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餵狗別餵飽,竟是有科學道理的,聽聽獸醫怎麼說

2021-02-07 小明寵物

有一種冷叫做你奶奶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做奶奶覺得你餓。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必須要吃飽的思想,於是有些鏟屎官就把這種思想也適用於自家狗狗身上。

他們覺得讓狗吃得飽才是為狗好,獸醫小明想說毫無節制地餵食反而是在傷害汪呀!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老話,說的是餵狗別未飽,這竟是有科學道理的,聽聽獸醫是怎麼說的吧。

狗狗沒有飽腹意識

對於年幼的狗狗來說,它們是沒有飽腹意識的,鏟屎官餵它們多少,它們就會吃多少,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小奶狗被餵得肚子都撐大了。

把狗狗餵太飽容易讓它們的腸胃出現問題,它們無法完全消化過多的食物,導致多餘的食物堆積在狗狗的身體內,容易出現胃痛的症狀,長此以往下去,容易出現腸胃炎、胃擴張等疾病,像身體比較虛弱的幼犬,還有可能出現腹瀉、嘔吐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健康。

肥胖也不可忽視

攝入過多食物最容易導致的就是肥胖了,如今大家對於狗狗的審美就是覺得它們胖嘟嘟的才可愛,但是肥胖所帶來的副作用可不能忽視。

狗狗的體重過重,會傷害它們的關節,造成它們行走困難,而且肥胖還會增加狗狗患上糖尿病、心臟病的機率。獸醫小明之前就看到一個新聞,有隻狗狗因為過度肥胖差點就要被安樂,幸虧碰到好心人後成功減肥。

科學餵食才是王道

現在都在講究科學餵養,那麼怎樣的餵養方式才是對狗狗最好的呢?獸醫小明建議鏟屎官採取少食多餐的餵養方式,不要給狗狗吃那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像零食這種東西,偶爾獎勵狗狗就可以了,不要養成它們愛吃零食的習慣哦。而且平常鏟屎官要定時帶它們出去遛彎,保證每天的運動量,防止它們發胖。

圖片為獸醫小明原創版權圖片,盜用必究。

相關焦點

  • 想做一名獸醫?聽聽從業者怎麼說
    雖然人醫的執業要求會比獸醫高,但兩個專業共同點,就是大學本科的時學的都很雜。有些人想轉到獸醫方向,但無從下手,個人覺得首先可以通過函授。我朋友的弟弟本來不是學獸醫的,但通過努力拿到了函授的畢業證書,之後接著努力學習獸醫所需的專業課知識。你考過了執業獸醫師的考試,又拿到了執業證書,就可以去動物醫院入職了。當然,有證的醫生和敢看病的醫生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 答案被揭曉,聽聽《走近科學》怎麼說!
    答案被揭曉,聽聽《走近科學》怎麼說!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很多關於牛鬼蛇神的傳說,這些傳說聽起來非常詭異,更讓人內心害怕,很多人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的存在?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畢竟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比如說鬼打牆,幾乎人人都有過,但這種現象的發生並無法確認鬼是真實存在的。
  • 世界生命科學大會 聽聽大咖怎麼說
    原標題:世界生命科學大會 聽聽大咖怎麼說 2016年11月1日—3日,一場生命科學領域的盛會在北京舉行。10位諾貝爾獎得主、4位世界糧食獎得主和沃爾夫農業獎得主讓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熠熠生輝。
  • 寶媽呼籲:孩子房間別放五種東西,不是迷信,這些科學道理要聽聽
    小豬,想起自己之前買過的一本書,有提到孩子房間的安全。馬上回家翻出來看,立馬把孩子的房間倒騰了一遍,把孩子房間裡面的安全隱患全部清除。寶媽呼籲:孩子房間別放五種東西,不是迷信,這些科學道理要聽聽1、鏡子,陶瓷,玻璃類不要放很多媽媽喜歡把鏡子放在孩子的床尾,有時候孩子自己睡,晚上起來的時候,冷不丁看到鏡子裡面還有一個自己會被嚇到的。
  • 俗語:餵狗別餵飽,對人別太好,留有餘地,活得才更通透
    導語:俗語:餵狗別餵飽,對人別太好,留有餘地,活得才更通透 狗一直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古代的狗和現在的狗待遇有所不同,雖然在古代狗也是我們家庭成員之一,但是更多的是讓狗幫忙看家護院,以及幫忙打獵,更接近工具一點。
  • 俗語:「餵狗別餵飽」,其實下半句也很重要,早明白早受益
    俗語:「餵狗別餵飽」,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早明白早受益!坊間時常能夠聽到一些長者對孩子們說:「吃飯別吃得太飽了,吃七八分飽就行了。」聽到這裡不禁愕然,這是為什麼呢?可是,大家知道「餵狗別餵飽」這句俗語嗎?它的告訴大家:餵狗的時候千萬別餵得太飽。因為很多地方的農村,物質條件相對較差,人們在豢養狗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餵它們吃剩飯、剩菜。既然是剩飯、剩菜與其扔掉,還不如全部給狗吃。這樣一來,難免會導致狗兒吃得太飽而終日昏昏欲睡,對看家護院也變得不敏感了。
  • 聽聽獸醫怎麼說!
    當時的網紅曾表示:「有狗窩,但對家虎(G-Dragon的愛犬名字)來說太窄了。在有糞便的水坑裡睡覺呢。」同時,還質疑了小狗的爪子沒有整理好的樣子。 一位獸醫表示視頻的拍攝過於主觀。沙皮狗的皮膚很弱,儘量在室內養是對的。
  • 佩戴黃金手鍊、手鐲有講究?聽聽內行人怎麼說,別戴錯了
    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想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佩戴的起黃金類的飾品了,而黃金類的飾品也在社會上逐漸的普遍流行著。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喜歡佩戴黃金手鍊和黃金手鐲,因為這兩種飾品不僅能讓人看起高雅大氣而且還能修飾自身的氣質。佩戴黃金手鐲手鍊其實也大有講究,聽聽內行人怎麼說,別戴錯了。
  • 來聽聽獸醫怎麼說的吧
    要獸醫小明來說,其實把狗狗放進籃子或者是推車裡面,是不提倡這種做法的。1、都知道狗狗一般都會掉毛,嚴重的都是一撮一撮的掉,而有些人對狗毛是過敏的,把狗狗放進籃子裡,當買完東西帶狗狗走後,大部分人是不會清理的。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每到晚上夜深人靜,進入夢鄉後,人往往都會做夢,夢中的一切都顯得格外真實,然而第2天醒來後,卻又很少記得清了,很多人都非常疑惑,夢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科學家對此也經過深入的研究,表示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活動,之所以會做夢,與白天的生活或工作壓力有關。
  • 聽聽他們怎麼說!
    聽聽他們怎麼說! 會後,參會人員 紛紛圍繞加強科技創新 推動城市有機更新 大健康產業功能區建設 等話題暢所欲言 想聽聽他們都說了啥
  • 別胡思亂想,聽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月經是女性的重要標誌,在青春期的時候,女性身體就會出現月經,直到到了45歲左右,身體就會出現停經現象,通過月經,是可以判斷出身體的健康狀態,月經還能夠幫助子宮排出毒素,所以說月經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月經每次提前和推遲對身體有說明著什麼呢?
  • 來聽聽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來聽聽看專家是怎麼說的大街上經常能見到二元店,弄個喇叭擴音器滾動播放,進來看啦,全部二元,全部二元,隨便挑隨便揀,老闆賠本大甩賣了。那聲音絕對有穿透力,吸引著不少街邊行人到店裡看看。呵,這二元店真不能小覷,商品琳琅滿目,品種繁多,簡直讓人眼花繚亂,有鍋碗瓢盆、文具、玩具、小飾品、禮品、彩妝等等,店裡準備了塑料筐,看重的東西放框裡,真的是隨便挑選,就跟不要錢似的。
  • 農村老話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是啥?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是啥?有道理嗎?當然這些規矩有好有壞,如今也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類似於以往燈會2.正如這句「好男不鞭春」,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鞭春是以前春季之前的一個活動,意思就是要耕作了,先要鞭打春牛,來爭奪這一年的運氣,圖個喜慶。以前都是皇上進行,後來分散到各地,成了當地風俗,因為大家對這個活動比較重視,得到這個權利的自然也會有不少好處,所以會有不少男的不擇手段的來爭奪,以至於這個活動變了味,鬧出不少笑話。所以後來也就有了「好男不鞭春」的說法。
  • 孕媽別迷信,聽聽醫生怎麼說!
    一起來看看醫生怎麼說吧!酸兒辣女應該每個孕媽都聽過酸兒辣女的說法吧,說孕婦如果懷孕之後喜歡吃酸的,那她懷的就是兒子,如果喜歡吃辣的,那懷的就是女兒。從古至今,不少人都用這句話來判斷胎兒性別,那麼它到底有沒有科學性呢?按照醫生的說法,這種判斷方法是完全錯誤的。
  • 聽聽醫生怎麼說
    小美的家鄉就有孕期不能剪頭髮的說法,懷孕後,婆婆叮囑她一定不要理髮,因為懷孕剪頭髮會動了胎氣,傷害腹中寶寶。 關於孕期不能剪頭髮的說法,實屬迷信,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其實,孕期準媽媽剪短髮有很多好處,聽聽醫生怎麼說。
  •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聽聽科學家怎麼說!大家可能都有了解過,鳥類在飛行時一般都是利用地磁場來加給自己導航的。而且在自然世界當中也存在非常多關於磁感應的現象。生物所具有的磁感應能力被科學界規範稱為生物的"第六感"。或許這樣的解釋跟我們平常聽過的第六感有所差異,但是人類作為高級動物,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充足的數據表明人類可以感應磁場呢?不過現在對於人類的第六感,科學界有了這樣科學的解釋,我們一同了解一下吧!
  • 聽聽專家怎麼說,大部分父母都做錯了!
    就拿教育男孩來說吧,早些年父母都講究「棍棒下出孝子」,但現在又提倡「放養」,好像都有道理,又好像都有所欠缺。那在教育男孩方面,父母到底要注意什麼呢?一起聽聽教育專家怎麼說吧!別阻止他「破壞」相比於女孩子來說,男孩破壞力要強很多,有時候剛買的玩具,沒玩兩天就給拆得七零八落。如果你家孩子是個「小破壞王」,你會怎麼樣呢?會不會在他「拆家」的時候批評他,甚至破口大罵?如果會,那這個毛病可得改改了,因為你可能正在阻礙一個發明家的誕生!為什麼男孩喜歡破壞東西呢?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誠實地說,挖鼻孔這件事,可能大部分人都幹過。對於很多人來說,挖鼻孔除了不太雅觀,好像並沒有什麼危害,還能清潔鼻腔。而且有的人還把挖鼻孔當成一種樂趣,一天不挖,全身都不舒服。但是,挖鼻孔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無害。有的人平常喜歡挖鼻孔,別小看這種行為,挖著挖著可能就導致結核桿菌感染,形成鼻結核,鼻腔出現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