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破北京 劉宗敏拷掠群臣

2021-02-13 聽甘德霜講故事

當北京城破,崇禎自縊,李自成命人遍索皇宮,發現大內府庫中只有黃金十七萬,白銀十三萬,駭異之下,失望至極。本來,他「建國」之後,依理應該大賞將士,如今金銀缺少,如何是好!

 

李自成回想崇禎太子一番話,又有劉宗敏等人竄掇,李自成下令「追贓」。至於明末清初士人楊士聰在《甲申核真略》中所記說明宮中有銀三千七百萬兩,完全是臆測和道聽途說。崇禎帝再財迷,也知道金銀在國亡時只徒為賊軍當賞金,他的「覺悟」不會低到那份上。可就這份類似「小說」的記載,被後世無數學者當「口實」,攻訐明廷國亡之際仍吝嗇守財。

 

最早向大順軍「獻財」的,乃大太監曹化淳,他一出手就是五萬兩白銀,很讓李自成高興了一把。三月二十日,新朝「宰相」牛金星發布文告:「各官俱有次日朝見。朝見後,願去者,聽之。敢有抗違逆令者,斬!」一時間,明官紛紛報名晉見。

 

轉天,李自成等人坐於朝堂,牛金星手執花名冊,一一點名,「嬉笑怒罵,恩威不測」。李自成坐一會兒就不耐煩,與劉宗敏起身離去。

 

忽然之間,明朝各官皆被二騎押一人,全體驅往西華門外四牌樓街。眾人愕然之餘,以為是將要遭受集體屠殺,不少人嚇昏過去。大順兵押送途中,棍棒交下,如驅牛羊。忽然間,農民軍中有傳令:「前朝犯官俱送劉宗敏將軍處聽侯發落」。於是,這大批人轉向,被驅趕至劉宗敏處。

 

當時,這位將爺正擁妓歡笑,飲酒為樂,叱命兵士把朝官押回軍營待審。於是,百官皆換上監獄號服,被捆繫於軍營的馬棚待處理。他們餓了一天多,轉天才復被帶至劉宗敏處聽審。結果,劉宗敏根本不審,也不問,只讓人傳令:「以官第獻銀,一品必須獻銀累萬,以下必須累千。痛快獻銀者,立刻放人;匿銀不獻者,大刑伺侯。」

 

由於官員太多,劉宗敏自己所住的大王府容納不下,便把其餘諸人轉送至賊將田虎和李遇的府中。一時之間,棍杖狂飛,炮烙挑筋,挖眼割腸,北京城內四處響起明朝官員的慘嚎之聲。同時,城中富民不少人也被當作「反革命份子」加以拷掠,平民的薪米盡被農民軍搶掠以供軍用。城內餓屍遍地。

 

  李自成聞報,也覺有些過份,趁集會時對劉宗敏等人講:「你們為何不幫助孤王作個好皇帝?」流宗敏馬上頂他一句:「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歸我,你別說廢話!」李自成默然。

甭看劉宗敏的官銜只是「制將軍」,不是「太尉」、「大司馬」什麼的,其實他幾乎與李自成平起平座,根本不買這位哥們「皇帝」的帳。

 

追贓之際,官員中首遭掠死的,竟然是率京營三大營兵士在北京城外最早投降的明朝國戚、襄城伯李國楨。這個賊臣,是崇禎帝末期最受寵信的臣子。平日別的大臣跪稟事議,惟他一人洋洋站在皇帝身邊,殊無人臣禮儀。所以,從崇禎帝一直以來信用的諸人名單,就可以看出明朝不可救藥:溫體仁、周延儒、陳演、魏藻德、李建泰、李國楨。

 

李自成在北京城外初見李國偵,對他就沒一絲好印象,呵斥他說:「汝受天子重任,信寵逾於白宮,依理應該死國,厚臉來降,汝欲何為?」馬上就令人把他綁個嚴實。李國楨痛哭乞哀。李自成罵道:「誤國賊,你還想活!」有了這句話,李國楨想活太難。

 

劉宗敏首先刑拷於他,小火燎燒,大板痛砸,折磨一夜,終於讓這位李爺極痛而死。  這還不算完,農民軍士兵闖入其家,幾百人輪姦了李國楨的老婆和宅子中所有的婦女,然後,他們把李國楨老婆赤條條抱於馬上,在大街上邊走邊喊:「都來瞧都來看,這就是襄城伯李國楨的夫人!」士兵們邊呼邊大笑,對李夫人掐乳捅陰,明朝命婦,「無辱甚於此者。」

 

至於陳演和魏藻德兩個「大學士」,也該表一下。

 

陳演是「前大學士」,三月初因謊報戰功罷相。他本來想逃離北京,家產太多未果行。聽說大順軍索銀,他主動先向劉宗敏送去白銀四萬兩。老劉喜其「慷慨」,沒有立即對他加刑。稍後,其家僕告發,說他家中地下藏銀數萬。農民軍掘之,果然遍院子土下全是白銀。

劉宗敏大怒,開始大刑伺侯,刑求得黃金數百兩,珠珍成斛。即使如此,李自成從北京臨走前,仍把陳演與一幫勳戚大臣皆斬首。

 

大學士魏藻德,明朝狀元出身。他以談兵見拔,但入相後對崇禎帝沒有出過任何好主意,只知依從沉默。本來因為他官大,單獨囚於一黑屋中。這魏大人死催,隔門縫乞求:「新朝如欲用我為官,就把我放出來吧,別把我鎖在這裡。」這一來,反而提醒了劉宗敏。喪門星劉宗敏把魏藻德提入廳堂親自審問,首用夾刑,邊夾邊問:「汝居首輔,何以亂國如此?」魏藻德邊嚎邊答:「我是書生,不諳政事,先帝無道,遂至於此。」

 

  劉宗敏大老粗,聞言也怒:「汝以書生擢狀元,為官三年即升首輔。崇禎何處對不起你,竟敢誣他為無道昏君!」於是,劉將軍親自下堂,用力扇了魏藻德數十大嘴巴。士兵見狀,夾棍猛扯,老魏十指皆斷。惶急疼痛之下,魏藻德大呼:「我有一女,願獻給將軍為妾!」劉宗敏聽了高興,喚人立取其女,姦污後送入軍營,聽憑軍士輪姦。

 

但是,對於獻女的老魏,劉宗敏更加不屑,嚴命兵士加緊拷掠。一共「伺侯」了六天六夜,最後魏藻德腦袋被刑板夾裂,腦漿流出而死。魏藻德死了,農民軍又把他兒子抓來索銀。小魏叩頭說:「我家裡確實沒有銀子了,如果我父親活著,還可以向門生故舊借銀,現在他死了,哪裡去找銀子?」農民軍小頭目聽他這樣說,揚手一刀,砍下小魏腦袋。

 

明朝的翰林、科臣這些清貧官員最倒黴,他們家中油水實在拿不出,多被刑掠而死。  劉宗敏在大門口立數十剮人柱,殺人無虛日,無論官員、富民、居民,只要看上去家中有錢,肯定會被請至此處挨刑。

---聽甘德霜講故事是全宇宙最大中文自媒體WeMedia的重要成員---

相關焦點

  • 火水未濟莫不識時務,李自成進京隕命紅顏禍水
    明末農民軍領袖李自成,其生於陝西省榆林,父母早亡家境極其貧寒,年青時做過和尚放過牛,受過拷打種過地,因地主逼債殺人逃命,輾轉加入農民軍對抗明朝廷。李自成多次虎口脫險,最終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李自成攻下鳳陽,入河南,烹殺福王,東徵北京,進軍居庸,終建立大順政權。然而好景不長,李自成就敗掉了。李自成率領起義大軍攻下北京後,便大肆享樂起來,忽略了中原虎視眈眈的清軍威脅。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的最終下場如何?
    史料記載,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便對明廷舊官進行了追贓助餉。大順軍中地位僅次於李自成的二號人物劉宗敏是追贓助餉的負責人。他打造了夾棍五千副,並於衙門或路邊架設刑具,先是官吏、後是小商小販以及稍有財產之家,均遭到了劉宗敏的拷掠刑罰。其追奪程度有多酷烈?
  • 劉宗敏搶佔陳圓圓,虐待大明官吏,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衝冠一怒為紅顏,講的是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極力招降吳三桂,吳三桂也做出了想投降的姿態,但聽聞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強佔後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大怒,那麼劉宗敏的下場怎麼樣?
    或許也正是陳圓圓有如此美貌,才使她命運多舛,而這其中最粗魯最暴戾的人,恐怕就是劉宗敏了!陳圓圓雖然天香國色卻自幼孤苦,父母早逝後她跟隨姨夫一家生活,這無良的姨夫見陳圓圓冰雪聰明並初露姿容,竟將她賣入了梨園。那時候的梨園女子不管技藝如何出色,最終也難逃以色侍人的結局,所以雖然陳圓圓長成之後「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也終不過是別人眼中的獵物而已。
  • 吳三桂為何要聯合滿族多爾袞,抗擊漢民支持的李自成?
    隨後四年間,李自成率軍先後破開封、下承天、攻襄陽、克武昌、攻陷陝西,接連攻殺傅宗龍、汪喬年、孫傳庭等明朝總督、督師。至此,李自成佔據陝西、河南、湖北等省,成為明朝第一大地方割據勢力。靠均田免糧口號劫富濟貧、得民擁戴的闖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同時李自成統領大順軍向東北方的北京進軍,意欲滅亡明朝再造乾坤。
  • 闖王李自成是如何攻克北京?逼死崇禎帝的?
    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清軍。 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順軍逼走南明將領左良玉,佔領武昌,李自成計劃乘舟東下,奪取東南作為抗清基地。但大順軍尚未準備充分,清軍分水陸兩路突然襲來,李自成倉促棄武昌向東南進發。
  • 朱亞平|藍田城隍廟裡的九蓮燈與劉宗敏
    這燈是明未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大將軍劉宗敏親手打制的。他是藍田縣孟村鄉大王村人,約生於1607年,殉難於1645年,殉時年僅38歲。
  • 李自成進京42天就被迫逃走,原因有四,最致命的卻是「農民眼界」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將西安定為都城,在簡單設置政府機構後,立即組織徵討明朝都城北京。明朝氣數已盡,李自成所到之處大多望風歸降,就連大同、居庸關險要之地都是守將投降。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兵部尚書主動打開正陽門,迎接李自成手下的劉宗敏軍隊入城,又在太監帶領下一直來到內殿。
  • 吳三桂為何對李自成先降後叛,真是為了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緊接著,李自成迅速佔領北京,吳三桂的軍隊便滯留在山海關一帶,成為一支孤軍。此時的吳三桂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投降李自成,一是投降清朝。吳三桂經過比較,認為還是投降李自成要好一些。正好李自成派唐通來到吳三桂的軍中招降吳三桂。唐通攜帶了吳三桂父親的信件,李自成封吳三桂為侯的詔書,以及大批犒賞吳三桂軍隊的金銀。吳三桂藉此機會投降了李自成,率領部下向北京進發。
  • 作為大順政權謀士之一,李巖為何會被殺死,是李自成容不下他?
    在輿論上做文章,李巖深諳此道,他派人扮成善人,在民間廣布流言,:「闖王仁義之師,不殺不掠」;還編出童謠,讓小兒到處傳唱:「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主生忌,臣不安物極必反,李巖在大順軍內部鋒芒外露,李自成對他雖然極為信任,但一個人太過於張揚,終究會適得其反,儘管李巖始終忠心為大順國,奈何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反害了他。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路勢如破竹的大順軍順利攻陷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自以為天下唾手可得的李自成,在奪取北京後,深受醉心登極禮儀的牛金星的蠱惑,滿足於現狀,而漸生皇帝夢。
  • 帝業夢碎:闖王李自成的悲劇
    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國提升為軍中的把總。崇禎二年冬,後金兵大舉南下,京師吃緊。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調四方軍隊赴北京防守。甘肅邊兵李自成所在部隊隨參將王國向京師進發,途經金縣,兵士們要求發餉,參將王國卻剋扣不發。於是,在榆中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被殺,兵民發動了兵變。
  • 韓國瑜和李自成
    根基不牢就得隴望蜀 導致觀感不佳韓國瑜的軌跡,有點像明末的李自成。從進入北京城逼死崇禎,到兵敗山海關,李自成從「闖王」變成「大順皇帝」再變回「流寇」,也就幾十天的時間。先看看《碧血劍》裡怎麼說:李自成走上城頭,眼望城外,但見成千成萬部將士卒正從各處城門入城,當此之時,不由得志得意滿。
  • 李自成在九宮山消失後,他的十幾萬大軍去向哪裡?
    1643年冬,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在潼關之戰中戰死,李自成率部攻陷潼關。此後李自成軍揮師西安,西安城守將王根子打開城東門迎接闖王。李自成佔領西安後,於次年正月建立了大順政權,接著論功行賞,封牛金星為天佑殿大學士;劉宗敏、劉體仁等分別封為侯爵、伯爵。一切就緒,李自成指揮大軍東下,直逼北京。至三月中旬,大順軍已攻進北京城。十八日,李自成的軍隊已打到了彰義門。
  • 李自成把吳三桂推向多爾袞懷抱?
    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詩人吳梅村為她作《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今人普遍認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之時已經投降了清朝。但也有一些人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李自成擁有百萬大軍,為何在山海關戰敗?原因有三個,這個最致命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闖王李自成率大順軍從西安向明朝首都北京進軍同,兩個月後,大順軍進逼併圍困了北京城。為了和平解放京城,李自成向崇禎提出了這樣的條件:明朝廷出銀犒賞三軍,他可以率軍撤圍回西北稱王,結果剛毅的崇禎拒絕了。
  • 《雪山飛狐》:金庸道出了李自成寶藏的秘密
    李自成很大機率是有寶藏的,和李自成同時期的張獻忠,他沒有佔領北京,而只是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但是關於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卻非常的多,最終經過多年的盜挖引起了政府的重視,才通過勘探找到這些寶藏的所在。然後進行了打撈,考古發掘面積20000餘平方米,出水文物30000餘件,還建成了博物館。
  • 闖王李自成逃出北京時,為何要上演一出登基「鬧劇」,他是怎麼想的?
    李自成下令撤退,清軍乘勝追擊。 清軍一口氣追了四十多裡,劉宗敏中箭受傷,士兵犧牲很多,輜重、馬匹也損失嚴重,大順軍遭受到沉重打擊。 李自成退到永平,整頓兵馬,想繼續戰鬥,但此時大順軍已經沒有戰力,軍心渙散,很多士兵非死即傷,全營儘是厭戰惶恐,哪裡還能組織起一個有效的防禦。
  • 闖了一輩子,李自成卻沒闖過金錢美女關
    現在,歷史的交接棒到了李自成同志的手上。作為非專業運動員,他能跑好這一棒嗎? 清軍應該好好感謝南京的美女、美酒和紙醉金迷,天王在享受的時候,他們在養傷,然後發起瘋狂的反撲,南京城破,秀全身死。……客觀上說,李自成能一路打到北京城,沒有嚴明的紀律做保證,幾乎是不可能的。「不想腐」比較難,但大順軍的軍令之嚴,能讓官兵「不能腐,不敢腐」。
  • 明末的時候李自成手下核心人物都跑哪去了下場怎麼樣了?
    李自成這個人打小就非常喜歡舞槍弄棒,所以他這個愛好為自己以後起義打下了基礎。李自成高喊「不納糧」的口號逐漸建立了闖王的政權,奪得了幾分天下。 可是到後面的石林戰役中,李自成和他的軍隊完全戰敗了。在此之後李自成就開始退至九宮山,這個時候又因自己大意輕敵而中了清兵的埋伏。等他消失不見之後,曾經陪他打天下骨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