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幾乎貫穿了整個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麼長時期的發展進程中,中國總共誕生了數百位皇帝,這些人或賢明或平庸,或仁愛或殘暴,總之什麼樣的君王都有。
每逢明君仁政,社會的生產力都會得到極大地發展,所以人們習慣性地將明君和盛世聯繫在一起,不過盛世確實離不開明君。文景之治是中國古代有名的盛世之一,這裡的"文"指的是漢文帝,"景"指的是漢景帝,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古代明君漢景帝劉啟。
劉啟的登基之路
劉啟於公元前一百八十八年出生於代國都城,也就是現如今的山西一帶,他是漢高祖的孫子,他的父親劉桓是當時的諸侯王,本來按照正常的皇位繼承順序,劉啟沒有任何機會承繼大位。
當時的皇帝是漢惠帝劉盈,朝政大權則被劉盈的生母呂后及其親屬掌控,不過劉盈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嗣,而他的異母兄弟劉桓因為賢明的名聲和年長的關係被眾多大臣擁立登上皇位,劉啟也因此而獲益。
劉啟並不是劉桓的長子,也不是嫡子。不論是按嫡庶尊卑排序還是按照賢明名聲排序,劉桓的繼承人都不應該是劉啟。不過劉桓的正室妻子早逝了,她生下的四個兒子也相繼離世,命運就是這麼的巧合,劉啟成了最年長的皇子,後來百官請求劉桓立太子,年長的劉啟成為儲君,為了名正言順,他的母親幸運地被立為皇后,這樣劉啟順理成章地又成為嫡子。
劉啟當上太子後發生了一件事,對他登基後的政治生涯產生了極大影響。有一次吳王劉濞的兒子劉賢來到京城,劉賢是劉濞寵愛的兒子,他在吳國橫行霸道、呼風喚雨,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他養成了目空一切的性格。
劉啟和劉賢一起下棋,棋場上的你爭我奪本來是件小事,但是他們兄弟倆卻格外認真,劉賢甚至惡語相向,劉啟一怒之下拿起棋盤砸向了劉賢,劉賢不幸身亡。吳王得知消息後,表面上不曾表現出怨恨,但是心裏面恨毒了劉啟。
漢朝的七國之亂
公元前一百五十七年,漢文帝逝世,劉啟繼位,後世之人將他成為漢景帝。劉啟登上大位之後,重用他的老師晁錯。晁錯是一個信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他一直宣揚諸侯國對朝廷的威脅,漢文帝時他就多次上疏皇帝削藩,漢文帝在權衡利弊後不予採納。漢景帝繼位後,他堅持自己的削藩主張,在他的一再堅持和不停勸說下,劉啟開始實行"削藩"的政策。
朝廷首先下令收回了一些藩王的封地,從而拉開了削藩的序幕,這一行為觸犯到藩王的利益,他們激烈反抗,不斷上疏皇帝請求收回成命,但是發現沒有效果後,他們開始相互勾結,不惜起兵叛亂來對抗這一政策。其中以吳王劉濞鬧得最兇,他在封地早就做好了造反的準備,漢景帝的削藩政策正好給了他起兵的理由。
這次叛亂總共有七個諸侯國參與,因而歷史上將這一事件稱之為"七王之亂"。以吳王為首的諸侯王打著"清君側,殺晁錯"的口號攻擊朝廷軍隊。叛亂的部隊聲勢很大,漢景帝將晁錯殺掉,然後跟他們談判,但是他們依然要造反,因此,漢景帝認定他們是要造反,遂開始全力平定叛亂,由於朝廷實力更加強大,不到三個月,朝廷就大獲全勝,叛亂被鎮壓了。
政權的成功過渡
漢景帝平定七王的叛亂後,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發展,但是晚期他治下的政權險些陷入動蕩之中,這主要是由於皇位繼承的問題引起的。漢景帝的太子本來是慄姬的兒子劉榮,劉榮雖然並無大才,但是也無大錯,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是帝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漢景帝的姐姐館陶想要讓自己的女兒成為帝國未來的皇后,於是,他請求皇帝將她的女兒許配給太子劉榮。館陶為了討好漢景帝曾多次進獻美女進宮,慄姬對她厭惡到了極點。皇帝將館陶的意思說與慄姬商議,慄姬因為心懷怨恨堅決拒絕這門婚事。館陶得知後,大發雷霆,於是她開始謀劃廢掉太子劉榮的事情。
被拒絕後的館陶先是請求皇帝將她的女兒許配給劉徹,然後收集慄姬的過失告訴皇帝,讓漢景帝對她漸漸心生怨恨,另一方面,她又經常在皇帝面前誇獎劉徹,時間一長,漢景帝果真動起了換太子的念頭。有一次漢景帝試探慄姬,對她說,希望劉榮繼位後,她要善待其他的皇妃和皇子,慄姬心直口快,不僅不答應,還惡語相向,劉啟對她徹底失望,不久就頒布了立劉徹為太子的詔書。
漢景帝的為政舉措
漢景帝時期,國家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其中"削藩"是他最大的功績。七王之亂得以平定後,漢景帝乘機將封地收歸中央,可以說諸侯割據的問題已經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為什麼這麼說呢?漢高祖時諸侯控制的土地多達四十二個郡,經過漢景帝的努力,這一數據驟降到二十六個郡,可以說,諸侯已經不具備對抗朝廷的實力了。
經濟上,漢景帝繼承了漢朝無為而治、輕徭薄賦的政策,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而且在他統治的時期,國家的賦稅進一步降低,本來漢朝百姓的賦稅壓力就比較小,但是他要求賦稅要更低。另外他組織農民搬遷到土地肥沃的地方進行開墾,並且打擊侵害農民權益的地主豪強。
軍事及外交上,漢景帝也繼承了漢朝皇帝的傳統,實行安撫匈奴,與其交好,軍事上以防禦為主的政策。雖然這一時期漢朝對匈奴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戰鬥的勝利,並且湧現出李廣、程不識等名將,他們令匈奴人膽寒,但是出於百姓安居樂業的角度考慮,漢景帝不願擴大戰爭。
結語:
漢景帝是中國歷史少見的真正關心百姓生活的好皇帝,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天下安定,百姓生活水平能得到提高,正是因為他的不懈努力,這才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為政者更加要牢記這一句話,因為當政者的行為關係到千千萬萬人的福祉。這既是一種權力,更是一種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