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小娘惹」的愛情很勵志,中國女性的愛情覺醒也正上演

2020-08-23 逆風分享

引言

最初聽到「娘惹」兩個字很是不理解,直到周末看了《小娘惹》這部劇才明白其中的含義。在電視劇的開頭,就被特點鮮明而且色彩豐富的「娘惹」文化吸引了,隨著劇情的推進,對其中演繹的女性愛情觀更是有了深入的思考,對比同期我國女子的婚戀情況,同樣也發生著女性的覺醒。

東南亞「小娘惹」

三代「娘惹」婚戀觀的不同

《小娘惹》這部劇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東南亞的峇峇家族文化為背景,呈現了三代「娘惹」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價值觀進步,最終著重呈現了菊香從卑微的小人物成長為成功的女商人的勵志人生。

在劇中,天蘭是菊香的姥姥,她是下人出身,被納為妾,一直深受家裡正房的欺壓和凌辱,卻忍氣吞聲,也一直教導月娘和菊香也要忍耐,將婚姻作為自己人生的全部

月娘在天蘭的基礎上有了進步,她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由於是聾啞人,命運多舛,最終被戰爭奪去生命。

菊香是劇中女性價值的體現,她對婚姻不盲從,有選擇,更加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而不是做婚姻的依附者,其勵志的一生讓人肅然起敬。

三代娘惹的不同愛情觀

菊香對於愛情的放手與寬容

很多人對於劇中菊香和陳錫的愛情感到不解,對於菊香多次拒絕陳錫認為她無情。這其中,可能有劇情曲折設計的需要,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讓我們知道,很多時候,理智的愛情不一定是得到,相互的體諒和理解也需要放手。

不管是菊香在逃離黃家準備與陳錫一起離開前放棄,還是菊香幾次拒絕了和陳錫成婚,這其中體現出在愛情和婚姻之外,菊香對於抗議不公人生的堅持和實現自我價值觀的選擇,愛情的放手和寬容,讓他們成就了更加隱忍而刻骨的愛情。

對於愛情的放手

同期我國女子的婚戀情況

在我國民國初年,婚姻制度繼續執行清代已有的某些規定,如取消指腹為婚,不準以妻為妾,不準有妻再娶,不準娶同母異父的姊妹等等,也基本沿襲了傳統的一夫一妻及妻妾制。

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辛亥革命特別是五四運動啟蒙思想大潮帶來的影響,女子教育開始發展,女子就業開始增加,婚姻法規也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在中國的大城市中,婚姻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向。

女性新思潮出現

比如說,婚姻自主意識增強,離婚案件開始大幅上揚,婚嫁禮俗也呈現多元化,有人開始關注婚前健康調查和婚檢等。雖然這些現象大都萌發在清末民初,但在二三十年代則表現突出,這是中國婚姻制度在現代化的軌道上前進的體現。

在城市婚姻中,發展趨勢最明顯的就是自主婚姻意識增強。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自主婚姻在城市青年特別是青年學子的頭腦中,已經佔據了重要地位。

青年學生崇尚婚姻自由

青年學子崇尚自主婚姻

1929年廣州《民國日報》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就學生中的婚姻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被調查的181名已婚學生中,結婚年齡以20歲者為最多,19歲為其次;他們中的大多數主張自由結婚的制度,而主張由父母或其他人代為決定的,已寥寥無幾;男學生認為「男女社交公開」是刻不容緩之事,否則自由婚姻的實現就更加困難;未婚男青年學生中,認為25歲結婚最為適宜的最多。

學生對於婚戀觀的態度較為開明

以當時《中央日報》上的一則離婚啟事為例:

黃清福、胡潤香啟事:「清福、潤香自民國9年由舊式婚約締結以來,意見不合,時常爭鬧。故特於前日憑親友調解,雙方自願脫離夫妻關係,當有胡潤香自願貼出禮金洋一百三十元正,交清福親手收訖,以後男婚女嫁,兩下不得幹涉,特此登報聲明。

這說明離婚當事人非自主婚姻,可能出於父母包辦或媒妁之言;胡女士自願拿出禮金130塊大洋,主動提出離婚。應該說,這些婚姻趨向,在當時全國的大城市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登報的離婚聲明

結語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女性為爭取平等和尊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個人價值、女權主義的覺醒,使得整個社會中女性的生存環境逐漸有了一些改善。

可能我們很難理解過去女子的困境和不幸,相比而言,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幸福感,但無論何時我們也要記住:

「婚姻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關焦點

  • 《小娘惹》聚焦女性意識覺醒,南洋美學彰顯文化自信
    菊香洋介下線引眾議 三代娘惹詮釋女性意識覺醒 電視劇《小娘惹》自播出以來,連續多日登上微博熱搜榜,特別是「菊香洋介結婚」「菊香洋介下線」都備受觀眾熱議。回顧第二代娘惹菊香(肖燕飾)的短暫一生,作為黃家庶出的女兒,雖有小姐之名,卻是傭人之實。
  • 出海東南亞,中國影視下南洋 | 郭靖宇談《小娘惹》
    當他想進軍東南亞市場,寫當地文化時,《小娘惹》自然會成為他關注的對象。 郭靖宇計劃拍攝「南洋三部曲」系列。隨著中國影視產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開始關注海外市場。結合地緣、語言等各種因素,東南亞可謂國產劇出海的第一站。在郭靖宇的計劃裡,《小娘惹》將作為第一部先打頭陣,原創傳奇劇《南洋女兒情》和《南洋英雄淚》將在今後幾年推出。
  • 出海東南亞,中國影視下南洋|郭靖宇談《小娘惹》
    當他想進軍東南亞市場,寫當地文化時,《小娘惹》自然會成為他關注的對象。郭靖宇計劃拍攝「南洋三部曲」系列。隨著中國影視產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開始關注海外市場。結合地緣、語言等各種因素,東南亞可謂國產劇出海的第一站。在郭靖宇的計劃裡,《小娘惹》將作為第一部先打頭陣,原創傳奇劇《南洋女兒情》和《南洋英雄淚》將在今後幾年推出。
  • 《小娘惹》:本以為是女性勵志劇,沒想到是苦情加狗血劇
    《小娘惹》:本以為是女性勵志劇,沒想到是苦情加狗血劇電視劇《小娘惹》,已經大結局了。追劇前,看介紹,這是一部表現峇峇娘惹傳統文化的生活劇,外加女性的逆襲勵志劇。我想看的是,女主角月娘是如何從一個卑微的庶出女,逆襲成傳奇女商人的。
  • 新版《小娘惹》賺足眼淚,「秀鳳」 張曦文詮釋時代悲情女性
    由張曦文、肖燕主演的電視劇《小娘惹》昨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正式首播。作為一部女性勵志傳奇大戲,《小娘惹》通過三代「娘惹」的不同命運,展現女性的覺醒與自強成長,也傳遞出娘惹文化的精神內核。「娘惹」是指中國人與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娘惹文化」亦是中華文化與南洋文化融合的獨特產物,極具歷史意義。為了更好地表現娘惹文化精髓,這部《小娘惹》匯集了強大的主創陣容。該劇由新加坡頂流小說作家兼編劇洪榮秋執筆,內地「傳奇劇王」郭靖宇任總導演,謝敏洋、黃光榮聯袂打造。
  • 新版《小娘惹》賺足眼淚,「秀鳳」張曦文詮釋時代悲情女性
    由張曦文、肖燕主演的電視劇《小娘惹》昨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正式首播。作為一部女性勵志傳奇大戲,《小娘惹》通過三代「娘惹」的不同命運,展現女性的覺醒與自強成長,也傳遞出娘惹文化的精神內核。 「娘惹」是指中國人與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娘惹文化」亦是中華文化與南洋文化融合的獨特產物
  • 復刻版的《小娘惹》,高度還原了舊版的⋯
    既呈現特定時代的社會環境,又有追求精神解放與獨立的個體存在,《小娘惹》是有所進步的,但可惜,典型的「瑪麗蘇」風格,大部分故事情節都是在鋪墊愛情和一直處於宅鬥中被虐的狀態,自強不息的個人奮鬥史,也就變成了「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詩篇
  • 《小娘惹》陳盛失去菊香,愛情需要主動靠近和爭取
    今天主要來談談小娘惹的陳盛,喜歡菊香卻又猶豫,錯失最好的機緣那就相當於任由愛情離你而去。」我愛你「三個字說出來只需要三秒鐘,陳盛沒有說,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愛了菊香一輩子。新版《小娘惹》改編自2008年的新傳媒電視劇45周年的臺慶劇。這部劇因為集合了美食、家庭、愛情、歷史、情仇五大看點,當時一經播出就斬獲許多大獎。這部劇的播出地點也很廣泛,涉及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還有泰國。
  • 《小娘惹》出圈,揭開東南亞華人文化的面紗
    近日愛奇藝悄悄上映了一部反映東南亞華人文化的網臺劇《小娘惹》中的山本洋介,時隔12年戴向宇再次飾演新版《小娘惹》中的同一角色,居然毫無違和感,不得不感嘆歲月這把殺豬刀也不是對誰都下刀啊。另外劇中飾演珍珠的李源冰被稱做小陳紅,因為長得太像陳凱歌的妻子陳紅了,而陳紅巔峰時期的顏值和熱度堪比巔峰時期高圓圓和劉亦菲。
  • 電視劇《小娘惹》背後,還有幾百年的移民史和女性文化
    目前由肖燕、寇家瑞主演的新版《小娘惹》正在央視、優酷、愛奇藝等平臺熱映,劇中鮮豔的服裝、差異化的飲食、年代感的建築都給我們帶來一股濃厚的異域文化風,那麼「小娘惹」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娘惹文化又是一種什麼文化呢?
  • 通宵追完電視劇小娘惹,太催淚,那個年代的愛情十有九悲
    最近五十集電視劇《小娘惹》正在熱播。不看這部劇的觀眾,可能還真不知道娘惹文化,接下來就讓小編講講追這部劇的主要劇情。大概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他帶的一些宮人不是全部帶回去了。留下來的宮人們就和馬來當地人結婚生子,生下來的孩子,男的叫baba,女的腳娘惹。他們不是華人也不是馬來人,可以理解成一個種族。《小娘惹》講述了三代人的故事。一段戰火紛飛的南洋往事,三個華人家族的興衰浮沉。華人女性勵志傳奇,三代娘惹的命運變遷史。菊香的人生最苦。
  • 新版小娘惹電視劇全集在線觀看 2020小娘惹高清免費播放完整版
    由張曦文、肖燕主演的電視劇《小娘惹》昨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正式首播。作為一部女性勵志傳奇大戲,《小娘惹》通過三代「娘惹」的不同命運,展現女性的覺醒與自強成長,也傳遞出娘惹文化的精神內核。
  • 小娘惹:肖燕和戴向宇,究竟是夢一場,還是美麗的愛情沒有結尾?
    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同名翻拍劇,現在正在熱播中。許多人不知道娘惹的意思。中國人與東南亞地區的人通婚後的女性後代便稱為娘惹。女主肖燕在這部劇中飾演兩角:母親菊香和女兒月娘。她精湛的演技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尤其是菊香和山本洋介的愛情故事,實在讓人意難平。
  • 《小娘惹》:讓善良的人有力量
    (作者戴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原文發表於公眾號「央視劇評」)隨著電視劇新版《小娘惹》大結局的播出,亮眼的收視成績已見證了觀眾的追劇熱情,在全國網,單集最高收視率達2.2%,單集最高收視份額達11.31%。
  • 新版《小娘惹》開播,劇中為什麼把女孩叫做「娘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央視8套正在播的《小娘惹》,小刀路過客廳時看了幾眼,越看越不對勁,感覺和印象中的有點不一樣,除了男主好多人都不認識,網上一查才知道這是新版,就男主沒換,其它演員全換了。據說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留下一批船員駐守馬六甲海峽,後來這批船員和當地土著通婚繁衍的女性後代,就被稱為「娘惹」,注意了,只有女孩才能叫「娘惹」,男孩叫做「峇峇」(讀音「baba」,不知道誰發明的,真是會佔人便宜)簡單的說,就是古代中國東南沿海的百姓移居馬來西亞一帶後,和當地土著通婚的後代,女的就成為「娘惹」,男的就是「峇峇」,有點類似我們今天把不同人種的後代稱為「混血兒
  • 亮點與槽點並存,時代悲情劇《小娘惹》歸來,能否反超經典?
    這一版的《小娘惹》由曾經飾演過《招搖》裡的琴芷嫣、《新白娘子傳奇》裡的小青的肖燕挑大梁出演菊香與月娘。通過舊版《小娘惹》,我們不難看出這部劇後來的大致走向,菊香與月娘的娘惹女性成長曆程是是主線。在大女主劇不再受到熱捧的今天,娘惹文化下的女主能否適應發展?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什麼是峇峇娘惹?新版《小娘惹》日前迎來大結局。這部由中國導演郭靖宇翻拍的新加坡電視劇在播出後,收視率和話題度都一路高漲。實際上,早在2008年,由謝敏洋、盧燕金共同執導的《小娘惹》首次播出後,就風靡了整個東南亞,兩年之後該劇又在中國的幾家衛視播出,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新版《小娘惹》劇照。來源:電視劇《小娘惹》官方微博華麗的宅邸、豔麗的服裝、精美的衣飾、可口的菜餚……充滿南洋特色的元素穿插在全劇中,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央視劇評 |《小娘惹》:讓善良的人有力量
    一、「我的命運我自己掌握」《小娘惹》表現上個世紀30到50年代馬六甲、新加坡一帶陳、黃等幾個大家族的命運沉浮,其中黃家三代「娘惹」——二太太天蘭的聾啞女兒菊香和孫女月娘的悲苦命運與愛情故事彼此接續、構成了全劇的故事主幹。
  • 央視劇評 | 《小娘惹》:讓善良的人有力量!
    隨著電視劇新版《小娘惹》大結局的播出,亮眼的收視成績已見證了觀眾的追劇熱情,在全國網,單集最高收視率達2.2%,單集最高收視份額達11.31%。該劇對三代「娘惹」(「娘惹」是馬來語Nyonya的音譯,指華人與馬來西亞地區本地人通婚後的女性後代)命運及其抗爭精神的表現生動曲折。
  • 熱播的《小娘惹》,我卻被裡面的美食「虐哭」!
    01舌尖上的小娘惹,深夜千萬別打開…眾所周知,《小娘惹》又名《舌尖上的娘惹菜》、《傳聞中的小娘惹》、《大長今》馬來西亞版《小娘惹》的出圈,也帶火了娘惹文化和娘惹菜。追溯起來,娘惹文化至今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將中國的移民與風俗習慣也帶到馬來西亞,兩國文化習俗在逐逐漸交融中形成了娘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