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豬肉的新聞一直沒有停過,前段時間豬價瘋漲,不少網友表示吃不起,打算紛紛轉行回家養豬,雖然只是調侃,但真的有人去做了,不是別人,正是中國第一房地產企業——萬科。其實不只萬科,近些年中國的富豪們似乎都有了回歸田園的想法,養殖業也成了大佬們願意投資的熱門行業。比如馬雲開發人工智慧養豬,王健林、許家印等人跑到貴州,投資進行養豬扶貧,做電商發家的劉強東也宣布養豬。養殖業已經從原來普普通通的農業行業,變成富豪們看好的行業,恐怕日後普通人要高攀不起啦。
此次萬科轉行養豬,成了熱門新聞,與2018年開始轉型離不開關係。2018年萬科的集團戰略已不再局限於單個行業,而是升級為「城鄉服務和生活服務商」,雖然主營業務還是房地產開發和物業服務,但經營領域也擴展到了民生等其他業務。民以食為天,萬科最關注的就是在農業食品製造業等行業拓展新業務,於是今年3月,萬科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在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到,業務初期主要布局就是蔬菜種植、企業餐飲和生豬養殖三類。前段時間,萬科還發布緊急招募令,徵集生豬養殖行業的「豬司令」,在招募令中還提到,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食物購置不便,為了以客戶為起點,貫徹戰略目標,萬科將加大推進養豬事業的落實與發展。
看似站在養豬產業的風口上,要幫我們把豬肉的價格打下來,但萬科其實已經布局已久。據了解,食品事業部的主要投資者,是深圳六園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雖然這家公司只是成立了3年左右,但已經收購了不少公司,還獲得了不少大型公司的股份,比如15%的山東環山集團,大多數公司都是和養殖,食品加工及冷鏈技術有關的,還分布在全國各地,為今後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先進的技術。
這次萬科跨的幅度的確有點大,就有網友開玩笑,以為是要幫業主養豬,或者考慮到萬科房價,擔心業主以後買不起豬肉。也有人猜測,難道搞房地產和養豬有共同之處?其實並沒有,兩個行業最大的區別在於融資。搞房地產就是在玩槓桿遊戲,由於房地產的利潤率非常低,就需要通過做槓桿達到規模經濟,把融到的資金運用到現有投入中,房地產上有很多可以抵押的東西,比如公司本身、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權等。但農業卻很難融資,影響農產品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養殖業,風險極高,一場瘟疫可能就賠的血本無歸,一般是沒有銀行願意借錢的,因此很難做大做強。
當然,萬科也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真的算起淨利潤的話,賣豬肉確實比賣方掙錢,但萬科也不至於過分眼紅,畢竟主營業務上,萬科更有優勢。萬科在房地產業打拼多年,行業美譽度第一,負債率降到最低,擴展其他業務也不會見錢眼開,有坑就跳,養殖及食品行業更多是嘗試,為日後的全面發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