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酬令」政策下,藝人必須要接受「降酬」嗎?

2021-03-03 湯森路透ALB

一份「獨家確認」的10萬+微信號公文,將「前影帝」王千源經紀人的聊天記錄高高掛起,並對王千源扣以對「限酬令」「頂風作案」高帽,好不暢快。

那麼,片方可以以「限酬令」,要求藝人必須接受「降酬」嗎?

一、哪來的「限酬令」?

2017年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等四家行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意見提出,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如果演員總片酬超出製作成本40%,則需要向所屬協會進行備案說明。

2018年6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明確要求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2018年8月10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正午陽光等六大影視製作公司聯合聲明,特別指出平臺採購和製作的所有影視劇,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總片酬(含稅)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二、《通知》作為行政管理規範,無權對抗《合同法》的效力和執行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屬於國務院部門,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性質上僅屬於部門規範性文件,連行政規章都不算,更何況其上位法還有行政法規、法律。因此該《通知》無法對抗最高國家權力通過的《合同法》。合同雙方作為平等的民事主體,經過充分協商達成合意,屬於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對雙方均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均不得以合同與某一行政部門的規範性文件衝突,而要求單方變更合同。而行業協會等自治組織的意見,更是對民事主體沒有任何的法律約束力。

三、「限酬令」屬於《民法通則》《合同法》規定的不可抗力嗎?

《民法通則》第153條、《合同法》第117條: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民法理論上認為,構成不可抗力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

綜合《意見》的三家發布單位的性質來看,三家均為非營利性的行業自治組織,其發布的意見,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但結合五部門的《通知》,三家視頻網站、六大影視製作公司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普通的行業從業者,基於影視行業的審批和發行常識,有理由認為一部違反上述意見、通知、聲明的影視劇,在申請公映許可證、播出許可證等審批行政審批層面,會存在較大的障礙和阻力,實際執行上確實大概率無法實現影視劇的獲審、發行或播出的目的。

但在落實到具體的片方,舉證證明「限酬令」屬於「不可抗力」,片方面臨十份嚴苛的舉證責任。諸如:(1)《演員聘用合同》是否明確約定,國家廣播電視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行政、明令、通知、公告等屬於不可抗力範疇。即使政府干預勉強可以入列,抽象的行政行為是否屬於不可抗力,也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2)國務院部門和行業協會發布的通知,無論是其合法性還是其穩定性,均值得商榷,確實如王千源經紀人說「一陣風」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我國的各種「限*令」素來以「據傳」、「網傳」、「電視臺內部消息」、「網絡平臺內部消息」等非公開或無書面形式的「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方式對行業產生直接作用。(3)「限酬令」具體執行存在較大空間的情況,演員人數、演員整體比例與單一演員片酬的騰挪空間等是否必然導致某一演員片酬直接導致整個項目觸及「限酬令」等。

在原告浙江東陽天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世公司」)與被告南京福納影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福納公司」)著作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中,福納公司以《歡樂元帥》首輪未在合同約定的十家衛視黃金檔播出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國家廣電總局頒布了限娛令、限廣令等政策,屬於合同中約定的不可抗力作為抗辯理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福納公司並沒有舉證證明國家廣電總局頒布的相關政策必然導致該電視劇不能在相關的衛視黃金檔播出這一後果,判令福納公司敗訴。【案例來源自: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寧知民初字第174號】。

在原告杭州蕭山華數數位電視有限公司(「華數公司」)與被告海寧鼎龍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鼎龍達公司」)著作權合同糾紛案中,鼎龍達公司抗辯聲稱,電視劇在發行過程中遭遇到國家政策、人事變動等不可抗力的影響,使得電視劇的發行暫時停頓,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以鼎龍達公司提供的「網傳限韓令名單」系列印件,不符合證據的法定形式,最終判決鼎龍達公司敗訴。【案例來源: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2016)浙0109民初4752號】。

四、片方可否基於「限酬令」要求藝人「降酬」?

我國《民法通則》第107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合同法》第94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筆者認為《演員聘用合同》籤署在「限酬令」頒布之前,因「限酬令」導致片方、演員對在先約定的片酬有爭議,如果藝人堅持按照原《演員聘用合同》約定的片酬標準從而導致違背了「限酬令」,確有可能導致影視劇無法獲得行政審批,或獲得行政審批後無法發行播出,片方的合同目的或基於「限酬令」無法實現,要求「降酬」,演員若拒絕「降酬」,片方可以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要求解除《演員聘用合同》,並據此免責。

而演員基於《演員聘用合同》約定片酬的腰斬,卻也基本喪失合同籤署之初的合意,高額的片酬目的無法實現,如果要求繼續維持原片酬,在製片方拒絕維持原片酬的情形下,也可以基於《合同法》第94條規定的「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以「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法定事由,來主張解除《演員聘用合同》,當然,在此情形下,片方也可以以「不可抗力」為由免責。

因此,片方單方基於「限酬令」要求藝人接受「降酬」並繼續要求演員履行《演員聘用合同》,是缺乏法律依據的。

五、娛樂法律師的意見和建議

在影視產業鏈條裡,藝人的片酬被降低了,意味著片方的投資風險降低了,但基於大咖藝人的加持,影視的發行的市場優勢卻一如既往,那「限酬令」政策的執行導致利益受損的主體只有藝人或演員,那片方是否應該考慮給予藝人或演員一定利益補償?從片方的角度,筆者認為片方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針對尚未啟動的項目,在商務談判時積極與演員、經紀公司溝通,把控主要演員的薪酬控制在「限酬令」的最高數額範圍內;

2.       針對尚未啟動的項目,在《演員聘用合同》中,明確載明「國家廣播電視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發布的行政法規、命令、通知、公告、會議紀要或通過播出平臺、電視劇或其他權威媒體可獲知的行業禁令、限令等屬於不可抗力,一旦不可抗力的內容與合同約定的內容相衝突或導致任何一方的合同目的基本無法實現,雙方應另行協商約定內容的執行」,並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協商的規則。

3.       針對正在拍攝的項目,與演員充分友好溝通,將高出「限酬令」標準的片酬,轉化成為項目的投資款,兌現在「項目收益」比例中,或通過其他雙方均可以接受的方案,在項目層面,與演員實現互利共贏。

4.       針對已經拍攝完成的項目,充分利用「限酬令」的規則。《通知》並非滴水不漏,不近人情,通知載明「如果演員總片酬超出製作成本40%,則需要向所屬協會進行備案說明」。那已經拍攝完成的項目,片方應基於該內容,積極向所屬協會提交備案說明,以獲得行業協會通融。

誠然,筆者認為「限酬令」的出臺和執行,初衷是為了優化影視劇片酬結構和製作成本結構,但 「限酬令」最終執行下來,已經層出不窮的「演員拒絕降酬」的「限酬令」政策中,演員和片方都是成為受害者,一旦談崩,片方也未從中獲利。那麼,雙方應站在彼此的利益視角,換位思考,充分協商,最大程度實現共贏,而非單方的「降酬」或「解約」,更不是高舉道德大棒,肆意扣以「頂風作案」「失德」的道德高帽。

相關焦點

  • 「限酬令」之後,國產劇會更好嗎?
    在這次「限酬令」發布之前,已有不少跡象表明,明星高片酬會被限制。2014年,就有「廣電將出明星限薪令」的消息傳出。2016年,央視、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開始披露演員高片酬現象,認為高片酬是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畸形的體現。廣電總局也官方發布意見,稱要遏制演員天價片酬現象。
  • 最嚴「限酬令」真為了限酬?終極目的是這個!
    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官方表態要遏制明星的天價片酬:前段時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社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
  • 「限酬令」能拯救中國影視作品嗎?
    「瘋狂」,但不少業內人士第一反應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文中所揭露出電視劇拍攝現場與演員片酬的亂象,一直令業內人士無可奈何、令圈外人士耿耿於懷,而在今日,一則「限酬令」的出臺卻並未讓人們心裡的石頭落下。 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布了《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比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限籍令」、「限酬令」出臺,娛樂圈開始整頓了
    最近一段時間,網傳「限籍令「的話題火了。那麼」限籍令「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對於這個問題,官方暫時還沒有給與確認和解釋,但是從一些明星的行為反應來看,」限籍令「的大概意思就是對外籍明星進行限制。但是筆者認為,不能一桿子打死,還是要分人和具體事,實際上「限籍令」並不是不準外籍藝人加入,實行一刀切,而是進行嚴格的篩選,根本目的是淨化和整頓娛樂圈的不良風氣,鼓勵和號召明星們要德藝雙修,國籍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像有些愛國的藝人還是值得提倡和讚揚的。由於不承認「雙重國籍」,當更改國籍的那一刻起,就等於不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 「限酬令」繼續,重點網絡影視劇演員片酬納入廣電監管
    「限酬令」發展歷史 規範演員片酬最早來源於2017年9月發布的電視劇限酬令,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對於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問題規定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這是長期以來針對演員高片酬問題,有關部門首次明確提出具體的「紅線」。
  • 影視「限酬令」制定始末
    針對影視劇演員高片酬亂象的「限酬令」終於來了。據日前發布的《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這意味著終於有正式文件向不合理的演員片酬開刀。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秘書長王鵬舉向媒體獨家介紹了《意見》制定的始末。在從業者看來,此次設定的相關規定只是一個開始。
  • 全體演員酬金不超過製作成本40% 電視劇限酬令來了
    全體演員酬金不超過製作成本40% 電視劇限酬令來了時間:2020-04-17 23: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體演員酬金不超過製作成本40% 電視劇限酬令來了 這個協會發布的這個關於演員片酬的信息咱們來好好說說。
  • 「限酬令」繼續,重點網絡影視劇演員片酬納入廣電監管
    規範演員片酬最早來源於2017年9月發布的電視劇限酬令,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對於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問題,曾明確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的要求。規定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 電視劇行業限酬令終於來了!然而,「限酬令」真的能遏制演員天價片酬嗎?
    針對演員高片酬的情況,《意見》明確提出要把演員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而這次「限酬令」的出臺真的能遏制明星的「天價片酬」嗎?說實話,很難。「物以稀為貴」「價高者得之」向來是市場規律,只要「粉絲經濟」依舊很火熱,明星「天價片酬」問題就不會得到妥善的解決。說到底,明星的「天價片酬」與「叫苦不迭」的製片方,只不過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 揭秘影視劇「限酬令」,40%的比例是如何確定的?
    來源:北京商報文/盧揚 鄭蕊 針對影視劇演員高片酬亂象的「限酬令」終於來了。市場應變:片酬轉股權成新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的發布也難免讓部分公司和演員暗中思考躲避「限酬令」的對策。有業內人士透露,為了吸引當紅演員並滿足要求,某些影視公司已經開始計劃將片酬轉化為股權的方式,躲開「限酬令」的規定,給予演員較高的收入回報。除此以外,或許還會出現為保證演員高片酬使得製作方選擇提高項目總成本的情況,藉此符合比例限定。
  • 中國再祭限酬令·限男女主角最高片酬24萬1集
    中國再祭限酬令·限男女主角最高片酬24萬1集電視劇、網劇製作成本將控制在每集400萬人民幣,圖為迪麗熱巴、高偉光主演的古裝劇《三生三世枕上書》。買片價格下降30至40%疫情對中國影視製作業造成強烈打擊,全行資金短缺、生產周期延長,令買片價格銳減。中制協、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17日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倡議影視製作行業慎重開機,杜絕一切資源浪費和資金浪費現象。
  • 內地限酬令身價減半,林峰、鄭嘉穎被壓至20萬,佘詩曼15萬一集?
    有消息指內地廣電總局為了應付疫情對經濟的打擊,要求影視製作要慳儉為上,先要壓制演員拍劇的酬金,透過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中,提及演藝行業要奉行節約風氣,要求將電視劇和網劇的製作成本,每集要控制在人民幣400萬元之內,全體演員薪金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四成
  • 娛樂圈繼限薪令後,網友呼籲出限籍令!明星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阿康今天要跟大夥嘮嘮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兒!當今社會,明星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群體,特別是明星們天價的片酬,總能引起大夥的激烈討論。前段時間,正是因為明星的天價片酬問題,引得大眾紛紛向廣電總局提議管理明星片酬。
  • 「限籍令」廣電總局再次出手,對藝人做出新限制?引網友熱烈討論
    從「限酬令」那一刻開始,很多觀眾與明星之間收入問題便被擺到了檯面上來,明星的高收入讓不少人看得眼熱,不過對比明星的作品質量就有一些不成對比,常常會有一些人拿Angelababy、鹿晗等人的高收入與他們影視作品以及節目中的表現進行說事情,暫且兩個人的演技如何咱們不多說,相信很多人明眼人自己也都比較清楚他們做得怎麼樣
  • 限籍令撤僑令雙令齊下,美籍藝人紛紛遭殃,房祖名:還好改得快
    前段時間,娛樂圈出了幾件大事,讓一些擁有外國國籍的明星藝人們擔憂不已。第一個就是廣電發布的"限籍令",顧名思義,就是給那些明明已經拿到外國國籍,因為向"錢"看齊,對於那些想回國撈金的外籍藝人們,限制他們的商業活動。
  • 「限酬令」跨出第二步:重點網劇需公示演員片酬,各方怎麼看?
    無疑,這是廣電總局繼2017年「限酬令」發布後進一步的落實舉措。另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了相同的感受:「限酬這件事早有趨勢,具體就看怎麼落實。將演員片酬進行公示能將演員片酬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同時縮小了演員內部的收入差距,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方法。這是總局規定片酬比例後往前跨出的第二步,但肯定不是最後一步,未來與片酬的相關政策肯定還會繼續收緊。」
  • 限酬令來了就不會有天價片酬了?
    娜扎去米蘭參加時裝周的路透圖,唯唯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是P圖師下手太狠,把她鼻梁上的駝峰都給P沒了,但看了小視頻,她的鼻梁線條確實變柔和了。因為要顧忌粉絲的情緒,很多明星是除了粉絲就沒什麼作品的,失去了粉絲就等於失去了一切,而且娛樂圈的戀情壽命都不長,分分合合會影響個人形象。 簡單來說,就是在沒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地位還不牢靠之時,公開戀情不利於他們的發展。吃瓜群眾3號:今天出了電視劇限酬令!以後不會再有天價片酬了吧?明星的收入真的太離譜了!
  • 紫微 ||「限薪令」「限古令」後,又出「限集令」!
    這也是「限薪令」「限古令」之後,又一次以行政手段幹預影視市場運轉的政策命令,之前已有苗頭。兩個月前,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到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調研。
  • 「限酬令」跨出第二步:重點網劇需公示演員片酬,各方怎麼看?
    無疑,這是廣電總局繼2017年「限酬令」發布後進一步的落實舉措。三年前,《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中規定:「全部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 「限韓令」解除?中國撈金5年的張娜拉,能夠如願復出嗎?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素質的提升,一些陰暗、黃色、暴力等不良因素被逐漸抵制,為了進一步純淨娛樂圈、影視圈內部環境,給觀眾呈現積極向上且正能量的一面,近幾年,廣電總局更是重拳出擊,先後出臺了「限薪令」和「限籍令」等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