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人知曉》,一部你知道就好,真的不用去看的優秀電影

2021-01-08 愛養魚的老狼電影

你看到的沒錯,《無人知曉》這部電影你真的是大概了解一下可以了,沒有必要去真的看一遍,那樣會被虐的很慘的。另外,這部電影真的是悲慘,而不是悲傷,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劇故事,可表現的手法確實沒有掙扎,沒有煽情,甚至沒有抱怨,節奏甚至可以用輕快來形容。先說一下這部電影的光環把,老狼怕後面寫著寫著就無法控制的罵起來。《無人知曉》的豆瓣評分9.1分,被金棕櫚獎提名,男主柳樂優彌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坎城電影節最年輕的影帝。

電影裡的故事是一個單身母親帶著四個孩子,十四歲的大兒子,十一歲的女兒,五歲的兒子和三歲的小女兒。四個孩子來自四個爸,這個女人不配做母親,還是叫她電影裡的名字——惠子,惠子自己也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孩子的爸,只負責岔開腿,生下娃,還不想養孩子。這幾個孩子都沒有戶口,搬家的時候兩個小的是裝在行李箱裡過來的,除了老大還都不讓出門,也就是影片名字的意思吧,無論是鄰居,街道辦事處(我也不知道日本這個機構叫啥)都不知道除了老大外的孩子們的存在。惠子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離開了四個孩子,鏡頭就圍繞著這四個孩子所居住的狹小空間,老大出去買東西,找爸爸們要錢,學校周邊經歷的一些青春期的懵懂。

家中早已經沒有了媽媽,連基本維持生活的錢都已經沒有了,水和電早已經停了,吃完泡麵的湯不能扔,因為明天還可以用來泡米飯吃,童心未泯、喜歡畫畫那就畫在水電停用通知單上吧,去公園抬水回來喝,把摔死的妹妹放在行李箱裡埋掉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無人知曉。整個過程男孩沒有掉過一滴眼淚。

日本有很多優秀的導演,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等等,但不得不提的就是這部《無人知曉》的導演——是枝裕和,看完這部電影,瞬間覺得這個導演太可怕了。這部悲劇完全不用任何煽情,沒有撕心裂肺的吶喊,甚至沒有幾滴眼淚,那麼沉默,那麼自然,就是這麼平鋪直敘,就像坐在你對面嘮家常一樣的娓娓道來;如果不看劇情,電影的節奏甚至偏輕快;畫面依然使用日韓電影的唯美畫面,單看畫面,這麼簡單,這麼漂亮;可是,當你真的在看電影,你會感同身受,你會如電影裡面那幾個孩子一樣,默默的承受,共同忍受。

如果你想看這部電影,那麼,你一定要自己在房間裡關上門看,當你看到第一個不爽的情節時就要罵出來,一定要罵出來,而且每一個不爽的情節都要罵,痛痛快快的罵,真沒難聽罵什麼,不然看到後面容易憋成內傷,相信老狼,絕不誇張。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那就繼續往下看:《無人知曉》根據真實故事改編,1988年轟動日本的「西巢鴨棄嬰事件」就是這部電影的雛形。房東發現不租客很不正常,報警後在房間裡發現了一具腐爛的兒童屍體和三個又髒又瘦的孩子,然後開始了解情況,下面的情節是真實的,但比電影裡還要殘忍。

當媽的就是這種人,跟不同的男人生孩子,據說女人之前也有個悲傷的故事,被第一個男的騙了,之後才這樣的(這個理由多充分!)。實際上是五個孩子,一個男孩病死了,媽媽沒有處理直接放在衣櫃裡,就是被發現的腐爛的孩子;被埋的孩子因為吃了大兒子朋友的泡麵,被大兒子和他的兩個朋友像球一樣的踢,不知道死沒死就直接埋在山上了;另外兩個孩子嚴重的營養不良。

當年剛剛畢業的是枝裕和也看到了這個消息,於是開始以這個事件為原型編寫劇本,當年就完成了,可見他是多麼迫切的想表達這個故事。然而事隔十五年之後才真正開始開拍《無人知曉》。對比兩個故事,是枝裕和還是很善良的,如果他把真實的故事搬上熒幕,真的不敢想像。

是枝裕和用了輕快的節奏,很美好的畫面,不知道是不是想儘量體現故事裡的美好一面。這麼平的劇情是想弱化悲劇中的悲傷情緒嗎?其實真的不如煽情一點,痛快的哭出來,那樣感覺會好受一點。可是就是讓你壓抑,讓你難受,讓你看過之後久久不能釋懷。

看到一段電影參加坎城電影節的描述,一同角逐影帝的梁朝偉,非常不爽被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搶走桂冠,他說,十四歲的孩子有什麼演技可言。我對梁朝偉這個人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可如果他真的說了這些話,那麼真的是:沒水平,沒教養加小雞肚腸了。

看過電影,寫影評都是十分煎熬的事情,這部電影真的太沉重了。很難想像導演當時拍這部電影的時候的心態如何,這種經歷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真正的好電影,但是再看需要鼓起勇氣,《無人知曉》準確的捕捉到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知道你哪裡最疼,可它擊打你痛處的方式是輕輕的劃開一道很淺的傷口,然後在上面撒鹽。有人說電影想表達的是男主的堅韌,可是老狼認為,更多的是麻木。你哪?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看一部電影 | 《無人知曉》
    按慣例,每周五會看一部電影,昨天沒看成,就順延到今天了。今天時間比較充裕,不用在意電影的片長了,當然,還是繼續日本電影。我選了豆瓣按評價排序裡排在第三的非動畫電影《無人知曉》。排第一的是《忠犬八公物語》,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部虐心的電影,本來就頭痛,我可不要再看個上頭的電影了。排第二的是已經看過的《情書》,評分是8.9。緊挨著的就是評分9.1的《無人知曉》。
  • 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無人知曉》
    「本來在周天寫好了這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字太多,圖片太大,無法通過手機端上傳。一直失敗,但因為實在喜歡這部電影,所以還是分享一下。」周六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無人知曉》,起因是看到一個我喜歡的作家推薦了一部《比海更深》,但需要付費觀看,我這麼窮一定看不起對不對。於是就去搜了這個導演的其他片子,這部《無人知曉》據說是他聲名大噪的起點。
  • 《無人知曉》 | 非同一般的日本電影
    你才會發現,掉落在白開水裡的故事,泛起的漣漪往往能攪動內心情緒的巨大波瀾,這一點在《奇蹟》、《下一站,天國》、《如父如子》,以及小編今天要講的這部《無人知曉》中都有跡可循。(後臺有朋友希望小編講一下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遺憾的是小編目前還沒有完整地看過這部電影,所以不便亂表。希望能通過《無人知曉》,稍稍彌補)
  • ABOUT ART|電影《無人知曉》
    這是我覺得為數不多的就算劇透也沒關係的電影,因為整部電影的價值不在於劇情,發生了什麼其實沒太大所謂,電影裡小孩子們生活裡的瑣碎才是值得花費時間花費眼淚的地方。劇情很簡單,單親媽媽拋棄了四個孩子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孩子們在世界上這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努力生活。最小的妹妹意外去世,男主角,也就是最年長的哥哥,把妹妹的遺體裝在來時妹妹躲藏的行李箱裡,將妹妹埋在了機場旁。
  • 《無人知曉》一部讓人動容的「致鬱系」電影
    最生動的電影解讀,最深刻的人性剖析。今天與大家分享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日本電影《無人知曉》。該電影於2004年5月上映,豆瓣評分9.1。是一部催人眼淚的優秀劇情片。新搬來的公寓這家人是母親惠子帶著四個孩子:明、京子、茂、雪。但母親卻得對周圍的人們撒謊說丈夫去海外工作,自己與長子兩個人在一起生活。
  • 電影《無人知曉》:壓抑背後是人性的泯滅
    看了電影《無人知曉》,接近片尾的時候哭成狗,據說是根據真事改編,……日本導演枝裕和電影《無人知曉 》,平靜克制地敘說著一個沉重哀傷的故事,壓抑沉默,沒有煽情的刻意渲染,沒有撕心裂肺的哭鬧,甚至最絕望的時候小男孩也不曾流淚。
  • 電影分享——《無人知曉》
    於是,從這天起,四個「無人知曉」的孩子開始了流浪的生活...這部影片是根據「西巢鴨棄嬰事件原型」改編拍而出的。看完《無人知曉》這部影片我總感覺電影中的母親其實更多的像是一種縮影,更像是反射於生活中的很多這種只負責生,不負責養,沒有什麼責任感的家長。
  • 《無人知曉》:這是一部讓人不忍再看第二遍的電影
    從未有哪一部電影像《無人知曉》這樣帶給我如此深的觸動。幾年前,偶然間看到一篇關於《無人知曉》的評論,我被影片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於是在網上看了它。看完電影,整整一個多星期,一種極度壓抑、低落、虛無的情緒籠罩著我。我想,這部電影我大概沒有勇氣再看一遍。
  • 無人知曉:這是一部讓人不忍再看第二遍的電影
    從未有哪一部電影像《無人知曉》這樣帶給我如此深的觸動。幾年前,偶然間看到一篇關於《無人知曉》的影評,我被影片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於是在網上看了它。看完電影,整整一個多星期,一種極度壓抑、低落、虛無的情緒籠罩著我。我想,這部電影我大概沒有勇氣再看一遍。
  • 《無人知曉》電影:時間的殘酷美,平凡卻不平庸
    《無人知曉》,一部上映於2004年的日本電影,改編自真實的西巢鴨棄嬰事件。影片講述了一個殘忍而令人心痛的故事,然而現實遠比影片更加令人心痛。 現實中的長子並沒有影片中那麼獨立和優秀;阿雪也並不是跌下椅子摔死的,而是僅僅偷吃了哥哥朋友的零食就被毆打致死;阿明將阿雪裝在行李箱中帶出去埋葬也不是為了了結妹妹想要看飛機的心願,而是為了掩埋可怕的事實。
  • 《無人知曉》:他們是如此的孤獨,他們的故事無人知曉
    「他們的故事終究無人知曉 這世上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我去翻了翻這個真實發生的事件,但它的悲慘足以讓人看到一半就不忍心看下去。電影比起真實事件,已經要溫情美化很多了。 導演是枝裕和的高明在於,對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他只是淡淡的描述平凡生活中的瑣事,不去刻意渲染悲傷的情緒。這不是一部讓你看完大哭感嘆世人皆苦的電影,而是讓你那混雜著憤怒,壓抑,無力的感覺久久揮散不去。
  • 《無人知曉》:他們是如此的孤獨,他們的故事無人知曉
    「他們的故事終究無人知曉這世上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電影改編自發生於1988年的真實故事「西巢鴨棄嬰事件」,這是一個荒唐的故事。我去翻了翻這個真實發生的事件,但它的悲慘足以讓人看到一半就不忍心看下去。電影比起真實事件,已經要溫情美化很多了。
  •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網友:非常沉重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 網友:非常沉重之前朋友推薦我看《小偷家族》一直沒時間看,最近剛把這部電影看完,看完之後,又看看一下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無人知曉》,第一次看到這種風格的日本電影,看完之後,讓人感覺心情很沉重,同時又覺得現實社會的無情和殘酷。
  •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但事情並沒有這樣結束,那種令人絕望的情緒依舊伴隨著他,整整過了十五年之後,他才鼓起勇氣將這一真實事件拍攝成了電影《無人知曉》。影片當中最重要的一件象徵物就是「行李箱」。影片《無人知曉》儘管有工作在身的母親不能在白天陪在他們身邊,但四個孩子仍舊在規則之下將生活運轉的井井有條,淘氣的老三是個小男孩,好動,但仍舊不敢越雷池半步,長子「明」出門之前告訴他不準跑到陽臺去玩
  • 解讀電影《無人知曉》——是枝裕和 (心話)
    前言:我在看電影《無人知曉》時只知道導演是著名的是枝裕和,但我當時對是枝裕和的印象也只有「著名」而已。選擇看《無人知曉》而不是其他的,可能只是因為「無人知曉」這個名字戳中了我內心的隱秘——當時也是無人知曉的寂寞狀態。至於為何要寫這篇文字,是因為我每看完一部電影後都有一個習慣,類似於必須翻看正確答案(高考荼毒後遺症),我習慣性要看評論或解讀,方能安心。
  • 有一種女人,永遠不配做母親——電影《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作為是枝裕和的代表作,曾被第五十七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男主角扮演者柳樂優彌憑藉自然、流暢的演技拿到了坎城電影節影帝,戰勝了包括《2046》中梁朝偉等其他優秀競爭對手。到目前為止,這是坎城電影史上最年輕的一個影帝,同時也是日本唯一一個坎城影帝。《無人知曉》改編自日本東京一個真實事件——西巢鴨棄嬰,真實的案件過於沉重。
  • 電影《無人知曉》極冷靜的鏡頭,講述的是極度殘酷的故事
    花了一晚上看《無人知曉》這一部電影,心情也壓抑了整個晚上,是枝裕和講述了被母親遺棄後四個小孩相依為伴的故事,鏡頭冷靜得仿佛不透出一絲感情,唯一一次的情感宣洩是兩人把小妹妹的屍體埋了之後回家,配著難得的背景音樂,讓人有種要流淚的衝動,但即便是這種衝動也是節制和收斂的。
  • 《無人知曉》:在無人知曉的地方,野草瘋長
    我把能夠不知道這些黑暗視為一種幸福。因此感謝是枝裕和,用溫柔一點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個殘酷的故事。《無人知曉》的劇情十分簡單,差不多一句話可以講完:一個任性的媽媽拋棄了分別和不同男人生的四個孩子,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他們如野草般瘋長,其間最小的一個孩子,在意外中死去,無人知曉。這部電影是我看了《小偷家族》後才補的番,心情多少受《小偷家族》影響,以為是個治癒電影。
  • 曾經的「大師」,現坐地鐵也無人知曉,你知道是誰嗎?
    曾經的「大師」,現坐地鐵也無人知曉,你知道是誰嗎?曾經的「大師」,現坐地鐵也無人知曉,你知道是誰嗎?曾經的「大師」,現坐地鐵也無人知曉,你知道是誰嗎?曾經的「大師」,現坐地鐵也無人知曉,你知道是誰嗎?曾經的「大師」,現坐地鐵也無人知曉,你知道是誰嗎?
  • 日本電影推薦《無人知曉》:養而不教是最大的惡
    看了最近上映的《何以為家》影片以後,就想到了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兩部電影都是通過講述兒童與父母責任的故事來映射殘忍的社會現實,同樣是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是最大的惡。《無人知曉》是由日本是枝裕和工作室製作,Cine Qua Non發行的141分鐘劇情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