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兩種方法,可以消除人的煩惱,滅盡人的罪業!

2020-12-23 水往雲來

一個人的煩惱,都是自心造成的。只要一個人,能將自己的心,改變過來,煩惱就會遠離。作為一名普通人,在平時形成了各種行事的習慣,很難改變自己的各種為人處世的習慣。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之所以給人神秘的感覺,就是因為佛教對於很多方面,都有一些「奇怪」的儀式。甚至要修行,都勸人出家,以此來達到修行的最大利益。其實,真正的修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而修行的目的,就能改變人的各種行為習慣。只要能按照佛經中說的去做,就能改變自己的這些習慣。習慣一改變過來,人的煩惱,也會因此被消除掉了。

佛教中認為,人除了內心的煩惱外,還有外界的煩惱。因為每個人都會與外界接觸,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造成的行事方式,與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在諸多不同的作用下,就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產生摩擦。那麼,同樣會給人帶來煩惱。

這種煩惱,從表面看是因為不同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造成的。其實真正的原因,按照佛陀的說法,是因為人在往昔的業力造成的。《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個人給別人造下什麼煩惱,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在因緣力的作用下,促使兩個人將往昔的「故事」重演。只不過,互相之間只不過調換了一下位置而已。當果報結束,兩個人就互相不再相欠,兩個人之間造成的煩惱,也自然消失了。

那麼,一旦兩個人互相之間,造下了這種業果,是不是必須得互相之間再「舊事重演」呢?真相併非如此。根據佛經中的記載,有兩種方法,可以改變這種結果。這兩種方式,也是如何消除人的煩惱的方式。

第一種方式:念佛誦經

佛經中說:「一稱南無佛,罪滅恆河沙。」過去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是很難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僅僅只適合作為一般的了解。一稱南無佛,滅的是哪些罪呢?其實就是人在往昔與別人發生各種社會聯繫的時候,針對別人做了錯事,而積攢的罪業。

其中真正的原因,就是佛具備無上威力。他能幫你加倍,幫你消除罪業。但是前提是,你需要一心念佛誦經。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的那些罪業,還是會逐漸回到你身上來。

那麼念佛誦經為什麼能消除人的各種罪業呢?就是因為你念佛誦經,代表著你對佛的虔誠相信。你對他相信,就走出了「信解行證」的第一步。這每一步,是一個真正修行者的行為,所以,佛就能幫助你消掉各種罪業。

也就是說,你在念佛的時候,你的罪業並不是憑空消失掉了,而是佛幫你消除了。你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幫你消;你念南無藥師佛,就是藥師佛在幫你消。因為你念他,就是信他。

第二種方式:懺悔

佛陀普度眾生,從來不問眾生的罪業有多大。只要一個人想要修行,佛陀都會幫助你,消去自身的罪業,並且通過不同的方式,讓你去還掉那些罪業。

佛教中有個經典的典故,就是提婆達多,三番四次害佛,最後墮入地獄。嚴格說來,提婆達多是無法被救度的。但是,他的墮入地獄,也許本身就是佛陀的另一種安排,讓他在地獄中吃苦,還掉自身的罪業。在無數億年的折磨中,他造下的罪業,也會逐漸地償還掉。

很多人知道佛陀最後將提婆達多從地獄中拔救出來,能救他出來的原因並不清楚。其實就是提婆達多,經常在懺悔自己的罪業。

佛教中還講,一個人,只要有心懺悔,他所造下的任何罪業,都會逐漸地被消除。但是懺悔本身,只是一種發心。有了懺悔之心,當以後遇到同樣的事,就不會再犯。這樣,他就只會變得越來越好。這是懺悔的真正意義。

也就是說,無論你造下多大惡業,只要你懺悔,並且懺悔後不再犯錯,最終,你也能得到成就。

《華嚴經》中云:「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中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懺悔的真實意義,就能改變自己的這些不好的,讓它變成好的。在佛陀看來,一個人能改變自己的心念,這個人就最殊勝、最難得。能做到真心懺悔,就能改變掉自己的一切。因為這個人,已經能逐步控制自己的心。

人的罪業消除掉了,人的煩惱也會消失。這是從外部來消除自己的煩惱的方式。雖然與直接改變自己的心念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過改變自身的心念,來達到破除自身的各種業障、煩惱的目的。只要能堅持,終有一日,人的煩惱就會全部消盡,由此進入涅槃。

本文引自:《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佛說四十二章經》

相關焦點

  • 佛教:如何消除罪業、增長福報?用這1種方法就夠了,簡單有效
    在世間生活的學佛居士,許多人來到寺院後都喜歡問這樣一個問題:「我渴望獲得福報,如何做才可以讓我們的福報增長,人生變得順利,生意也紅火,孩子學業有成呢?」想要擁有順利和幸福的人生,只要懂得這八個字就可以了。按照這八個字來去做,人生就會不斷趨向於順利吉祥與安康。
  • 佛教中所指的無始劫,到底有沒有開始,那無始劫的罪業該如何消除
    佛教中所指的無始劫,到底有沒有開始,那無始劫的罪業該如何消除。「無始劫」,就是人很多很多的劫難之前,講的就是很長很長時間之前。實際上就是時間沒有起點和終點,「無始劫」、「無量劫」就是無數的劫難。因為佛說了生死無始,「無始劫」就是生死的根本。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叫「無始劫」。
  • 佛教:有2種方法,可消除業障,看看你能做到嗎?
    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佛法修學,貴在了生死,出三界。若能斷煩惱,自然了生死;煩惱是因,了生死是果。煩惱用佛教的話講就是業障,萬事萬物皆離不開因果業力。煩惱也由自己心造成的。一個人能將自己的心轉變,煩惱自會遠離,所謂境隨心轉。
  • 佛教:尊勝佛母,能去除一切煩惱業障,能除滅百千劫中一切罪業
    人生在世,學習任何宗教的文化,首先便要從其歷史文化開始著手,正如佛教學說,若是了解得不夠全面,那麼燒香拜佛亦會鬧笑話,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尊勝佛母,能增長壽命福慧,消除無始以來一切罪業,免除一切兇災:尊勝佛母簡稱尊勝母,乃是佛教之中的長壽三尊之一
  • 《普賢行願品》這四句話,藏著清除罪業的重要秘密,你知道嗎?
    當惡業成熟,就會牽引人去向三惡道。不過幸好,我們還知道一些淨除罪業的方法。《普賢行願品》是一部常見的佛經。特別藏傳佛教裡非常看重,很多人的日課裡也都有這個經文。在朝拜神山、聖地、寺廟、佛塔、佛像時,或者拜見高僧大德的時候,藏傳佛教的僧人們一般都會念誦。其中幾句: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 佛教:從《六祖壇經》可以引申出的幾個方便法門
    六祖慧能真是天賦異頂,是有確切歷史記載的極少數佛教中的成就者。雖然六祖重在講渡人的禪宗見性法門,但由於其聰慧無比,不經意間又傳出了許多方便的修行方法。今天就壇經引申出來的一些方便法門,與大家共享一下。當然,禪宗的對錯更側重於是否住相於色聲香味觸法,其次才是佛教觀念中允許的世間的善惡。但就六祖懺悔文的內在文意來看,懺悔是可以消除「罪業」的,只是我們尚需對「罪業」一詞進行深入的認識,一方面,懺悔有洗心革面的作用,改正自己的惡習自會減少惡緣的增上緣,從這一層面,消除罪業並不是空穴來風;另一方面,並不能把「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等同於所有罪業可以不還。
  •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做到這2點,可消除業障,福報自來
    命由心造,福自己求,一個人的煩惱,也是由自心造成的,佛教講:「一切法由心想生,」要想降伏煩惱,只要能將自己的心改變過來,煩惱就會減少。我們作為世間凡夫,在日常生活中都免不了會受外界影響,形成各種惡習。當然人內心的煩惱,其中一部分,也是由無始劫來積累的業障造成的,從表面看是因為外境的幹擾,其真正原因,是因往昔業力所造。《華嚴經》云:「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人生想要順風順水,趨吉避兇,首先要消除自己業障,在佛教講,有2種方法,可降服煩惱,消除業障。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嗎?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又會有哪些特徵?其實業障一詞出自佛教,一般所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在小說《西遊記》中有這樣一段話: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一個人如果能消除自己身上的業障,就可以修成正果,說得俗一點只要消除業障,就可以遠離災禍,獲得更多的福報和好運。
  • 欲除惡業,佛教所講的四種方法,你需知道!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法法皆是離苦藥。生來,誰都不是天生就信佛,學佛。在這學佛之前,亦曾造下很多很多惡業。當然也包括,學佛之後還繼續會種下惡業。但惡業造下了怎麼辦?通過學佛之後,就能很好地去處理它,而並非放任不管。所謂「善惡皆有報」,那麼如何才能讓惡業消除,並且不再作惡呢?
  • 佛教:宣化上人開示,常行一個方法,消除宿世惡業與往昔罪障
    各位師兄同修們,今天分 .享一位網友精進的學佛心路歷程,大意如下:由於惡緣成熟結果的緣故,我在去年遭遇了生活上的一系列不如意與打擊,整個人渾渾噩噩意志蕭條了很長一段時間,那時候我的心理狀態非常的差。此時,每天早晨與其和煩惱相伴,還不如發心拜大禮拜至少三個月,麼次懺悔罪障至少一個鐘頭,最開始我總是悲傷痛哭,身體也倍感沉重,但是越往後面拜的時候身體越感到輕鬆,心情也歸於平靜。後來,我在機緣成熟之時,看到了宣化上人重要且詳細的《楞嚴咒》開示,感觸良深。
  • 佛教講,懺悔方法有三種
    生活在這個世間,哪個人不造惡業?佛告訴我們,造作罪業不怕,只要能真心懺悔,業障就能消除。懺悔的功德非常大,能立即扭轉強大的業力,諺語講「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純淨純善,只是自己無知做了錯事,只要肯回頭,放下煩惱習氣、就是善人,佛教講「回頭是岸」。
  • 懺悔罪業的10種方法,值得收藏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若想真正將罪業懺悔清淨,可以採用十種懺法:一者明信因果。明是明白,信是相信,因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好心有好報,噁心有壞報,清淨心得清淨報,因果定律絲毫不爽。凡事都有起因,都有結果。如果我們的心裡充滿仇怨和憤恨,雖然還沒有去殺生害命,但是也已經種下惡因了,一旦有機會去發洩,你就會去做這個惡事,就會受相應的懲罰。
  • 針對性的健身方法,是可以有效消除富貴包,解決你的煩惱
    我相信,在這個電子產品應用如此廣泛的時期,長期低下頭,導致大部分人有了不好看的富貴包,這也是很多愛美的姊妹們非常頭疼的事情。即使大部分人都有富貴包,但依舊有很多人不知道富貴包到底是什麼,在清除富貴包的路上常常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清除更好,並且他們的一些方法基本是沒有任何效果的。那麼今天來談談富貴包形成的原因和如何消除富貴包。
  • 如何破煩惱習氣,消除業障?
    1 佛告訴我們,煩惱是因,輪迴是果。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你心裡煩惱變現出來的。你心裡沒有煩惱,就沒有六道輪迴。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真正能做到「一門深入,長時燻修」,煩惱沒有了,清淨心就會現前,根本智就現前。4 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修一心不亂,功夫就是在伏煩惱、斷煩惱、開智慧。5 佛門常說,「煩惱輕、智慧長」。
  • 佛教:能夠持咒的,往往是這兩種人
    觀世音菩薩儘管如此,但並非是人人都可以持咒,按照佛教經典的說法,非上等根智的人不能持咒,也就是說,持了也沒有用,這其實也是為什麼念咒念的人不少,真靈的人不多的真正原因。那麼,怎麼樣的人能夠持咒呢?其實真能夠持咒靈驗的人,往往是這兩種人,即:一種是對於佛法心生正信的人,這樣的人不需講太多的義理,只懂得制心一處的念,因為他已經完全深信諸佛或菩薩絕對靈驗,並能夠依教奉行的人。另一種是具有上智根智,即智慧能了達到萬法性相同異之處任用無礙,也就是常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的境界的人。
  • 佛學知識解答-佛教佛名大全,大乘佛教47名佛的名稱簡介及圖片
    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裡,常見到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
  • 調伏煩惱的方法
    點擊↟[普門庵]➠ 點擊右上角[‧‧‧]➠ 點選[設為星標★]貪、嗔、痴,佛教裡面叫做三毒,我們內心當中的三種毒,或者是我們的三種缺點,三種負面的東西。因為有貪嗔痴,才會造惡業;因為有惡業,才會有痛苦的果報,「因惑造業,因業受苦」。病根在哪裡?就是內心的貪嗔痴。作為一個修行人,怎麼去面對貪嗔痴呢?
  • 送你一個可以快速消業障的佛咒,堪稱清淨罪業的咒王
    有些人生病去醫院卻查不出病因,也是因為業障深重,許多人學佛就是為了消除業障。那如何消業障才是最有效的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可以快速消業障的咒語-百字明咒。百字明咒非常神奇,在所有咒語中,百字明咒是滅罪消業的最有效的,它是清淨一切罪業的咒王!
  •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
    佛教:消除業障最快的方法,就四個字或六個字,一定不要小看了。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業障」,是指人在前世或多生前的時候, 所造的惡業。妄想是業障, 分別是業障,執著是業障, 煩惱、憂慮、牽掛都叫業障。
  • 佛教:夫妻是緣,發願求姻緣方法
    所以說夫妻都是有緣人,善緣、惡緣都有可能。每個人當然都是希望找個有善緣的對象,那就要多行善事,多結善緣,善果自然會出現。然而善事善緣,果報也有遲早,要想善緣早日出現,按佛教的方法,可以發願祈求。常見的發願祈求方法,有念經、念咒、求佛菩薩賜姻緣等。最好寫一份「求夫疏」或者「求妻疏」的疏文,親自發願,並祈求佛菩薩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