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簡單有機晶體中靈敏可重複的光致發光自由基

2020-12-23 科學網

一種簡單有機晶體中靈敏可重複的光致發光自由基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6 22:42:26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池振國研究團隊揭示了一種簡單有機晶體中產生的敏感、可重複的光致發光自由基。 相關論文於2020年12月03日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光誘導有機自由基在有機材料物理化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有機合成、光電子器件、生物技術等領域有著廣泛的研究和應用。然而,關於這些光誘導自由基的發光研究卻鮮有報導,尤其是在凝聚態下。

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有趣的發光自由基,它可以快速而可逆地從一種簡單的有機晶體中通過溫和的光照射在空氣中生成。結果表明,晶體中孤立分子的扭曲和不對稱構象只有微弱的C‐H···m分子間相互作用,從而導致了這種光致發光自由基的產生。另外,基於這種有機晶體的薄膜可以獲得響應迅速、重複性好的雙通道光敏器件,在發光和導電方面均顯示出光開關特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Sensitive and Repeatable Photoinduced Luminescent Radicals from A Simple Organic Crystal

Author: Yingxiao Mu, Yanyan Liu, Haiyan Tian, Depei Ou, Li Gong, Juan Zhao, Yanping Huo, Yi Zhang, Zhiyong Yang, Zhenguo Chi

Issue&Volume: 03 December 2020

Abstract: Photoinduced organic radicals are important fo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of 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nd applied in organic synthesis, pho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biotechnology. However, there are rare reports of the luminescence for these photoinduced radicals, especially in the condensed state. Herein, an unexpected and interesting luminescent radical is described, which can be rapidly and reversibly generated from a simple organic crystal by gentle light irradiation in air.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twist and asymmetric conformation of isolated molecule in its crystal with only weak C‐H···π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which led to the generation of such photoinduced luminescent radicals. In addition, dual‐channel photosensitive device with rapid response and well repeatability can be obtained based on the thin film of this organic crystal, showing both photoswitching on luminescence and conducting.

DOI: 10.1002/anie.202014720

Source: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4720

相關焦點

  • 光致發光材料–黃維院士、Chihaya Adachi、楊朝龍,潘梅課題組成果...
    黃維院士課題組 亞單元互鎖實現聚合物中長壽命的有機室溫磷光的研究 長壽命的室溫磷光(LRTP)是一種在有機電子和光子學中引人注目的光學現象。
  • 首個三相交流電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問世—新聞—科學網
    應用在柔性電子中的傳統光電器件,無論是無機發光、有機發光,還是量子點和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都是「三明治型」的疊層結構,也就是需要在功能層兩側夾有兩個電極。同時,為了保證發射或吸收光,其中至少一個電極必須是透明的。 這給行業發展帶來不小的瓶頸。
  •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有望促進腦科學研究
    這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LED)有望對未來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讓這些設備的顯示器可摺疊起來,同時也有望促進腦科學的發展。在該研究中,聖安德魯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有機電致發光分子、金屬氧化物和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保護層,製造出了這種像日常保鮮膜一樣纖薄而柔韌的有機LED。
  • 【綜述】有機材料的激發態調控實現長餘輝:材料及應用
    近日,南京郵電大學的黃維、陳潤鋒課題組整理了有機長餘輝材料的相關文獻,對其發光機理進行詳細的探討,並展望了該類材料在有機發光及生物電子學領域的應用前景。長餘輝發光是一種獨特的物理現象,是指在撤去激發條件後仍然能夠持續發光一段時間(壽命大於0.1 s)。這種現象一般存在於無機材料中,例如古代的夜明珠。迄今為止,研究者們已經開發出大量的無機長餘輝材料,並在各個領域得到應用。然而,無機長餘輝材料中的昂貴的稀土元素和複雜的合成工藝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
  • 廣州卓妍化妝品OEM-有機橄欖油的美容功效作用
    橄欖油有機的英文一種植物油,摸起來比較中性(參見幹油脂肪狀語從句:油之間的區別),具有淡淡的水果味,並且富含有效值成分。具體來說,來自它通常在地中海氣候下從林中橄欖樹種植的橄欖中提取的脂肪。有機橄欖油富含維生素A,d,E和K,以及脂肪酸(油酸,棕櫚酸,亞油酸),是一種極好的產品,並充滿了 化妝品的品質。理想的選擇是選擇一種有機特級初榨橄欖油,其可逆性已得到證明。簡而言之,必須先將其從橄欖果肉中冷榨(100%純度),無溶劑提取且品質優良。找到解決方法的線索?支持AOC,AOP和/或有機標籤 !
  • 中國科大實現亞納米分辨的近場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侯建國院士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在近場螢光成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成像空間解析度大幅提升,推進至~8Å的亞納米分辨水平,從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顯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該成果於2020年8月10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上在線發表。
  • 中科院科研人員開發出在室溫下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雷射器是將輸入的光或電能量轉換成光的器件,由於發光高度均勻,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醫療、信息、科研等領域。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具有可低成本溶液加工、發光波長可調、發射光譜穩定等優點,作為工作物質在雷射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然而,室溫下連續激發工作數分鐘後鈣鈦礦雷射將會消失,且原因未明,限制了進一步發展。
  • 基因改造成功,神樹成真,科學家創造出可自己發光的植物!
    以後,在夜間觀賞植物可能不用另外打燈照明了,最新生物技術成功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菸草植物身上,讓後者在整個生命周期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以前只聞螢火蟲滿天飛,未來或許將聽聞螢光植物遍地開。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是指生物體內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進而自體發光的現象,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應該就是螢火蟲。不過除了螢火蟲外,生物發光現象其實在一些真菌、魚類、海洋無脊椎動物中也都可以發現,只是過去通常忽略植物是否也表現出這種特性。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近年來,可見光碟機動的有機物選擇性氧化憑藉其反應條件溫和、綠色環保、原子經濟性和目標產物選擇性高等優點,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關注。相比均相光催化劑比如有機染料和金屬絡合物,多相光催化劑具有產物易分離、催化劑可重複使用、成本低等優勢。
  •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模擬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氧化自由基環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1:37:25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Jean-Philip Lumb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提出利用氧化還原中性的光催化
  • Express.】單層MoS2、MoSe2和WSe2的拉曼響應和光致發光
    單層MoS2顯示出驚人的光致發光特性,單層MoSe2和WSe2也具有光致發光特性。在這裡,作者研究了MoS2、MoSe2和WSe2單層的光致發光和吸收,並通過高解析度拉曼光譜闡明了層數依賴的聲子模式的本質。塊體材料的間接帶隙半導體轉變為原子級薄膜的直接帶隙半導體,造成了這些材料的強光致發光效應。
  • 燃燒是一種伴有放熱、發光生成新物質的化學反應,燃燒過程中的放熱...
    單選題燃燒是一種伴有放熱、發光生成新物質的化學反應,燃燒過程中的放熱發光是( )現象。 A、化學  B、物理  C、光電  D、核反應 【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自由基的鏈式反應是這些燃燒反應的實質,光和熱是燃燒過程中的物理現象。實務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節。
  • 超強氧化劑,羥基自由基到底是什麼?
    羥基自由基(OH)是一種重要的活性氧,從分子式上看是由氫氧根
  • 科普|何為發光陶瓷
    1.發光陶瓷發光陶瓷是一種將高科技的發光色料融進傳統陶瓷釉料中,進行高溫燒制獲得的產物,它可以吸收多種自然光線(陽光/其它散射光),並把吸收存續的光能進行活化,放置陰暗環境下就會自動發光。總得來說,發光陶瓷是在普通陶瓷生產過程中加入長餘輝光致蓄光材料,使其具有自發光功能的新型陶瓷製品。發光陶瓷具有優良的機械強度、耐磨性、耐水性、耐候性,還有蓄光發光性能,並且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對人體無毒無害,綠色環保;吸蓄光能發生活化、強化後的發光時長長達15小時以上,發光性能可重複再現,長期維持發光性能。
  • 香港理工大學黃維揚教授JACS封面 ∣ 發光有機共晶陣列:有機共晶...
    研究背景近日,香港理工大學黃維揚教授團隊在開展發光有機材料外延生長領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發表於化學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目前,有序納米棒陣列一般局限於無機和半導體材料中,有機發光材料的有序納米棒陣列結構鮮有報導。圖1. 苯並苝微米片晶體轉化形成的二維納米棒網格的示意圖及相應給受體分子對分子結構。
  • 雙光發射多組分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
    在高效紅、橙、黃、綠、藍等單色發光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相繼報導後,研發多組分單相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實現多色同時發光被提上日程。 最近該團隊在ACS Materials Letters上報導了一例高效發光多組分單相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晶體,(bmpy)9[SbCl5]2[Pb3Cl11]。
  • 早稻田大學利用可自由變形的液體材料開發出色彩鮮豔的發光器件
    日本早稻田大學理工學術院的莊子習一教授帶領其研究團隊,通過組合在常溫下為液態的液體有機半導體和量子點水溶液,成功開發出了以液體材料為基礎、發光色彩極為鮮豔的器件。利用該方法,不僅保持了可自由改變形狀的液體的優點,而且在採用液體有機半導體的常規有機EL器件中,其發光顏色是最鮮豔的。
  • A350-1000發光的秘密
    A350字符外的圖層正式電致發光塗料在前不久的新加坡航展上,這架電致發光塗料LOGO的A350-1000展示在大家面前,空客負責該項技術的Vincent Loubiere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新產品,可以用非常規的元素展現飛機的外表
  • 減肥晚餐吃魚,此魚是自由基的「清潔工」,做法簡單絕不翻車
    龍利魚是一種優質的海洋魚類,這裡要說清楚的是海魚,不是那種冒充的巴沙魚。龍利魚沒有腥味肉多、肉質細膩,可以過足吃肉的癮。營養上將講龍利魚屬於高蛋白肉類,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食用後可以增加飽腹感,這樣就能減少其它食物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達到減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