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而言,《Wait Wait Wait》適合在睡不zhuo的晚上,戴著耳機聽,熱切的和聲,頹喪的獨唱,交織著,慢慢地,叫人不由自主地就跟著陷入迷幻抒情的氛圍裡去了,催眠得很,嘎嘎。
蔡徐坤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提到,這首歌也早就在心裡了,它講的不只是愛情裡的求而不得,更像是人生中各種等待的集合,叫人迷惘、叫人愁苦,但又絕對不止於此,更多的是在漫長等待的日子裡,以及經歷漫長等待之後,還能勇敢去愛、去闖。
很多採訪經常提到的那些爭議,問到蔡徐坤了,他就聳聳肩,擺擺手,坦誠地說,「麻木」,再不用問他這樣的問題了。
他早就說過了,他感謝那些過去的爭議,好的壞的,正是這些東西成就了蔡徐坤。
他還笑著說,這些別人沒有的經歷,有的是他創作靈感的來源。
他十三歲的時候就學著創作了,由於沒具體學習過聲樂知識,算不上正經作品,更早之前呢,登上舞臺的時候,確認自己很喜歡這個,於是就擱這兒槓上了,「我就是不服」。
也不是沒得到過機會,但可能不是屬於那個時候的蔡徐坤的機遇,所以他不得不沉寂了幾年,但他絲毫沒有閒著,還在繼續,在練習室裡揮灑汗水,一有創作的靈感了,就立馬記下來,他啊,就只是喜歡這個啊,「如果不唱歌的話,我不知道會做什麼」。
「再悄悄努力一下就好,感覺就快要開始了。」
等。
「我對自己有過期許,有過沉默,但從來沒有懷疑過。」
等。
「因為我做的是我喜歡的事,所以我每一刻都很享受。」
等。
「人總要為自己喜歡的東西付出些什麼,我一開始就做好了準備。」
他等到了屬於他的機遇。
屬於蔡徐坤的機遇。
「一夜成名」,「一夜爆紅」,這兩個詞,完全抹煞了蔡徐坤的成長印記,他的蛻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是蟬,蟄伏多年,這才一鳴驚人。
對於《Wait Wait Wait》這首歌的鑑賞,用蔡徐坤說過的這句話來描述,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其實我一直覺得很好玩的一點,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不斷在等待的一個過程」。
很好,蔡徐坤,你的《Wait Wait Wait》打動了我。
真的。
我很喜歡寫作。
從前就老是喜歡拿原子筆在作業本上寫小說,語文試卷上的高分作文就沒怎麼失手過。
這麼幾年,我寫了好多好多,就是找不到讀懂我的那一個。
是的。
我很不甘心。
但是,蔡徐坤就不一樣,他說,「如果你打動了你自己,你享受了這個過程,它就會打動別人」。
會的。
終究會有懂我們的那一個。
寫於08.1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