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2589字,閱讀約6分鐘
1、白朗寧自動步槍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自動步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當時的槍械其實進入了一個比較高速的發展時期,只是現在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人們只知道當時使用的是機槍和衝鋒鎗,尤其是後一種MP18衝鋒鎗,是德國風暴突擊隊的標配,所向披靡。
不過,當時還研製了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例如,德國生產的毛瑟M1916半自動步槍射程遠,規模達到2000米。當然,考慮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地戰,對射程的要求肯定很高。
另一方面,德國人研製了FedorovM1916自動步槍。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它幾乎擁有自動步槍的所有標準,除了沒有手槍握把。使用的子彈也很奇怪,是日本6.5x50mm有坂步槍子彈。但由於產量太小,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
但真正大量生產自動步槍的,卻是參戰很晚、裝備低劣的美國人。其實並不誇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人裝備極差,倉促招募的士兵可能在展覽之前就已經在家裡放牛了。使用的武器都是法國的。
這時,美軍突然發現自己的軍隊完全不適應戰場,裝備了劣質武器,使用的機槍來自法國的爛少沙輕機槍,讓美國人傷透了心。但是,是一個叫約翰·白朗寧的兄弟站了出來,他在1917年向軍隊出售了兩種武器,一種是白朗寧水冷式機槍,另一種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白朗寧自動步槍。
美國陸軍喜出望外,在經過短暫的測試後發現,這兩種武器非常出色,完全符合美軍的作戰需求,於是這兩種武器直接裝備了部隊。為了防止混淆,美軍將機槍命名為白朗寧M1917水冷式機槍,而將白朗寧自動步槍命名為白朗寧M1918自動步槍。有趣的是,它也是在1918年正式生產的,因為之前的製造商忙於製造其他東西,沒有時間生產M1918自動步槍。
至於為什麼叫自動步槍,其實很簡單。由於英語中根本沒有表示衝鋒鎗的單詞,所以白朗寧被寫成了白朗寧自動步槍,它的後半部分來自於機關槍,一種機關槍。它以縮寫"BAR"而聞名,"BAR"由此而來。
美國工業本來就很強大,溫徹斯特最初生產的1800根棒材因為零件規格不能互換而暫停,但1918年6月恢復生產後,當月生產了4000根,7月生產了7000根,產量幾乎翻了一番。到戰爭結束時,幾家公司已經生產了近十萬杆自動步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白朗寧自動步槍立下了汗馬功勞,美國士兵甚至可以用步槍準確地射擊它,這比當時其他國家的輕機槍要好得多。
2、老驥伏櫪的白朗寧自動步槍
一戰結束後,白朗寧自動步槍過了一段比較鬱悶的日子,畢竟那時候大家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沒有戰爭能打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大多只能在倉庫裡吃灰。但這並不意味著布朗寧自動步槍真的毫無用處。白朗寧的身影出現在硝煙瀰漫的中、波蘭、蘇,還是芬、蘇。在此期間,白朗寧自動步槍也在不斷地自我改造。
真正讓白朗寧自動步槍重返戰場的,無疑是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激怒了美國,在羅斯福總統的命令下,兵力不足10萬的美國軍隊重新武裝起來。大批青年應徵入伍,決心與德國納粹和日本鬼子決一死戰。
但這麼多士兵入伍,無疑讓美軍犯了難,哪裡去找這麼多槍?沒關係,一戰時沒有很多庫存的槍。趕緊把這些裝備拉出來,不斷有新的訂單拋向軍火庫。白朗寧自動步槍自然是裝備美軍的首選,在這個節骨眼上,大量生產了白朗寧自動步槍。
當時的美軍,其實裝備很差,戰前美軍找不到一把可以作為團隊支援武器的機槍。想想看,白朗寧自動步槍M1918A2無疑是首選,配備兩腳架的它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輕機槍。在衝鋒時,步兵也可以用它發起衝鋒,進行有效地向前射擊,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槍。美軍參戰時裝備的白朗寧M1918A2自動步槍大多是由老式白朗寧自動步槍升級而來。
但只有二十發子彈,這有點失誤。所以美國士兵更有可能去掉三腳架,減輕重量進行移動射擊,這是極好的。在歐洲和北非,白朗寧自動步槍表現出色,許多美國士兵在巷戰中使用它擊敗了無數裝備毛瑟步槍和衝鋒鎗的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機槍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缺乏可靠機槍和衝鋒鎗的日軍不知有多少人成了美軍的槍口下。
3、好槍也有缺陷。
但最好的槍也有缺陷,白朗寧自動步槍也不例外。首先,這個倒黴蛋太重了,空槍狀態有7.25公斤,如果是戰鬥狀態,就要重9公斤多。實戰中,士兵還要攜帶12個備用彈夾,重量飆升至18公斤左右。要知道一個士兵的身體可零碎了不少,一般來說,一個士兵的合理負重是30公斤,就佔了自己的一半以上,那真的是苦不堪言的士兵。
此外,它的桶過熱也是一個問題。畢竟它沒有做好火力支援的準備,所以它的炮管升溫非常快。士兵們必須學會在戰鬥中控制射速,否則槍管會迅速升溫。白朗寧自動步槍的槍管過熱會非常嚴重,甚至會燒焦槍管與護木的接觸部分,導致護木脫落,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這把槍基本上就沒用了。畢竟,沒有人能抓著熱桶射擊。
另一個是彈藥太少,白朗寧自動步槍的彈匣只有20發子彈,在實戰中很快就會用完彈匣。因此,美軍士兵必須掌握短點射擊的本領,每次射擊3至5發子彈。否則,如果子彈用完了,火力就會因為更換彈匣而中斷,讓敵人有機可乘。當然,士兵們有自己的應對方法,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個班有13人,班長帶領3個4人的火力組,每個小組有一支白朗寧自動步槍,這樣就能有效保證火力不間斷。直到今天,美國海軍陸戰隊仍保持這種隊形,但白朗寧自動步槍已被M249班用機槍所取代。
此外,由於士兵維護白朗寧自動步槍時,將槍垂直放在地上,難免造成槍油和火藥殘渣落在後坐力緩衝器上,導致步槍經常出現故障。此外,白朗寧自動步槍不使用不鏽鋼導氣箍材料,而二戰子彈和推進劑具有腐蝕性。因此,如果不經常保養,導風箍容易生鏽。結果,許多白朗寧自動步槍因故障損壞,美軍只好重新頒布條例,嚴格規範白朗寧自動步槍的使用和保管。
結語
儘管白朗寧自動步槍有這麼多缺點。但它仍然是把好槍。作為一款早期的自動步槍,白朗寧的性能也非常出色可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白朗寧自動步槍痛擊了軸心國,粉碎了他們的野心。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尖端武器指南》
這裡是《回首初相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