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並非簡單的女人,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她真的是被慈禧所殺嗎

2020-11-19 逆風解語

關於慈禧到底殺有沒有殺慈安,歷史上眾說紛紜,因為撰寫歷史的時候,有些問題總是諱莫如深。

歷史上都說慈禧是一個厲害的人,可是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慈安反倒沒有那麼厲害了,其實這是一個很深的誤解。

慈安畫像

慈安出身非常尊貴,慈禧在她面前並沒有那麼肆無忌憚

影視劇裡為了突出慈禧的專橫跋扈,都會把慈安塑造成一個極其軟弱的人。

其實慈安根本不是影視劇裡演的那樣,她出身尊貴,是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

在清代的皇后妃子,都是講究出身的,慈禧的家世與慈安比起來就差了很多了,就算後來慈禧「母憑子貴」也不能覬覦慈安的位置。

她位居皇后位置五年,可以想像她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這五年時間,清王朝風雨飄搖,慈安也是成長於憂患之中,更何況她在美女如雲的後宮能被鹹豐帝寵愛11年,這也是需要智慧的,一個愚蠢至極的人怎麼能屹立中宮不倒呢?在慈安的身邊,不僅僅有虎視眈眈的慈禧,還有傳說中的「四春娘娘」,所以慈安並不是一個沒有手段的。

決定朝政大端時,慈安優於德,而慈禧優於才,有史料記載,「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

從短短幾句話我們可以窺見端倪,慈禧再大膽,也是不敢公開與慈安叫板的。當然不排除慈禧表面臣服,而背地裡使壞。但是在慈禧還未成氣候的初期,她是絕對不敢動慈安的,只能藉助慈安的力量,一步步的擴大自己的實力。

在兩宮太后並立的時候,慈安和慈禧聯手做了三件大事,也影響了一時。

一、重用能人,開創了「同治中興」;二、誅殺安德海,朝野稱快;三、立阿魯特氏為皇后。慈安在朝,對於慈禧來說,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但是慈安也絕對不是影視劇裡演的「軟柿子」。

慈安之死,是個千古謎題,沒有定論

如果從慈安對慈禧的制約作用看,慈禧確實有殺死她的嫌疑。

慈安死之前,沒有任何明顯的徵兆,只是身體稍感不適,結果第二天晚上就死了。

慈安對自己病情發展如此之快也感到意外,她說:「本月初九日,偶染微病,皇帝侍藥問安,祈予速痊。不意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

光緒帝對慈安的猝然而逝,也深為不解:「初九日,慈躬偶爾違和,當進湯藥調治,以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痰湧氣塞,遂至大漸,遽於戌時仙馭升遐。

正因為慈安的去世太過突然,讓大家都很意外,所以慈禧的嫌棄很大,她確實有殺死慈安的理由,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殺人動機,如果慈安死了,誰還能阻止她的「自由自在」呢?

關於慈安的死,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正常死亡,《德宗實錄》載:「(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這一記載見於慈安的《遺誥》。

但《遺誥》完全是在慈安死後,按照慈禧的指示所做,因此人們有理由懷疑它的真實性,懷疑慈禧有可能為了掩蓋某種陰謀而肆意編造死因。

第二種就精彩紛呈了,多半見於野史

有說慈禧換掉了慈安的藥,讓她病情加重,還有一種是毒殺了慈安。

歷史論斷眾說紛紜,無論怎樣,慈安作為一個影響了歷史的女人,並不是那樣唯唯諾諾,她的存在制約了慈禧,慈安的死,無疑打破了慈禧與亦忻的平衡,使得政治走向偏離了另外一個軌道。

相關焦點

  • 慈安皇后是慈禧害的嗎?
    在國難當頭的時候,鹹豐皇帝把四個女人藏在圓明園,過著不道德的生活。而慈安應該是鹹豐皇帝的特產。雖然鹹豐皇帝身邊有很多女人,但慈安應該是他最特別的地方。慈安二月入宮,四月封妾,五月升妾,十月為皇后。她是清朝最快的皇后。那時,她才16歲。在像後宮一樣的深海中,慈安是以鹹豐皇帝的愛為基礎的,但光有鹹豐皇帝的愛是不夠的。慈安在後宮管理方面有很多經驗。後宮裡的一切都在她的管理下井然有序。
  • 慈安:比慈禧更為厲害的角色
    要讓這些皇帝的女人「安居樂業」,即便是明爭暗鬥,也不能雞飛狗跳;就算「刀光劍影」,也不能硝煙瀰漫;更不能終日地震,永無寧日。這就要求皇后有超強的管理水平和卓有成效的處理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光有這些還不夠,她還要成為整個後宮和天下女人的榜樣。那個時候,講究婦德,婦言,婦功,特別是對婦德,要求很高。
  • 慈安——她才是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一直以來,慈安被慈禧的光環所掩蓋,總是被人們誤認為她是襯託慈禧那朵紅花的綠葉。其實,她才是一個比慈禧厲害的狠角色。
  • 【後宮探秘】慈安:比慈禧更為厲害的角色
    後宮集聚了眾多上品女人,要管理這一群體談何容易?無風要起三尺浪,平地都會生波瀾。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數不勝數,善始善終者簡直鳳毛麟角,而慈安卻能一直笑到最後。  鹹豐帝倜儻不羈,風流多情,要他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幾乎是不可能的,就連手段過人的慈禧也是一樣。唯獨皇后慈安是個例外,一直到鹹豐皇帝去世都榮寵不衰,其胸懷丘壑人有所不及是顯而易見的。史上說她:「素性貞嫻。」
  • 慈安是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的光環所完全掩蓋,總讓人以為她是襯託慈禧那朵紅花的綠葉,她是好人,而慈禧是壞人。或許!我們都被歷史蒙蔽了,她其實是一個比慈禧還厲害的狠角色。而慈安,最最尷尬之處是,自己沒有子嗣,這在封建王朝中,可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可她卻還能笑到最後,皇后之位屹立不倒。可見,慈安無論容貌氣質還是人品修養,都是出類拔萃的,實在是一個厲害的狠角色!三、悉心培養在清朝,所有妃嬪所生的兒子,都是嫡母名義上的兒子,要經常向嫡母請安和問候。
  • 慈安: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作為和西太后慈禧共同垂簾聽政輔佐幼主載淳(同治)的東太后慈安,她非但不是那個柔弱可憐的陪襯慈禧的道具,反而是個比慈禧更厲害的角色。火箭般的封后速度「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這不是只用幸運這個詞就可以簡單概括總結的。縱觀慈安一生軌跡,她對得起這個升級速度。
  • 清末最尊貴的太后慈安真的是被心狠手辣的慈禧毒死的嗎?
    因其家世的顯赫,她在皇宮中有更重要的話語權。然而,光緒7年3月20日,也就是1881年4月8日,一項身體健康,了無疾病的東宮太后慈安在短短12小時內竟然……突然發病暴卒,實在是令人難以意料。從此,清末最大的一樁疑案——慈安之死出現了1 861年11月,鹹豐帝駕崩後,慈安被尊為「母后皇太后」,上尊號慈安,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眾人稱其為「東太后」或「老佛爺」。與西太后慈禧遙相呼應。與慈禧形成鮮明對比的慈安,是一位宅心仁厚,德高望重的好皇后。因此,眾人也痛稀其暴斃而亡,並對其實產生了懷疑。
  • 原來慈安太后是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的女人
    此人在整個滿清歷史長河中僅是曇花一現,花在她身上的筆墨寥寥。但她的晉升之路之穩之快卻是任何一個后妃無法比擬的:二月封貞嬪、五月進貴妃、六月便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她就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教儀天佑聖顯皇后。而她更為後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宮太后,同治皇帝親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的女人
    此人在整個滿清歷史長河中僅是曇花一現,花在她身上的筆墨寥寥。但她的晉升之路之穩之快卻是任何一個后妃無法比擬的:二月封貞嬪、五月進貴妃、六月便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她就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教儀天佑聖顯皇后。而她更為後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宮太后,同治皇帝親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
  • 慈安: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原創
    一直以來,慈安被慈禧的光環所掩蓋,總是被人們誤認為她是襯託慈禧那朵紅花的綠葉。其實,她是一個比慈禧厲害的狠角色。一、封號「貞」慈安孝貞顯皇后(1837-1881)入宮時的封號為「貞」,據清內務府《鴻稱通用》之中記載的「貞」為」jekdun」,對應的滿文詞是「貞節」,在漢語裡引申為「正」。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清王朝急轉直下,從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變成了西方列強案板上的魚肉。歷史風雲變幻,搖搖欲墜、江河日下的清政府卻在一個醉心權力的女人手中淪為布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苟延殘喘半個世紀。「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婦孺皆知,但卻極少有人知曉在那簾帳之後,還有一個與慈禧共同執政的女人。甚至可以說,這個女子才是當時真正的最高統治者。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真正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
    此人在整個滿清歷史長河中僅是曇花一現,花在她身上的筆墨寥寥。但她的晉升之路之穩之快卻是任何一個后妃無法比擬的:二月封貞嬪、五月進貴妃、六月便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她就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教儀天佑聖顯皇后。而她更為後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宮太后,同治皇帝親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
  • 慈安太后的手段不亞於慈禧
  • 慈禧的領導:一把手慈安
    然而慈安下令關閉其餘各宮門,請生母慈禧與她同居養心殿,共同撫養6歲的同治皇帝。這樣顯然破壞了宮中規矩,但對於團結慈禧來說,沒有比這種做法更加具有激勵性的手段了。慈安的解釋是,「吾兩寡婦人撫一孤子,設不幸奸人乘機造作語言,居間播弄,則天下大事去矣。今寢處一所,朝夕相見,各坦懷相示,讒何由興」?
  • 慈禧害死慈安太后的四大秘聞
    因此,她死的當時,就產生了很多流言。有的說是被人謀害的,有的說是吞物自殺的,也有的說是正常死亡的。在流言中,謀害慈安的兇手就是慈禧了。慈禧謀害慈安的記載,在野史、筆記中流傳甚廣,幾成泛濫之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流言呢?到底是不是慈禧謀害了慈安呢?
  • 撞見慈禧偷歡,還是權力爭鬥的祭品?還原慈安太后暴斃的真相
    導語:一直好端端的慈安太后暴崩歸天,重病纏身的西太后卻神奇康復,隨後登上獨裁寶座。慈安太后到底是怎麼死的?是不是慈禧太后所害?我在上一篇《身體康健卻暴斃歸天,聰明過人的慈安太后,為何未能逃過死亡之劫?》
  • 光緒年間的慈安太后是不是被慈禧暗害的?
    她在鹹豐二年(1852)二月被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當時才十六歲,比鹹豐皇帝小六歲。她和皇帝在生前沒有子嗣,但卻依靠丈夫鹹豐皇帝的信任和寵愛,由嬪連升四級成為皇后,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可謂是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鹹豐帝對她是十分喜愛的的,所以把她很早立為皇后。
  • 看看真正的慈安,就明白為何慈禧絞盡腦汁,卻一輩子也鬥不過她!
    慈禧鑲藍旗出身,這是下五旗,她的父親惠徵僅僅是個道員,在慈禧入宮一年之後就去世了,家族根基薄弱。同年十月,慈安被正式冊立為皇后,由「嬪」至「皇后」,她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是有清一代,晉封皇后的最快紀錄。此時的慈禧,還是一個在角落裡默默無聞的「蘭貴人」,只是鹹豐眾多妃嬪中的一個。慈禧能成為「懿嬪」,只是因為與鹹豐睡了一覺。鹹豐體弱多病,且比較急色,此外出於帝國後嗣繼承人的壓力,只能廣撒網,寵幸之後怎麼著也要表示一下,慈禧因此而得以晉升。
  • 慈安太后有多厲害?主政清朝二十年,連慈禧都要讓她三分
    理論上講,即使是鹹豐皇帝,也不能輕易幹涉慈安治理後宮。除非他把慈安給廢掉,沒有了後位,自然也就沒有了權力。但是慈安這個人,德行寬厚,母儀天下,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連鹹豐自己都頗為敬重慈安,更不要說廢掉她了。慈安是正宮皇后,她有天然的話語權。慈禧只不過是皇帝的生母而已,在法統上是遠不如慈安的。如果慈安跟慈禧硬剛,慈禧佔不到半點便宜。
  • 「兩宮垂簾」時,跋扈的慈禧是否壓制了正統太后慈安?
    顯然,這種局面絕非清代皇室愛新覺羅氏願意看到的,當年鹹豐病逝的時候,做出的安排是制衡式的,鹹豐給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安排了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輔政,掌握軍政實權;然後賜給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兩人各一枚印章。賜給慈安太后的稱為「御賞」,慈禧太后的則稱為「同道堂」,所有的旨意先由顧命八大臣擬定後,再交由兩宮太后審查後蓋上鹹豐皇帝所賜的御印後,即可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