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菜譜10道川菜做法詳盡圖解|滋味無窮~——在中華大地,每個菜系都有自己的暢銷菜品,有的高大上,有的平民化;有的具有地方風味,有的具有製作特色,真可謂是百花齊放,百花爭豔。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十分叫座的川菜,還有詳盡的製作圖解哦~
原料:
魚片(草魚)300克,白菜心200克,雞蛋清20克,青紅椒圈8克。
調料:
豆湯750毫升,鹽、料酒、豆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魚片用清水反覆漂洗乾淨,瀝水納碗後再加入鹽和料酒稍醃一會兒,隨後放雞蛋清和豆粉上漿備用。
2、將白菜心放入加了油和鹽的沸水鍋內,煮至斷生撈出瀝水後,置窩盤中墊底。另把碼味上漿的魚片也放沸水鍋內,其間不斷地點入冷水,以保證水面呈微沸狀態。待魚片煮至斷生時,撈出來瀝水備用。
3、鍋裡摻豆湯燒開並調成鹹鮮味,勾比較濃的芡以後,再放入魚片稍煮,最後舀在窩盤裡的白菜上,撒些青紅椒圈便上桌。
豆湯製作:
原料:
豌豆1000克,鮮湯2.5升,食用鹼少許,色拉油50毫升,豬油100克。
製法:
1、豌豆用水浸泡一夜後,放入高壓鍋並加少許食用鹼和清水(以淹沒豌豆為宜),上火壓30 分鐘後,取出來即得到「 豌豆」,然後將其壓製成豆泥備用。
2、炒鍋炙好後,下色拉油和豬油燒熱,倒入豆泥先小火炒約5分鐘,見豆泥翻沙時再摻入鮮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15~20分鐘,其間打去浮沫,熬至湯濃色黃時,濾去渣即得到豆湯。
製作要領:
炒豆沙時添加豬油是為了增香。另外,如果豆湯的顏色偏淺,可以加適量的金瓜泥來調色。
燒椒是把鮮辣椒放炭火上,燒至表皮起泡且略帶煳香時,離火便得到。過去在民間,它多被剁成細末用來製作菜餚的蘸水,或者是撕成小條加調料拌味後,作開胃小菜。
如今,燒椒在烹飪中的運用更廣,大廚們除了用它來製作蘸水外,還經常將它用來拌涼菜(如燒椒拌毛肚、燒椒拌皮蛋、燒椒拌茄條等),甚至還被用來烹熱菜,像燒椒小炒肉、燒椒燒土雞、燒椒燜蹄花等,由於這一類熱菜鄉土風味特別濃,所以近幾年在川渝餐飲市場上很流行。
▲燒椒
製法:
1、取田螺淨肉200克,納盆後加鹽、白酒反覆地揉洗以除去黏液,再納盆加薑片和蔥節碼味以去腥;另取燒椒80克切成小節。
2、往鍋裡摻清水燒開,下田螺肉小火煮熟以後,撈出來漂涼,切成小塊待用。
3、把田螺肉納盆,先加小米椒節、鹽、生抽、白糖和少許的香醋拌勻,然後加燒椒節、香油和藤椒油一起拌勻,最後分盛小碟裡即可上桌。
說明:
燒椒以現燒現拌為宜,因為這麼做煳香風味會更濃。
原料:
魚片300克,蔥花80克,雞蛋清少許。
調料:
鹽、料酒、胡椒粉、味精、溼生粉、色拉油各適量,自製酸辣湯280毫升。
製法:
1、把魚片納盆,加鹽、料酒、胡椒粉、雞蛋清和溼生粉碼味上漿後,投入微沸的水鍋裡汆熟撈出。
2、往淨鍋裡舀入自製酸辣湯燒開,加鹽、味精調味並下入魚片,用溼生粉勾薄芡後,起鍋盛入窩盤裡。
3、往魚片上撒蔥花,澆熱油激香即可上桌。
自製酸辣湯:
先把小米椒末、黃辣醬、蒜米入油鍋稍炒,等到摻入適量鮮湯熬至出香後,加鹽調味即成。
製法:
1、先把土豆片、藕片在加有少許鹽的沸水鍋裡汆斷生,再撈出放窩盤裡墊底。
2、淨鍋放香料油,先下姜米、蒜米、幹辣椒節和花椒炒香,再下入豆瓣醬、泡薑末和泡椒末一起炒香,待摻入適量清水熬出味後,打去料渣並放鹽、味精和白糖調味。隨後把宰殺治淨的黃臘丁放鍋裡,同時用碼鬥蓋上去。
3、在小火燒兩分鐘後,揭去碼鬥續燒至魚熟且入味,撒入大蔥節和芹菜節後,起鍋裝在窩盤裡。
4、淨鍋裡放香料油,下幹辣椒節和花椒熗至香辣味濃時,舀在盤中黃臘丁上面,最後撒些蔥花即成菜。
製法:
1、淨鍋上火,舀入家常味紅湯燒開,倒入宰殺治淨的仔鯰,然後用「碼鬥」蓋上(以免魚下鍋因其彈跳濺起湯汁傷人)。
2、略燒後揭去「碼鬥」,小火燒至魚熟且入味時(注意保持魚形完整),加少許的鹽和味精,淋入溼澱粉推勻收汁,撒入青紅辣椒粒並淋少許的花椒油,起鍋裝盤並撒上蔥花,即成。
家常味紅湯:
淨鍋放菜油燒熱,先下幹辣椒節、花椒炒香,再下泡菜節、泡薑片、泡椒碎、豆瓣醬及少許五香料,要炒至出香才摻入清水,熬出味後,打去料渣再加鹽和味精調味,即成。
原料:
鴨胗8個,芹菜80克,泡椒30克,姜、蒜各10克,乾花椒3克。
調料:
鹽、料酒、味精、醬油、醋、白糖、澱粉、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先把鴨胗切成兩半,分別片去兩側的白色筋膜,放進冰箱裡凍至稍變硬後,取出來順長切成厚約0.3釐米的片(深至1/5處,底部不切斷),切完後調轉90度,再切相同的厚度和深度,切5 刀再完全切斷,即成菊花形的鴨胗。
2、依法全部切完後納盆,加入適量的鹽、料酒和澱粉拌勻待用。
3、把芹菜切成短節,泡椒切成馬耳朵節,姜和蒜則切成片。
4、把鹽、料酒、醬油、醋、白糖、味精、澱粉和香油放小碗裡,調勻成味汁待用。
5、鍋裡放色拉油燒熱,投入乾花椒、泡椒節、薑片和蒜片炒香,等下醃好的菊花胗快速炒至變色時,投入芹菜節翻炒,其間烹入調勻的味汁,炒勻便可出鍋裝盤。
小貼士:
1、鴨胗兩側的白色筋膜一定要片淨,否則成菜後嚼不動。
2、鴨胗處理乾淨後,放入冰箱稍凍,可以降低刀工的難度。
3、鴨胗下鍋翻炒時,一定要急火快炒,若是火候稍過,成菜口感就欠佳。
原料:
耗兒魚8條(約800克),芹菜節150克,魔芋片80克,泡青菜片50克,幹辣椒節、花椒、幹青花椒、薑片、蒜子、蔥節各少許。
調料:
鹽、白酒、陳村梘水、味精、雞精、鮮湯、火鍋底料、香料油各適量,蘸碟若干個。
製法:
1、把耗兒魚解凍洗淨後,入盆加薑片、蔥節、白酒和陳村梘水先醃20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漂去鹼味,待用。
2、淨鍋裡放入香料油燒熱,先把薑片、蒜子、蔥節和泡青菜片下鍋炒香,撈出後再下幹辣椒節、花椒和幹青花椒一起熗炒出香味,等到摻入鮮湯燒沸後,才把先前炒過的原料入鍋,在下入耗兒魚和魔芋片時,調入火鍋底料、鹽、雞精和味精,燒至魚熟入味後,撒入芹菜節續燒1分鐘,出鍋裝盤後,隨蘸碟一起上桌,由客人自己舀原湯蘸食。
香料油:
1、是把菜油在鍋裡燒至五成熱時,下火鍋豆瓣、薑片、蔥節、幹辣椒節、花椒、幹青花椒、八角、山柰、丁香、桂皮、草果、香草、排草、白蔻、甘草、香葉和小茴香,待小火炒香出色後,離火靜置3天,最後取面上的油脂便得到。至於火鍋底料,則取自下面沉底的乾料。
2、而這裡的蘸碟,則是用榨菜粒、油酥黃豆、芹菜粒、蔥花、小米椒末、雞精、味精等調輔料,入碗加煮耗兒魚的原湯調製而成。
原料:
墨魚仔400克,青筍頭250克,蔥節、芹菜節各50克。
調料:
鹽、味精、雞精、醪糟、白糖、料酒、泡姜米、蒜米、泡椒末、子彈頭紅泡椒、水豆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墨魚仔洗淨後,放入加了料酒的水鍋中泹一下;青筍頭斜切成塊,入水鍋中煮至快熟時撈出。
2、鍋內注油燒熱,下泡姜米、蒜米、泡椒末、醪糟和子彈頭紅泡椒,炒至出香氣。
3、往鍋內放入墨魚仔和青筍塊,加料酒、鹽、味精和雞精炒至入味,再放蔥節和芹菜節,勾薄芡翻勻即可出鍋。
原料:
新鮮雞雜200克,涼粉350克,野山椒節15克,薑末、蒜末、蔥花各少許。
調料:
豆瓣醬20克,鹽、料酒、白糖、味精、生粉、紅油、菜油各適量。
製法:
1、雞雜入加有料酒的沸水鍋裡汆斷生撈出;涼粉切成小塊,另入沸水鍋裡汆一水,倒出瀝水。
2、淨鍋放菜油燒熱,先下薑末、蒜末、豆瓣醬炒香後,摻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待熬出味後,用漏勺打去料渣,再下入野山椒節和涼粉,並加鹽、白糖和味精調味。
3、待燒至涼粉入味後,撈出盛在窩盤裡,再往原湯汁裡下雞雜,稍煮後略勾薄芡,起鍋盛在盤中涼粉上。
4、最後在雞雜上撒蔥花,澆上熱油(紅油和菜油各一半)激香,即成。
說明:
製作此菜,涼粉一定要燒透且入味才好吃。
原料:
淨兔半隻,青二荊條辣椒200克,薑片、蒜片各20克,泡椒碎15克。
調料:
豆瓣醬15克,紅花椒12克,鹽、白酒、味精、花椒油、菜油各適量。
製法:
1、把淨兔拆去大骨後斬成丁,納碗加鹽和適量的白酒拌勻了碼味;把青二荊條辣椒切成丁。
2、淨鍋放菜油,燒至八成熱時倒入兔肉丁,在煸炒的同時撒入薑片、蒜片和紅花椒,直到煸至兔肉水汽幹。
3、往鍋裡加豆瓣醬和泡椒碎,然後繼續煸炒至兔肉入味且幹香。
4、倒入青二荊條辣椒節炒勻後,加少許的鹽、味精煸至辣椒皮略起
泡,等到清香味已經熗進兔肉丁裡時,淋花椒油炒勻了便好。
說明:
1、由於兔骨頭較硬,怕成菜後吃起來頂牙,故斬丁前就要把大骨除掉。
2、製作此菜宜用菜油,因為菜油煸出來會更香。
3、煸炒此菜時,須保持中火。此外,要等煸至兔肉水汽幹時,才下泡椒碎和豆瓣醬,否則辣香味不夠濃。
4、要讓青辣椒的香味煸進兔肉當中,成菜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