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叫老林的老病人定期來我的診所,堅持吃藥,痛風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幾個月沒有發作過。
一天在網上,老林突然被她腳上的劇痛驚醒,她不必認為痛風又發作了,所以她又來了診所。
老林的謎題是:「我都沒喝酒吃海鮮,肉也幾乎不碰,怎麼還是發作了?」
當我詢問時發現,由於天氣炎熱,我每天都睡在低溫的空調房裡,關節突然受涼,導致痛風發作。
很多人認為痛風只要控制尿酸就可以正常,其實不然。我們通常檢測尿酸,正常值是420umol/L,但這個值有一個條件,即37℃下的情況下。
如果溫度下降,可能不需要420umol/L,只需要360-380umol/L尿酸就可以生成尿酸鹽沉澱。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身體的一般體溫是37攝氏度,而我們的關節距離我們的身體是一定距離,而且體溫通常低於身體溫度。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尿酸濃度相對較低,就會讓你的尿酸濃度降低。
有時天氣真的是太熱,不吹就不行,如何正確地吹空調?
接頭必須加以保護
很多人感嘆:我的夏天生命是空調給的!
的確,夏天空調是爽,但是「冷氣」是痛風性關節炎朋友痛風復發的罪魁禍首。
來自空調的冷風侵入關節,當關節溫度較低時,尿酸鹽晶體容易沉積在關節上,誘發痛風。
如果一定要待在空調房裡,就要重點做好各關節的保溫措施,如穿長衣、長褲、長襪等。
另外,為了保護關節,體育鍛鍊不應少(避免劇烈運動),因為關節本身就是具有活動功能的部分,如果關節長時間不處於活動狀態,則會降低關節功能。
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空調房間與室外自然溫度的溫差不應超過5℃,並應保持在26℃以上。
最好每隔一小時到室外走廊等有窗戶的地方換換氣。
從空調房出門前20~30分鐘,最好先關掉空調,再減速,不要直接從高溫環境進入。
剛從高溫環境回到房間可以先洗個熱水澡或擦拭身體,這樣可以起到降溫緩衝的作用。這時,喝一杯涼開水,等20-30分鐘打開空調,這樣可以避免體溫驟降。
早晚氣溫低時,儘量少吹空調!
不要吹空調
寒風會刺激關節血管收縮,尿酸濃度瞬間升高,血液中的尿酸會沉澱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內,誘發痛風。
尤其是酒後痛風的朋友,直接空調痛風發作概率相當高!
此外,風口的真實方向也非常重要,很少有人注意到冷空氣下降,而熱空氣則相反。
製冷:空調最好風向向上,讓冷空氣自上而下循環。
取暖:讓空調風向向下,可以充分利用冷熱空氣的物理特性,自然溝通。
多喝水很重要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乾燥易缺水……
多喝水不僅能解渴,還能促進尿酸鹽的排洩,有利於減輕痛風症狀。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