射線的強度與激發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如果,不考慮檢測器等因素,當然是激發光的波長越短越好,最好是紫外雷射,但,可惜的是,現在用於拉曼光譜儀上的CCD最好的響應波長在620nm左右,480nm以下的響應非常差,若CCD技術不進一步改進,紫外雷射器對拉曼光譜儀很難說是一種有用的雷射器。
  • 拉曼光譜常見問題集錦
    一般來說,拉曼光譜與雷射的波長是無關的,選擇不同波長的雷射主要取決於研究的對象,如果研究生物蛋白質、細胞等,則需要波長較長的近紅外光,避免了螢光對拉曼光譜的幹擾。但對於一些深色、黑色粉末樣品,由於近紅外的熱效應,而使熱背景幹擾拉曼光譜,這時選擇可見光區的雷射比較合理。對於研究化學發光和螢光光譜,則選擇紫外雷射器。
  • 手撕膠帶也能撕出釐米級單層二維晶體
    這一成果將單層二維材料的尺寸和收率提高了20~30倍。圖1. 層層剝離大尺寸單晶示意圖。(A)製備方法;(B)層層剝離示意圖;(C)從釐米尺寸WSe2單晶上連續剝離六層單層二維晶體材料。為了製備出大尺寸二維單晶,最關鍵的一步是製備出超級平坦的金膜,研究者在高度拋光的矽晶片表面蒸鍍一層金膜,用熱敏膠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間層將金膜剝離下來。
  • 拉曼光譜80個問與答
    3、根據瑞利定律,拉曼散射線的強度與激發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如果,不考慮檢測器等因素,當然是激發光的波長越短越好,最好是紫外雷射,但,可惜的是,現在用於拉曼光譜儀上的CCD最好的響應波長在620nm左右,480nm以下的響應非常差,若CCD技術不進一步改進,紫外雷射器對拉曼光譜儀很難說是一種有用的雷射器。
  • 【每日一學】拉曼光譜實用問答集錦(上)
    十二、我想請問一下這裡的高手測定過渡金屬絡合物水溶液中金屬與有機物中的某個原子是否成鍵可以用拉曼光譜分析嗎?答:如果鍵能對應的波數在100cm-1以上,估計是可以的,現在比較新的拉曼光譜儀就可以。。。十三、金紅石和銳鈦礦對紫外Raman的響應差別大不大?
  • 【掃盲篇】拉曼光譜儀在各領域的應用
    十二、我想請問一下這裡的高手測定過渡金屬絡合物水溶液中金屬與有機物中的某個原子是否成鍵可以用拉曼光譜分析嗎?如果鍵能對應的波數在100cm-1以上,估計是可以的,現在比較新的拉曼光譜儀就可以十三、金紅石和銳鈦礦對紫外Raman的響應差別大不大?同樣條件下的金紅石和銳鈦礦的Raman峰會不會差很多?
  • 佩服大神,總結了近100個超有用的拉曼光譜知識點!
    一般來說,拉曼光譜與雷射的波長是無關的,選擇不同波長的雷射主要取決於研究的對象,如果研究生物蛋白質、細胞等,則需要波長較長的近紅外光,避免了螢光對拉曼光譜的幹擾。但對於一些深色、黑色粉末樣品,由於近紅外的熱效應,而使熱背景幹擾拉曼光譜,這時選擇可見光區的雷射比較合理。對於研究化學發光和螢光光譜,則選擇紫外雷射器。
  • 化學前沿(五):表面增強拉曼光譜
    針尖增強拉曼光譜(TERS)=拉曼光譜+掃描探針顯微技術(SPM)3. 將SERS發展為單分子檢測的手段之一,與納米金粒子、分子信標聯用4. 運用納米科技製備可模擬粗糙表面的有序納米結構表面,為SERS的理論研究和應用提供理想的表面模型體系。這不僅有助於定量研究SERS機理和提出正確的拉曼光譜的表面選擇定律,還而有利於深入研究表面納米結構體系的各種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 中國科大實現亞納米分辨的近場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2013年,該團隊利用金屬納腔等離激元場的局域增強效應,首次展示了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拉曼成像 [Nature 498, 82 (2013)]。然而,螢光發射與拉曼散射過程不同,分子螢光在金屬結構非常靠近分子時會由於非輻射過程被放大並佔主導而導致螢光信號被淬滅,這極大限制了近場螢光顯微鏡的解析度發展,也是迄今為止SNOM螢光成像空間解析度很少達到10 nm左右水平的根本原因。
  • T325 拉曼效應、拉曼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放大器
    藍和藍不一樣之後的7年,拉曼叔叔的小組開始各種研究,用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解釋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瑞利散射木有能量交換隻改變了光子的方向之後,拉曼叔叔繼續做著研究,42歲的拉曼叔叔,靜靜地研究到72歲的拉曼爺爺,這時世界上傳來一個聲音梅曼發明雷射器啦~~~~拉曼爺爺的小宇宙再次迸發,我的散射終於派上用場啦~~
  • 【乾貨】一文讀懂拉曼光譜
    1928-1940年,拉曼光譜成為研究分子結構的主要手段。1960年以後,雷射技術的發展使拉曼技術得以復興。由於雷射束的高亮度、方向性和偏振性等優點,成為拉曼光譜的理想光源。隨探測技術的改進和對被測樣品要求的降低,目前在物理、化學、醫藥、工業等各個領域拉曼光譜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越來越受研究者的重視。
  • 鈮酸鋰微諧振器中的拉曼雷射和孤子鎖模
    本文介紹的工作在鈮酸鋰微諧振器中實現了拉曼雷射和孤子鎖模。研究人員通過選擇性激發拉曼活性聲子模式來表徵單片鈮酸鋰(LN)微諧振器中的拉曼輻射光譜。在一個單片LN晶片上實現了多波長拉曼雷射,並描述了不同泵浦光偏振的不同拉曼過程。相對於泵浦光,所有拉曼振蕩都在向後的方向上佔主導地位。研究人員實現了TE偏振光的最高泵浦-斯託克斯轉換效率為46%。
  • 拉曼散射
    Raman)從英國搭船回國,在途中他思考著為什麼海洋會是藍色的問題,而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促成他於 1928 年 2 月發現了新的散射效應,就是現在所知的拉曼效應,在物理和化學方面都很重要。 拉曼照片來源:Emilio Segré VisualArchives/AIP1888 年 11 月,拉曼(他的全名是 Chandrasekara Venkataraman,在求學階段就縮短了)出生在印度南部,他的父親是物理和數學講師。1902 年,當拉曼 13 歲時,他就讀於馬德拉斯的統領學院。
  • 拉曼光譜學及其在納米結構中的應用(上冊)——拉曼光譜學基礎
    因此,拉曼散射的原理和實驗現象的分析將從理論上進行介紹。此外,儀器的發展和實驗技術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拉曼散射和拉曼儀器原理的深度了解,這也必然涉及到相關的理論問題。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將同時考慮實驗和理論兩個方面。考慮到一些讀者不是理論科學家,本書的理論解釋著重於揭示問題的實質,而不是複雜的理論計算。
  • 壓力調控激子複合增強二維鈣鈦礦發光
    層狀二維滷化物鈣鈦礦具有量子限域特性、較三維體系更好的穩定性和更大的可調控性,使其在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其光電性能仍有待進一步提升,結構與物性的內在關係也尚未得到很好的認識。
  • 一種簡單有機晶體中靈敏可重複的光致發光自由基
    一種簡單有機晶體中靈敏可重複的光致發光自由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6 22:42:26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池振國研究團隊揭示了一種簡單有機晶體中產生的敏感、可重複的光致發光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