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生死兩茫茫 |《信條》裡的感情線
相信大家都二刷結束了,今天聊聊《信條》裡被不少人忽視掉的感情線,「主角」到底是誰,「妻子」到底是誰,男二的身份到底是什麼,諾蘭投射的是哪個角色,
-
可惜了,《信條》裡的反派沒有靈魂
《復仇者聯盟》的滅霸憂心的是人口問題,《權利的遊戲》裡夜王考慮的是環境問題,相較之下,《信條》中的薩特就像一個工具人,完成著諾蘭給他設定的角色,沒有自己的反派靈魂。,沒有同志、沒有夥伴,只能自己一個人帶著秘密完成未來人指派給他的任務。
-
諾蘭新作《信條》:始終沒有姓名的男主,到底情歸何處?
諾蘭新作《信條》:始終沒有姓名的男主,到底情歸何處?諾蘭新作《信條》:始終沒有姓名的男主,到底情歸何處?相比這段感情,她更在意自己的兒子。或者可以說,她自始至終都沒有愛過男主。女主總是有人守護,男主也不例外。此時重點介紹尼爾——愛與正義的化身,他就像腦袋上頂著光圈的天使。他仿佛帶著上帝視角,提早就知道發生的一切。男主哪裡有危險,他就出現在哪裡。
-
刺客信條電影有刺客沒有信條? 可能是你沒看懂
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闡述《刺客信條》電影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所謂刺客「信條」,乃至於聖殿騎士的「信條」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而這也是這部電影和遊戲努力傳達的。與波斯王子電影版的不知所云不同,我倒認為,刺客信條的電影很貼切地表達了刺客信條系列的核心思想:信仰。
-
遊戲鑑賞:刺客信條起源——一部沒有刺客味道的刺客信條
刺客信條起源,顧名思義,本作講述的是刺客的起源,是信條的起源。本作劇情緊緊圍繞起源二字,其體量之龐大,非本文能夠囊括的。寫這篇文章,旨在把我心目中起源給我留下的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印象寫下來,並希望以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刺客信條,了解這段由育碧書寫的埃及故事。我們的故事要從巴耶克講起。作為埃及的守護者,巴耶克要為法老賣命,更要守護他的家鄉——埃及西部的一片綠洲城市錫瓦。
-
沒有這篇指南,看《信條》就像裸考
今天是《信條》中國大陸上映首日,本來沒什麼人的工作日早場竟座無虛席。目前,《信條》的豆瓣評分已經公布,8.3分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局。《信條》的後勁確實有點大,海外各媒體的評價也是「衝擊」和讚美交叉:FILM:《信條》是引領觀眾重回大銀幕的完美作品……但它又是一部比較難理解的作品,挑戰性很大。TheWrap:《信條》不會是諾蘭最令人滿意的作品,不過在我看了四五遍之後很有可能會改變想法。
-
《信條》票房遇冷,三四線城市沒有「諾神現象」
而《信條》雖然口碑良好,「如何解讀諾神頂級燒腦作品」也成為影迷之間新一輪的朋友圈社交貨幣。但良好的口碑並沒有讓《信條》在市場上熱賣,「極度燒腦懸疑」風評發酵讓該片築起了很高的觀影門檻。周日《信條》更是下跌19%,僅獲6531萬元票房,首周末剛破兩億元,萎靡的票房勢能讓《信條》無緣10億體量。《信條》並未能完成觀眾和市場對於「救市」好萊塢大片的厚望。壹娛觀察通過整理《信條》的城市票倉分布進行分析,《信條》在迅速收割一二線影迷情懷之後,並未能在下沉市場開拓上有所建樹,三四線城市依舊沒有諾蘭現象成了「厚望」沒有落實的重要原因。
-
信條丨感情和茶一樣,細品才有味道,尤其是這種「含蓄的煽情」.
信條一刷的我算得上淺嘗輒止,和大多數網友一樣。本來看一遍電影就嘗試梳理結構細節的習慣,恐怕也要為這部電影破例了。
-
【影評】信條
《信條》(英語:Tenet)是一部於2020年上映的英美合拍科幻動作諜報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和執導。主演包括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戴比基、蒂普·卡柏迪亞、麥可·凱恩和肯尼斯·布萊納。《信條》由華納兄弟定於2020年8月26日開始先在海外市場上映,之後於2020年9月3日在美國上映。
-
半邊電影人-神明的新衣《信條》
在整個電影的發展來看,兩位主角的情感關係(不是指愛情,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十分薄弱,兩人之間沒有太大火花,只是執行任務的角色,基本上到了影片結尾才有些少與友情有關的情節發生,暫時在這不劇透太多。可是到了《信條》,男女主角的關係十分薄弱,甚至不明男主角為女主角所做的一切究竟為何,甚至主角要拯救世界的一個動機也欠缺。電影中另一條感情線著墨較多,就是女主角Kat與其暴君丈夫的關係會比較強烈,兩人間的衝突也較多,甚至Kat要手刃其丈夫時也是充滿了內心的爭扎,相對薄弱的就是Kat與兒子的感情,只是有一兩場在校外等放學的戲去交代愛子之情。
-
《信條》中始終沒有姓名的男主,到底情歸何處?誰才是他的真愛?
相比這段感情,她更在意自己的兒子。或者可以說,她自始至終都沒有愛過男主。女主總是有人守護,男主也不例外。此時重點介紹尼爾——愛與正義的化身,他就像腦袋上頂著光圈的天使。他仿佛帶著上帝視角,提早就知道發生的一切。男主哪裡有危險,他就出現在哪裡。
-
信條男主演叫什麼 黑人男主為什麼在片中沒有名字
信條男主演叫什麼 黑人男主為什麼在片中沒有名字 大家看完《信條》,能想起黑人男主叫什麼嗎?男主演叫什麼?網上大家也是用「男主」來代指了,那麼為什麼《信條》男主在片中沒有名字呢? 信條 《信條》男主演叫什麼 《信條》的黑人男主演是由約翰·大衛·華盛頓扮演,他是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兒子,在成為演員之前,約翰·大衛·華盛頓是一個職業橄欖球運動員,因為受傷,所以轉行當了一名演員
-
《信條》為啥黑人男主沒有名字?他的信息保密是最重要的!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完了諾蘭導演的《信條》,不知道大家發現一件事情沒有,由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的「黑人男主」,也就是在未來建立《信條》組織的人,整部電影都沒有提到他的名字。最終為了拯救他而犧牲自己,整部電影中尼爾一共拯救了他6次,如果算上導演沒有提到的時間線,在黑人男主的前半生中,尼爾一直默默地為他保駕護航。第二種可能性是未來的黑人男主在建立了「信條組織」之後,他選擇自己穿越時間回到過去。
-
《信條》:差勁的拼圖式電影
天朝的很多媒體在不遺餘力地誇獎電影《信條》。誇獎它是一個「高智商」電影,說它是「年度神作」。同時它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被追捧為電影院的救星。因為《信條》是最近非常罕見的,在電影院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然而,與國內媒體的瘋狂追捧形成對比的是,《信條》在比較嚴肅的電影網站上的評分,都沒有達到八分(滿分10分)。
-
宿命論狀況外的他,是《信條》唯一沒有爭議的優點
,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母呢?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母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母?如果在過去已經解除了危機,那麼未來從何而來的危機呢?這兩點作為《信條》影片成立的基點,也正是信條理解的難點所在,因為在很多情節中,人物是逆向活動的,正正逆逆,正正正,逆逆逆..如此反覆,頭腦不清晰的時候千萬不要嘗試去理解這部電影。
-
與德劇《暗黑》同比,《信條》沒有什麼新意
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在國內上映。從早前英國曝光的觀影反饋,到今天的國內觀影評論,似乎都給予了它相同的評價&39;。目前豆瓣評分8.0。對時空的塑造詮釋,與此相同立意的影視,不只《盜夢空間》,不止《信條》。
-
【信條】是一部佳作or導演的自嗨
這次【信條】在上映時,我第一時間衝進了電影院。第一遍看完,我思考著影片中各處細節,由於前期做了不少功課,所以並沒有非常難懂的地方。但也是由於做足了功課,反而使得我較起了真,較真的地方就是影片的基礎設定——熵減(又稱:逆熵)。
-
《信條》為什麼會跌落神壇?
諾蘭為什麼在《信條》上翻了車?無論是內核還是運用的理論,諾蘭這次都沒有把握好,他實現了自己心中一個夢一般的設想之後,卻讓整個電影故事為它做了嫁衣。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能看明白這部電影,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價值。你不會在搞明白劇情之後思考電影中人物傳遞出來的感情,更不會去激發什麼感悟。
-
《信條》算什麼「燒腦」片?諾蘭的套路沒有那麼深!
《信條》高清正版來了。這是一部評分不算高,但爭議非常多的電影。喜歡的人反覆狂刷,一遍又一遍地咀嚼細節。不喜歡的人要麼不明覺厲,要麼直接在影院看睡著了…不過,今天條姐最想聊的,不是《信條》。而是拍出了《信條》的傢伙——克里斯多福·諾蘭。
-
《信條》:宿命論狀況外的羅伯特·帕丁森,是唯一沒有爭議的優點
今天不開新劇了,想要來帶大家重溫諾蘭新經典《信條》。天寒地凍的時候,最適合捧著一杯熱茶,反覆琢磨這種燒腦電影了。悖論情形如下: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但此舉動會產生一矛盾的情況: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母,祖母死了就沒有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