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瑜
20世紀70年代末,音樂故事片《海外赤子》的熱映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中,《我愛你中國》作為影片5首插曲中的一首,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樸素的歌詞、激昂的旋律,使之歷經40年依然煥發出熠熠光輝,成為藝術歌曲的經典之作。
歌詞如下:
百靈鳥從藍天飛過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
我愛你青鬆氣質
我愛你紅梅品格
我愛你家鄉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
我的母親
我的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
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
我愛你森林無邊
我愛你群山巍峨
我愛你淙淙的小河
蕩著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
我的母親
我的中國
啊啊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
我的母親
我的中國
這首歌曲由瞿琮作詞,鄭秋楓作曲,葉佩英原唱。歌詞樸實而細膩,詞作者瞿琮將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用文字的方式表現得淋漓盡致。從「百靈鳥從藍天飛過」到「淙淙的小河」,歌詞運用大量的排比句,將祖國山河從北到南一年四季的景色盡收眼底。
在文學上,排比句可以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但在實際演唱過程中,如何讓聽眾不會因歌詞不斷地重複而感到煩躁,著實考驗演唱者的功底。
《我愛你中國》的原唱者是上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與後來許多翻唱者不同,葉佩英本身的華僑身份,使得她在每次演唱時總比他人多了一份思鄉之情。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在馬來西亞長大的葉佩英,自小對祖國就有著深厚的感情。回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收到一封邀請信——為電影《海外赤子》錄製插曲。在錄製的共5首插曲中,唯獨這首《我愛你中國》徹底點燃了葉佩英的一腔愛國熱誠,「一邊唱一邊哭,這個哭呢,也是感動。」
讓葉佩英與這首歌結緣的寄信人,正是歌曲的曲作者——鄭秋楓。作為我國老一輩的作曲家,鄭秋楓譜寫了眾多經典歌曲,旋律氣息的寬廣悠長是他的作品特點,這首《我愛你中國》也不例外。
悠揚而不失力量,既明快又婉轉是我對這首歌的第一印象。初次聽罷,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歌曲的引子部分。曲作者為開頭兩句的布置可謂是煞費苦心:華麗的高音和飽含深情的長音,都讓人印象深刻。此外,將全曲最高音放在第二句的「愛」字身上,無疑起到了與主題交相呼應的作用。可以說,整首歌曲最精彩的地方就在引子部分,使人一聽就有種「耳」前一亮的感覺。
除了華麗的引子,對歌曲中18個「我愛你」的安排,也是一大難點。為了克服枯燥,鄭秋楓用不同的音高和節奏型將「我愛你」三個字表現出來,加之採用弱起和附點的手法,使整首歌曲的節拍聽起來如溪水般自然、流暢而不會顯得沉重和死板。
此外,除了高昂的引子、朗朗上口的主歌,為了使歌曲聽起來更具有莊嚴感,在「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和「我的母親」這兩句的節奏安排上,沒有了之前富有韻味的附點,取而代之的是整個小節的八分音符,像向上走的臺階似的,一步一個腳印,字字鏗鏘有力。最後,在歌曲的結尾部分,曲作者以強音、高音、長音作為結束,使人聽了激情澎湃、回味許久。
《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曲可謂是三位音樂家的天作之合。雖然專業領域不同,但是有一種東西在指引著他們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那就是一顆愛國之心。
(作者系成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音樂專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