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戰的時候,交戰雙方以塹壕戰為主,武器以遠距離高精度的栓動步槍為主,直到二戰,各國主要裝備的步槍還是栓動式,直到美國研製並裝備了M1加蘭德步槍,強大的火力才讓蘇聯和德國開始重視。事實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德美俄等國就已經開始研發半自動步槍,但是,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加上高昂的成本,各國都未能大規模列裝。
美國M1加蘭德的出現,令蘇德兩國倍感壓力,於是紛紛開始研製自己的半自動步槍,相繼研發了SVT40和G41/43半自動步槍。加上美軍的M1加蘭德,這三款半自動步槍就是二戰時比較有名的步槍了。
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該槍是由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設計,因此而得名加蘭德步槍,在中國俗稱「八料快」。1936年1月9日,美軍開始裝備M1加蘭德,歷經二戰和韓戰,至1957年全世界共生產了M1加蘭德近1000萬支。它的主要工作特點是長行程導氣和槍機迴轉式閉鎖,使用7.62×63毫米全威力步槍彈。
M1加蘭德步槍可靠性極高,射擊精度高,而且維護保養簡單,易於分解和清潔,實戰證明,無論是太平洋島嶼、非洲沙漠、東南亞叢林,還是歐洲戰場,加蘭德步槍表現都非常出色,是當之無愧的二戰可靠性最出色的半自動步槍。
蘇聯SVT40步槍
SVT40步槍,svt的意思是"託卡列夫自動裝填步槍",由前蘇聯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費德洛·託卡列夫設計,是二戰時期,蘇聯紅軍的主要裝備。SVT40是SVT38的改進版,SVT38首次露面是在蘇芬戰爭期間(1939年-1940年),但是實際上使用情況看並不理想,該槍維護保養複雜,易發生故障,特別是當雪或沙子滲入槍機後。因此,才有後來的改進片SVT40。
但SVT40在二戰中的表現差強人意,由於該槍維護保養過於複雜,蘇聯紅軍平均素質較差,導致只有少數精銳部隊能夠很好使用,多數人認為其可靠性差,結構複雜,維護困難。因此,在紅軍戰士中受到嫌棄,不過比較諷刺的是,SVT步槍雖然不受本國士兵喜歡,卻更受德國、芬蘭等蘇聯敵人的歡迎。該槍在二戰時期生產了大約100萬支。
德國G43半自動步槍
德軍在二戰初期裝備的是大名鼎鼎的毛瑟1898式步槍,該槍以性能可靠,精度高聞名於世,是二十世紀初大多數步槍的原型,包括美國的1903式步槍,是德國人心中的驕傲。但是,隨著武器技術的發展,作為非自動武器的 毛瑟1898式步槍其火力強度已經無法滿足戰場的需要。
即便如此,德軍對於半自動武器的研製也並不熱心,在德國人特別是希特勒看來,半自動步槍射擊精度和距離明顯不如毛瑟1898式步槍,而火力又不如MP40等衝鋒鎗,這樣一種武器實在沒有裝備的必要。直到同蘇聯的大戰爆發後,才勿忙開始生產裝備該武器。
關於G43半自動步槍,一直以來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很差,精度不高,性能還不可靠;另一部人認為它堪稱「工藝品」,其做工較美國的M1加蘭德要出色很多,加蘭德與其相比顯得更加笨拙。不過,不管怎樣,有一點得到了一致的認可,那就是發射毛瑟步槍彈的G43威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