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之薦】798橋藝術空間館長 馬成本次展覽是杜拜哈利法塔達利展覽於北京的延續,這既是國際間的藝術交流與合作,也將為國內觀眾提供近距離觀賞當代藝術名家作品的機遇。展覽將為觀者展出「達利:超現實主義的記憶」、「達利紀念超現實主義五十周年」、「達利致敬戈雅」三個系列的版畫,以及由以上內容創作的裝置及影像作品等,也都將為觀眾提供一條了解達利作品及歷程的良好路徑。
在全球疫情下的2020年,我們共度了雙重性的難關,從整個經濟和資本市場上開始逐步緊縮,而藝術行業焦慮的現狀和壓迫感也的愈演愈烈,儘管如此,仍然有不少的展覽和畫廊也開始在困境中重生。而疫情的開始,正如一次社會性的變革,它致使我們從逆境中成長看待這個世界流通的真相,也促使我們創新,熱忱不息地的追求真理和亦激發出來的新能量。
【開展啦】:薩爾瓦多·達利:超現實主義的記憶策展人:趙倩穎(Serena Zhao)、迪利亞拉·卡梅諾娃(DilyaraKamenova)展覽日期:2020年7月25日——10月25日地點:北京·798橋藝術空間
藝術倉庫當代藝術中心從杜拜運輸回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的94件作品(七十年代原作蝕刻版畫),三個系列圍繞著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生平對藝術造詣上的不朽之旅和傳奇故事。整個展覽上,除了作品之外,團隊製作了《太空大象》裝置作品及以達利的蝴蝶為元素的燈光裝置作品在展廳讓觀者體驗更為直觀和沉浸式的視覺效果。
《太空大象》裝置及動畫
蝴蝶元素裝置作品
作為本次的中方策展人趙倩穎說道:「當代藝術永遠在推動社會的思考,這是毋庸置疑的,就像社會環境也會對同時代的藝術家產生深刻的影響。正是在隔離期間,我終於有時間拿起已經落灰的畫筆,試著搞了搞創作。越是動蕩不安,人心惶惶的時候。人越是會去尋求意識形態上的力量,藝術的價值越是難以取代。」
部分參展作品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明確強調受理性控制和受邏輯支配的現實是不真實的,只有夢幻與現實結合才是絕對真實、絕對客觀。」
赤裸的超現實主義著裝風格(Dressed in the Nude in the Surrealist Fashion)
被蝴蝶包圍的達利超現實主義肖像 (Surrealist Portrait of Dali Surrounded by Butterflies)
弗洛依德以《夢的解析》開創了精神分析的新時代,受其影響,1922年前後,在達達學派內部,產生了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畫家強調夢幻與現實的統一才是絕對真實,因此,力圖把生與死,夢境與現實統一起來,具有神秘、恐怖、怪誕等都是其特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無論勝敗雙方,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不忍睹視的傷痕。歐洲經濟蕭條,人民生活困苦,整個社會瀰漫著強烈的厭世、悲觀的情緒。此種形勢之下,藝術家們開始否定一切,開始逃避現實,追求不存在的夢幻,以脫離現實的悲哀與殘酷。於是超現實主義佔據了當時歐洲藝術發展的主導地位。
超現實主義的產生,有其特有的根源,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處在兵荒馬亂動蕩不安的社會局勢下的人們,開始對舊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失去興趣並最終與之決裂。不少藝術家將自己的關注點轉向了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他們把毫不相干的東西湊在一起,熱衷於沒有任何邏輯聯繫和理性約束的表達,以求脫離現實的殘酷與悲哀。
—— 達利:超現實主義的記憶作品集 (Memories of Surrealism)
1971年,紐約的兩家藝術出版商聯合委託達利根據他對超現實主義運動的記憶,創作了這一組版畫作品集。他還特意為此創作了一張自畫像,名為「被蝴蝶包圍的達利超現實主義肖像」。在這幅自畫像作品中,達利身著某種女性服裝,令人不由得浮想聯翩;作品集當中的「超現實主義時間之眼」同樣也是達利畫作的典型代表,匯聚一起的線條使相距遙遠的事物也相連通,畫面的前景是兩個人型和三隻蝴蝶,而在一隻巨大的墨藍色眼睛虹膜中,包含著一個顯示九點三十二分的時鐘。
「超現實主義的記憶「系列展區
歷史的時間在推進,超現實主義與達利的創作旅程一直保持著步調的一致,使其作品不斷成功。在達利的整個創作生涯中,他時刻都沉浸在超現實主義的思想和靈感中。他說:「超現實主義是破壞性的,但它只會去破壞限制我們視線的那些束縛。」
—— 達利致敬超現實主義五十周年作品集 (After 50 Years of Surrealism)
1974年,達利受紐約出版商亞歷克斯·羅森伯格委託創作了一版畫系列,以紀念超現實主義藝術誕生50周年。這套版畫作品集是原始的彩版蝕刻。該系列的許多作品都包含了達利設計的有趣標題,這可能反映了他對超現實主義的切身體驗。其中一個標題是這樣說的:「像菸蒂一樣被大人物們扔掉。」這裡很可能說的是達利在1934年曾被法國超現實主義團體驅逐一事。
像菸蒂一樣被大人物們扔掉(Flung Out Like a Fag-End by the Big-Wigs)
畢卡索:榮耀的入場券(Picasso- A Ticket to Glory)
達利在1926年第一次參觀了畢卡索的工作室,在半個世紀後,達利在 「畢卡索:榮耀的入場券」這幅作品中,向畢卡索做出致敬。人們對這種敬意感到驚訝,作品中的圖像非常怪異:一隻公雞的腿上出現了一個碩大的人腦袋,腦袋伸出了舌頭吮吸著另外一個人。實際上,這即是超現實主義的定義:「不合理,很奇妙,不協調的各種圖像碰撞在一起。」 至於這幅致敬畢卡索的作品有著什麼深層含義呢?它的解釋權屬於觀者。
—— 達利致敬戈雅的作品集 (Goya’s 「Los Caprichos」)
達利的「戈雅的隨想」系列,便是他向這位藝術前輩致敬的一個例子。1977年,他出版了這套共計80張版畫的作品集,這些作品是基於18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藝術家戈雅於1799年創作出版的蝕刻版畫「狂想曲」系列的再次創作。
達利致敬戈雅系列。
左-雅 狂想曲2:他們說是的並且和第一個人握手。戈雅評論道:「許多婦女對婚姻漠不關心,希望贏得更大的自由」。
右-達利:致最初的那18件柳條座椅。
左-雅狂想曲3:路易來自於椰子。戈雅評論道:「早期教育的可悲狀態,「並譴責那些「讓孩子害怕......一些不存在的東西。」
右-達利:他們對我來說並不是真理。
達利試圖重新詮釋戈雅的作品,不僅是圖像,而且重新賦予了新的標題。戈雅嘲笑著當時歐洲各社會階層普遍流行的迷信和愚昧,這套作品處處透露出了戈雅對他祖國的未來的迷茫和對他自身健康的憂慮。在創作並賦予戈雅全新生命的過程中,達利在戈雅原創作品中添加了諸多的色彩和全新的圖像。
本次展覽由中歐國際貿易(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798橋藝術空間主辦,ArtDepot藝術倉庫當代藝術中心協辦,北京全屏本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力共同舉辦,由ArtDepot藝術倉庫創始人趙倩穎和國際獨立策展人迪利亞拉·卡梅諾娃策劃。
【一展一話】 策展人趙倩穎對話王華祥(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副主任,版畫平臺-國際學院版畫聯盟首屆主席)
如何欣賞版畫?達利作品的魅力在哪裡?
來源:人民文旅
責任編輯:楊琪
本文章版權歸人民日報人民文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人民日報人民文旅】遵循行業規範,所有轉載稿件均已標註作者及來源,不代表本站觀點;原創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站觀點;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獲得轉載授權後請註明作者以及來源為「人民日報人民文旅」,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投稿可能會經過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