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一首動人的梅花詩,結尾用《梅花三弄》的典故,意蘊悠悠

2020-12-27 詩文大觀園

梅花高潔清香,在寒冷的冬天,料峭的春寒時節傲然綻放,有多少人喜愛它 ,愛它的美麗芳香,愛它的堅強的品性,愛他的不屈品格。梅花朵朵開放,帶給大自然不只是驚豔的美,更是一片詩意。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宋代愛國詩人寫下的一首動人的梅花詩,陳亮的《梅花》。陳亮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一生極力主張抗金,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他的這首梅花詩,其實是以梅花表現了自己的愛國之志。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稀稀落落的梅樹枝上掛滿了潔白如玉的雪花,使得一朵朵梅花的花萼上泛著斑斑點點,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晶瑩光亮。詩人從細節上寫梅花,燦爛的陽光下,梅與雪緊挨在一起,相互映襯,雪是白得如玉,梅花則是晶瑩發亮,梅與雪在詩人的筆下真是美不勝收,恍然是仙境中的梅花。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忽然有一朵梅花先開了,這使得想在春天爭豔的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後面了。梅樹上的梅花還含著花苞,沒有完全綻放,這時候詩人突然注意到一朵忽然完全綻開,突然綻開的梅花,它是最先綻放的,自然是先香於百花了。

這朵梅花是先行者,寫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敢於天下先的精神。其實詩人在詠嘆梅花的同時,也是借梅花來詠自己。詩人強烈的抗金主張,敢於衝在最前面,這種精神正如頂著嚴寒驚豔綻放的梅花。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梅花想要將春天將要來臨的消息傳遞出去,又怎麼會害怕被厚厚的積雪隱藏呢。梅花既是冬天的常客,又是報春的使者。

梅花開放的時節往往在冰天雪地,雪花飄揚,梅花盛放,雪越下越大厚厚的雪壓在梅樹枝上,雪一點點地將梅花覆蓋,梅花好似被雪隱藏了。可這裡詩人卻說梅花是報春訊的,不怕別掩蓋隱藏。這兩句詩讚頌了梅花堅貞不屈的精神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懷。抗金的路上就算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是自己擁有梅花般堅韌的品質,不會被黑暗的惡勢力壓倒。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請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傷感的《梅花三弄》古曲了。就讓主宰春天的神東君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讓開在早春的梅花過早凋謝了。詩人說春神就要降臨人間,主宰大地。用《梅花三弄》典故,顯得意蘊悠悠,這古曲太為傷感,令詩人不忍聽。梅花大朵盛開的寒冬,早春時有一些梅花就凋謝了,詩人不想梅花過早地凋謝,展現了詩人的惜梅、愛梅之情。

縱觀全文,陳亮的這首梅花詩既寫出了美麗動人的梅花,又借梅花的品格,表達自己對抗金充滿了必勝的信心。玉笛悽清地演奏的《梅花落》,也阻擋不了梅花在春天裡茁壯成長。詩人用梅花的堅強怒放來反擊那些投降派,表現了強烈抗戰以及反對投降的愛國主義思想。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弄清風;梅花二弄、弄飛雪;梅花三弄、弄光影;暗香浮動、水清清。樂曲主題表現梅花,其名稱來由,源自前半部的泛音曲調在不同的徽位上作三次的重複,用來描繪梅花的清雅高潔。樂曲的後半部則用稍快的曲調再加上音色的變化,來表達梅花在寒風中迎風搖曳的堅毅不屈的形態。
  • 一曲古琴《梅花三弄》禪意花開,靜守美好光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裡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與之並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託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 有一種誤會,叫《梅花三弄》
    從《神奇秘譜》開始,人們都說,琴曲《梅花三弄》,它的前身,正是子野為子猷奏弄的笛曲「三調」。南朝時候桓子野所用的笛,並不是橫吹笛,三調,也並不是後來的《梅花三弄》。這是一個LONG  LONG  AGO……的故事。「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絕代佳人李夫人的兄長。從西域帶回的不止有胡蘿蔔、胡桃、安石榴,還有胡樂《摩訶兜勒》。
  • 古琴演奏《梅花三弄》 | 兩個版本的《梅花三弄》,你更喜歡哪個呢?
    咱們先來欣賞一下陸大爺的詞:(加了一點字幕的老版《梅花三弄》)老梅花簡介這首《梅花三弄》是據《蕉庵琴譜》所載,張子謙演奏版,又稱老梅花,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因為主題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上準、中準、下準三個部位演奏),故稱「三弄」。
  • 琴曲《梅花三弄》的三弄是什麼意思
    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梅花三弄》,這個「三弄」音樂結構都有傳承了下來。梅花三弄月將晚 , 榆塞一聲霜滿天 。 」 最初唐宋時期人們常提的「 梅花三弄 」 , 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單曲名稱, 是通用的一個說法。
  • 梅花三弄 | 梅毒的前世今生
    英文病名「Syphilis」源自拉丁文「Syphilus」,是由義大利醫生兼詩人Girolamo Fracastoro命名的,他在1530年創作的一首拉丁詩中,以Syphilis sive morbus gallicus (梅毒:高盧病)為標題。
  • 琴簫合奏《梅花三弄》禪意花開,靜忘塵世
    梅花陸遊(宋)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 抱牌位嫁「鬼丈夫」,比起《梅花烙》,它才是《梅花三弄》的精髓
    梅花一弄 斷人腸梅花二弄 費思量梅花三弄 風波起每當說起瓊瑤劇,除了廣為人知的《還珠格格》、《一簾幽夢》之外,1993年播出的《梅花三弄》可以說也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這其中,不少人經常記起的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以及《梅花三弄之水雲間》,但今天想說的是這個系列中的滄海遺珠。
  • 一曲古琴《梅花三弄》清風飛雪映紅梅,冰肌玉骨凌寒香
    梅花陸遊(宋)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 姜育恆的經典歌曲《梅花三弄》,為什麼會加入一段獨白?
    比如《梅花三弄》中的「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歌曲與朗誦同屬文學形式,而「獨白」則要更向朗誦靠近一些。姜育恆的這首《梅花三弄》中,加入的這一段獨白有何深意呢?姜育恆詞語「梅花三弄」的本意有二:一是古曲《梅花三弄》在演奏中,有一個音位需要反覆彈奏三次;另一個意思則是比喻梅花的三個開放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美感。
  • 看人間多少故事,最銷魂是「梅花三弄」
    梅花,不僅存於詩詞中,還化身在悠揚音樂聲中傳唱,姜育恆獻唱的《梅花三弄》婉轉動聽,影響了一代人,傳唱至今不衰。然而,這首歌只是取寓於古曲,是化身,它的本尊更了不得了,這就是中國十大古琴曲的《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經唐代名琴家顏師古移植為琴曲。
  • 古琴曲《梅花三弄》一種孤高現於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
    梅花陸遊(宋)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 《梅花三弄》演員二十年重聚相見甚歡
    金銘、馬景濤、嶽躍利和羅鋼相聚 金銘出演《梅花烙》童年白吟霜 馬景濤陳德容主演《梅花烙》   1993年,瓊瑤的《梅花三弄》小說三部曲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今日(11月13日)下午,金銘秀出《梅花三弄》演員們重聚的照片,馬景濤、金銘、嶽躍利、羅鋼共同舉杯,慶祝老友相見。  金銘在《梅花烙》中飾演童年時期白吟霜,羅鋼則在《水雲間》中飾演汪子旋(陳紅飾演)的哥哥汪子默。拍攝《梅花烙》時只有13歲的金銘如今長成大姑娘,她更微博感謝幾位前輩陪自己成長的日子。
  • 梅花三弄主題曲原唱是誰 原籍山東榮成韓國籍華裔職業歌手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恆演唱,瓊瑤作詞,陳志遠譜曲。在記憶的長河中,姜育恆是存在於青春年代的一個孤獨、惆鬱、落寞的影子,儘管看起來不合時宜,卻又深深撞擊了每一個現代人的脆弱心靈,而且永不令人厭倦。
  • 一曲二泉映月,二曲梅花三弄走江湖,百首絕唱傳至今!——阿炳
    後面為了拉好一曲梅花三弄先手拜訪18位琴師!阿斌對著音樂有著真正的熱愛!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由於勤學苦練,阿斌在20歲出頭樂器已經遠遠超出他的師兄,甚至超過了他的師父,從而也被稱為小天師!那時候的無錫城中道場做法沒有阿斌那不算是有排場!
  • 梅花三弄,包青天,倚天屠龍記誰是你心中的經典
    《梅花三弄》《倚天屠龍記》《包青天》這些影視劇承載了多少人的記憶。 梅花三弄 民國時期的瀲灩西湖。
  • 一首《梅花詩》道破天機
    比如我們常說的《推背圖》、《梅花詩》、《燒餅歌》、《馬前課》等,大都大同小異,都是前面預測的已經發生的事情,都精確的令人乍舌,而對將來發生的事情有一些小差異也差不多。《梅花詩》是宋朝的邵雍所作,其中最獨特的其實是前面的兩句,是其它預言沒有的。
  • 《梅花三弄》「鬼丈夫」李志希近照曝光 與美女K歌 胖到認不出來
    近日,有網友通過短視頻平臺曝光了一則梅花三弄「鬼丈夫」李志希與美女KTV唱歌的小視頻,視頻中李志希已經胖到讓人認不出來,但是依舊難掩帥氣顏值,雖然體型發福、但是濃眉大眼,精神抖擻,整個人看上去容光煥發,當年在《鬼丈夫》中的帥氣還是有所保留,一頭烏黑濃密的短寸,沒有變成「禿頭大叔」,從視頻上看李志希雖然已經胖了不少
  • 蘇軾學生之一,一首離別相思宋詞卻是情韻悠悠,楚楚動人
    這是黃庭堅最精彩的古詩,而他自己也是宋代江西詩派的創始人之一。身為蘇軾的學生之一,黃庭堅在詩詞方面的文學成就,絲毫不低於他的老師。縱然是對於相思詩詞的創作,讀來也有獨特的韻味。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宋詞就是如此,雖然他的詩詞作品當中,向來都有一種悲涼或者雄壯的情調,但是在這首宋詞當中,對於相思情意的描寫,卻顯出一直纏綿的韻味,情韻悠悠,楚楚動人。江水西頭隔煙樹。