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漳州頭條現場直播漳州2018中國福建華安山地自行車賽,11月28日晚上18:30分,現場直播感恩有你 一路相伴 群星閃耀歌圖人生答謝晚會,歡迎圍觀觀看。長按二維碼進入觀看直播。活動通過漳州頭條現場直播,將有效提高影響力!
雲霄人
遍布世界五湖四海
在辛苦打拼之餘
地方美食是他們懷念家鄉的最佳方式
熟悉的味道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故土的氣息在離鄉人心中瀰漫,
看看這裡
你是否想念這些地道的雲霄小吃呢
水面是雲霄一種名小吃,說起水面,那可真是雲霄名小吃,手擀麵,配上手工扁肉和手工打出來的肉丸子,加入事先熬製好的大骨湯,還有油蔥等調味品,那味道真是一個棒呢。
雲霄煎餃,表面酥黃,口感香,主要食材是麵粉和肉餡,製作成水餃之後和肉餡,煮熟後,在平底鍋中刷薄薄一層油,依次將水餃擺放整齊,中火煎3分鐘左右,倒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水沒過水餃底部即可)。中火7-8分鐘或直至水幹為止,打開蓋子,出鍋,這在雲霄街頭隨處可見。
水晶餃子,本地名「米梭」,在雲霄家喻戶曉。其外皮晶瑩剔透,軟適爽口,皮面點綴一條小沙蝦。餡有蘿蔔、蝦仁、豬肉等等。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水晶餃子的製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雲霄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吃完後口齒留香。
燒窯雞,顧名思義即知是以窯窟燒燜雞禽之類的特種風味小吃。而雲霄將軍山燒窯雞,又以其特殊工藝、特殊佐料,如醬油、中醫藥、鹽、糖等置入現宰「童子雞」腹腔中,包上沾過酒水的龍巖草紙,外裹鋁鉑紙,投入小烘窯中,再加溫燒烤。火焰控制著「溫-烈-猛-平」的熱度燒燜之,一般每小時可連燒兩窯次,燜制十餘只黃燦雅觀、香味四溢、鮮嫩鬆脆的「燒窯雞」,供食客品嘗。
燻腸是雲霄人最拿手的一道地方名菜。也是外地人想學都學不好的一道特色菜,它的製作方法有點奧妙,某個步驟只有手把手的學,不可以言傳的。在雲霄,請客開桌中,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一道主菜,其中的一道便是燻腸。
豬肉乾,我們也稱之為焙肉,是雲霄熟食眾多品種中的一種,顧名思義,它是用豬精肉用特殊工藝製作而成的。它沒有金華肉哺的出名,也不同於武漢的咖喱味,其製作工藝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具有雲霄本地的風味特色。
肉灌與五香相似,雲霄的肉灌不管是裡面的肉質,還是外皮的香脆,都是極地道的,加了「白肉」,有蘿蔔絲跟肉末,只能說雲霄人精於吃道。
排骨粥、小腸粥,粉啊,這可是雲霄人夜宵的首選。總之,一個詞,香,妙!又好吃,又營養,加上油條、滷蛋、滷大腸,那味道可是絕無僅有啊!!
綠豆粉粿是雲霄的傳統名風味小吃。其質地晶瑩晚剔透,柔韌而富有彈性;其口感冰涼滑嫩,爽口而味道鮮美;其功用清熱解毒,消暑而潤肺潤喉。是夏天食用之佳品。故在廈、漳、泉等閩南一帶聞名遐邇,久負盛譽。
紅紙片包裝的小餅,保留著古早氣息,4個小餅兒一筒,一摞摞擺在攤前,紅紙上用油墨印著字,上書「豆蘇餅」或是「冬瓜餅」,這是雲霄月餅,在雲霄你會發現並非廣式月餅一統天下,這小縣城還保留著自己獨特的中秋記憶。
薄餅配麥芽本是兩道食物,薄餅是木地瓜粉(柴割)做成的,麥芽糖是用麥芽煮出來的,當兩項甜蜜的食物結合在一起,就成了雲霄兒童心中甜蜜的回憶。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不過現在少了,好懷念的味道。
雲霄的粽子分成鹹的跟甜的兩種,甜粽子是用鹼和糯米做成的,不適合熱吃,煮熟後存放在冰箱裡,涼涼的,再沾上白糖,粽葉的清香配上清甜的口味,讓你在這個夏天感受到另具一格的風味。鹹的粽子有兩種做法,一種就是簡單地把糯米泡好,然後在糯米上放上一點鹽調下味,在包粽子的時候,在粽心放入泡好的香菇、肉片、蝦米、鵪鶉蛋、蔥油、蒜頭等;另一種是綠豆粽,就是在糯米中調入適量的綠豆,其他的步驟跟鹹粽一樣。
雲霄話叫做「油棗」,番薯粉加麵粉,摻淡薄水,搓做圓仔,然後去浮(油炸),淡淡的番薯香,吃了之後根本停不下來!
陳岱浮棗是1960年,由雲霄陳岱人首創的。其標準學名應為「陳岱蠔哆」,或者「陳岱牡蠣哆」。陳岱浮棗的主要特徵是添加尖米粉、蔥,然後油炸,酥脆可口,營養豐富,味道清香。近年來,備受雲霄人歡迎!(來源:雲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