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喝酒的人一段時間不喝,酒量會下降嗎?

2020-12-22 掙脫枷鎖的囚徒

一個習慣性飲酒的人,一段時間不喝,酒量會不會下降?

開門見山,直接上答案,非常肯定:會!

酒量真的可以練出來

要說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掰一下酒量到底是由什麼因素決定這個問題。

長久以來,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酒量是遺傳決定的,因而是天生的,後天環境因素不能改變一個人的酒量。

但是,這種說法卻遭遇到現實無情的「打臉」:很多人從青蔥少年時的「一杯倒」,沒過幾年就練級成功達到「千杯不醉」的化境。

為什麼會這樣呢?

根本原因在於說酒量是天生的人們搞錯了酒量的概念,把負責酒精氧化分解之一的肝乙醇脫氫酶(ADH)的活性當成酒量。

由於這種酶的活性,即在一定條件下一個人體內分解酒精的能力是遺傳決定的,不受環境因素影響,因而錯誤地認為酒量就是天生的。

事實卻遠非如此。

什麼是酒量?

我們可以用飯量來類比,飯量是指一個人能吃下去多少飯,而不是能拉多少屎(排便);

酒量也一樣,應該是指一個人可以耐受短時間內喝下多少酒,血液酒精濃度(BAC)達到多高水平還不至於喝趴,而不是身體在單位時間內分解酒精的能力。

那麼,什麼因素影響一個人的酒量呢?

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因素:

腦對酒精的耐受

我們知道,酒精對人體的急性效應是對腦功能的抑制,當某種腦功能抑制到一定程度,人就會表現出對酒精不能繼續耐受。

比如,對意識的抑制導致喝到睡過去甚至喝出意識喪失(酒精中毒),這肯定屬於不耐受。

事實上,在意識受抑制之前,酒精可以產生很多效應導致產生嚴重不適或反應,使人難以耐受。

比如,有的人喝很少的酒就可以誘發血管性頭痛;在有的人很少的酒容易刺激胃腸道感受器引發嚴重的外周性噁心嘔吐,或者抑制嘔吐控制中心誘發中樞性嘔吐。這些人就會對酒精非常敏感,喝少量的酒就會導致難以耐受,這些人酒量就很小。

比如,答主就是這樣的人,喝很少酒就會嘔吐;更重要的是,不止當時難以耐受,還會誘發嚴重的「宿醉」——喝酒第二天幾乎整天嚴重頭疼和嘔吐,因而導致視喝酒如畏途。

相反,有的人對酒精確有很好的耐受性,直到喝到「人事不省」前都不會產生嚴重不適,可以很好的耐受,這些人的酒量就會大得多。

就是說,腦功能對酒精的耐受性才是決定酒量的最主要因素。

問題是,大量研究和實踐觀察發現,人腦對酒精的耐受性具有極大的可變性,只要長期大量喝酒會顯著促進這種耐受。

其實,這絲毫都不奇怪,人們連像海洛因、古柯鹼和冰毒等「毒王」都容易產生耐受,何況是酒精。

比如,在歐洲,幾十年的交通執法中積累了大量醉駕者BAC和駕駛表現的資料,可以顯示人腦對酒精的耐受性有多強大。

總體上,歐洲醉駕逮捕的司機中BAC平均水平在160~170mg/110ml。

在一般人,BAC達到這種水平後早已爛醉如泥,比如,BAC超過120mg/110ml時,小腦的抑制引發步履蹣跚,走路或駕車不能走直線而是走「S」形軌跡。而這些醉駕司機卻經常可以在路上「如常駕駛」。

分析發現,這些司機幾乎全是經過長期「酒精」考驗出來的。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一個醉鬼被查時BAC高達360mg/110ml,在常人甚至可能導致呼吸抑制死亡的水平,他卻可以非常平穩的駕車。

正常情況下,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BAC達到360mg/110ml至少需要喝下1斤2兩53度白酒,實際上的酒量會更大。

問題是,查獲的醉駕司機中的BAC最高記錄居然達到令人瞠目的518mg/110ml——幾乎夠筆者這樣的醉死兩回了。

可見,「酒精」考驗的確可以顯著增加人腦對酒精抑制的耐受力,即長期大量喝酒可以極大提升酒量。

——這是酒量可以練出來的主要因素。

酒精從血液中的消除速率

酒精一旦被吸收進入血液,除了極少數可以通過尿液、呼氣和汗液以原型排洩(佔2~10%)外,絕大部分需要在肝臟分解。

這種分解速度越快,體內就越不容易集聚酒精,最高BAC也就越低,也就不容易醉。

這也是人們最常認為的決定一個人酒量的因素。

如上所述,認為酒量天註定的人,把肝臟ADH酶分解酒精的能力當成決定酒量的唯一因素。

誠然,目前沒有發現環境因素可以增加ADH活性的因素,因此,ADH分解酒精的能力的確可以說是天註定。

但是,這些人不知道的是,ADH僅僅是肝臟分解酒精的一條常規途徑,而不是唯一途徑。

當BAC超過80mg/110ml,肝臟另一條分解酒精的途徑肝微粒體CYP2E1途徑就啟動。

CYP2E1酶的特徵是,不同於ADH,它可以受代謝底物酒精的誘導,活性可以顯著增加。

研究發現,在大量長期喝酒的人,CYP2E1活性甚至可以升高到原先的10倍。

因而,長期酒精考驗的酒鬼們當BAC超過80mg/110ml,酒精從血液中的消除速率就會顯著加快。

研究發現,雖然個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一般人BAC在20~80mg/110ml之間時,酒精消除率是每小時13~15mg/110ml,具有法律效力的法醫實踐中採信的極限值在10~25mg/110ml之間。

但是,在歐洲查獲的具有極高BAC(平均405mg/110ml)的醉駕者中,經過短時間內連續(一般2、3次)抽血,就可以測定其酒精血液消除率,平均超過常人的一倍,達33mg/110ml,最高的更是達到驚人的62mg/110ml。

62mg/110ml是什麼水平?

就是,醉駕BAC的80mg/110ml,僅需要1小時17分鐘就能將BAC降到0——當然,這只是一種比擬,因為這種高消除率只有在BAC超過80mg/110ml是才會存在。當BAC下降到80mg/110ml以下,CYP2E1途徑關閉,僅剩下活性固定的ADH以恆速工作。

就是說,酒精考驗的酒鬼們,當大量喝酒時,酒精性體內消除的速度可以大大加速,因而酒量也就會明顯增加。

——這是酒量可以練出來的次要因素。

長期沒有酒的日子,會讓酒量縮水嗎?

酒量既然是可變的,這種可變性就不會是單向。

長期大量喝酒可以提升酒量;相應的,長期沒有酒的乾涸期也可以使酒量縮水。

機制上,仍然是腦功能的耐受性和肝CYP2E1活性兩個方面。

研究和實踐已經證明,長期大量酒精暴露可以增加腦功能對酒精的耐受,相應的,長期不喝酒,脫離暴露也會使得腦對酒的耐受降低,從而使得酒量下降。

另一方面,雖然目前認為,CYP2E1酶的活性一經被酒精誘導增加就不會再降低。但是,這種誘導是作用於酶本身的,而不是作用於編碼CYP2E1酶的基因的表達環節。即,誘導的是這種酶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數量的增加。

我們知道,酶是功能性蛋白質,是不斷新陳代謝的,也就是酶都是有生命期的。

沒有接受酒精誘導的新生成的酶活性並不會高於它原本的屬性。一旦長時間斷酒,經過誘導活性增高的酶被新生酶逐漸被替代,大量喝酒後酒精這個途徑的消除也就會逐漸打折扣,直到沒完全被替換,回歸到原本天生的活性水平。

這時,通過這個途徑練出來的酒量就會完全回吐。

綜上所述,從某種意義上講,長期大量喝酒練出來的酒量,如果不能用長期大量喝酒的方式維持,必然會產生逐步的回吐,使得酒量出現縮水。

相關焦點

  • 喝酒不臉紅的人就酒量大嗎?為什么喝酒會臉紅?
    有沒有發覺有的人只要喝一杯酒他的臉就變得通紅,這種人看起來酒量很差,我們一般都不敢過多地給他勸酒,生怕他再喝一杯就倒下了。而有的人喝酒基本是面不改色的,喝得再多,臉也沒有變紅,如果不是看他的眼神和行為變得迷離,我們還不知道他喝多了。
  • 酒量能不能練出來?喝酒臉紅的人更能喝?關於喝酒,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本文專家:付淑芳,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碩士,國家心血管疾病重點實驗室技術員每逢佳節,親朋好友相聚總會喝上幾杯。飯桌上大家酒量各異,有人千杯不醉,有人一喝就「上臉」,還有人越喝臉越白。那麼酒量是天生的嗎?酒量能不能練出來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一喝酒就臉白或臉紅的人,哪個酒量更大?酒量能後天練出來?闢謠
    在中國,酒是飯桌上的常客,無論是何種宴會,幾乎是無酒不成席。 眼看就要到年底,群裡關於喝酒的討論也多了起來,各種說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有人說,「喝酒上臉的人,說明酒量很好,放倒一桌人沒問題」!也有人說,「酒量是練出來的,只要多喝就能越戰越勇」。
  • 為什麼有的人喝酒會吐,有的人就不會?是酒量大嗎?不妨了解一下
    "我們常常看一個人的酒量大不大,不是看他喝到什麼時候不能喝,而是看他什麼時候會吐。喝酒喝到一定的階段之後,人就會出現反胃想吐的情況,但是我們也會發現,有些人可能喝2斤白酒都不會吐,但是有的人喝幾杯就會吐得很厲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真的因為酒量的大小區別嗎?
  • 一喝酒就臉紅,但不醉,是病嗎?和喝酒後臉白的人比,誰酒量好?
    天氣熱了,又到了喝酒擼串的季節。夜晚坐在路邊攤,吹著涼風,吃著烤串,喝著小酒,聊著天,實乃人生一大樂事。而喝酒時,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人一喝酒就臉紅,有人越喝臉越白。喝酒後的臉色,被很多人看作是酒量的表示,一喝酒就臉紅,被認為是酒量好的象徵,那麼,真相到底是不是如此呢?
  • 酒量大小和什麼有關?酒量能通過後天鍛鍊出來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我有故事,你有酒嗎」?在飯桌上,只要有酒,就可以成為無話不說的好友,一邊喝酒,一邊訴說故事,時間就在身邊慢慢流淌,若是只聊天不喝酒,總感覺少了點氣氛。有的人一杯倒,沾酒就醉,有的人千杯不倒,推杯換盞間叱吒酒桌,一邊喝還一邊取笑醉倒的人「酒量不行,得練練」。
  • 有人喝酒會吐,有人不吐酒,除了酒量原因,這個原因你知道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到這個說法:「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喝酒時間的延長,一開始喝多就吐,現在喝多了反而吐不出來了」。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這麼說。所以說,喝酒後吐與不吐,除了和自己的酒量有著最直接的關係,還與身體的敏感程度以及胃的反應能力等等有很大的關係。
  • 喝酒臉紅和喝酒臉白,哪個酒量會更好?早知早受益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應酬聚會也都難免會喝酒,人在喝酒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臉紅的症狀,就會有很多的人都解釋成酒良好,覺得臉紅,也是因為酒氣容易散發,酒精排洩的非常徹底,是新陳代謝快的一種表現,這樣的一種解釋合理嗎?喝酒臉紅真的是能代表酒量好嗎?
  • 一喝酒就臉紅或臉白,說明這類人酒量小?一天喝多少酒最合適?
    不過關於飲酒,大家常常會有一些疑惑,比如有些人一碰酒之後,臉就會發紅或者發白,就是俗稱的「酒上臉」,往往是酒量小,不過也有人人認為酒上臉的人,酒量不錯,放到一群人都不是問題,那麼這些表現究竟說明了什麼呢?
  • 喝酒臉紅代表酒量好嗎?
    究竟大家想的和真相是一樣嗎?一喝就「上臉」的人真的更能喝酒?一起來看看吧。  喝酒臉紅真的是酒量大嗎?  首先,小狐明確的告訴大家,喝酒臉紅並不是酒量大的表現,相反,還可能是身體對於酒精代謝處於紊亂狀態導致的。
  • 喝酒後臉白的人,真的「千杯不醉」?與喝酒臉紅的人比,誰酒量好
    說到這裡,有人會發現喝了酒後有的人臉色會發白,也有的人喝了酒之後滿臉通紅。有的人說這是代表酒量好,也有人說這是身體有病的表現,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其實,一喝酒就臉紅並不是酒量好的表現,而是因為身體有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一種叫做「亞洲紅臉症」的疾病。正常人在喝酒後,酒進入人體就會先被轉化為乙醛,然後通過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的參與將其轉化為乙酸再排出體外。
  • 一喝周杰倫的Mojito就臉紅,還能鍛鍊出來酒量嗎?
    對於喝兩口就臉紅的人來說,這種雞尾酒都架不住「上臉」的「魔咒」,那么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到底能不能練出來?這首歌的錄製時間是在今年的二月份,而在同一時間段,昆凌也在古巴拍攝雜誌的封面,這難道不是「公款戀愛」嗎?
  • 徐崢談黃渤喝酒,他可以一直喝一夜,沒見過這麼能喝的人
    徐崢接受採訪時,主持人問道徐崢你酒量怎麼樣,平時應酬多嗎?我採訪過的藝人當中很多酒量都不錯。徐崢表示我的酒量還是不錯的,平時朋友們也經常喝,酒量就這樣練出來了。我原本以為自己算很能喝,可我遇到黃渤之後才發現他才是真正能喝,黃渤能喝到什麼程度,他可以喝一夜,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能喝的人。
  • 喝酒上頭的人酒量更好?常見酒精誤區,別再「聽人瞎說」
    原創 編輯部 飛飛 常笑健康你知道喝酒的危害嗎?我們能說出很多關於酒的危害,但是中國人的酒真的一點沒少喝。勸人不喝酒這件事做了也是白費功夫,所以小編也不指望了。1喝酒臉紅的人其實酒量更好?純屬瞎講。喝酒臉紅非但不代表某個人能喝,還更容易骨折!喝酒容易臉紅,因為體內無法及時代謝酒精,血管擴張使臉變得紅紅的,並不代表「酒量不好」。
  • 酒量驚人的5個省,把白酒當水喝,喝不過他們一點都不丟人
    喝酒這件事情很多人都喜歡,不管是在夏天還是冬天,喝酒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樂趣之一,但是對於喝酒這件事,全國有5個省份的人最能喝,這些地方的人能把白酒當水喝,就跟我們喝礦泉水一樣,一瓶直接幹完了。遇到這5個酒量驚人省份的人,喝不過他們一點都不丟人,因為他們從小就開始這樣喝了,而且每到冬天幾戶每天都喝,有網友說:「看到他們就得認輸」,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5個酒量最厲害的身份。1、江蘇有句話叫做:「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
  • 一喝酒就臉紅?是你的酒精代謝能力差,中國人酒量真不行!
    從總體上看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相對更好,藏族、蒙古族、彝族人民和河南人酒量居於全國前列,山東人酒量並不突出,福建人和廣東人排在最後。一直以來人們對北方人酒量大有一些解釋,一是受北方好酒的遊牧文化影響;二是北方冬季氣候較南方寒冷,天寒地凍時喝酒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好處,如喝酒可以加快人體循環,讓人的身體變得溫暖起來。久而久之,就練就了北方人的大酒量。
  • 有的人喝酒會吐,有的人喝酒不吐,原因是什麼?
    根據經驗,第一,喝多了,哪怕你是酒神,喝得超出了本身的耐受量,勢必會吐,因為身體已經不耐受了。第二,胃部本身有毛病會對酒精出現應激反應,哪怕有時候喝了一點點也會引起嘔吐。就算這強忍著,也會刺激大腦,不吐不快。
  • 酒量最好8位明星,李冰冰90秒喝一瓶白酒,趙本山靠喝酒贏輛車
    儘管現在喝酒的量減少了很多。但是他在酒界的名望還在。有人傳,劉歡老師的肚子就是喝出來的。由此可以判斷劉歡老師在年輕的時候很愛喝酒。趙薇的酒量也非常了得。據報導,在與朋友共進晚餐時,趙薇曾與朋友喝到凌晨兩點多。桌上的人都醉了,趙薇仍然在喝。
  • 酒量能不能練出來?關於喝酒的 4 個誤區
    今天我們倒也不說酒這個東西對生活到底好不好,就是邀請黃佳老師聊聊關於喝酒的那些常見誤區。●   ●   ●酒量能練出來嗎?我不行,喝不了幾口就倒了。那更應該多喝呀,你這得練,喝多了自然就能喝了。都說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
  • 一喝酒就會臉紅的人,還能鍛鍊出酒量嗎?告訴你一個辦法自查
    又到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季節,美味的餐桌上,有老醋花生米、麻辣小龍蝦、花生毛豆拼盤、牛板筋、烤羊肉串、烤羊腿...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啤酒、白酒、紅酒,不僅能夠烘託氣氛,還是我國餐桌上的禮儀,俗話說「小酒怡情」。可每當面對這樣的場景,有一類人會顯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