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停播三日後,央視的《跨過鴨綠江》開播。
看過該劇的朋友就知道,現在劇情來到最感人的「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是志願軍第九團對陣美軍的王牌第一師。
王牌第一師從未嘗過敗仗,卻敗給了武器落後、後勤不足的志願軍,被志願軍打到三八線,並一舉收復平壤。
《跨過鴨綠江》
情節安排上,《跨過鴨綠江》著重表現志願軍面臨的困境,也就是零下幾十度的極寒天氣。
在西線戰事結束後,以美軍陸戰第一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親自到蓋馬高原視察開始東線的長津湖戰役。
蓋馬高原一片白茫茫,奧利弗·史密斯剛從直升機下來,隨身攜帶的手槍就被凍住。
看到此景,奧利弗·史密斯心裡已經打消此處無志願軍的想法,隨即朝著空地亂開幾槍後離去。
因為心裡已經篤定此處無人,他自然沒有注意到遠處的雪堆外流出的鮮血。
《跨過鴨綠江》
隱蔽在此處是楊根思連隊,在美帝離開後,楊根思馬上從雪堆裡拉出中彈的士兵。
因為天氣太冷,戰士被凍得連中彈的痛覺都感覺不到。
楊根思下令讓戰士原地坐起活動15分鐘,一名戰士從雪堆裡拉出另一位戰士,發現對方已經凍死。
不一會,美帝偵察機再次飛過上空,戰士們剛活動一會,又趴在雪地上避開偵察機。
這裡有個重點必須強調。
《跨過鴨綠江》是先表現西線的戰事,也就是梁興初和第三十八團那一段落。
而在這段時間,東線的宋時輪兵團已經隱藏在零下三四十度的蓋馬高原。
《跨過鴨綠江》
劇中有個段落表現很好。
楊根思收到師部派來的物資,是土豆,但已經凍得跟手榴彈一樣硬,要放在咯吱窩裡捂到明天才能吃。
而美帝的基地,個個穿著防寒大衣,住在帳篷裡,吃著從加州空運的新鮮牛肉。
當然,劇情並非只表現志願軍面臨的極寒天氣,彭德懷司令、毛主席等都是故事架構的一部分。
《跨過鴨綠江》
為支援東線的戰士,彭德懷司令在西線戰事結束後,立馬讓所有汽車兵不顧一切把物資運到蓋馬高原。
而沿途不斷有美軍轟炸機在轟炸,最後只有一車物資運到東線戰事。
這一段落有一幕很感人,是一戰士在汽車著火後,為了不堵住後方車輛的路,果斷地把車開下懸崖。
《跨過鴨綠江》
另一邊,遠在北京的毛主席也非常擔憂第九團。
蓋馬高原迎來半世紀以來最低溫度,夜晚溫度零下40度,而戰士只能趴在雪地上過夜,不能睡覺。
毛主席心系第九團,三天只睡三個小時。
《跨過鴨綠江》
長津湖戰役是第九兵團的十萬戰士,爬冰臥雪隱蔽在蓋馬高原,主動發起對美軍王牌第一師的殲滅戰。
具體戰術就是在不被敵人發現的情況下將敵人包餃子,相比第一次戰役的誘敵深入戰士要簡單。
所以劇情著重刻畫戰士在冰天雪地面臨的困境,以及展現出的毅力和信念。
而具體的殲滅戰,則做了一定程度的省略,但最感人一幕就是楊根思連長抱著炸藥包衝向敵人。
《跨過鴨綠江》
當然,長津湖戰役不得不表現的就是「冰雕連」。
在第一師潰逃時,第九團一連隊本應堅守陣地堵住缺口,但整個連隊的戰士全部凍僵在雪地裡。
志願軍和美帝在物資裝備的差異是一目了然,但志願軍能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打贏美帝,這真的讓人很敬佩。
而「冰雕連」就是最好的解釋,頑強意志,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
文中圖片來自劇中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