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被人理解,真的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

2020-11-18 騰訊網

文/一南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這一代年輕人的壓力真的更小嗎?」

腦子裡沒有蹦出來什麼標準答案,但看到這個提問,並不認可,也不反對。

具體的答案,要以看問題的角度來分析。

現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確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讓網絡上對各種現象有著層出不窮的討論,也催生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人身自由和個人需求,從心靈到精神到經濟各個方面。

有人喜歡自由職業的不被拘束和不被控制的自由感;

有更多的人對婚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選擇晚婚,甚至有了「不婚」的念頭;

有一些人選擇「丁克」,覺得兩個人有趣地過一輩子也挺有意思。

……

從這幾個角度來看,我們在家庭責任和工作方面必須要承受的責任,似乎是少了些。

可是當下的物質生活要求高,生活節奏快,人們多少仍然會在精神和經濟方面承受著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和周遭環境的逼迫,致使「抑鬱症」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就為我們呈現了一位患有抑鬱症的中青年男人——高野幹夫。

高野幹夫在網絡公司上班,妻子是自由漫畫家,兩人目前沒有孩子。

這部影片是2011年上映,獲得了第3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雖然「抑鬱症」這個名詞貫穿影片全部,可這部電影的整體氣氛並不壓抑,反而有一種輕鬆舒緩的平靜感。

看完後,會獲得一定的治癒。

電影裡,我們看到了一對小夫妻在平淡歲月裡彼此扶持和鼓勵的生活。

它也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社會現象,大部分人都在為生活忙碌奔波,有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為了什麼,甚至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也不夠關注。

印象最深的是,得知丈夫高野幹夫確診抑鬱症時,在家畫漫畫的妻子晴子很愧疚地向丈夫道歉。

她覺得自己和丈夫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卻沒有發現他的異常,是自己對丈夫不夠關心,是妻子的失職。

晴子提出讓丈夫辭職,認為上班不能治病,希望他能先養病,養好了身體再說其他的事情。

放在當下,幾乎沒有人敢說出這樣的話,也不敢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背後有房貸車貸要還,有孩子要養,有父母要照顧……根本不敢停下來。

晴子實在是少數的人,而且雙方父母得知後,對幹夫也沒有指責,卻多了一些關懷,都希望他能儘快好起來。

電影之所以能給人帶來安慰,就是它建立在生活之上,又超出生活。可以把我們並不能抵達,也幾乎不能實現的事情,用這種影視化的形式呈現出來。

我想,晴子提出這樣的話,一來是她非常愛自己的丈夫,二來,這種觀念與她的職業有關。

身為一個漫畫家,雖然自己的作品並不賣座,但她也算是一個藝術創作者。

和生活相比,大部分藝術創作者儘管會在意自己的經濟狀況,可他們更關注的,其實是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是否平衡

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更容易理解對方。

由於考慮到丈夫幹夫的身體狀況,晴子以「離婚」來威脅讓他辭職安心養病。

而幹夫去公司給領導提出要休假時,說自己得了抑鬱症,領導絲毫不放在心上,反而說:「公司工作都很忙,大家都抑鬱了,不要發牢騷,回去工作。」

這讓幹夫很為難,他原本就不好意思在這個需要人的時刻提出離開,面對這樣的回應,他只好再忍一忍。

這一現象讓我們看到,社會環境中大部分人對於「抑鬱症」仍然不夠重視,也缺乏認識和理解,對這類群體更少了很多同理心。

身為公司領導,理應以人性化的態度對待員工,可這位老闆,對於幹夫的情況絲毫不關注,對員工一點也不體貼。

他們還是更關注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業務進展情況,自然不希望員工影響到一切的順利進展。

《相約星期二》這本小說裡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夢裡。我們並沒有真正地在體驗世界,我們處於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做著自以為該做的事。」

如果是現實中發生像幹夫這樣的事情,作為一個家庭裡的頂梁柱,工作自然是不會主動辭掉,家裡人更不會支持他辭職在家養病,他只能一邊治療一邊頂著巨大的壓力去上班。

晴子對丈夫的理解,讓丈夫在人潮湧動的地鐵裡,挨著擁擠的陌生人,控制不住地大哭了起來。

幹夫的哭不僅僅是因為難過,更是因為妻子對自己的理解和體貼,還有鼓勵。

我們常常會忘記生活裡最重要的是什麼,即便最初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人有時候也會在這種環境下漸漸迷失自我。

兩人組建家庭,朝著一個方向,共同去創造更好的生活。但越來越忙碌,被各種壓力和人都逼迫著,難免會有某些時刻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晴子的丈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

在晴子對自己的漫畫作品質疑時,是丈夫全心全意地鼓勵她說,你擁有別人沒有的漫畫天賦。並且讓晴子一直安心地畫漫畫,家裡有他在。

這種無條件的支持,我想也一定在最開始感動了晴子,讓她堅定了選擇和丈夫在一起。

辭職後在家調養身體,幹夫也一直很自責。

他覺得自己對不起社會,甚至晴子的漫畫賣不出去,幹夫也把這份責任歸咎到自己的身上。

有段時間,他總是把自己蒙在被子裡哭。因為打擾到晴子創作,被晴子兇了幾句,幹夫差點就自殺掉。

可是那些日子裡,晴子一邊創作漫畫一邊陪著丈夫。丈夫高野幹夫在家抱著寵物蜥蜴,卸下了一身疲憊,終於可以輕鬆地緩一緩心情。

如果沒有這段時間的調整,他的病情會如何發展,無法得知。

晴子對丈夫說:「如果太辛苦,太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

這段話帶來的安慰,是高野幹夫在職場上和朋友之間,很難獲得的理解。

兩人度過了非常艱難的一年,沒有暴躁,沒有歇斯底裡,也沒有埋怨。

晴子和丈夫之間,有的只是互相理解和扶持。而且在這期間,他們對婚姻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可是在我們身邊呢?要獲得身邊重要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讓對方少那麼一些埋怨和責怪,都很難。

結局最後,晴子以自己和丈夫,還有那隻蜥蜴為原型,畫了一則連載故事,並且出書,治癒了他們自己,也治癒了更多的人。

《丈夫得了抑鬱症》這部電影讓我們明白,在一段婚姻裡,被對方理解、體貼和溫柔地對待,是一件非常珍貴的事情。

晴子和丈夫高野幹夫兩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和他們對彼此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看到,兩個人選擇在一起,就是要甘苦與共,互相扶持理解。

這才是真正夫妻該有的樣子。

-完-

(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丈夫得了抑鬱症
    最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 -- 「抑鬱症其是一種十分日常的存在」。一直以來只是在小說或者電視劇或者報紙上看到別人得抑鬱症的事情。無論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生活在旁人眼裡看來是多麼「沒有任何抑鬱的緣由」,但事實上我們都無從去真的了解一個人的大腦與感受。抑鬱的情緒每個人都有,但抑鬱的情緒與抑鬱症是不一樣的。抑鬱的情緒可能一段時間後會消散,但抑鬱症則不是了 。
  • 《丈夫得了抑鬱症》電影解析
    《丈夫得了抑鬱》觀影心得排骨:相對於影片中的男主角,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可沒有那麼幸運,他們或因抑鬱症,朋友逐漸疏離,家人不理解,甚至愛人因此拋棄自己。這無疑給抑鬱症患者的心理雪上加霜。其實相比於抑鬱症患者在事業或者學業上的不如意,他們更多的是情感和心理上關懷得不到滿足,內心溫情感缺失,長期自我封閉內心真實情感。渴望親密關係又始終放不開自我。影片最後,妻子將陪伴丈夫與抑鬱症鬥爭的經歷用漫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漫畫的名字就叫《丈夫得了抑鬱症》。妻子的作品鼓勵了許多正在被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和他們的家人,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溫暖與希望。
  • 《丈夫得了抑鬱症》一部暖心的電影
    這是一部很溫馨的電影,雖然影片的節奏比較慢,但是看的時候,小編覺得很暖心。在男主從醫生那兒得知自己得了抑鬱症之後,女主便想盡辦法幫助男主,並且讓男主辭掉工作。但是女主為了丈夫的健康,堅持讓他辭職。遞了辭呈後,男主也變得開朗很多。
  • 《丈夫得了抑鬱症》一部感動了無數人的電影
    大家好,我是大嘴巴聊電影。有一句詩詞寫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有的人喜歡把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有的人則把它埋在心裡,等到沒人的時候偷偷傷心。一個人的負面情緒如果長時間壓抑在心裡,得不到釋放,就會對人產生影響,並且慢慢頑固下來。
  • 淺談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
    大家好我是編輯餃子,今天的推送給大家帶來的是《丈夫得了抑鬱症》的影評(❍ᴥ❍ʋ)《丈夫得了抑鬱症》是一部日式風格十分明顯的日常系電影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結果丈夫的病情果然如醫生所言時好時壞,電影通過很多好笑又難過的情節表現抑鬱症患者發病時的狀態。當丈夫病情嚴重時,他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徹底失敗的人。
  • 《丈夫得了抑鬱症》怎麼辦?
    《丈夫得了抑鬱症》是2011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講述有關抑鬱症的電影。電影由真實經歷撰寫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作為漫畫家的妻子髙崎晴子(宮崎葵飾)在照顧患有抑鬱症的丈夫髙崎幹夫(堺雅人飾)期間發生的生活瑣事。故事裡的妻子晴子性格懶散,每天宅在家裡睡覺和畫漫畫,丈夫幹夫是個嚴謹忠厚的老實人,在公司做著售後服務,每天都要承受著來自客戶的各種投訴和抱怨。
  • 《丈夫得了抑鬱症》:再黑的夜,都會迎來黎明
    《丈夫得了抑鬱症》改編自細川貂的漫畫繪本,根據其丈夫望月昭的真實經歷撰寫。電影節奏緩慢,但情緒醞釀、爆發卻震撼人心。正如看似平常的小事,在抑鬱症患者的眼裡,就是天翻地覆。
  • 《丈夫得了抑鬱症》中的夫妻之道
  • 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看哭了,家人抑鬱了,怎麼面對?
    有影評人寫道:用一部電影來介紹抑鬱症,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這部電影用它的坦誠,打動了觀眾。這部簡簡單單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細川貂々與丈夫的真實經歷,很多細節,都是細川貂々的親身經歷...真實觸碰的痛,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有網友評論道:真的是被感動到,眼淚譁啦啦往下淌,好多細節我都懂,一個人躲在浴室裡大哭…這部《丈夫得了抑鬱症》於2011年在日本公映,豆瓣8.1分,為了不出現醫學硬傷,攝製組請來了著名精神病學家擔任顧問…丈夫高野,在一間網際網路公司工作,敏感纖細,性格溫和.
  • 《丈夫得了抑鬱症》: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
    《丈夫得了抑鬱症》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記錄了漫畫家小晴(宮崎葵 飾)在丈夫(堺雅人 飾)患抑鬱症之後,陪伴丈夫一同與抑鬱症鬥爭的故事。 有人說:這是一部讓人正視抑鬱症的電影,再黑的夜,也都會迎來黎明。也有人說,這是一部經典的抑鬱症科普短片,專業全面又細膩溫暖。 小晴是一名漫畫家,性格懶散,毫不上進,每天只是宅在家裡畫漫畫和睡覺,靠丈夫一個人工作的薪水來養家。
  • 「丈夫得了抑鬱症!」,讓我知道原來抑鬱症不是什麼……
    丈夫得了抑鬱症,妻子只能被迫營業,在養家餬口之餘,還要關心與照料丈夫。但她們之間,演繹的不是一個悲劇,而是一段治癒人心的愛情故事!在這部溫馨又浪漫的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中,得了抑鬱症的男主角——髙(gāo)崎幹男,把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病容演的入木三分!
  • 《丈夫得了抑鬱症》中的雅人叔:一位得了抑鬱症的丈夫
    《丈夫得了抑鬱症》是由日本朝日電視臺、東映映畫聯合製作,東映映畫發行的121分鐘愛情影片。該片由佐佐部清導演,青島武編劇,宮崎葵、堺雅人、餘貴美子、大杉漣、田村三郎等主演,於2011年10月8日在日本上映。
  • 丈夫得了抑鬱症,妻子絲毫不作為?
    抑鬱症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日常的存在,卻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不被親近的人理解,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應該是一件很難過的事吧。 2011年的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對抑鬱症這個話題進行了探討。
  • 《丈夫得了抑鬱症》,一部讓無數人感動的電影,陪伴是一味良藥
    《丈夫得了抑鬱症》是上映於2011年的一部日本影片,該片的情節是根據真人的經歷所改編的,超感人,小編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影片中,高野幹男和妻子小晴結婚五年了,他們每天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自從丈夫得了抑鬱症,小晴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個多麼不合格的妻子:她不會幹家務,早上從不起床做早飯,雖然畫著漫畫,但是並不能增加家庭的收入,所以家庭的重擔都集中在老公身上。就像老公當初向她求婚時說的那樣:小晴只管畫漫畫好啦,其他的都交給我。正是因為這樣的巨大壓力,才導致丈夫精神上的崩潰。小晴自責極了。於是,她開始陪著丈夫一起走過抑鬱的日子,用心去體會他的感受。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關於抑鬱症,我們曾經有過很多討論。
  • 作為身邊人,怎麼幫助抑鬱的人?——《丈夫得了抑鬱症》
    陪伴在抑鬱症身邊的你,真的真的辛苦了!無論你的身份是骨肉至親,還是世間至愛,那些得了抑鬱症的人們,一定對你非常非常的重要,因此才會堅持陪伴在他們身邊。愛與被愛,理解與被理解,是漫漫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修習的功課。高野的抑鬱症隨著服用藥物,時有反覆。好的時候,高野會在雪中快樂地轉圈。
  • 《丈夫得了抑鬱症》故事很感人,每次看都會落淚!
    電影裡面的妻子說的對,很多時候我們絕口不提抑鬱症並不是因為擔心別人不理解擔心別人歧視,更多的時候只是因為我們覺得家裡有個抑鬱症的人太丟人。我以前不明白什麼叫真正的抑鬱症,家裡面有個姐姐,說自己有抑鬱症,其實只是心理暗示而已,我其實知道她好得很。
  • 《丈夫得了抑鬱症》:愛治癒了他的抑鬱症,也讓他們更懂彼此
    職場上,為了做好工作,996已經是家常便飯,還要面對來自家庭和戀人的壓力,生活不易呀,甚至有的人壓力過大患上了抑鬱症,而且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當患上抑鬱症時,第一時間要與家人交流並且找專業人士的幫助,一個人影城反而會做出些傻事來。《丈夫得了抑鬱症》就是關於抑鬱症後,男主在妻子的幫助下重新獲得新生的故事,溫暖又有愛。
  • 《丈夫得了抑鬱症》: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
    很多人想像中的抑鬱症,是蓬頭垢面、狼狽狂躁。但事實上,抑鬱症並沒有所謂的標準「模樣」,很多人看似活潑開朗,但內心已經跌入抑鬱的深淵,外表與旁人無異,不代表他們沒有病痛。如何用溫暖和理解給抑鬱患者以庇護,這部電影給了我們答案——《丈夫得了抑鬱症》ツレがうつになりまし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