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嶽雲: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很少殺其子,嶽云為何被殺

2021-02-23 商代歷史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饒是嶽飛這般的抗金名將,最後也難逃被殺的命運。由此可見,為人臣子要承擔的風險實在太多太多。在漫長的歷史中,皇帝誅殺功臣名將的例子數不勝數,鋒芒之下隱藏著無盡的危險。

可像嶽飛和嶽雲這般,父子一同被殺的例子卻十分罕見。嶽飛雖對皇帝趙構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但也沒有犯下謀逆的重罪。究竟是何原因,趙構要對嶽家父子痛下殺手。

嶽云為何被殺?這背後隱藏著當時盤根錯雜的局勢,牽動著多方面的利益。

宋朝猜忌武將乃是傳統

「杯酒釋兵權,圖穿匕首現。」趙構對嶽飛、嶽雲如此忌憚,這與宋太祖趙匡胤有著莫大的聯繫。

趙匡胤乃是後周大將,手下有許多忠心耿耿的將領。由於後周皇帝年幼無知,趙匡胤聯通他的部下發動兵變,奪了皇帝的權。他的手下自發為其披上了黃袍,這才有了宋朝。

在此之後,宋太祖擔心其他的武將也被手下擁護謀反,於是才有了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而趙構作為宋朝的皇帝,自然深知武將對皇帝的威脅。看著嶽飛深受部下的尊敬,而嶽雲也在軍營中頗具影響力,實在是令他感到不安。

杯酒釋兵權

對嶽家父子痛下殺手,雖然一下折損兩名大將,卻能讓自己的皇位坐的更穩。嶽飛、嶽雲父子二人雖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架不住手下人的推波助瀾。若有人將黃袍披在了嶽飛的身上,即便他沒有謀反的心思,卻已犯下了謀逆的大罪。

他若是不要這個皇位,便會面臨滿門抄斬的結局。再加上嶽家軍那麼多士兵的妻兒老小,此時的嶽飛已是身不由己。嶽家父子的悲劇實際上很難避免,當時金國虎視眈眈,嶽飛還想著上戰場將他們殺退,因此嶽飛絕不會放下手中的兵權。

可兵權一日掌握在嶽飛的手中,趙構便一日不得安寧。正是這種對武將的忌憚,令趙構不僅殺了嶽飛,還殺了嶽飛的兒子嶽雲。

嶽雲與嶽飛太過相似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對於皇帝來說,自然更願意聽臣子說好聽的話。而嶽飛的性格較為直爽,他總是會戳中趙構的痛處。若趙構是一代賢君也罷,可偏偏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構對於嶽飛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欣賞變成了厭煩,再到最後的痛恨。而嶽飛的兒子嶽雲雖然沒有其父那麼大的名氣,可趙構對他也比較了解。

嶽雲乃是嶽飛髮妻所生之子,他的母親曾誤以為嶽飛死在戰場,便匆匆改嫁。沒有母親的陪伴,嶽雲對父親更加崇拜,他自幼在軍營摸爬滾打,對待事情的看法與嶽飛如出一轍。若趙構僅僅殺了嶽飛,留下其子嶽雲,就會給自己埋下兩大隱患。

首先,嶽雲會成為第二個嶽飛,依舊不得趙構的歡心。若不早早下手,趙構很難再找到殺害嶽雲的機會。

再者,嶽雲對嶽飛有著深厚的感情。即便嶽家忠於朝廷,但面對殺父之仇豈有不報的道理。留下嶽雲的性命,就相當於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其實嶽飛遠不止嶽雲一個子女,但趙構偏偏對嶽雲起了殺心,可見他並不是濫殺無辜之人。若嶽雲是不學無術之人,趙構自然願意放他一條生路,但遺憾的是,嶽雲深得嶽飛真傳,日後定能與其父一樣成為戰場上的一員猛將。

趙構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隱患,也會殺了和嶽飛太過相似的嶽雲。

嶽家軍對朝廷產生威脅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在朝堂之上,往往奸臣會活得如魚得水。對於皇帝來說,只要臣子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犯下一些小錯無傷大雅,反倒將把柄送到了自己的手中。

而像嶽飛這樣的忠臣,皇帝很難挑到他們的錯處,也會讓趙構產生一種無法掌控的感覺。嶽飛手下有著多達十餘萬人的嶽家軍,他們對嶽飛首馬是瞻,這對朝廷產生了很大的威脅。

趙構面對數量如此之大的嶽家軍,感到無從下手。若是直接奪了嶽飛的兵權,反倒會引起嶽家軍的反抗,給了他們謀逆的理由。若是將這支部隊一直經由嶽飛領導,一旦他起了歹心,後果將不堪設想。

被忽略的嶽雲,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般無能。他12歲進入軍營,受到了其父嚴厲的教導。都說虎父無犬子,嶽雲自然也是戰場上的一員猛將。直至被殺之時,嶽雲也不過23歲的年紀,前途不可限量。

他多年以來在嶽家軍中積累的威望,足以讓其成為他們的領袖。因此若是只殺嶽飛,留下嶽雲的性命,不過是將嶽飛的兵權轉手送到了嶽雲的手裡。而殺了嶽家父子,嶽家軍則會群龍無首。要不了多少時日,就會被其他的士兵分崩瓦解。

而這樣的局面,恰恰是皇帝趙構最希望看到的。趙構對嶽飛、嶽雲痛下殺手,實則是想瓦解虎視眈眈的嶽家軍。

趙構

奸臣秦檜的推波助瀾

「叛君叛國為金細, 無義無忠忘靖康。」秦檜乃是宋朝的宰相,亦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與嶽飛一文一武,在朝堂之上分庭抗禮。

嶽飛乃是抗金名將,而秦檜是金國的奸細。立場的不同,註定了二人無法和平相處。而趙構能對嶽家父子下殺手,少不了秦檜的推波助瀾。

在朝堂之上,對於金國有著兩種不同的看法。以秦檜為代表的一眾文臣主張議和,雙方互不侵犯。而這一觀點也正中皇帝趙構的下懷,因此他總是支持秦檜的決策。

而以嶽飛為代表的武將則主張作戰,不一教高下誓不罷休。可此戰勝了固然好,若是失敗將會對國家產生巨大的影響。趙構並沒有勇氣開戰,這也是他和嶽飛的分歧之一。

奸臣秦檜則將這種矛盾擴大了,他隱晦地向皇帝表示,嶽飛此舉乃是不將皇帝放在眼裡。但秦檜的最終目的不過是除掉嶽飛,而不是連嶽雲也一併殺掉。

生性多疑的秦檜在金國這一問題上考慮的更為長遠,留著嶽雲的性命,是為了避免金軍突然襲擊。若是連嶽雲都死了,宋朝將面臨無人帶兵的局面。

但此時的趙構已經對嶽雲起了殺心,秦檜即便是阻攔也沒有什麼作用,反倒會引來趙構的猜忌。而秦檜此舉也是為了保全自己,因為他和嶽飛代表了文臣與武將,若是關係太好則會對皇帝產生威脅。

在為官之道上,秦檜顯然比嶽飛更加精通。他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知曉皇帝的喜好與顧慮。因此嶽雲的死,其實與秦檜關係不大。他不過為皇帝提供了一個藉口,是一個並不重要的幫兇。

若沒有秦檜的推波助瀾,嶽飛、嶽雲依舊會死,只不過在時間上會略有延後。

一直以來,嶽雲都處於被人們忽略的狀態。他離世時年齡不過23歲,還沒有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很少殺其子,嶽云為何被殺?這背後的原因頗為複雜。

但其根本在於,嶽雲和其父一樣乃是一名優秀的武將,他的存在令皇帝趙構感到了威脅,這才引來殺身之禍。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要想在皇帝的面前活得長久,單有一片忠心遠遠不夠。而這,便是歷朝歷代無數忠臣的悲哀。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被忽略的嶽雲,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卻很少殺其子,嶽云為何被殺
    我們都知道嶽飛被奸臣秦檜害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與嶽飛一同被殺的還有他的長子嶽雲和他的部將張憲。嶽飛之子,文韜武略從歷史上來說,除非是犯了謀反的重罪,一般來說是不會殺大將子女,也不會將部將一起殺害。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將,卻很少殺其子,那麼嶽雲到底為何被殺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嶽飛之子嶽雲23歲蒙冤慘死,留下兩子一女,有何結局?
    這位一生報國為民的大將,沒有死在將士最好的歸宿戰場上,而是死在了陰謀算計下的陰暗牢獄之中。若不是好心義氣的獄卒將他的屍首背出掩埋,等待他的又不知是何等的下場。嶽飛身死,他手下的將領也大多數被貶責殺害。他死之後,長子嶽雲也隨之遇害,被斬首示眾。嶽飛未曾叛國,也沒有犯罪,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盡取了他的性命。為何?只因他的政治立場與當權者不符而已。
  • 將門虎子嶽雲,是怎樣發揚父親戰神風範,令敵人都畏懼不敵
    嶽雲,南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是民族英雄嶽飛的兒子,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少年將軍。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曾經擔任過左武大夫,忠州防禦史等官職,年紀不大卻有一身高強的本領。在他少年時期開始,他就跟隨父親一起上陣殺敵,對金人的殘暴也算是有所見識。
  • 史上六大父子一塊被殺的名將,最慘的一個父子共十一人一塊被殺
    「不求同年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句話是古代拜把子的常用詞,但是他們根本做不到
  • 盤點古代用錘高手,個個力敵千鈞,嶽雲第五,第一天下無敵
    五、嶽雲嶽雲生於欽宗年間,是民族英雄嶽飛的嫡長子。嶽雲使用的是一對重八十二斤的銀錘。少年英雄嶽雲初出茅廬第一功就是錘震女真大將金蟬子,二人銀錘對鐵錘打的難解難分。嶽雲用的鐵錘,威力超猛,所以每次都能「先諸軍登城」。兩次勇戰成名,使他掌中錘成為錘王。四、秦用
  • 嶽飛被殺後,其後裔逃到了朝鮮成開國功臣,現每年都要回國祭祖!
    子淵之前曾給大家講過嶽飛後裔受貢祖文庇護而免遭一死的故事,引發讀者的強烈感慨。事實上,還有一支後代為躲避劫難隱姓埋名,遠遷至朝鮮半島,後來還曾幫助朝鮮太祖李成桂建國,成為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如今,這批嶽氏後裔有上萬人之多,每年都會回國祭祖。▲嶽飛劇照眾所周知,嶽飛是中國古代名氣最大的將領之一,其精忠報國、抗擊金軍的事跡更是家喻戶曉。
  • 趙雲殺過什麼有名的大將嗎?
    趙雲殺過什麼有名的大將全集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氏,白袍銀甲,白馬銀槍。趙雲的槍法學自三國時期武術名家童淵。
  • 嶽飛左膀右臂的兩大愛將,為何一個忠勇到死,一個背叛嶽飛?
    文:快哉風(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家)     說起嶽家軍的大將,看過《說嶽全傳》的朋友能滔滔不絕說出一大串響噹噹的名字:牛皋、張憲、嶽雲、餘化龍、何元慶、楊再興,當然,還有嶽飛的幾個拜把老兄弟:王貴、張顯、湯懷。  不過,正史裡,只有這兩人是嶽家軍裡的最高級將領,嶽飛的左右副手:張憲和王貴。
  • 古皇宮立子殺母潛規則,害死多少美女
    網絡配圖北魏雖然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立子殺母的朝代,但卻成為制度化了。「立子殺母」始於漢朝,在北魏的時候有比較明顯的體現,按前朝的規矩,立了皇子的必須殺母,防止其篡權。那麼是誰首創了「立子殺母」這個規矩呢?是在什麼情況下立的呢?
  • 此人睡了皇后殺了皇帝,還當了半年的皇帝,臨終這句話流傳千古
    每個人都肯定做過自己當皇帝的美夢,在古代皇帝是權力與榮威的象徵,是天選之子是無可替代的絕對支配者。然而不想當皇帝的大臣不是好大臣。有這麼一位大臣分外出眾,他不僅收了皇帝的女人,還殺了皇帝,自立為王。這麼大逆不道的人是誰呢?說出來這個名字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他就是宇文化及。
  • 歷史不殺功臣的三位皇帝
    然而歷史上有三位不殺功臣的皇帝。第一位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他一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胸襟博大,在一統天下後有功之人都得到了賞賜,王翦和他的兒子王離是秦始皇滅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最後王翦急流勇退,當他攻下燕都之後,迅即上表告老還鄉,因功晉封武成侯。
  • 最悲慘皇帝:建國1年後被殺,身首異處,妻子吃其肉,兒子被烹殺
    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大將想娶高門女子為妻,被拒絕後,他放話說:「我要讓她們當我的奴隸!」後來,他自己創了一個國家,自立為王,門閥士族因此遭受了滅頂之災,女性成為奴隸,男性大都被殺。不過,他建國僅存一年,兵敗後兒子們的下場十分慘烈。侯景,503年出生在朔州,鮮卑族人。從小對練武很感興趣,善長騎射、好鬥,曾當過懷朔鎮功曹史。北魏末期,北方動蕩不安,他率領部下投靠了爾朱榮。
  • 評書霸王錘:李元霸錘殺120萬大軍不算啥,這個錘能毀滅李元霸
    說起來呀,李元霸錘殺120萬大軍不算啥,有一個錘能毀滅李元霸!說到厲害的錘,《說嶽全傳》是金彈子、嶽雲的錘都很厲害,《東漢演義》中的伏波將軍馬援的錘也很厲害,還有《薛丁山徵西》中薛飛的錘,《薛剛反唐》裡薛葵的錘,都很厲害,最厲害的是《隋唐演義》裡李元霸的錘,一對800斤,李元霸一人錘殺120萬大軍,太厲害了!
  • 藍玉是被冤殺,還是自己作死?看他做的這4件事就明白了
    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坐鎮,熬時數月徹查此案,先後共有上萬人被殺,其中以大將藍玉的官職最高,下場也最慘,所受的刑罰是剝皮,將其皮囊填充上乾草,又傳到各地官府,以儆效尤。《明史·藍玉傳》記載:「錦衣衛指揮蔣珊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藍玉出生時間不詳,因姐姐嫁給常遇春,所以他成了常遇春的小舅子,從常遇春的年齡來看,藍玉被處死時大約五十多歲,甚至還要小一點。
  • 在線聽歷史 李世民殺兄娶嫂奪位,卻為什麼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李世民發起了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沒有永絕後患,殺了李淵?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最高權利,父殺子,子弒父,屢見不鮮,什麼親情倫理都是虛的,李世民並非不敢殺父親李淵,而是因為李淵見風使舵的政治覺悟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