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嶽雲,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卻很少殺其子,嶽云為何被殺

2021-02-18 三千年讀史

嶽飛是眾所周知的大英雄,是我國人民心中一位赫赫有名的將軍。

我們都知道嶽飛被奸臣秦檜害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與嶽飛一同被殺的還有他的長子嶽雲和他的部將張憲。

嶽飛之子,文韜武略

從歷史上來說,除非是犯了謀反的重罪,一般來說是不會殺大將子女,也不會將部將一起殺害。

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卻很少殺其子,那麼嶽雲到底為何被殺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南宋時期,由於金軍的侵略,嶽雲從小就與父母分離兩邊,在顛沛流離戰火紛飛當中他目睹了金兵的所作所為,

知道了當朝人民所受的痛苦,在祖母的教育之下,他從小便立下保家衛國的志向,自幼習得高超的武藝。

嶽雲12歲時從軍,編入了嶽飛部將張憲的隊伍中成為一名小卒,在軍隊當中他勤學苦練,可以說是文武雙全,有他父親的風範。少年的嶽雲跟隨父親出徵,立下了不少戰功。

從史書上我們可以了解到,嶽飛父子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代名將嶽飛在杭州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其長子嶽雲及其部下張憲斬首於臨安鬧市。

那麼問題來了,奸相秦檜當時為何一定要殺害嶽雲和嶽飛的部將張憲呢?

嶽飛為何非死不可?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嶽飛這個人物的悲劇命運。他作為一代名將,立下赫赫有名的戰功,最終為什麼難逃一死呢?

我們都知道是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害死,嶽飛的死最終還是要歸咎於宋高宗趙構。

雖然嶽飛的死與秦檜的挑撥離間難逃干係,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趙構的手中,趙構早已經對嶽飛起了殺心,只是早晚的問題。要說原因,有以下幾個。

其一,趙構其實打心底裡沒有想過收復北方,嶽飛作為一代名將,一心想要精忠報國收復北方,並且時不時在趙構耳邊念叨,這與趙構內心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他並不喜歡嶽飛,嶽飛一旦成功,趙構的皇位就會受到威脅,所以他不會讓嶽飛成功。

其二,嶽飛勢力過大。宋朝自開國以來就忌諱武將兵權過重,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重文輕武。

趙構的想法也是如此,他擔心嶽飛的勢力會影響到自己的王位,在與北方民族的戰事上,趙構一直都是議和為主,嶽飛卻一直堅決主張戰爭收復北方,

他的嶽家軍的名氣愈加盛,立下的戰功也赫赫有名。這早已成為了趙構眼中的眼中釘,如果不除掉嶽飛,趙構的皇位很難保住。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嶽飛這一人物的悲劇命運其實早已經註定,當時的客觀形勢下,嶽飛是不可能功成身退的。

紹興十一年十一月,隨著宋、金「紹興和議」的訂立,高宗趙構和姦相秦檜便也進一步加緊了對嶽飛的陷害,並最終不顧一切地於這年除夕,將嶽飛、嶽雲及部將張憲一同殺害。

宋高宗趙構和姦相秦檜一心想殺害嶽飛的原因明了,為何還一定要將嶽雲和張憲一同殺害呢?

皇帝欲殺,嶽雲難逃命運

正如我們從史書中所了解到的,當時的大理寺卿周三畏、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等人,都認為嶽雲罪不當死。

當時對嶽雲的判決是徒刑,丞相秦檜卻並不滿意此判決,在案卷的意見書上說明嶽雲所犯情節嚴重,不能按照一般的條例處以刑罰,要請皇帝裁斷。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趙構下達旨意,將嶽雲,張憲一併處死。

我們來看嶽雲和張憲在嶽家軍中的地位,便能夠明白秦檜和趙構的意圖。嶽雲武藝超群,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是嶽家軍中人人皆知的常勝不敗將軍。

最令人敬佩的是,嶽雲是背嵬軍的主要領導者,提起背嵬軍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嶽飛統領的一支精銳騎兵部隊,是精銳中的精銳,代表了嶽家軍的精華所在。

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嶽雲在嶽家軍中的地位以及超強的本領。部將張憲更是不用說,在嶽家軍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鑑於二人在嶽家軍中的地位,趙構和秦檜在陷害嶽飛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嶽家軍的反應,如果不除掉二人,一旦嶽飛被陷害,二人很有可能帶領嶽家軍謀反。

嶽家軍作為當時一支赫赫有名的部隊,立下的戰功不在少數,作戰本領也被人們所熟知,如果這支部隊一旦謀反,趙構很有可能應付不過來。

歷史上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嶽雲的死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特例。通過對當時歷史背景的分析,我們也不難得出結論。

當時的皇帝是不可能允許嶽飛繼續發揮他的本領的,嶽雲的死也是由於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以及皇帝的私心所決定的。

趙構非常害怕自己的王位被篡奪,皇帝當得並不安穩,所以他對於武將是心存疑慮的。

對於當時的趙構來說,殺死嶽飛嶽雲是經過反覆衡量之後最穩妥的方案,只有這樣他的皇位才能最穩妥的保住。秦檜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真正做決定的是皇帝自己。

倘若不將嶽雲一併殺死,如果嶽雲帶領嶽家軍反撲,趙構的江山很有可能保不住,對於他來說,除掉三人是最完美的執行方案。

可憐了嶽飛,作為一代名將,他一心只想做大宋的忠臣,一心只想收復北方。他為人坦坦蕩蕩,正直無私,見不得國家的半壁江山被霸佔,可惜他的忠心卻沒有被當朝皇帝所理解。

這可以說是千古冤案了吧,儘管後來平反,對於皇帝的責備也是少之又少。世人只知奸臣秦檜,但不知嶽飛父子的死,最終還是要歸咎於當時的皇帝。

長按下方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關注哦

相關焦點

  • 被忽略的嶽雲: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很少殺其子,嶽云為何被殺
    饒是嶽飛這般的抗金名將,最後也難逃被殺的命運。由此可見,為人臣子要承擔的風險實在太多太多。在漫長的歷史中,皇帝誅殺功臣名將的例子數不勝數,鋒芒之下隱藏著無盡的危險。可像嶽飛和嶽雲這般,父子一同被殺的例子卻十分罕見。嶽飛雖對皇帝趙構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但也沒有犯下謀逆的重罪。究竟是何原因,趙構要對嶽家父子痛下殺手。嶽云為何被殺?
  • 嶽飛之子嶽雲23歲蒙冤慘死,留下兩子一女,有何結局?
    這位一生報國為民的大將,沒有死在將士最好的歸宿戰場上,而是死在了陰謀算計下的陰暗牢獄之中。若不是好心義氣的獄卒將他的屍首背出掩埋,等待他的又不知是何等的下場。嶽飛身死,他手下的將領也大多數被貶責殺害。他死之後,長子嶽雲也隨之遇害,被斬首示眾。嶽飛未曾叛國,也沒有犯罪,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盡取了他的性命。為何?只因他的政治立場與當權者不符而已。
  • 將門虎子嶽雲,是怎樣發揚父親戰神風範,令敵人都畏懼不敵
    嶽雲,南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是民族英雄嶽飛的兒子,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少年將軍。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曾經擔任過左武大夫,忠州防禦史等官職,年紀不大卻有一身高強的本領。在他少年時期開始,他就跟隨父親一起上陣殺敵,對金人的殘暴也算是有所見識。
  • 史上六大父子一塊被殺的名將,最慘的一個父子共十一人一塊被殺
    「不求同年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句話是古代拜把子的常用詞,但是他們根本做不到
  • 盤點古代用錘高手,個個力敵千鈞,嶽雲第五,第一天下無敵
    五、嶽雲嶽雲生於欽宗年間,是民族英雄嶽飛的嫡長子。嶽雲使用的是一對重八十二斤的銀錘。少年英雄嶽雲初出茅廬第一功就是錘震女真大將金蟬子,二人銀錘對鐵錘打的難解難分。嶽雲用的鐵錘,威力超猛,所以每次都能「先諸軍登城」。兩次勇戰成名,使他掌中錘成為錘王。四、秦用
  • 嶽飛被殺後,其後裔逃到了朝鮮成開國功臣,現每年都要回國祭祖!
    子淵之前曾給大家講過嶽飛後裔受貢祖文庇護而免遭一死的故事,引發讀者的強烈感慨。事實上,還有一支後代為躲避劫難隱姓埋名,遠遷至朝鮮半島,後來還曾幫助朝鮮太祖李成桂建國,成為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如今,這批嶽氏後裔有上萬人之多,每年都會回國祭祖。▲嶽飛劇照眾所周知,嶽飛是中國古代名氣最大的將領之一,其精忠報國、抗擊金軍的事跡更是家喻戶曉。
  • 趙雲殺過什麼有名的大將嗎?
    趙雲殺過什麼有名的大將全集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氏,白袍銀甲,白馬銀槍。趙雲的槍法學自三國時期武術名家童淵。
  • 嶽飛左膀右臂的兩大愛將,為何一個忠勇到死,一個背叛嶽飛?
    文:快哉風(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家)     說起嶽家軍的大將,看過《說嶽全傳》的朋友能滔滔不絕說出一大串響噹噹的名字:牛皋、張憲、嶽雲、餘化龍、何元慶、楊再興,當然,還有嶽飛的幾個拜把老兄弟:王貴、張顯、湯懷。  不過,正史裡,只有這兩人是嶽家軍裡的最高級將領,嶽飛的左右副手:張憲和王貴。
  • 古皇宮立子殺母潛規則,害死多少美女
    網絡配圖北魏雖然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立子殺母的朝代,但卻成為制度化了。「立子殺母」始於漢朝,在北魏的時候有比較明顯的體現,按前朝的規矩,立了皇子的必須殺母,防止其篡權。那麼是誰首創了「立子殺母」這個規矩呢?是在什麼情況下立的呢?
  • 此人睡了皇后殺了皇帝,還當了半年的皇帝,臨終這句話流傳千古
    每個人都肯定做過自己當皇帝的美夢,在古代皇帝是權力與榮威的象徵,是天選之子是無可替代的絕對支配者。然而不想當皇帝的大臣不是好大臣。有這麼一位大臣分外出眾,他不僅收了皇帝的女人,還殺了皇帝,自立為王。這麼大逆不道的人是誰呢?說出來這個名字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他就是宇文化及。
  • 歷史不殺功臣的三位皇帝
    然而歷史上有三位不殺功臣的皇帝。第一位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他一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胸襟博大,在一統天下後有功之人都得到了賞賜,王翦和他的兒子王離是秦始皇滅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最後王翦急流勇退,當他攻下燕都之後,迅即上表告老還鄉,因功晉封武成侯。
  • 最悲慘皇帝:建國1年後被殺,身首異處,妻子吃其肉,兒子被烹殺
    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大將想娶高門女子為妻,被拒絕後,他放話說:「我要讓她們當我的奴隸!」後來,他自己創了一個國家,自立為王,門閥士族因此遭受了滅頂之災,女性成為奴隸,男性大都被殺。不過,他建國僅存一年,兵敗後兒子們的下場十分慘烈。侯景,503年出生在朔州,鮮卑族人。從小對練武很感興趣,善長騎射、好鬥,曾當過懷朔鎮功曹史。北魏末期,北方動蕩不安,他率領部下投靠了爾朱榮。
  • 評書霸王錘:李元霸錘殺120萬大軍不算啥,這個錘能毀滅李元霸
    說起來呀,李元霸錘殺120萬大軍不算啥,有一個錘能毀滅李元霸!說到厲害的錘,《說嶽全傳》是金彈子、嶽雲的錘都很厲害,《東漢演義》中的伏波將軍馬援的錘也很厲害,還有《薛丁山徵西》中薛飛的錘,《薛剛反唐》裡薛葵的錘,都很厲害,最厲害的是《隋唐演義》裡李元霸的錘,一對800斤,李元霸一人錘殺120萬大軍,太厲害了!
  • 藍玉是被冤殺,還是自己作死?看他做的這4件事就明白了
    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坐鎮,熬時數月徹查此案,先後共有上萬人被殺,其中以大將藍玉的官職最高,下場也最慘,所受的刑罰是剝皮,將其皮囊填充上乾草,又傳到各地官府,以儆效尤。《明史·藍玉傳》記載:「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藍玉出生時間不詳,因姐姐嫁給常遇春,所以他成了常遇春的小舅子,從常遇春的年齡來看,藍玉被處死時大約五十多歲,甚至還要小一點。
  • 在線聽歷史 李世民殺兄娶嫂奪位,卻為什麼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李世民發起了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沒有永絕後患,殺了李淵?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最高權利,父殺子,子弒父,屢見不鮮,什麼親情倫理都是虛的,李世民並非不敢殺父親李淵,而是因為李淵見風使舵的政治覺悟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