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又上央視!
2021年1月25日,23點26分
請鎖定電視CCTV-10
《中國影像方志》湖北卷通城篇
敬請收看!
中央電視臺《中國影像方志》作為大型文化影像工程,是以我國行政區劃中的縣和縣級市為拍攝主體,每地1集,計劃攝製2300集以上。該紀錄片旨在為時代而歌,為人民立傳,充分展示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地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滄桑巨變,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根脈,凝聚中國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中國影像方志·通城篇》將用40分鐘的影像,以影像的方式給通城立傳,講述通城生動傳奇的地方故事,展現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介紹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全方位呈現通城的自然景觀、文化傳承、產業振興、鄉風民俗、社會發展等,彰顯通城人民勤勞智慧、生生不息的血脈精神,打造一張屬於通城縣「影像名片」。
楚風瑤韻
通城縣名源於通城鎮,簡稱雋。「通城」名源向無確說。一說通城地處三省六縣通衢,東可達南昌,南可通長沙,北可抵武昌,西連嶽陽,四面通城,故而得名;一說取意於「水道通,地勢順,直注武昌城」。
通城縣境東、南、西三面群山環抱,屬幕阜山脈,為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環境優美,洞岫博深,峰戀屏列,丘川交織,山水如畫,有「三溪九港十八洞」之稱,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7%。
通城縣是鹹寧、嶽陽、九江金三角中心交匯點,為長江經濟帶「中三角」交匯中心。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湖北通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長江中遊城市群次區域合作示範區,有106國道、杭瑞高速、武深高速穿境而過,謀劃建設鹹嶽九、鹹韶鐵路和長沙平江鹹寧城際鐵路,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運輸通道。
雋秀通城
翻開歷史的畫卷,通城已走過2200多年的春秋,這裡是瑤族先民早期的千家峒。藥姑山上百草全,藥聖李時珍叫響了「天然藥庫」的名片!革命風雷激蕩的年代,「8.20秋爆」打響了秋收暴動的第一槍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
美食通城
通城甑蒸糕、兩頭烏豬肉、麥市乾子、農家餅折、鄂南餈粑……萬千山水交融成就通城風味。「鄂南美食之鄉」,盡享通城美食。
歷史通城
900年的千家峒,300萬瑤胞苦苦尋找的聖地,大量瑤族先民生活遺蹟,賦予藥姑山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極為難得的旅遊資源。其開發價值和發展潛力都是難以估量。
位於通城西北的藥姑山被譽為「江南天然藥庫」,山中藥材資源豐富,品種眾多,儲量巨大,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曾慕名而來,駐紮山腳西衝,採藥數月,為百姓治病除苦,並吟出「藥姑山上百藥全,只缺甘草與黃連」的詩句。
山水綠城,民風淳厚,在這樣一片土地上,有著先輩曾灑下的熱血,有它不能被遺忘的歷史,即使在戰火連天的歲月裡,也依然續寫著歷史奇蹟。
1927年8月20日羅榮桓、王武揚、葉重開等率領通城、崇陽兩縣農軍智取通城縣城,率先點燃秋收起義的烽火。暴動成功後,根據中共湖北省委「暴動實行民選革命政府」的要求,於21日召開全縣各區農協代表會,成立「通城縣勞農政府」。選舉產生政府主席朱春山,副主席黃子端、譚梓生,秘書汪玉棠。這屆政府是中共政權建設史上的第一個縣級政府,意義重大!
美麗通城
黃龍山3A風景區、雲溪漂流、黃袍山景區、錫山森林公園、大溪國家溼地公園、相思山公園、百丈潭景區引人入勝。大坪鄉中華古瑤第一村、左港村善緣谷等15個美麗鄉村清新自然,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新景象。
現代通城
通城地處中部之中,2條高速、2條國道縱橫全境、通達四方,京九高鐵、京廣鐵路沿境而過。
2018年7月5日,通城縣借港揚帆,與「萬裡長江第一磯」城陵磯新港區締結友好縣區,達成全面合作協議。
8月31日,借「機」起飛,與湖南岳陽三荷機場籤訂戰略合作協議。1小時直達嶽陽三荷機場、湖南城陵磯新港區,2小時交通圈覆蓋長江「中三角」的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生態城市群。
通城縣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連續三年參加上海進博會,第三屆進博會籤約項目19個、引資63億元。
歷史的變遷訴說著發展的力量,一個百億級的產業平臺在通城開始孵化,一座中部地區進出口商品新城正在南鄂大地崛起,遊美麗鄉村,購世界品牌,將走進你我生活,通城正迎來從山城走向世界的新時代。
(部分內容來源通城鄉村旅遊網)
圖文編輯:黎子凡 責任編輯:胡 穎 審核:習水文
總監製:王 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