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稱,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中武裝本國經濟,抵禦衰退。中國央行4日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此舉將釋放巨額資金,銀行可將這些資金貸給企業,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釋放經濟利好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月4日報導,中國還將下調特定稅費。與此同時,與美國的關稅衝突也出現新動向:7日中美將在北京舉行新對話。這一消息激發了股民對中美解決貿易爭端的期望。
報導稱,2018年,中國央行因中美貿易爭端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大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4.5%,較小金融機構為12.5%。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4日報導,就在北京準備在預計充滿經濟挑戰的一年中大幹一場之際,中國4日宣布了2019年的首個重大貨幣寬鬆政策。
報導稱,中國央行將把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此舉可能會給銀行系統額外注入1.5萬億元流動性,以幫助阻止經濟進一步減速。
報導稱,央行宣布這一政策是北京促進經濟增長努力的一部分。此舉表明,北京願意進一步放寬政策,以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北京一直在加大刺激經濟增長的力度。上周中國「提前」分配了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以加快基礎設施開支。上海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說:「中國還將加大對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的投資。」
政府上周批准地方政府發行價值1.39萬億元的債券,其中專項債務8100億元,一般債務5800億元。
報導稱,在4日宣布這一決定之前,央行已通過「定向寬鬆」,向一些銀行釋放最多7000億元的資金。2日,中國央行修改了小微企業的定義,把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微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於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元」。這將使銀行能向現在被歸為小微企業的公司提供更多資金,從而從央行釋放更多儲備金,其規模估計在4000億元到7000億元之間。
中國民生銀行經濟學家溫彬說,在中國的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國內流動性的傳統來源——面臨枯竭的危險之際,央行需要不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便為經濟提供流動性。
大型銀行仍被要求將13.5%的存款存放在央行,溫彬說,這一比例仍然過高,需要降低,這樣銀行才能有更多資金用來放貸。
不搞「大水漫灌」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4日報導,中國央行4日表示,將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此舉將為正在經歷工廠產量和消費者信心下降以及與美貿易戰的中國經濟釋放1.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180億美元)。
報導稱,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凸顯廣泛影響的例子是,蘋果公司2日出人意料地下調了其最新季度的銷售預期,原因是iPhone在華銷量令人失望,而中國曾是該公司最活躍的市場之一。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士說,中國官員上月承諾加強對經濟的支持,他們正面臨新的緊迫性。零售和汽車銷量都在下降,而中國最新的製造業數據顯示,2018年12月的工廠活動在收縮。
▲中國汽車製造廠(資料圖)
報導稱,央行4日的舉措似乎是協同努力的一部分。中國當局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支持經濟,包括減稅。幾周來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一直在猜測,官員們可能推動一項龐大刺激計劃,給萎靡不振的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
瑞銀集團分析師餘修遠說:「中國央行明確表示,這次不是通過提供類似於2009年推出的大規模刺激措施來進行『大水漫灌』。」
緩解外界擔憂
外媒稱,中國央行表示,它將於1月15日和25日分別把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此舉將給銀行放貸提供更多靈活性。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家餘永定說,此次降準「有利於抑制經濟下行壓力,解決企業融資難」。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4日報導,餘永定表示,「這只是一項政策」,它有可能導致大量資金湧入房市和股市,而那樣的話無助於解決經濟問題,因此「需要很多其他政策來配合」。
報導還稱,許多分析人士將此舉看作中國積極主動阻止經濟進一步下滑的信號。瑞銀集團的餘修遠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這一迅速行動支持了我們的觀點,即中國經濟2019年不會急劇減速,人們對全球經濟大幅放緩的擔憂有些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