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自己正確如廁

2020-12-25 吳阿靜1

「終於不用洗尿布了!」「終於不用再花錢買紙尿褲了!」寶寶告別紙尿褲,當然是爸媽們喜聞樂見的事,而且是越早越好。因此,很多爸媽從寶寶1歲甚至不到1歲就開始試圖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於是,「戰場」從餐桌擴大到了衛生間裡……

粉絲朋友的例子:

「女兒3歲,曾經因為她尿褲子而狠狠打過她,現在我為自己當初的野蠻行為而懊惱不已,於是下定決心要用放鬆的態度去面對她的肛欲期。但是,我對她很寬鬆後她尿褲子更頻繁了,一天最多的時候會尿褲子6~7次,我都懷疑她到底是失去排便感應還是不懂得排便?擔心她即將要上幼兒園,會不會被老師不理解,被小朋友嘲笑……我總是把這種焦慮帶到情緒中,然後找藉口對她發洩,不理她或是對她大喊大叫,她也能明顯感覺到我的不悅。」

父母只有真誠地認識自己對孩子犯下的錯誤和給孩子造成的傷害,痛改前非,才能夠真誠地幫助孩子修復創傷,度過困境。而這位媽媽沒有真正地反省,所以,女兒仍然沒有獲得修復的支持。

孩子開始進入修復階段,早期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尿褲子或者亂解大便的情況,這是孩子在試探父母是否真正接納了他,只有父母真心接納孩子的現狀,孩子才能夠獲得修復的安全感。

女孩進入幼兒園可以擺脫媽媽的情緒控制,有利於孩子肛欲期的修復,也有利於媽媽調整和放鬆自己。

在幼兒園裡,同伴們都會尿褲子,孩子們會相互理解,不會因此嘲笑女孩。同時,女孩會受到同伴群體排便方式的影響,孩子為了融入群體會注意修正自己的排便方式。

●被過度控制大小便的孩子,需重新建構掌控能力

「兒子7歲半,從小我們對孩子的大小便控制得很好,幼兒園的老師每隔半小時就會要求他解小便,孩子很少尿褲子。自從孩子6歲半上小學後,他開始尿褲子,還將大便也解在褲子裡。我每天都給他準備了乾淨褲子放在書包裡,害怕同學笑話他,他常常忍著不敢換褲子。」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如果孩子在6歲前一直被父母和老師控制大小便,當孩子進入小學後,大小便不再受成人控制,他們會重新建構自身大小便掌控能力。這時,孩子會回到嬰兒階段大小便無序狀態,重新走一遍掌控大小便能力建構的「程序」,導致孩子在學校將大小便解在褲子裡,給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帶來極大的傷害,使孩子難於融入同伴群體。在孩子大小便問題未解決之前,孩子不適宜在學校學習,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完成修復。

●放鬆心態幫助孩子重建

「女兒2歲,爺爺奶奶帶她的時候,對孩子的小便很緊張,生怕孩子尿褲子,每個半小時提醒一次,女兒如果不去廁所他們就強迫。結果女兒特別痛恨上廁所,故意尿溼褲子,尿完了還自己打自己屁股。後來我把孩子接回來,不提醒女兒小便,尿溼褲子了我就及時換掉,並告訴她如果尿溼褲子就告訴媽媽。剛開始的時候女兒一天要尿溼很多次褲子,2個月後女兒的情況才改變,現在她有小便時就告訴我或者自己坐馬桶。」

媽媽對女兒做到了真正的接納和信任,孩子就能夠修復。很多成人在對待孩子的小便問題上,更擔心的是孩子尿溼更多的褲子。褲子比孩子的掌控能力發展還重要,如果這樣來計算育兒行為的價值,那就得不償失了。為了孩子的發展,多給孩子準備幾條褲子,讓孩子去尿吧!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明明都學會如廁了,怎麼又開始尿褲子?多半是出現了如廁倒退
    很多新手爸媽對養孩子沒經驗,認為教會孩子怎么正確如廁之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尿床、尿褲子的問題了。事實證明,還是這些新手父母太"嫩"了,家長的這一美好想法,往往隨著孩子出現如廁退到而慘遭幻滅。所以很多寶爸寶媽都非常納悶,明明已經訓練過孩子如何正確如廁,怎麼還是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 如何訓練孩子的如廁能力?特別是使用「馬桶」?聰明家長可這樣做
    心理方面美國的心理專家說:孩子出生後,並沒有把自己剝離出世界。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即便是對於便便,孩子也認為這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孩子以前不坐馬桶上廁所,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便便落在了地上,這時候的他們能夠感覺到安全感。
  • 教寶寶如廁最佳時機是多大?兒科醫生:孩子發出這些信號,最合適
    三寶媽媽看到這麼多朋友為她出謀獻策,特別感動,準備各種方法都嘗試一下,看看哪個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其實像三寶媽媽孩子這種情況,是每年開學季都會發生的事情,有些父母從來都沒有對孩子進行過如廁的訓練,甚至還以為孩子在上幼兒園後就能學會了。而另一些孩子,雖然學習如廁學的比較早,但是學習的方法並不是特別正確,導致孩子在外面上廁所的時候,仍然會出現尿在褲子上的情況。
  •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真的太重要了
    孩子天生就對錢感興趣,而小學和初中階段是孩子價值觀形成和發展階段,孩子只有形成了正確的金錢觀,他們才有能力扛起自己的人生,也才能有本事為自己的未來買單。而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如何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 如何幫寶寶戒掉尿片?掌握這些如廁小方法,寶寶自行如廁不是事
    第三天:寶寶了可能已經有了自己上廁所的意識,基本初見成效。但如果失敗,家長可以耐心引導寶寶把這幾個步驟再做幾次。然而,教寶寶如廁的過程可能會持續 3-6 個月,不同的寶寶也有個體差異,學會的速度有快有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理時間表,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節點。
  • 育兒小知識:嬰兒如廁訓練這樣做,向尿布說拜拜
    每次帶小小孩出門,家長總是背著大包小包,其中帶最多的恐怕就是尿布了,所以有些媽媽希望孩子能夠早學會如廁,除了省錢,出門也可以輕鬆許多。如廁訓練前家長的準備在您教孩子如廁前,大人平日的言行,孩子早就已經看在眼裡。但是,第一次正式教孩子上廁所,應該要告訴孩子所有相關物品的名稱和正確的使用方法,用孩子可以聽得懂的方式說明,並且做正確的示範。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然後還得知道如何脫褲子,如何讓自己坐得舒服,如何在一切準備完畢之前忍住排便衝動。大便訓練通常應該要早於小便的訓練,因為腸道周圍肌肉要比膀胱周圍的有耐力一些,當孩子感覺到便意時,可以有更多的反應時間。固體也比液體容易控制。當膀胱漲滿時,突如其來的強烈尿意是孩子很難控制的。
  • 如廁訓練如何少走彎路?寶媽的實戰經驗,助力寶寶輕鬆告別紙尿褲
    如廁訓練在孩子成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寶貝18個月大之後,各位寶爸寶媽就可以考慮怎麼樣讓寶寶更好地學習自己去上廁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嬰兒的如廁訓練。我告訴小華,孩子在學習各種基本技能時,大都是需要家長引導和訓練的。比如堅持自己入睡,以及如廁的訓練,這些都需要爸媽助寶貝一臂之力。
  • 寶寶什麼時候做如廁訓練?自主如廁注意哪些事項?
    寶寶排洩的問題是家長比較擔心的,很多時候寶寶無法控制自己,只能任其自由泛濫,大多數的寶媽知道孩子排洩器官到2歲左右才開始成熟,我們要在什麼開始做如廁訓練?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尊重孩子的時間表,在孩子準備好了以後再進行如廁訓練,會非常順利,孩子一般3歲之前就會掌握。如果和這個原則背道而馳,就不免經歷極其漫長和痛苦的訓練期,孩子有可能到了4歲還沒有完全學會。
  • 父母如何訓練孩子如廁?8個小技巧,輕鬆脫下紙尿褲
    教孩子如何使用馬桶需要給予合理動力,以及您的時間和耐心。如廁訓練成功的關鍵是從您孩子的興趣,意願和身體能力開始。儘管有些孩子已經準備好年滿18個月,但其他孩子可能直到三歲才準備好學習。一些專家認為,男孩在尿片中的停留時間要比女孩長,因為他們通常更活躍,可能不大可能停下來花時間使用馬桶。試圖搶先一步是沒有意義的。
  • 把屎把尿害處多,寶寶什麼時候如廁訓練,他自己說了算
    孩子已經哭的滿臉通紅,身子直挺,年輕媽媽卻仍舊按著寶寶把尿。這是一位新手媽媽,照顧孩子的那一套經驗都是從年長的婆婆那裡「繼承」來的,對於孩子把屎把尿的做法,深信不疑。社會在發展,很多老一輩的育兒經驗已經被證實並不適合繼續延續下去,但仍有一些人覺得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經過多少代人印證,很靠譜,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有害無益。
  • 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如何訓練寶寶如廁?如何正確地誇獎寶寶?那麼該怎么正確地給寶寶拍痰呢?家長可以讓寶寶橫向俯臥在自己的腿上或者豎抱讓寶寶的頭部搭在你的肩膀上,而這兩種姿勢的選擇則需要根據寶寶的接受度來看。然後家長持空掌,保持胳膊不動,手腕擺動輕扣寶寶的後背,通過震動幫助寶寶排出痰液。很多家長不敢空掌拍背,因為聽著聲音很可怕,但實際上寶寶並不疼,家長不用太擔心。
  • 培養孩子財商要趁早,論金錢教育重要性,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在針對給孩子進行的種種教育當中,金錢教育往往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良好的金錢教育往往能夠提高孩子的財商,而隨著西方先進教育觀念的引進,財商已經成為了兒童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人們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立足,就必須要學會如何創造財富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財富。
  • 10個笑臉貼,一周順利學會坐馬桶,在訓練孩子如廁上慢就是快
    等到墨仔滿2歲的時候,我帶他去親戚家串門,無一例外都會說怎麼還給孩子穿尿不溼啊,你要教他坐馬桶。我媽堅持她的老一套,認為要從小把尿,把一把他就會尿了。我則非常納悶,不知道大家為什麼都這麼著急的要教孩子如廁,感覺如果自己孩子還沒有學會如廁是件「令人擔憂」的事情。
  • 如廁訓練繪本推薦——寶寶最愛看的「屎尿屁」系列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其中也提到了進行如廁訓練所需準備的一些材料,比如:如廁訓練褲、小馬桶、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圖畫、遊戲等。如廁訓練後期可使用小內褲。那今天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推薦——「屎尿屁」。為什麼說這是孩子這個時期最愛看的繪本呢?
  • 孩子入園有哪些必要準備?如廁訓練是第一要務,要多加訓練
    沒想到在寶寶自主如廁上就栽了跟頭,開始焦急的翻閱各種育兒經,尋求解決方法。 自主如廁是寶寶入園需要訓練的第一要務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指出: 「2歲左右才開始訓練的孩子只要1年的時間就可以獨立上廁所了。訓練完成的平均年齡為2歲半左右。」
  • 什麼時候可以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孩子如果有這些表現,通常可以
    1)孩子可以察覺到自己想要排洩 能夠進行如廁訓練的孩子,與不能進行訓練的孩子有很大區別。因為可以接受訓練的寶寶,通常都能對自己即將到來的排洩有所反應,而且可能還會在表情以及動作上有相應的展現,有的孩子他們甚至會主動告訴家長,表示自己肚子脹、肚子疼等。
  • 我是如何解決angel的如廁窗口期的?
    經過我和孩子她爸勤奮好學,發現angel應該是到了她的如廁窗口期。其實,嬰幼兒在不同生理功能有不同的窗口期:例如出生嬰兒~1歲半是視覺的窗口期;1~3歲語言的窗口期;0~4歲數學和邏輯能力窗口期等等,嬰幼兒在這段時期相關的學習變得十分容易、迅速,是接受教育的絕好機會;過後,獲取信息的敏銳度則會大幅度減弱。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
    缺乏耐心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存在缺乏耐心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調整,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培養耐心。這幾種培養孩子耐心的方法,家長朋友們可以參考:
  • 寶寶如廁訓練幾歲開始最好?
    不要急著訓練寶寶如廁,如廁的「工作原理」這麼複雜,對寶寶來說本來就是漫長的過程,最好的如廁訓練時機,就是孩子自己準備好了的時候。 在遊戲中,讓孩子了解粑粑和正確如廁的概念。 Step 3 準備寶寶專用馬桶 給寶寶準備專用的小馬桶是如廁訓練重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