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七成以上觀眾願為追劇付費,30集以內劇集更受青睞

2021-01-07 瀟湘晨報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娛樂成為「宅經濟」活躍點。7月28日,貓眼發布《2020上半年劇集市場數據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由於人們宅在家中的時間增長,近七成觀眾追劇時長增長。其中,愛情、懸疑、古裝仍是主流劇情類型,30集以內劇集更受觀眾青睞,但現象級爆款劇集相對缺位。

口碑破圈,愛情劇熱度最高

報告顯示,劇集成功破圈的最重要五大因素,分別是口碑、題材/類型、演員/導演、熱度/播放量、故事簡介,其中口碑評分佔比高達63%。

從劇集類型來看,懸疑犯罪、青春偶像、喜劇、科幻、古裝歷史等最受觀眾歡迎。相比去年,古裝歷史、革命戰爭、年代傳奇等題材劇集有所增長,而懸疑犯罪、家庭、青春偶像有所減少。另外,貓眼熱度數據顯示,愛情劇熱度遠超其他類別,在包含較多類型題材的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視頻平臺上,都以愛情類為主,這證明愛情劇所面向的女性觀眾,仍是話題熱度的主要推動者。

在具體劇集上,也可以看出觀眾對懸疑與愛情元素的傾向。2020上半年,《龍嶺迷窟》一舉成為爆款劇,胡八一與Shirley楊的愛情糾葛讓古墓增添了一抹暖色;而《隱秘的角落》也讓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成功破圈,多個新梗刷屏網絡。

30集以內劇集更受青睞

據報告顯示,劇集類型愈發多樣的同時,用戶觀劇行為也日益分化,各年齡段觀眾追劇行為不同。年長觀眾看劇更愛「正常速度」完整觀看,95後年輕觀眾更愛「倍速」。而25-34歲的觀眾以「快進或拖拽」模式看劇和「中間棄劇」的比例在所有年齡段中最高,其中,棄劇原因主要包括劇集節奏拖沓、故事無聊、演員演技存在問題等。

此外,在劇集篇幅上,有七成觀眾認為30集以內的劇更為合適。觀眾喜好直接影響了劇集內容的製作,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50集以上劇集減少,而36集以下的劇集數量同比增加10%。

南都記者了解到,這或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有很大關聯。《通知》指出,目前,一些電視劇網絡劇在創作生產過程中,過渡強調商業屬性、經濟效益,出現人為拉長集數、故事情節明顯「注水」等問題。為促進形成嚴肅、嚴謹的創作風尚,國家廣電總局在該通知裡提倡電視劇網絡劇拍攝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

超七成觀眾開會員,爆款劇集缺位

隨著各平臺著力打造精品化內容,高質量的內容對觀眾的吸引力在逐漸增加之餘,也反向培養了觀眾的消費習慣。貓眼數據顯示,七成以上觀眾「為追劇開會員」,九成以上觀眾為整部劇付費意願在30元以下。

南都記者發現,2020年上半年,電視劇領域缺乏破圈作品,整體劇集市場現象級爆款劇集相對缺位。《安家》是上半年唯一一部收視率破2的電視劇。貓眼數據顯示,上半年劇集缺乏爆款,80%的觀眾有劇荒感,同時成熟觀眾更容易感到劇荒,內容類型與劇集質量是他們感到劇荒的核心原因。

採寫:實習生 陳曉璇 南都記者 徐冰倩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七成觀眾認為30集以內更合適,中國劇集市場迎來哪些新變化?
    創作深描:多數觀眾更愛短劇,平庸之作無市場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整體環境的宏觀影響下,國產劇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呈縱深調整態勢。疫情原因,部分項目延期,作品產出的滯後性無疑對今明兩年的劇集儲備產生一定影響。《洞察》顯示,2020年上新電視劇86部、網絡劇222部,新上劇集總量較去年同比減少19%。
  • 「超前點播」成視頻網站常態,誰更願意付費?丨調查
    結果顯示,會付費超前點播追劇的觀眾約佔四成,他們更願意為優質的內容付費;不會付費的約六成,主要是不滿視頻平臺用「超前點播」割韭菜的做法,其次認為目前超前點播的定價過高;男性觀眾比女性觀眾更容易接受付費超前點播追劇;願意付費超前點播的劇集類型上,「懸疑」的得票數是第二名「愛情」的約兩倍,但在已開啟「付費超前點播」模式的劇集中,懸疑題材佔比並不大。
  • VIP需要花錢買VVIP才能愉快追劇 值不值?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石喻涵)每天利用上下班時間在地鐵上追劇,成了上班族方燕燕的一個習慣,舉著手機,打開某個視頻App,刷出某部電視劇前一晚上更新的劇情。中午和同事們吃飯時,便有了談資。為了更順暢地追劇,不用受廣告影響,她還專門購買了某個視頻平臺的年度會員。可是,最近這段時間她發現,只買一個會員是不夠的。
  • 懸疑劇場吸粉史 | 別借會員了,這屆懸疑劇不值得付費嗎?
    「整體還行,國產劇質量會越來越高,我很欣慰。」有一則豆瓣短評如是說。 更精品,更短,成為如今付費網劇的大勢所趨。而懸疑劇則在每一個節點上,都成了重要的參與者。根據德塔文《2020年懸疑劇市場發展解析》顯示,在幾乎所有年齡段觀眾中,懸疑劇的興趣度都幾乎是第三名的位置,且各年齡段觀眾對懸疑劇感興趣的都幾乎在15%以上;在超過50歲的觀眾中,雖然為14%,但這一年段觀眾對於懸疑劇的興趣卻是超過古偶劇的。可以說,懸疑劇當前的市場表現,是由全年齡段觀眾平均排名第三的興趣度撐起的。
  • 觀察 電影觀眾行為報告:每月看一部趨於常態,男女觀影人數比例差距縮小,中國觀眾更青睞進口片
    根據調研數據顯示,每年觀影1—5部的輕度觀影人群佔比27.84%,5—15次的中度觀影人群佔比37.35%,15部以上的重度觀影人群佔比30.24%。可見,中度觀影人群佔比最高,接近4成,重度觀影人群也高過輕度觀影人群,大部分觀眾趨向於每月觀看一部電影,由此可預見中國影市發展的潛力巨大。
  • 七八十集電視劇太「慢」了,你追劇用倍速嗎?
    即使是像《長安十二時辰》這樣精緻的劇集,也沒有阻擋部分觀眾按下倍速的手指,更不用說其他拖泥帶水,動輒六七十集的劇了。現如今,大多數視頻平臺不僅配備了「倍速播放」的功能,還提供從慢速0.5到正常速度、2倍速,甚至還有「只看TA」的多樣化播放選擇。拿著平板電腦開著倍速播放,一晚上刷完十集二十集,第二天聲稱「看完」、交流劇情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的標配。
  • 《摩玉玄奇》交互式視頻追劇 人物命運觀眾來定
    以互動視頻的形式,讓觀眾在劇集搭建的大框架下解鎖各種劇情,短短一個月時間,該劇播放量已突破373萬,更有7.5萬人在同步追劇。該劇以女主角的視角敘事,但能否笑到最後,就要看觀眾的選擇了。每一集都有很多劇情節點,每個節點都有幾個選項,也就是說一集至少有AB兩種劇情,你的選擇決定了人物命運。B站有up主玩了兩集就「死」了三回,當然死了也可以進度回溯。
  • 18集的《龍嶺迷窟》付費收官,網劇還是短的好?
    短網劇成影視投資風向標?為什麼短網劇如此受觀眾歡迎?只是苦注水劇太久了。據《新京報》報導,2019年,近7成的劇集集數都在40集(含)以上(70部),集數在40集以下的約3成(33部)。其中,40集(含)到50集之間的最多,佔總數的35.9%;60集以上的有9部,大部分都是歷史題材古裝劇。
  •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倍速播放成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現在的電視劇動輒50集,劇情拖沓,劇集長,對於快節奏的都市年輕人來說很不適應,於是很多觀眾追劇都會選擇二倍速,就是加快電視劇播放的進度,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當代年輕人時間有多緊   原標題:二倍速追劇是什麼梗?
  • 懸疑短劇風生水起,超長劇集絕於《如懿傳》
    根據云合數據、骨朵數據等數據平臺信息以及相關媒體的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新的30集以內劇集29部,佔比67.4%。 從《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開始到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再到正午陽光新劇《閩寧鎮》(16集),於正剛開機的《當家主母》(24集),短劇迎來了好時機。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衛視上星劇,多數依然保持了30集+的集數。
  • 限集令、軍訓式追劇、清庫存……2019年劇集市場六大現象
    藝恩視頻智庫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電視劇市場總投資規模預計為168億,創近5年歷史新低。圖片來源:藝恩視頻智庫不過,在2019年劇集市場整體下滑的背景下,依然湧現了一批精品劇,《破冰行動》、《都挺好》、《小歡喜》、《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慶餘年》等劇集的出現,依然帶給觀眾不少驚喜。
  • 限集令、軍訓式追劇、清庫存…2019年劇集市場六大現象
    數量少了,錢少了,但觀眾發現,能看的劇卻更多了。不同類型的好劇分布春夏秋冬,甚至某一階段出現「軍訓式追劇」(即看劇速度趕不上播劇速度)現象。2019年的劇集市場在「亂象」中震蕩前行,其背後,是行業的不斷洗牌和規整。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是真正好內容。
  • 網劇成績可圈可點:追劇的觀眾多了 作品的格調高了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的人們日常文化消費結構與往年呈現巨大差異。較長時間的居家抗疫,家庭大屏在其中發揮了撫慰大眾焦慮情緒的重要社會作用,不僅有豐富的電視內容供給,漸臻成熟的網絡視聽也為之賦予了更充分的想像空間。一段時間的宅家生活,使「追劇」成為多數人的主流文娛選擇。
  • 懸疑為王,半年上線40餘部,短劇的春天來了?丨業內說
    新京報記者梳理了上半年熱門劇集,發現集數在40集以內的超過了40部,相當於平均每月上線7部以上。納入本次統計的43部短劇中,30集(不含)以內的有29部,佔比67.4%,且絕大部分都是網播劇,12集和24集體量的居多。12集的有《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十日遊戲》等;24集的有《傳聞中的陳芊芊》《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
  • 30集也算短劇,這是我聽過最好笑的笑話
    這份《倡議書》最大亮點在於裡面提出「影視劇拍攝製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短劇創作」。反對「注水」劇,這次他們是來真的。受不了「水漫金山」之苦,除了白娘子和許仙,還有觀眾。這當然是好事,但在喜悅背後似乎還暗藏著一絲悲涼。
  • 同步日韓、英美劇集,國產網劇大「縮水」,20集以內短篇成趨勢
    這些作品一般都是20集以內的短篇劇集。 如今市面上的電視劇,從四五十集起步,多達七八十集的劇集也不鮮見。 倍速觀看已經成為了當代網友追劇的基本禮儀。
  • 【鷹眼頭條】精品化成共識、女性題材霸屏,復盤2020年國劇市場
    其中騰訊視頻表現最優,根據藝恩發布的《2020年國產劇集市場研究報告》中顯示,2020年播映指數TOP30劇集中騰訊視頻19部引領市場,並且以2部獨播劇和1部聯播劇包攬前三甲。根據Vlinkage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劇集網播指數Top20數量覆蓋方面表現最佳的為騰訊視頻,熱劇數量達到13部。《三十而已》《安家》《有翡》三部騰訊視頻網絡獨播劇包攬前三甲,播放指數都在90以上。愛奇藝、優酷則緊隨其後。精品趨勢也催化了大量20集以內的短劇誕生。一方面,整體成本的壓縮和單集成本的提升,更有利於提升作品的精品程度。
  • 騰訊視頻年度指數出爐:《三十而已》成「劇王」,數據「實錘」追劇...
    妹子愛追劇,這幾乎已經是大家約定俗成的一個看法,但事實上未必如此!12月19日,作為國內三家頭部視頻網站之一的騰訊視頻發布了2020年的年度指數報告,其中的電視劇篇就有數據明確顯示,今年電視劇頻道的男性觀眾佔比就要高出女性達6.4個百分點。
  • 劇集觀察 | 2019電視劇暑期檔復盤:依靠口碑火出圈,現實主義題材最熱
    2019年的劇集暑期檔正式宣告結束了,復盤與反思是行業慣例。從6月初網傳「限古令」導致「無劇可看」,再到劇集井噴讓「上頭女孩」開啟「軍訓式追劇」,再到多部熱劇低開高走讓觀眾大喊「真香」……今年暑期檔百花齊放。
  • 國產劇集的2020,數量下沉,口碑上行
    女性題材,是2020年劇集市場當之無愧的「C位」。深耕社會現實《2020年度國產劇集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佔比近8成,引領衛視劇場。在廣電總局鼓勵現實主義題材劇創作的號召下,2020年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數量同比提升17%。女性、革命、職場、家庭等多類型劇著眼於社會現實問題,以娛樂內容引發用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