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煩惱,都是自心造成的。只要一個人,能將自己的心,改變過來,煩惱就會遠離。作為一名普通人,在平時形成了各種行事的習慣,很難改變自己的各種為人處世的習慣。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之所以給人神秘的感覺,就是因為佛教對於很多方面,都有一些「奇怪」的儀式。甚至要修行,都勸人出家,以此來達到修行的最大利益。其實,真正的修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而修行的目的,就能改變人的各種行為習慣。只要能按照佛經中說的去做,就能改變自己的這些習慣。習慣一改變過來,人的煩惱,也會因此被消除掉了。
佛教中認為,人除了內心的煩惱外,還有外界的煩惱。因為每個人都會與外界接觸,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造成的行事方式,與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在諸多不同的作用下,就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產生摩擦。那麼,同樣會給人帶來煩惱。
這種煩惱,從表面看是因為不同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造成的。其實真正的原因,按照佛陀的說法,是因為人在往昔的業力造成的。《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個人給別人造下什麼煩惱,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在因緣力的作用下,促使兩個人將往昔的「故事」重演。只不過,互相之間只不過調換了一下位置而已。當果報結束,兩個人就互相不再相欠,兩個人之間造成的煩惱,也自然消失了。
那麼,一旦兩個人互相之間,造下了這種業果,是不是必須得互相之間再「舊事重演」呢?真相併非如此。根據佛經中的記載,有兩種方法,可以改變這種結果。這兩種方式,也是如何消除人的煩惱的方式。
第一種方式:念佛誦經
佛經中說:「一稱南無佛,罪滅恆河沙。」過去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是很難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僅僅只適合作為一般的了解。一稱南無佛,滅的是哪些罪呢?其實就是人在往昔與別人發生各種社會聯繫的時候,針對別人做了錯事,而積攢的罪業。
其中真正的原因,就是佛具備無上威力。他能幫你加倍,幫你消除罪業。但是前提是,你需要一心念佛誦經。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的那些罪業,還是會逐漸回到你身上來。
那麼念佛誦經為什麼能消除人的各種罪業呢?就是因為你念佛誦經,代表著你對佛的虔誠相信。你對他相信,就走出了「信解行證」的第一步。這每一步,是一個真正修行者的行為,所以,佛就能幫助你消掉各種罪業。
也就是說,你在念佛的時候,你的罪業並不是憑空消失掉了,而是佛幫你消除了。你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幫你消;你念南無藥師佛,就是藥師佛在幫你消。因為你念他,就是信他。
第二種方式:懺悔
佛陀普度眾生,從來不問眾生的罪業有多大。只要一個人想要修行,佛陀都會幫助你,消去自身的罪業,並且通過不同的方式,讓你去還掉那些罪業。
佛教中有個經典的典故,就是提婆達多,三番四次害佛,最後墮入地獄。嚴格說來,提婆達多是無法被救度的。但是,他的墮入地獄,也許本身就是佛陀的另一種安排,讓他在地獄中吃苦,還掉自身的罪業。在無數億年的折磨中,他造下的罪業,也會逐漸地償還掉。
很多人知道佛陀最後將提婆達多從地獄中拔救出來,能救他出來的原因並不清楚。其實就是提婆達多,經常在懺悔自己的罪業。
佛教中還講,一個人,只要有心懺悔,他所造下的任何罪業,都會逐漸地被消除。但是懺悔本身,只是一種發心。有了懺悔之心,當以後遇到同樣的事,就不會再犯。這樣,他就只會變得越來越好。這是懺悔的真正意義。
也就是說,無論你造下多大惡業,只要你懺悔,並且懺悔後不再犯錯,最終,你也能得到成就。
《華嚴經》中云:「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中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懺悔的真實意義,就能改變自己的這些不好的,讓它變成好的。在佛陀看來,一個人能改變自己的心念,這個人就最殊勝、最難得。能做到真心懺悔,就能改變掉自己的一切。因為這個人,已經能逐步控制自己的心。
人的罪業消除掉了,人的煩惱也會消失。這是從外部來消除自己的煩惱的方式。雖然與直接改變自己的心念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過改變自身的心念,來達到破除自身的各種業障、煩惱的目的。只要能堅持,終有一日,人的煩惱就會全部消盡,由此進入涅槃。
本文引自:《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佛說四十二章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