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8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碳達峰、碳中和」置於2021年重任之一,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出了碳中和目標與近期建成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的部署,可見中國正在加速履行「碳」責任,擔負全球綠色經濟之責。
來 源 | 諾亞財富(ID:noahgroup)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英語名carbon neutrality),意為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技術應用(碳抵消技術),來平衡碳排放或完全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淨零排放)。回溯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從農耕文明時期為滿足生活的鑽木取火,到近現代社會中因經濟活動增加而對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消耗走高的情形,都表明人類活動離不開能源。舉例而言,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第三十二首《賣炭翁》就描繪了唐代時期制炭的過程,而歐洲文明中從科學革命到工業革命的時代推進也極大依賴於煤、油、氣的貢獻。
然而,早期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毫無節制的碳排放已經導致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遭遇創傷;近現代經濟中,發展中國家對「GDP」的奮起直追向地球帶來新的施壓,全球氣候變化從隱性轉為顯性,繼而越發猖狂。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氣候最暖的;2005年至2015年間,平均海平面每年增長3.6毫米;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如果當下的溫室趨勢持續,至本世紀末全球溫度可能走高3-5度。
可見,國際社會碳中和行動,刻不容緩!
碳中和與ESG
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即為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個英語首字母的縮寫,包含了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對社會的責任以及對內部治理的情況,是一種全新的評價企業的方式。
這一理念的發展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因發達國家欲緩解此前「重經濟輕環境」導致的汙染問題,而開始興起綠色消費及環保倡議。近年來因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的推動,遂在全球快速發展。
在碳中和與ESG的關係上,可以說,ESG是一份框架式的準則,而碳中和是能夠實現這一準則的方式之一。ESG中的「E」,將考察企業在直接運營和整體供應鏈中,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和資源運營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碳中和恰是能源類企業的明確目標。
ESG在中國:小眾到主流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政策的調整,ESG越發在華受到重視。
2006年至2008年間,深交所與上交所分別發布關於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的指引內容;2008年中國首發第一支真正意義的社會責任型公募基金,之後第二年,中國金融市場上相關責任投資基金的管理規模呈現明顯增長;
2018年,A股正式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明晟全球指數,使得國際資本加大關注中國企業的ESG披露;
同年,中國證監會修訂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增加了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明確上市公司對利益相關者、企業員工和社會環境等各方的責任,確立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
2019年根據明晟提供的研究報告顯示,名晟中國指數成分股的ESG評級較2018年相比有所提升。
事實上,在明晟的ESG評級中,環境保護是一項重要的評價方向,自2013年以來,明晟中國指數的碳排放強度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低於明晟新興市場的表現。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這一堅定有力的目標之下,預期中國企業將更多遵循ESG理念,疊加中國市場加大開放,預期國際資本也將更多考慮在華投資。
金融行業關注ESG的意義
首先,以風險角度而言,當下的世界,氣候變化加劇,山火、颶風、疫情……這些真實存在的物理風險 讓市場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而各國採取的各類環境政策也讓相關公司的成本和盈利都大受影響,公司估值的變化給資產管理人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藉助ESG對環境 社會管制等問題相對全面的覆蓋,資產擁有者和管理者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規避風險。
其次,隨著中國金融發展與資管行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ESG在成熟市場上日益引起重視的投資策略必然會引起中國投資人重視;而國外機構投資者對符合ESG原則的金融產品偏好較強,也推動了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投資理念的變革。
再次,ESG信息能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的運營表現,投資實踐已證明 符合ESG理念的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相對來說更優於不符合的公司,這對投資人風險規避來說,是重要提示。
最後,從發展趨勢看,投資即是向未來下注,ESG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當前我們的年輕一代更加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環境保護等公司主業外的表現,而在年輕一代的推動下,未來ESG投資也會獲得新的發展動力。
諾亞對ESG的未來踐行
自2015年開始,諾亞財富就自發地向全球領域的投資人發布一年一度的《諾亞財富可持續發展報告》,從而讓更多的投資者關注到諾亞的利益相關方,了解諾亞是如何履行社會責任,為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創造可持續價值。
在2019-2020年的報告中,諾亞向投資者清晰披露了集團架構、組織原則、核心業績表現、風控等重要信息,明確了諾亞在決策層、產品端、合規端、渠道端、組織人才中自上而下的ESG理念貫徹。
在這一系列的報告中,諾亞遵循國際GRI標準核心(Core)方案編制,聚焦於關鍵、實質性議題的披露。議題的範圍包括對組織內就能源和水資源使用的信息披露;對組織內外在人才僱傭培訓、多元化及平等、客戶隱私上的信息披露;以及對組織內外在經濟績效、市場表現、反腐敗和不當競爭上的信息披露。
此外,諾亞控股與其旗下的歌斐資產在2020年如期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承諾未來將遵循六項負責任投資原則,並持續加強可持續發展與責任投資建設。
這六項負責任投資原則包括:
1. 將ESG問題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
2. 成為積極的所有者,並將ESG問題納入所有權政策和實踐。
3. 尋求被投資實體合理披露ESG相關問題。
4. 推動投資業廣泛採納並貫徹落實負責任投資原則。
5. 齊心協力提高負責任投資原則的執行效果。
6. 報告負責任投資原則的執行情況和進展。
而諾亞的公益基金會長期關注自閉症患者,諾亞阿拉善項目持續為保護原始森林保駕護航。
站在2020年的轉口,我們將勇於承擔時代使命,奮力擔當有所作為。即使過去路荊棘,不滅心中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