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這是一部讓人不忍再看第二遍的電影

2020-09-19 以指見月

從未有哪一部電影像《無人知曉》這樣帶給我如此深的觸動。

幾年前,偶然間看到一篇關於《無人知曉》的影評,我被影片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於是在網上看了它。看完電影,整整一個多星期,一種極度壓抑、低落、虛無的情緒籠罩著我。我想,這部電影我大概沒有勇氣再看一遍。

最近,因為要收集寫作素材,我醞釀了許久,終於還是看了第二遍。看完,依舊是長久的沉思,那種壓抑感和憋悶感似乎又向我襲來。

也許,是時候該為它寫點什麼了。



影片開頭,一個長相甜美的年輕媽媽惠子帶著十二歲的兒子明禮貌地向房東打招呼。呈現在房東面前的是一位舉止優雅得體的女士和一位品學兼優的兒子。

鏡頭一轉,惠子和明正在指揮工人搬著行李。奇怪的是,其中有兩個大行李箱他們不讓別人染指,而是選擇自己搬上去。打開第一個箱子,裡面竟躺著一個看起來只有四五歲的很是乖巧可愛的小姑娘。緊接著第二個箱子也打開了,從裡面又鑽出來一個稍大的小男孩。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方式。

眼見天色漸暗,明急忙趕到火車站,去接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女孩回到新家。

原來,他們都是惠子和不同男人非婚生的孩子:長子明,長女京子,次子茂,次女雪。



惠子一邊收拾著新家,一邊叮囑孩子們,不許吵鬧,並且,除了明,其他人絕不能走出這個房間半步,否則他們又將面臨被房東趕出去的境遇。

由於四個孩子都是黑戶,因而不能去上學,只能呆在家中。平日裡,惠子白天出去上班很晚才回來,明便擔起了在家中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影片中最令我心疼的正是十二歲的明。小小年紀的他,本該像同齡孩子一樣去學校上學,本該肆意地在棒球場上揮灑著汗水,本該像個孩子似的跟媽媽撒嬌。可是,於他而言,這一切都是奢望。



他是那麼懂事,懂事得讓人心疼。

媽媽騙房東丈夫在海外工作的時候,他內心雖不願意,但還是儘量淡定地配合表演;他捨不得給自己買一點零食,卻可以跑好幾個商店為雪買她最愛吃的巧克力;當得知媽媽不會回來陪他們過聖誕節時,他為了不讓弟弟妹妹傷心,特意以媽媽的名義為他們寫了祝福信……

對於明而言,他做這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的,因為,他知道,只要媽媽還在,他們就會有一個完整的家。

可是,明沒有想到,這一次,媽媽徹底拋棄他們了。在給他們留下一點錢後,媽媽就離開了。從此,再無音訊。



照顧弟妹的所有擔子像一座大山一樣無情地壓向明。一開始,他們還可以用媽媽留下的錢維持基本的生活。可是,坐吃山空的日子終是有個頭兒。眼見著家中斷水斷電,房東又時不時地來催租,而明手中只剩下一點錢了。往後的日子要怎麼過?明去找過媽媽的歷任男友們,他們不願伸出援手。他想去打工掙錢,可是人家不接收未滿16歲的未成年。

在一次和弟妹的口角中,一向隱忍溫柔的明終於爆發了:

憑什麼我要一個人承受這一切?我也只是個孩子啊!媽媽你好自私!既然你可以狠心拋下我們,我為什麼不可以像你一樣?從今以後,我不要再管他們了!我要做我想做的事兒!

於是,他去了一直想去的遊戲廳。在那裡,他終於交到了朋友。他用剩下的錢請他們吃飯,還買了遊戲機請他們上家裡玩兒。他真的不再理會弟弟妹妹的死活。即使他的朋友欺負了妹妹雪,他也只是冷漠地看了一眼。



他以為他真的可以放下這一切。可是,真的可以放下嗎?當他的朋友們慫恿他偷便利店的東西時,他猶疑了許久,最終還是拒絕了。他做不到!他失去了他的朋友們,又回到弟弟妹妹身邊,又絕望地承擔起了那千斤重的責任。

明決定不再理會那個拋棄他們的人的忠告,他們四人終於攜手衝破了那層防線,跨出房門,走到大街上。他們愉快而自由地在大街上玩耍著,嬉鬧著,就像久在樊籠的鳥兒重返自然一樣。

然而這種快樂註定只是暫時的,伴隨而來的是飢餓,是生存問題。

和他們一起流浪的少女紗希想到一個主意:援交賺錢。當紗希開心地將掙得第一筆收入交到明手裡時,明卻憤怒了,他怎麼也接受不了紗希出賣身體賺來的錢。

有好心的店員問明要不要幫他們聯繫福利院。明堅決地搖了搖頭,他說那樣他們四個會分開,他體驗過那種感覺,很不好。

明又一次陷入徹底的絕望。到底該怎樣才能活下去?



回到家中,他驚聞雪從樓上摔下。看著呼吸微弱的雪,明不顧一切地跑去給媽媽打電話,電話還沒打通就斷線了。他又跑到藥店,狠了狠心,終於還是偷了幾包藥。只是,沒有得到及時救治的雪還是離開了。

哀莫大於心死。明的心死了。從始至終,他始終都沒有掉下一滴眼淚。他用僅剩的一點錢為雪買了她最愛吃的巧克力,將巧克力和雪一起裝進行李箱中,為了完成雪生前想看飛機的願望,他和紗希將她埋到了機場附近。

影片的結尾,明,紗希,京子和茂,還在生存邊緣苦苦掙扎著。然而,他們的臉上再也不見明媚純真的笑臉……



如果,如果這只是個故事,或許我們會多少感覺安慰一點。然而,影片一開頭就告訴我們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更令人痛心的是,影片中雖呈現出來一種絕望壓抑的色調,但至少孩子們的溫情和純真令人感動,而真實事件卻遠比影片更殘酷。

東野圭吾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看完影片,我在想,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明兄弟四人的悲劇?是母親的自私?還是房東的無視?亦或是當時社會的群體冷漠?或許,是人心的複雜吧。

這世間,像明一樣命運的悲劇又何嘗不是在時時刻刻上演呢?


文章來源:「以指見月」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無人知曉》:這是一部讓人不忍再看第二遍的電影
    從未有哪一部電影像《無人知曉》這樣帶給我如此深的觸動。幾年前,偶然間看到一篇關於《無人知曉》的評論,我被影片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於是在網上看了它。看完電影,整整一個多星期,一種極度壓抑、低落、虛無的情緒籠罩著我。我想,這部電影我大概沒有勇氣再看一遍。
  • 看一部電影 | 《無人知曉》
    按慣例,每周五會看一部電影,昨天沒看成,就順延到今天了。今天時間比較充裕,不用在意電影的片長了,當然,還是繼續日本電影。我選了豆瓣按評價排序裡排在第三的非動畫電影《無人知曉》。排第一的是《忠犬八公物語》,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部虐心的電影,本來就頭痛,我可不要再看個上頭的電影了。排第二的是已經看過的《情書》,評分是8.9。緊挨著的就是評分9.1的《無人知曉》。
  • 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無人知曉》
    「本來在周天寫好了這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字太多,圖片太大,無法通過手機端上傳。一直失敗,但因為實在喜歡這部電影,所以還是分享一下。」周六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無人知曉》,起因是看到一個我喜歡的作家推薦了一部《比海更深》,但需要付費觀看,我這麼窮一定看不起對不對。於是就去搜了這個導演的其他片子,這部《無人知曉》據說是他聲名大噪的起點。
  • 電影《無人知曉》,一部你知道就好,真的不用去看的優秀電影
    你看到的沒錯,《無人知曉》這部電影你真的是大概了解一下可以了,沒有必要去真的看一遍,那樣會被虐的很慘的。另外,這部電影真的是悲慘,而不是悲傷,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劇故事,可表現的手法確實沒有掙扎,沒有煽情,甚至沒有抱怨,節奏甚至可以用輕快來形容。
  • 電影《無人知曉》極冷靜的鏡頭,講述的是極度殘酷的故事
    花了一晚上看《無人知曉》這一部電影,心情也壓抑了整個晚上,是枝裕和講述了被母親遺棄後四個小孩相依為伴的故事,鏡頭冷靜得仿佛不透出一絲感情,唯一一次的情感宣洩是兩人把小妹妹的屍體埋了之後回家,配著難得的背景音樂,讓人有種要流淚的衝動,但即便是這種衝動也是節制和收斂的。
  • 國產解禁片《盲山》: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看過不忍再看第二遍
    反倒是《盲山》這種揭露現實、為拐賣婦女發聲的電影卻被禁止大陸公映,直到刪減部分內容並修改結局才得以解禁。這使得我反而更想聊聊這部電影,雖然有點沉重,但我害怕哪天它被刪得一乾二淨,我們就真的錯失了一部好電影。盲山,從片名到海報隔老遠就散發出十八線小縣城濃濃的鄉土氣息。
  • 《無人知曉》一部讓人動容的「致鬱系」電影
    最生動的電影解讀,最深刻的人性剖析。今天與大家分享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日本電影《無人知曉》。該電影於2004年5月上映,豆瓣評分9.1。是一部催人眼淚的優秀劇情片。新搬來的公寓這家人是母親惠子帶著四個孩子:明、京子、茂、雪。但母親卻得對周圍的人們撒謊說丈夫去海外工作,自己與長子兩個人在一起生活。
  •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網友:非常沉重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 網友:非常沉重之前朋友推薦我看《小偷家族》一直沒時間看,最近剛把這部電影看完,看完之後,又看看一下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無人知曉》,第一次看到這種風格的日本電影,看完之後,讓人感覺心情很沉重,同時又覺得現實社會的無情和殘酷。
  • 盲山電影完整版百度雲資源 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看過不忍再看第二遍
    《盲山》《熔爐》《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這類電影,著重描繪了世界醜惡的一面,我們不應該因此就去定義這個世界怎麼樣。而應該去「看到」,這個世界的確有這麼醜惡的一面的。試著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電影要表達的精神,以及給我們的反思和總結上。比如,在可能有這麼醜惡一面的世界上,我如何更好地生活。可能因為看了《盲山》我更多地上網搜索了有關的資料,預防這種事情的發生。
  • 電影《無人知曉》:壓抑背後是人性的泯滅
    看了電影《無人知曉》,接近片尾的時候哭成狗,據說是根據真事改編,……日本導演枝裕和電影這是一部日本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從名字可以看出來,所謂的無人知曉也就是沒人知道的意思,而這點影片中三點可體現出來,也最為誅心。
  • 《無人知曉》 | 非同一般的日本電影
    《奇蹟》、《下一站,天國》、《如父如子》,以及小編今天要講的這部《無人知曉》中都有跡可循。(後臺有朋友希望小編講一下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遺憾的是小編目前還沒有完整地看過這部電影,所以不便亂表。希望能通過《無人知曉》,稍稍彌補)
  • 《無人知曉》:在無人知曉的地方,野草瘋長
    《無人知曉》的劇情十分簡單,差不多一句話可以講完:一個任性的媽媽拋棄了分別和不同男人生的四個孩子,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他們如野草般瘋長,其間最小的一個孩子,在意外中死去,無人知曉。這部電影是我看了《小偷家族》後才補的番,心情多少受《小偷家族》影響,以為是個治癒電影。看完後發現,導演是枝裕和沒那麼強大,他只在儘量守護自己內心裡的那份美好而已。
  • 由《不完美的她》聯想到這些電影,不敢再看第二遍怕再次潸然淚下
    不得不提旨在是個淚點越來越低的人,看了其中幾集後實在不敢去看這部電視劇,尤其是從中看到劇中穆靜的男朋友虐待她的女兒穆連生,而穆靜卻不加以阻止的時刻真是氣憤之極又替可憐的小女孩難過傷心。在決定棄劇的同時又聯想到以前看過幾部電影,旨在至今不敢再看第二遍的,因為這些電影無一不在告訴著我們「人性永遠比你想像中更可怕」,孩子們正遭受來自各個方面的侵害。
  • ABOUT ART|電影《無人知曉》
    這是我覺得為數不多的就算劇透也沒關係的電影,因為整部電影的價值不在於劇情,發生了什麼其實沒太大所謂,電影裡小孩子們生活裡的瑣碎才是值得花費時間花費眼淚的地方。劇情很簡單,單親媽媽拋棄了四個孩子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孩子們在世界上這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努力生活。最小的妹妹意外去世,男主角,也就是最年長的哥哥,把妹妹的遺體裝在來時妹妹躲藏的行李箱裡,將妹妹埋在了機場旁。
  • 解讀電影《無人知曉》——是枝裕和 (心話)
    前言:我在看電影《無人知曉》時只知道導演是著名的是枝裕和,但我當時對是枝裕和的印象也只有「著名」而已。選擇看《無人知曉》而不是其他的,可能只是因為「無人知曉」這個名字戳中了我內心的隱秘——當時也是無人知曉的寂寞狀態。至於為何要寫這篇文字,是因為我每看完一部電影後都有一個習慣,類似於必須翻看正確答案(高考荼毒後遺症),我習慣性要看評論或解讀,方能安心。
  • 勿忘國恥 | 這幾部電影,終生不忍再看第二遍
    電影塑造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心救濟中國難民的德國納粹」,血性男兒發出最後的吶喊,這一幕不知戳中了多少觀眾的淚點。一群躲避戰火的風塵女子,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中,激發起俠義血性,主動代替女學生,直面獸性大發的日軍……這是電影
  • 「無人知曉的田馥甄」,是什麼樣的?
    聽見一個『無人知曉』的田馥甄 找到一個『無人知曉』的你自己 揭開五專序幕的《皆可》、看盡人生百態的《一一》、電影《怪胎》的復古迷幻主題曲《先知》、與臺灣獨立樂團deca joins合作的《或是一首歌》以及刻畫殘酷愛情真相的《諷刺的情書》。這幾首歌曲與MV的發布時間均是11點,同樣藏了與最新《一一巡迴演唱會》主題有關的小細節。
  • 「無人知曉的田馥甄」,是什麼樣的?
    聽見一個『無人知曉』的田馥甄 找到一個『無人知曉』的你自己 戳圖收聽田馥甄五專《無人知曉》>今天上午11點,Hebe田馥甄的第五張個人錄音室專輯《無人知曉》正式在QQ音樂上線!揭開五專序幕的《皆可》、看盡人生百態的《一一》、電影《怪胎》的復古迷幻主題曲《先知》、與臺灣獨立樂團deca joins合作的《或是一首歌》以及刻畫殘酷愛情真相的《諷刺的情書》。這幾首歌曲與MV的發布時間均是11點,同樣藏了與最新《一一巡迴演唱會》主題有關的小細節。
  • 《無人知曉》:他們是如此的孤獨,他們的故事無人知曉
    我去翻了翻這個真實發生的事件,但它的悲慘足以讓人看到一半就不忍心看下去。電影比起真實事件,已經要溫情美化很多了。 導演是枝裕和的高明在於,對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他只是淡淡的描述平凡生活中的瑣事,不去刻意渲染悲傷的情緒。這不是一部讓你看完大哭感嘆世人皆苦的電影,而是讓你那混雜著憤怒,壓抑,無力的感覺久久揮散不去。
  • 《無人知曉》:他們是如此的孤獨,他們的故事無人知曉
    「他們的故事終究無人知曉這世上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電影改編自發生於1988年的真實故事「西巢鴨棄嬰事件」,這是一個荒唐的故事。我去翻了翻這個真實發生的事件,但它的悲慘足以讓人看到一半就不忍心看下去。電影比起真實事件,已經要溫情美化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