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為逝去的親人點一盞心燈

2021-02-19 大鼎豫劇

縱看古今,人生皆戲,戲映人生。關注「大鼎豫劇」公益平臺,每天免費為您提供經典戲劇、曲藝、新聞軼事及深度哲文,為您的生活增光添彩。

文 | 佚名 來源 | 網絡

寒衣節,為逝去的親人點一盞心燈

2020年11月15日

(農曆十月初一)

寒衣節一起緬懷親人!

十月一,送寒衣。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
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寒衣節。


讓我們一起為逝去的親人
點一盞心燈,
寄託無盡的哀思與懷念!

寒衣節,
點燃蠟燭,閉上眼睛,
低下頭,雙手合十,
讓我們深切的緬懷,
我們遠在天堂的親人,
祝福你們一切安好。

寒衣節,
捎去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捎去想對他們說的話語,
捎去對子孫祈禱的心願,
捎去那些紛飛的祝福和夢靨。
寒衣節來到,逝去的親人啊,
願你們一切都好!

天命難為,世事無常。
昔日的恩情還未報答,
好多的話語還沒有說,
好多的事情還沒去做,
您們就匆匆地離去了,
甚至沒有留下最後一句話。

清酒一杯,盛滿了對親人的思念
菊花一朵,包裹著對逝者的掛念
淚水千行,寄託著對往昔的回想
青煙縷縷,飄蕩著對祖先的悼念

一年一年的寒衣,
一年一年的牽掛,
一次一次的想念,
一分一秒的記憶。

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人,
更懂得愛和珍惜。
所以,我們活著的人,
更要好好善待和把握,
與親人朋友相處的日子,
讓生命不再留下遺憾!

寒衣節,

緬懷親人,好好生活!

寒衣節,點一盞心燈,
照亮天堂的路,
送上對故人的緬懷之情,
讓天堂的故人不再孤冷,
給逝去的親人送去溫暖,
寄託無盡的思念與懷念,
祈願親人在他方世界裡,
無有病痛、身心安寧,
願天堂的親人一切安好!

逝去的親人們,

天堂裡一定很美,

肯定比這個世界還要美。

那裡,

風景怡人,四季皆春,

瓜果飄香,禽畜興旺。

那裡,

家庭和睦,鄰裡和諧,

歡歌笑語,生活甜蜜。

惟願您們在那個世界過的幸福如意。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哦 

····················································

孔子說,「棄老而取幼」,不管老人,只在意小孩子,「家之不祥」。現

【版權聲明】視頻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我們,即刻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寒衣節:願天上親人,清靜安息;願煙火人間,平安吉祥!
    寒衣節,俗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起源於周代,流行於北方,北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合稱為中國「三大鬼節」,在這一天祭掃,紀念親人,謂之,送寒衣。但是如今的人們,知清明、中元者甚多,知寒衣節的卻寥寥。天氣寒冷,滿地落葉隨風揚。送寒衣不僅是傳統習俗那麼簡單,給在世的人送棉衣、厚衣,更是一種美好的祝願。
  •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已故親人的緬懷句子簡短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1.憶往昔,我們永遠銘記。2.點點愁思,幾多離人淚!8.心兒啊,你為何讓我這樣地悲傷;淚兒啊,你為何斷斷續續地流淌;人兒啊,你為何孤獨在遠方彷徨;風兒啊,帶去咱們對你崇敬榮光;逝去的人兒啊,願你一路走好!9.逝者已逝,生者如斯,願逝去的親人安息!
  • 寒衣節,祭先祖
    舊時,婦女們要親手縫製寒衣,送給遠方的親人。如親人已去世,就用紙做成寒衣,在這一天到墳前燒掉。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對於那些逝去的親人,即使陰陽相隔,無法相見,也無法抵擋對他們的牽掛。秋去冬來,孟姜女千裡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牆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屍體,用帶來的棉衣重新妝殮安葬。由此而產生了「送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也早已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
  • 點一盞心燈,讓生命之光照亮改造之路
    點一盞心燈,讓生命之光照亮改造之路 2020-11-23 0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節,點一盞心燈,為逝去的英雄祈福!
    >幾多淚水一場突然其來的疫情讓多少英雄在抗疫鬥爭中殉職讓我們致敬每一位逆行者致敬每一顆隕落的星辰還是那句老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那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前赴後繼英雄不朽  一路走好願你們在天安息願你們的親人安好請讓我們以人民的名義發心叩謝清 明在這寄託哀思的節日裡
  • 寒衣節:又到寒風起,我真的很想你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對於那些逝去的親人,即使陰陽相隔,無法相見,也無法抵擋對他們的牽掛。由此而產生了「送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也早已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那些逝去的親人,因懷念,在生者的心底長存,燒一紙寒衣,寄託思念之情。
  • 十月一「寒衣節」,三大鬼節之一,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農曆十月初一,民間有「十月一,送寒衣」的習俗,因此也稱「寒衣節」。作為傳統的三大鬼節之一(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寒衣節的習俗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為時值孟冬,天氣漸寒,世間的人開始增添棉衣。出於緬懷和關心,想到天氣寒冷,也給冥界的親人送去寒衣。
  • 這首歌送給天堂的母親,點一盞心燈,願天堂一切安好!《天堂上的媽媽...
    》》這首歌送給天堂的母親,點一盞心燈,願天堂一切安好!《天堂上的媽媽》媽媽,我想你了! 》》1、紙上寫滿你的名字,心裡撐不下第二個人。2、我以為傷心可以很少,我以為我們可以過得很好。3、有的人你看了一輩子,卻忽視了一輩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卻影響到你的一生。
  • 今天是三大鬼節之一的寒衣節,你知道嗎
    因為寒衣節是與鬼神相關的節日,所以對多數現代人來說,這個節日就顯得比較神秘了。就如同傳說端午節是與屈原緊密相連,寒衣節也與名人有關係,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姜女。孟姜女塑像傳說孟姜女的丈夫範喜良被抓走,送到北方去修萬裡長城,一晃幾年,杳無音訊。孟姜女日夜思念,寢食不安。又是一個冬天來了,孟姜女想起自己的親人破衣爛衫,無法禦寒,便親手縫製丈夫的寒衣。
  • 寒衣節又叫「祭祖節」,為何流行「送寒衣」?這天還有什麼講究?
    寒衣節和清明節、中元節、下元節,並稱為「四大鬼節」之一,又叫「祭祖節」,這天有什麼講究?送寒衣習俗是怎麼來的? 第一、關於寒食節的起源 在西周時期每年的十月初一,都是一年一度的「臘祭日」,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除了祭祀天地之外還要祭祀逝去的親人。
  • 今夜,我們為你點亮《心燈》‖中華詩詞學會女工委元宵節特輯
    醫生患者似親朋,點亮心燈,送去溫馨。碧宇高陽照遠清,黃鶴高鳴,展翅天庭。滄桑盛世更繁榮,百業昇平,永久恢宏。不似金蟾依舊圓。柔腸已斷疫情牽。無暇顧及,千彩滿街閒。情灑神州燃赤焰,夢縈百姓沒硝煙。心燈盞盞,點亮漢江邊。積霧添煩,淋雨增寒。更江城牽念心煎。頻查官網,細讀醫言。盼疫情停,封令解,萬家圓。心燈一盞,唯求一願。看瘟神湮滅難還。元宵為界,華夏新顏。又日欣迎,月欣贊,手欣牽。
  • 寒衣節|懷故人,表愛意
    2020年11月15日 農曆庚子年 十月初一 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寒衣節流行於北方,南方鮮有耳聞。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寒衣節:寒冬已至,暖暖添衣
    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這一天意味著嚴冬的到來人們要祭奠祖先為他們「送寒衣」用溫暖為心愛的人抵擋這世界的寒涼風霜寒衣節來歷寒衣節自古有之。寒衣節傳說1.孟姜女千裡送寒衣據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築萬裡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裡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
  • 【倡議】寒衣節期間,請文明祭祀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即將到來。11月11日下午,鄭州市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指揮部召開寒衣節文明祭祀專題會議,將通過一系列措施,保障廣大群眾祭祀活動安全有序、健康文明、低碳環保,並倡導廣大市民在寒衣節期間文明祭祀。
  • 毛開雲:清明,該怎樣為逝去的親人掃墓
    原標題:毛開云:清明,該怎樣為逝去的親人掃墓  作者 毛開雲   清明時節情悠悠,清明時節淚紛紛。又是一年清明到,大家掃墓忙不停。那麼,該怎樣為逝去的親人掃墓呢?昨天,《法制晚報》刊載一篇文章《一次「孝敬」勝過萬次「掃墓」》,說得真好。
  • 寒衣節 | 燒不燒冥衣,鬼都會來找你!
    那麼換個叫法就比較清楚了:「陰冥節」、「鬼頭日」沒錯,這是一個「鬼節」冬季來臨之前,人們不忘已經逝去的親人,便燒些冥衣、紙錢過去,讓他們能夠順利過冬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冬,人們會掛念起另一個世界的親人,要為他們添衣送暖——與冬至相比,人們往往在寒衣節有更為迫切的「人找鬼」的願望。因此,寒衣節才是更正宗的鬼節。
  • 你一定不知道:寒衣節的由來竟如此悲涼!
    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卻又溫暖的日子。 寒衣節,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那麼,你知道寒衣節最初是為了紀念誰嗎?
  • 中元節的思念: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如今早已痛失所有,才幡然醒悟,有些東西真的彌補不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無法逆轉。甚至有時剎那間天人永隔,更是讓人悲痛欲絕。人啊,在相聚的時候就用力聚,好好愛,因為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天,總有一面會是最後一面。
  • 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當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 諸葛亮流傳千古的一句話,李嘉誠視為座右銘,迷茫人的一盞心燈
    李嘉誠先生曾經將這八個字引為座右銘,思路清晰才能事半功倍,不會吃力不討好也不會浪費精力,心態端正遠比盲目用功有效。做對的事,在很多時刻遠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前者是判斷在先,胸有成竹,後者則是被動,遠不如前者自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諸葛先生的八個字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相信都可以為迷惘中的人,點亮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