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8700年賈湖骨笛,在中原的莽野奏響文明之初大樂大舞,由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傾情演出!
音樂的基本功能是「通神」。神者,從示、申。「示」本義為祭祀,開示,啟迪智慧。「申」本義為雷電,巨大的轟鳴,組合為「神」字意味著通達宇宙空間無限能量,具有造化功能,無限神奇!
中國古人對「神」有著無限深厚的人文情感和科學精神,將祖先和具有造化功能的自然萬物、以至整個宇宙空間供奉為神——神的信仰本質實際上就是祖先信仰和自然信仰,信仰而敬神養神,能量貫通,開啟智慧,演繹文明,以致開創華夏神州。
華夏神州是神的家園,人間天堂,可謂「神韻風採」,「神採奕奕」,「出神入化」,「氣定神閒」,「神清氣爽」,「神機妙算」,「心曠神怡」,「神來之筆」,「神通廣大」,「人神共襄」,「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史前陶樂骨笛,演繹中原上古之音,通達自然無量神明!
大中原
有一個神秘地方就在跟前
有一個神秘地方古老家園
有一個神秘地方人天相連
這就是大中原
女媧補天,三皇聖賢
追根溯源盤古祖始開了天
蒼茫大地,日月循環
守中歸原成就了神州文明典範
我追夢,我尋根
回到了大中原
文明光芒的家園
自然真經的聖典
心靈安靜的港灣
(文案:元道樂府·一明)
賈湖出土的26支骨笛,分散在不同的墓葬,其年代先後相差很大。根據地層關係和碳十四測年,賈湖文化遺存可以分為三個大的發展階段,18支骨笛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與賈湖文化的分期基本一致。
賈湖遺址中出土的中期骨笛,在公元前6600年-6200年期間,這個時期出土的骨笛都是管開七孔,它們不但能吹奏出完備的五聲音階,而且已經能夠吹奏出六聲音階和七聲音階,這個時期的骨笛與初期比較,已進入成熟期,並發展到骨笛製作的精品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82號墓出土的20號、21號2支骨笛,標誌著賈湖音樂文化的高峰。
賈湖晚期的骨笛,大約在公元前6200年-5800年之間的四百年時間,這一時期的骨笛除了一部分保持了中期的七孔骨笛的形制之外,還出現了八孔骨笛,不僅能吹奏出七聲音階,而且還出現了變化音,反映了賈湖先民精神生活的多姿多彩。
如果將三個時期的骨笛以音階的形式排列,可以清楚地看到賈湖骨笛在三個時期的音階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