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忙裡偷閒,對身心有極大裨益

2021-02-10 十點讀書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玎璫朗讀音頻

◆ ◆

文 | 朱光潛

原標題《談靜》

前信談動,只說出一面真理。

人生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於感受。

所謂「感受」是被動的,是容許自然界事物感動我的感官和心靈。這兩個字涵義極廣。眼見顏色,耳聞聲音,是感受;見顏色而知其美,聞聲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顏,同一和聲,而各個人所見到的美與和的程度又隨天資境遇而不同。比方路邊有一棵蒼松,你看見它只覺得可以砍來造船;我見到它可以讓人納涼;旁人也許說它很宜於入畫,或者說它是高風亮節的象徵。再比方街上有一個乞丐,我只能見到他的蓬頭垢面,覺得他很討厭;你見他便發慈悲心,給他一個銅子;旁人見到他也許立刻發下宏願,要打翻社會制度。這幾個人反應不同,都由於感受力有強有弱。

世間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固然由於具有偉大的創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強烈。比方詩人和美術家,你見不到的東西他能見到,你聞不到的東西他能聞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請伯牙向他彈琴,他也只聯想到棉匠彈棉花。感受也可以說是「領略」,不過領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領略的人。所謂領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漢只管滿口吞咽,會喝茶的人卻一口一口的細啜,能領略其中風味。

能處處領略到趣味的人決不至於岑寂,也決不至於煩悶。朱子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一種絕美的境界。你姑且閉目一思索,把這幅圖畫印在腦裡,然後假想這半畝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這首詩比擬人生苦樂多麼愜當!一般人的生活乾燥,只是因為他們的「半畝方塘」中沒有天光雲影,沒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便是領略得的趣味。

領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於天資,一半也由於修養。

大約靜中比較容易見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條定律說:兩物不能同時並存於同一空間。這個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說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靈。

我所謂「靜」,便是指心界的空靈,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遠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靈,你愈不覺得物界沉寂,或者我還可以進一步說,你的心界愈空靈,你也愈不覺得物界喧嘈。所以習靜並不必定要進空谷,也不必定學佛家靜坐參禪。靜與閒也不同。許多閒人不必都能領略靜中趣味,而能領略靜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閒。在百忙中,在塵市喧嚷中,你偶然丟開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驀然似有一道靈光閃爍,無窮妙悟便源源而來。這就是忙中靜趣。

我這番話都是替兩句人人知道的詩下註腳。這兩句詩就是「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大約詩人的領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來看周啟孟的《雨天的書》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

「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覺得這種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這一句詩就懂得我所謂靜趣。中國詩人到這種境界的也很多。現在姑且就一時所想到的寫幾句給你看: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古詩,作者姓名佚

「山滌餘靄,宇暖微霄。有風自南,翼彼新苗。」

——陶淵明《時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飲酒》

「目送飄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稽叔夜《送秀才從軍》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王摩詰《贈斐迪》

像這一類描寫靜趣的詩,唐人五言絕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細玩味,你便可以見到這個宇宙又有一種景象,為你平時所未見到的。梁任公的《飲冰室文集》裡有一篇談「煙士披裡純」,詹姆斯的《與教員學生談話》(James:Talks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裡面有三篇談人生觀,關於靜趣都說得很透闢。可惜此時這兩部書都不在手邊,不能錄幾段出來給你看。你最好自己到圖書館裡去查閱。詹姆斯的《與教員學生談話》那三篇文章(最後三篇)尤其值得一讀,記得我從前讀這三篇文章,很受他感動。

靜的修養不僅是可以使你領略趣味,對於求學處事都有極大幫助。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陰靜坐而證道的故事,你是知道的。古今許多偉大人物常能在倉皇擾亂中雍容應付事變,絲毫不覺張皇,就因為能鎮靜。現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這潮流裡,自然也難免跟著旁人亂嚷。不過忙裡偶然偷閒,鬧中偶然覓靜,於身於心,都有極大裨益。你多在靜中領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們看著你也快慰些。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是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也。你對著有趣味的人,你並不必多談話,只是默然相對,心領神會,便可覺得朋友中間的無上至樂。你有時大概也發生同樣感想罷?

眠食諸希珍重!

你的朋友 孟實

-背景音樂-

餘果 《のょうと風》

-作者-

朱光潛(1897年 - 1986年),字孟實,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

-主播-

玎璫,大學老師,主持人。收聽更多玎璫的個人節目,請搜【玎璫來了】訂閱號關注收聽。陪你讀書,陪你度過每個冬夏春秋。 新浪微博:@我是玎璫,微信號:wangjing6526

忙碌的生活裡

你是否想尋找一種極簡的方式

讓自己擁有健康的形體

讓自己內心回歸平靜

讓自己心態保持活力

 

「陪你跑」CEO吳棟

與十點君攜手

推出線上跑步課程

《簡愛跑步法》

 

從跑前熱身到跑後拉伸

吳棟老師全方位教學

糾正跑步中容易出現的錯誤

教你如何跑才是最正確的

 

跑步

可以讓你忘卻生活中的煩心

和十點君一起

像戀愛一樣去跑步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參加


↓↓↓點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加~

相關焦點

  • 裨益造句和解釋_裨益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裨益(bì yì)。近義詞有:益處,增益。反義詞有:損害。 [環境保護是裨益人民的大事。] 裨益參考例句: 1、在色彩理論上個速成班對你大有裨益。 2、大力興修水利,功在當代,裨益子孫。 3、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考慮問題,是不無裨益的。
  • 裨益造句和解釋_裨益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裨益(bì yì)。近義詞有:益處,增益。反義詞有:損害。益處。[大有裨益。]使受益。[環境保護是裨益人民的大事。]裨益參考例句:1、在色彩理論上個速成班對你大有裨益。2、大力興修水利,功在當代,裨益子孫。
  • 好書共讀《談美》朱光潛
    ----朱光潛  12、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朱光潛  13、文藝和夢一樣,都是欲望帶著假面具逃開意識檢查。 ----朱光潛  14、我是一個舊時代的人,流落在這紛壇擾攘的新時代裡面,雖然也出過一番力來領略新時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許多舊時代的信仰。
  • 美學大師朱光潛傾心談美
    《看花聽雨吹風》 朱光潛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孫珺)《看花聽雨吹風》包括兩部分內容:《談美》和《談美書簡》。《談美》是朱光潛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體系的重要著作之一。該書滲透了朱光潛先生對藝術與人生關係的深刻體悟,其瑰麗思想在清新質樸的文字中緩緩流淌,被視為「科學性,普及性的經典之作。」《談美書簡》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書中,朱光潛就青年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一系列美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 忙裡偷閒,才是生活最好的模樣!
    忙碌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生活狀態而更多的時候想到還沒帶父母各處走走想起憧憬許久的詩與遠方想起一直沉寂心底的夢想忙碌便成為了前行的動力其實,有種生活的小確幸是心安理得的忙裡偷閒!我們總想時間過得慢些可它卻總是悄悄溜走所以,現代美好生活應是在偷閒的時間裡給身心最好的享受比如在北宸正榮府的大寬廳裡享受家人團聚的幸福
  • 朱光潛先生提出了四個條件
    朱光潛先生一向關心青年,他曾在國內擔任中等教師有年,夏丏尊先生說「他那篤熱的情感,溫文的態度,豐富的學殖,無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後赴歐洲,目的也就在謀中等教育的改進。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潛先生信首稱「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光潛」,實是一個終身願與青年為友的志士。
  • 豆瓣8.8分,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每一封都值得深思
    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潛先生,他在早年撰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中就有答案。這本書以書信的方式,結合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給青年談論修養,指點迷津。
  • 朱光潛:讀李義山的《錦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全詩精採在五六兩句,但這兩句與上下文的聯絡似不甚明顯,尤其是第六句像是表現一種和暖愉快的景象,與悼亡的主旨似不合。向來注者不明白晚唐詩人以意象觸動視聽的技巧,往往強為之說,鬧得一塌糊塗。
  • 朱光潛《談美》:精於審美之人,往往有獨立的人格
    文| 潑妮娃(ponew)來源 | 趣讀旅行 (ID:Koalatravel)精於審美之人,往往有獨立的人格,他能看輕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輕的。在看輕一件事物時,他知道擺脫,在看重一件事物時,他也知道執著。——朱光潛01 「好看」與「不好看」「媽媽,你穿這個不好看。」
  • 忙裡偷閒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忙裡偷閒,在忙碌中抽出一點時間來做別的不關重要的事,或者消遣。出自:宋·陳造《同陳宰黃簿遊靈山八首》自註:「宰云:『吾輩可謂忙裡偷閒,苦中作樂。以八字為韻。』」忙裡偷閒是褒義成語,在謂語、定語;用於善於調劑時間。
  • 朱光潛:情與辭
    情與辭 文/朱光潛一切藝術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現一種心靈上的感觸,顯著的如喜、怒、愛、惡、哀、愁等情緒,微妙的如興奮、頹唐、憂鬱、寧靜以及種種不易名狀的飄來忽去的心境這道理在中國古代有劉彥和說得最透闢。《文心雕龍》的《熔裁》篇裡有這幾句話:「草創鴻筆,先標三準。履端於始,則設情以位體;舉正於中,則酌事以取類;歸餘於終,則撮辭以舉要。」 用現代話來說,行文有三個步驟,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種情致,其次要找出具體的事物可以烘託出這種情致,這就是思想分內的事,最後要找出適當的文辭把這內在的情思化合體表達出來。近代美學家克羅齊的看法恰與劉彥和的一致。
  • 2021高三聯考作文「朱光潛三此主義」原題解析及優秀範文
    請寫一篇文章,對朱光潛的觀點加以評說。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 800 字。02名師解題材料顯示,朱光潛先生對青年學生提出了「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強調青年要有擔當,做應該做並且能夠做的事,不推諉給別人。意在考察考生是否認清社會現實,具有社會責任、國家認同感。
  • 朱光潛 | 美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
    作為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朱光潛先生不僅學貫中西,文字更以平實質樸而深得人心。朱光潛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教育家、翻譯家代表作《西方美學史》《談美》慢慢走,欣賞啊朱光潛-假如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他就不能有道德的活動,因為有父子才有慈孝可言,有朋友才有信義可言。但是這個想像的孤零零的人還可以有藝術的活動,他還可以欣賞他所居的世界,他還可以創造作品。善有所賴而美無所賴,善的價值是「外在的」,美的價值是「內在的」。
  • 朱光潛:如何寫新詩?
    朱光潛:如何寫新詩?-給一位青年的回信(節選)      一般青年作家似乎特別歡喜做新詩。原因大概不外兩種:第一,有些人以為新詩容易做,即無格律拘束,又無長短限制,一陣心血來潮,讓情感 「自然流露」,就可湊成一首。
  • 慧聽軒//《拜功中「叩頭」的裨益》
    那麼,拜功中叩頭的裨益是什麼呢?1 叩頭是世界萬物的行為狀態。萬物以向真主叩頭來表達完全地服從真主,因此,萬物都有其獨特的叩頭方式。如:真主說:「難道他們沒有觀察真主所創造的萬物嗎?各物的陰影,偏向左邊和右邊,為真主而叩頭,同時他們是卑賤的。」
  • 朱光潛 | 讀李義山的《錦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全詩精採在五六兩句,但這兩句與上下文的聯絡似不甚明顯,尤其是第六句像是表現一種和暖愉快的景象,與悼亡的主旨似不合。向來注者不明白,晚唐詩人以意象觸動視聽的技巧,往往強為之說,鬧得一塌糊塗。
  • 267期 l 朱光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閱讀連結】260期 l 朱光潛: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261期 l 朱光潛: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262期 l 朱光潛:「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264期 l 朱光潛:「慢慢走,欣賞啊!」 ——人生的藝術化我在以上三章所說的話都是回答「美感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說過,美感起於形象的直覺。它有兩個要素:一、目前意象和實際人生之中有一種適當的距離。
  • TWICE子瑜忙裡偷閒當義工,幫狗準備飼料、清理便便
    其實周子瑜從小就對跳舞有極大的熱情,在2012年時她在舞蹈教室練舞時被韓國JYP娛樂公司發掘,並由老師推薦,成功被選上韓國練習生。大家都知道韓國女團的練習時間幾乎是滿檔,加上TWICE最近剛發行第九張迷你專輯《MORE & MORE》。
  • 慧聽軒//《從經訓的角度看穆斯林婚姻的裨益》(下)
    穆斯林婚姻的裨益是什麼?上篇已經講過來了第一、二、三部分,下面繼續講第四四、婚姻是真主的跡象之一真主說:「他的一種跡象是:他從你們的同類中為你們創造配偶,以便你們依戀她們,並且使你們互相愛悅,互相憐恤。對於能思維的民眾,此中確有許多跡象。」
  • 朱光潛:在中西文裡「友」字都有「愛」的意義,無愛不成友
    換句話說,無論哪一倫,都非有朋友的要素不可,朋友是一切人倫的基礎。懂得處友,就懂得處人;懂得處人,就懂得做人。一個人在處友方面如果有虧缺,他的生活不但不能是快樂的,而且也決不能是善的。誰也都知道,朋友對於性格形成的影響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