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歲月可回頭
我常常在想,歲月都留給了我們什麼?似乎歲月總是無情的,當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我們往往已經錯過了最美麗的時光。
可依然有一些東西被留了下來。它們融進了我們的血液,它們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它們隨著我們的成長而歷久彌新……
2.有些事情,命中注定
我知道畢淑敏,是從讀她的文章開始。常常,我會覺得,她天生就是一個作家。不然,那些細微的情感,她怎會捕捉得如此準確。
所以,當我知道,其實畢淑敏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名醫生的時候,我感到萬分驚詫。
是的,35歲以前,畢淑敏都是一個醫生。人們叫她畢大夫,她主治內科,皮膚白皙,常常露出溫和的笑容。她不僅拿筆,還會拿起手術刀,這樣子,我從未見過,但一想到,就覺得酷!
似乎有些人,成為作家,是命中注定。
我以前不相信命中注定這回事,覺得那很迷信。但也不知是年歲漸長的原因,還是什麼其他的緣故,我開始相信,有些事情,就是命中注定。
就像我現在,成為一名教師,這是我多少年來許下的願望,卻未曾想過會成為現實。
所以,命運從來都未薄待過誰,如果你覺得生命出現了偏差,那最該詢問自己的內心,是否曾對生命發出過什麼致命的暗示。
3.《白雲剪裁的衣服》
畢淑敏想成為一個作家之前,她曾經做過11年的藏北高原的衛生員。她所有的青春歲月,都獻給了祖國的那片高地。
海拔6000多米的阿里,氧氣的匱乏,似乎更讓人接近心中的神靈。初涉阿里,畢淑敏感嘆:
我們呆呆地看著,缺氧使我們變傻,恍惚間覺得自己到了月亮背面,雖然極端荒涼,但美得令人不可思議。
《白雲剪裁的衣服》這本書,是作為作家的畢淑敏,她對於自己早年在部隊裡經歷的一個回憶錄,一個盛滿青年人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散文隨筆集。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跟隨著畢淑敏,在一起領略祖國高地的壯闊,在與大自然做著抗爭的同時,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可貴。
天藍得讓人誤以為是深不可測的海底,一朵白雲像沉睡千年的珊瑚礁,凝然不動地沉沒在空中,喜馬拉雅鷹像熱帶魚一般翩翩而過,黑翅掀起的氣流,使山影像浸在水裡的綢緞般抖動不止。陡峭的山峰戴著白雪的桂冠,安然地屹立著,好像在打坐,思索著人世間的難題。在偏戴著的帽子頂端,鑲著鑽石般的冰川,陽光照耀下,折射出的無數根銀線,幾乎要把人的雙眼刺瞎。精靈般的野馬,用花瓣一樣的蹄子,把山石敲打出紫色的火星,似嵐氣順著山脊蜿蜒攀升,只把一條亂甩的尾巴,留在跟蹤它的眼光裡……
在這本書裡,你會認識畢淑敏青年時的好朋友:果平、小如、河蓮、蘇鹿鹿。
她們一起學習如何成為一名高原的衛生員,她們一起在缺氧嚴寒的高原拉練,她們一起分吃零食,她們一起偷偷地熬製花生糖……
那香甜的味道,在字裡行間滿溢,青春的歲月裡,那個最愛做夢的年紀,她在最高地,憧憬自己的未來。
4.「我如何成為一名作家……」
畢淑敏的父親,是一位正師級的幹部。她從小家教嚴格,母親常常教育她,要感恩生命的眷顧,不驕傲,要平和。所以,儘管從小畢淑敏就是學霸一樣的人物,但她卻從未驕傲,甚至於她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都已是榮辱不驚。
在外語學校的日子裡,畢淑敏承認,自己開了眼界。那時候,因為政治原因,學校停課,她便一頭扎進圖書館裡,如饑似渴地讀書,跟中外寫作大師對話。
那個時候,畢淑敏就喜歡寫點什麼, 可是,卻從未想過成為一名作家。
《白雲剪裁的衣服》這部散文集裡,畢淑敏提及,她在部隊當兵的日子裡,曾在部隊的黑板報上,寫過一首小詩。而那首小詩,被一位記者帶了回去,並發表在了軍報上。多年後,當她回到故鄉,她的父親鄭重地跟她提起那首小詩,並期待她能多寫寫。
家人的認可和鼓勵,那片充滿靈性的雪山的召喚,讓畢淑敏在放下手術刀時,拿起了筆,去書寫那些跟靈魂更近的故事。
5.靈魂的召喚
每個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畢淑敏把青春奉獻給了邊疆,在那片遼闊的土地上,冰雪覆蓋,見不到一絲綠色,然而卻滿是生機勃勃。那裡,有無數個像畢淑敏一樣,充滿熱血的年輕人,她們愛笑,愛幻想,愛祖國。
她的《紅處方》,她的《血玲瓏》,她的《女心理師》,讀來,都盪氣迴腸。我曾讀過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福》,但那時並不了解畢淑敏的早年經歷,所以體會很是膚淺。但現在,讀了《白雲剪裁的衣服》,我開始喜歡上這個小姑娘,這個滿是活力的,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的年輕人。
她也曾年輕,她也曾幻想,她遵從靈魂的召喚,在而立之年,拿起筆,開啟了艱難的文學之路。
高原的空氣凜冽,人卻樸實。當我們見過那片最遙遠的天空,便再不能忘記傳播的使命。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將帶著高原的味道,把那種神聖普度到更廣大的群眾中去。
我們也該遵從內心的召喚,這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文學的種子,從孩童時期就種下,需要歷經寫生命的坎坷,才能發芽。這是上天的恩澤,怎能不珍惜呢?畢淑敏是優秀的作家,在我看來,她又是成功的逐夢者。幸運的是,她成功了。她寫出了很多有價值的作品,在當代文學史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但更多的人,其實沒有勇氣去探尋自己的真正嚮往。最常見的,是恐懼,是逃避,是作為女人,要奉獻自身給家庭的責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