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孩子的如廁能力?特別是使用「馬桶」?聰明家長可這樣做

2020-12-23 虎媽陪寶寶成長

文丨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上廁所這個概念不甚了解,但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大,孩子上廁所似乎變成了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如果父母不及時引導,那麼孩子就會野蠻式生長。

------引言

小強今年4歲,但他還時不時地尿床。小強的奶奶認為還不尿床是正常現象,不必大驚小怪。本著這種心理,小強的家人們並沒有刻意地引導孩子。以至於孩子尿床越來越頻繁,而且他4歲了還不知道該怎樣坐馬桶如廁。

更可氣的小強上廁所不分場合,無論是在自己的臥室還是在廚房或者客廳,只要來了便意就隨時上廁所。

小強此舉著實讓一家人感到羞愧和憤怒。之後小強父母強迫孩子坐馬桶上廁所,但小強就是不依,甚至還鬧脾氣。

01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坐馬桶?生理和心理都是問題

1.生理方面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坐馬桶會覺得不舒服和不習慣。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是被父母照顧著上廁所,亦或是用一些尿不溼幫助孩子上廁所。這就造成孩子上廁所的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因此父母猛然間讓孩子坐馬桶上廁所,孩子會覺得極其不舒服。所以孩子不喜歡做馬桶有其生理原因。

另一方面馬桶上面可能有尖銳的小刺或者是凹凸不平的墊面。因為父母的皮膚過於粗糙,很難感覺到孩子的馬桶的異狀。但小孩子的皮膚非常柔嫩,對一些凹凸不平也非常敏感。當孩子碰到尖銳的東西時,會感覺到難受。所以孩子也不太喜歡做馬桶,因為他們覺得可能會受到一些傷害。

2.心理方面

美國的心理專家說:孩子出生後,並沒有把自己剝離出世界。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即便是對於便便,孩子也認為這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孩子以前不坐馬桶上廁所,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便便落在了地上,這時候的他們能夠感覺到安全感。而如今父母讓孩子坐馬桶上廁所,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便便,就會覺得恐慌。

心理方面還有另一層含義:便是孩子對馬桶的顏色或形狀不喜歡。每個孩子都有一些小脾氣,也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獨寵之物。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粉色,有的孩子喜歡綠色,而有的孩子偏愛黑色;也有孩子對變形金剛感興趣,而有的孩子對海綿寶寶感興趣,這些都是孩子的不同個性所造成的。

也就是說孩子對選擇馬桶也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孩子喜歡海綿寶寶而其父母卻為他選擇了變形金剛形狀的馬桶,那麼孩子就會顯得非常不高興,也不會心甘情願地坐在馬桶上如廁。

02父母應該怎麼樣培養孩子的如廁的能力呢?

1.要讓孩子儘早的熟悉馬桶的構造

一位作家曾說:一個良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這也就是說父母要想培養孩子如廁的能力,就要在小時候培養孩子。如此,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習慣,才能根據父母為其規劃的跑道行進。但培養寶寶如廁能力也不宜過早。

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18個月之後進行如廁訓練才是最好的階段。如果過早,就會提前榨取孩子的精力和天賦,使他們對如廁這件事兒覺得厭煩和困惑。

所以說父母要在孩子適當的年紀,讓孩子熟悉馬桶的構造。比如在一歲大時為孩子買一個可攜式小馬桶,給孩子當玩具玩兒或者當一個小凳子坐。

孩子在日常的接觸中便會了解到馬桶的構造,從而在訓練其如廁能力時,能夠更好地進行。

2.為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形狀

如果孩子特別中意某一個形狀,那麼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小馬桶時就應該往孩子的喜好方面靠攏。父母不要違背了孩子的喜好。

如果自家孩子喜歡海綿寶寶形狀的小馬桶,那麼就不能為孩子買變形金剛樣式的小馬桶。因為只有抓住孩子的心,才能夠讓孩子聽話,才能夠讓孩子去嘗試坐馬桶上廁所。

3.運用繪本或者故事來引導孩子坐馬桶

要想改變孩子的習慣,父母任重而道遠。因為一個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更何況讓孩子去坐馬桶上廁所呢?但環境的作用亦不可小覷,一個人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他的性格以及行為就會受到這些環境中的人或事的影響,從而做出相似的舉動。

因此的父母應該用漫畫繪本或者故事,給孩子講解坐馬桶如廁的好處以及如何使用馬桶。孩子在這些故事中能夠得到相應的知識,長久以往孩子們就會把這些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03虎式總結

無論紙上說得多麼好,不去實踐終是一紙空談。如果父母做到了以上3點,那麼就要開始正式引導孩子如此了。在引導的過程中,父母要在孩子旁邊協助孩子,並給予他們指導,讓孩子順利地進行「第一次坐馬桶如廁」。

萬事開頭難,父母只有不懈努力才能讓孩子掌握如此技巧,才能培養孩子如廁的習慣。(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本文由虎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一歲前孩子的膀胱、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以及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基本不具備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這時候進行如廁訓練是違背孩子的身體發育的。當然有極少數孩子能在18個月大之前掌握這種控制能力,但是畢竟是少數,因此建議在孩子一歲半之後再進行訓練。
  • 育兒小知識:嬰兒如廁訓練這樣做,向尿布說拜拜
    每次帶小小孩出門,家長總是背著大包小包,其中帶最多的恐怕就是尿布了,所以有些媽媽希望孩子能夠早學會如廁,除了省錢,出門也可以輕鬆許多。如廁訓練前家長的準備在您教孩子如廁前,大人平日的言行,孩子早就已經看在眼裡。但是,第一次正式教孩子上廁所,應該要告訴孩子所有相關物品的名稱和正確的使用方法,用孩子可以聽得懂的方式說明,並且做正確的示範。
  • 2歲寶寶如廁訓練,先把馬桶選對!再配合8個如廁原則更有效果
    導語:很多家長比較著急,可能寶寶一歲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訓練寶寶如廁。有的時候急於求成,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如果了解寶寶的成長規律,家長才不會著急。一歲的寶寶太小,膀胱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還沒有成熟,從生理上來說還不具備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而寶寶到了兩歲左右才開始自主控制排便,這個時候在訓練寶寶的如廁意識效果會更好。
  • 10個笑臉貼,一周順利學會坐馬桶,在訓練孩子如廁上慢就是快
    終於有底氣寫這篇關於「如何訓練寶寶如廁」的文章了,因為我家墨仔在2歲5個月的時候,用了短短一周的時間快速、順利掌握了如廁技能,一個月熟練如廁,所以我才能安心的告訴大家:寶寶學會如廁真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大費周章的去訓練,甚至延續從小把尿這個陋習。沒有學不會如廁的寶寶,只有操之過急、杞人憂天的家長。
  • 寶寶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多是這4個原因,家長要趁早如廁訓練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最近,很多媽媽都在諮詢關於訓練寶寶如廁的問題。對於大一些的寶寶來說,如廁已經不成問題了。但是對於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如廁可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裡大便,那可千萬要引起重視。
  • 兒童馬桶好用嗎?如何訓練寶寶使用馬桶?寶媽現身說
    父母們需要對寶寶學習使用馬桶這件事抱一個順其自然的態度,這樣孩子們才不會對如廁訓練過於緊張。因此,我們需要為孩子們提供他們能夠自己使用的工具,不管是放在成人馬桶上的墊圈,還是獨立的兒童小馬桶。告訴他們如何使用,然後讓孩子自己用,不要做出過多的幹涉,這樣反而能更好地完成對寶寶的如廁訓練。
  • 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如何訓練寶寶如廁?如何正確地誇獎寶寶?從紙尿褲過渡到馬桶,這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過程。但一說起寶寶的如廁訓練,箇中艱辛,卻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辣媽團成員:我家是雙胞胎女寶,剛好19個月,現在正好是從紙尿褲過渡到馬桶的階段,我早早地就給她們準備了小尿盆,想讓她們先熟悉一下,但是後來發現,她們非常抗拒在尿盆上上廁所,特別依賴紙尿褲,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父母如何訓練孩子如廁?8個小技巧,輕鬆脫下紙尿褲
    教孩子如何使用馬桶需要給予合理動力,以及您的時間和耐心。如廁訓練成功的關鍵是從您孩子的興趣,意願和身體能力開始。儘管有些孩子已經準備好年滿18個月,但其他孩子可能直到三歲才準備好學習。一些專家認為,男孩在尿片中的停留時間要比女孩長,因為他們通常更活躍,可能不大可能停下來花時間使用馬桶。試圖搶先一步是沒有意義的。
  • 孩子入園有哪些必要準備?如廁訓練是第一要務,要多加訓練
    沒想到在寶寶自主如廁上就栽了跟頭,開始焦急的翻閱各種育兒經,尋求解決方法。 自主如廁是寶寶入園需要訓練的第一要務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指出: 「2歲左右才開始訓練的孩子只要1年的時間就可以獨立上廁所了。訓練完成的平均年齡為2歲半左右。」
  • 寶寶如廁訓練幾歲開始最好?
    孩子學得快慢取決於家長 有一種說法是女孩學的要比男孩快,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寶寶學得快慢其實取決於家長。 因為一般情況都是媽媽訓練孩子如廁,孩子在愛模仿的階段,女孩當然模仿媽媽的動作更容易,所以看起來女孩比男孩學得快。
  • 孩子不愛坐馬桶?和心理有關,也關乎生理問題,智慧媽媽這樣做
    有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如廁了,可是仍然拒絕坐在馬桶上,1歲多點的孩子喜歡蹲著拉,再大點的喜歡拉在紙尿褲裡,總之就是不愛坐馬桶。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該如何解決呢?遇到這個問題別焦慮,來學習一下。案例:2歲娃喜歡站著拉在紙尿褲裡,堅決不坐馬桶說起孩子如廁的事,墨墨媽一臉無奈,她兒子在1歲半左右就有自主排便意識了,尤其是拉臭臭之前,都會拽著自己的褲子做出明顯的示意。可他就是不喜歡坐馬桶,如今已經2歲了,小便能在座便器裡解決,大便可就奇葩了。
  •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看這篇
    一、按生長規律來訓練寶寶有自己的如廁自理時間表,當寶寶的生理和心理都準備好了,進行訓練才會事半功倍。在寶寶未準備好之前進行如廁訓練毫無意義。研究表明,18月齡甚至更早開始如廁訓練的寶寶,通常4歲時才能完全脫離尿布,而2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的寶寶,通常3歲左右都能完全脫離尿布。不過建議晚上還是可以讓寶寶穿紙尿褲的,這樣大人、寶寶都可以睡得安穩點。
  • 如廁訓練如何少走彎路?寶媽的實戰經驗,助力寶寶輕鬆告別紙尿褲
    我告訴小華,孩子在學習各種基本技能時,大都是需要家長引導和訓練的。比如堅持自己入睡,以及如廁的訓練,這些都需要爸媽助寶貝一臂之力。每個孩子接受度不同,因此掌握這項技能的時間長度也不一樣。所以,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過早或者過晚訓練,都是不利於寶貝完全掌握這項技能的。
  • 如何幫寶寶戒掉尿片?掌握這些如廁小方法,寶寶自行如廁不是事
    寶寶小時候通常都是穿著紙尿褲,不光孩子舒服,大人也安心。等到寶寶長到3歲左右,括約肌發育成熟,父母就可以讓寶寶戒尿片了。如果沒有適時地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錯過了這個最合適的時機,寶寶就可能會對紙尿褲就會產生依賴性,再想訓練寶寶就會有很大的難度。
  • 選對坐便器,如廁訓練事半功倍,媽媽省心
    前兩天,有個寶媽在後臺留言,因為要不要給寶寶坐便器的問題,和婆婆發生了爭執,他婆婆認為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大人去把尿,大了自然就會了,不用進行如廁訓練。而寶媽認為把屎把尿不科學,要讓孩子自己學著如廁。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結果。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從1 歲半,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因為寶寶一般到這個年齡生理和心理都已經準備好了。那麼如何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坐便器呢?
  • 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
    這不是天兒越來越熱了麼,我就琢磨著給糰子做如廁訓練,但是我還沒所行動呢,就迎來了一大片抨擊。 「這麼熱還不給孩子脫紙尿褲?你試試自己24小時墊著姨媽巾是什麼感覺!」
  • 寶寶多大可以進行如廁訓練?寶媽要明白
    很多老年人為了讓孩子不尿在褲子裡,經常會對他們進行把尿,老年人覺得這樣做是對的,但其實這種訓練反而會推遲孩子自主上廁所的時間。曾經有一位科學家對一對雙胞胎兄弟進行過關於獨立上廁所相關的實驗。哥哥在出生之後兩個月就開始進行訓練了,之後訓練了一年的時間,哥哥也完全學不會獨立上廁所,有的時候可能會成功,但是失敗也會隨之而來。
  • 如何訓練2歲的男寶去廁所尿尿?他從不說尿尿,每次都隨地尿尿?
    但是若寄希望於孩子一下子就徹底改變是不現實的,我們應考慮到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發展特點,尊重孩子的特性,循序漸進的、讓孩子最終養成「自主如廁」的良好習慣。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如廁」的能力和習慣呢?下面進行詳細解析:第一,讓孩子養成「自主如廁」的習慣有什麼好處?
  • 寶寶如廁訓練總失敗?準備一款兒童坐便器,3個步驟學習上廁所
    如果狗狗會使用坐便器,小孩子更不在話下了。雖然有些孩子用久了紙尿褲,大便、小便的意識比較單薄。但是一般到了18個月-24個月,隨著生長發育,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不過,確實有孩子會抗拒使用坐便器,哭鬧不配合,家長就需要提前鋪設大量的心理預期。鋪設大量如廁心理預期具體有哪些辦法呢?1. 給孩子讀一讀關於如廁的繪本。
  • 出現這四種信號,父母要進行如廁訓練啦
    雖然紙尿褲幫了寶媽們不少忙,但是長期給寶寶使用紙尿褲也不是長久之計,隨著寶寶不斷地成長,家長們還得去鍛鍊孩子自主大小便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可以適當的給寶寶講一些故事,或者是讓寶寶玩玩具,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等寶寶慢慢適應了坐便器,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如廁了,儘量讓寶寶每天都坐一會兒坐便器,方便寶寶快速學會使用坐便器來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